农村教育
农村教育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1年内共计8407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农业经济、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14篇、会议论文193篇、相关期刊1927种,包括中外交流、中国教育学刊、生活教育等;
相关会议118种,包括2013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学科学术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2012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等;农村教育的相关文献由7901位作者贡献,包括杨东平、等、袁桂林等。
农村教育
-研究学者
- 杨东平
- 等
- 袁桂林
- 邬志辉
- 刘尧
- 朱永新
- 李水山
- 秦玉友
- 赵家骥
- 廖其发
- 张乐天
- 温家宝
- 刘秀峰
- 周大平
- 李治邦
- 王一涛
- 葛新斌
- 方明
- 李建平
- 柳谋
- 王嘉毅
- 田夏彪
- 陈敬朴
- 孙刚成
- 张少刚
- 曲铁华
- 本刊编辑部
- 李佳孝
- 李林
- 李赐平
- 郝文武
- 于伟
- 任春荣
- 刘伟
- 刘惠林
- 张昭文
- 张玉林
- 李伟
- 李化树
- 李少元
- 李斌
- 李涛
- 马文起
- 何敏
- 周济
- 张勇成
- 张济洲
- 张鹏
- 本刊记者
- 朱启臻
-
-
郝文武
- 《中国教育学刊》
| 2020年
-
摘要: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办好教育既要有优良的设备,更需要教师队伍的优化和现代化.多年来,通过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及其特岗教师、乡村教师补贴等措施,城乡学校教育设施均衡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也明显加强,但平均值超编和结构性短缺导致的总量缺编非常严重.现阶段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迫切需要增加教师编制,全面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通过绩效考核提高教师收入、职称晋级效果,增强乡村学校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
-
-
郝文武
- 《教育与经济》
| 2020年
-
摘要:
现代化是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过程,扶贫帮困也是其应有之义.教育扶贫首先是通过推进城乡教育融合和一体化均衡发展,消除农村学校及其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设施等的办学之贫和乡村孩子上学困难之贫,然后是通过教育扶志气、知识、能力之贫,扶文化和经济之贫.教育扶贫及其扶贫教育既有教育的普遍性作用,也有明确针对性的特殊价值;直接目标是小康社会的教育目标,终极目标是教育现代化目标,在某些层面也与教育现代化目标直接、精准对接,使农村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加快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如期实现全国教育现代化.
-
-
董红
- 《文学少年》
| 2021年
-
摘要:
众所周知,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所谓“育人”,重在“育品”。我国的教育事业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 传授与专项技能的培训,还需要培育更加完整的人,培养更加多的具备高素质、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不仅仅是现代教育的使命, 更是千百年来人们的共同期盼。本文对当前农村初中的德育管理工作开展讨论。
-
-
-
-
-
-
-
-
-
Yang Haiyan;
杨海燕;
Gao Shuguo;
高书国
- 《全国教育管理学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农村教育是农村地区、面向区域内多种人群传递普遍性与地域性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传承人类文明和乡村文化,促进农村社会转型和农村地区多种产业协调发展,培养具备现代生产生活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的人的社会活动.中国农村教育具有乡村性、多样性、多元性和自治性四个特征,其发展模式主要为人口流动型、政府主导型、文化内生型和产业聚集型四种类型.未来,农村教育规模及结构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为:2030年前教育城镇化速度进一步加快,2025年城乡教育进入均衡发展时期,2030年中国将出现"教育逆城镇化现象".
-
-
刘秀峰
- 《第四届中国农村教育高端论坛暨第二届现代田园教育论坛》
| 2016年
-
摘要:
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三种较为典型的发展路径,其一是通过城乡教育互动,利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农村教育发展的以城带乡之路;其二是结合本土资源,开门办学,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其三是撤并乡村学校,扩大城镇教育资源的乡村教育直接进城之路.以城带乡之路和特色化发展之路有治标不治本之嫌,直接进城之路又过于极端化,发展小城镇教育可以弥补直接进城的不足,应该成为今后农村教育发展的一条路径.
-
-
杨允仙;
殷勤
- 《首届海峡两岸农村治理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贵州是全国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是大陆扶贫攻坚主战场,扶贫开发是贵州省的"第一民生工程".实现500个贫困乡"减贫摘帽",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潜力,理解"贫困不仅是一种经济状况,同时是一种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以教育为重心参与农村扶贫开发,从根本上激发农村脱贫内动力,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乡村治理目标.统战部门、统战干部和统战成员应肩负起重任,为全社会统筹发展尽责尽力,要在农村教育扶贫工作中围绕“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目标,动员全社会力量,帮助农村在学有所教的基础上持续取得新突破和新进展。
-
-
-
Ge Xinbin;
葛新斌;
Li Gen;
李根
- 《全国教育管理学科专业委员会第13届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农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在农村教育发展上一直存在着"农村教育乡土化"和"农村教育城市化"两种针锋相对的主张,其争议的实质是中国社会未来将走向何方的问题.其实,在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大都面临着一种被边缘化的历史境遇.而其问题的出现及其解决,乃是一个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不断展开并得以逐渐解决的社会历史进程.
-
-
-
韦祖庆
- 《2015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小学教师教育委员会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基础设备的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两个方面.目前,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农村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国家采取多种举措,农村师资水平也有所改观.如要从根本上实现区域内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教育反哺农村力度,关键在于解决农村教育师资水平问题,根本之策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只有为人才发展创造城乡平等的发展空间,教育均衡发展才能最终实现.
-
-
Im Youn-Kee;
任年基
- 《2013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韩国农村中小学校正经历着学校规模的迅速减少,尤其在城镇这种现象尤为明显.由于学生数量不足,一些学校已经被合并,一些存在的学校也面临着关闭的境遇.农村学校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基于此考虑,学校成为从城镇吸引学生、扩大学校规模的关键因素.学生的回归不仅能够帮助农村学校度过困难,而且还能缓解城镇学校大班额、大小额的问题.rn Heohyeon中学位于城郊的农村,学生数量由2009年的71人增长到2013年的191人.由于家长期望孩子进入此学校的数量突然增长,学校能够接受的师生比达到了2012年14:1.教师工作充满激情,校长尊重教师的专业权,学校承担教育研究项目,家长和社区支持学校发展.校长有权进行教师和学校的改革,政府给予的财政支持是成功的重要因素.Heohyeon中学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新希望.
-
-
王林红
- 《对接京津——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研讨会》
| 2019年
-
摘要:
2018年,沧州市共有2.4万名贫困患者享受到"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大病集中救治2000余人.在承德,借助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平泉市新建集中安置区1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搬迁入住.今年1月,在石家庄召开的阿里巴巴技术脱贫大会上,阿里巴巴相关人士表示,将与河北省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其中,教育扶贫是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河北聚焦底线任务,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加强产业、就业、科技、生态、教育、健康、危房改造、社会保障等扶贫,确保2019年实现33万贫困人口脱贫,剩余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全部摘帽,为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
-
王林红
- 《对接京津——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研讨会》
| 2019年
-
摘要:
2018年,沧州市共有2.4万名贫困患者享受到"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大病集中救治2000余人.在承德,借助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平泉市新建集中安置区1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搬迁入住.今年1月,在石家庄召开的阿里巴巴技术脱贫大会上,阿里巴巴相关人士表示,将与河北省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其中,教育扶贫是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河北聚焦底线任务,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加强产业、就业、科技、生态、教育、健康、危房改造、社会保障等扶贫,确保2019年实现33万贫困人口脱贫,剩余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全部摘帽,为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