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473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农业经济、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33篇、会议论文117篇、专利文献3820038篇;相关期刊600种,包括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等; 相关会议78种,包括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第十届全国青年植保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第14届全国农业生态学研讨会等;农业生态系统的相关文献由2377位作者贡献,包括骆世明、任继周、时正新等。

农业生态系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33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1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820038 占比:99.96%

总计:3821488篇

农业生态系统—发文趋势图

农业生态系统

-研究学者

  • 骆世明
  • 任继周
  • 时正新
  • 朱玉林
  • 王兆骞
  • 翁伯琦
  • 梁文举
  • 邓宏海
  • 闻大中
  • 陈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骆世明
    • 摘要: 农业的对象是具备控制论系统特征的农业生态系统。农业低碳发展属于生态农业发展范畴。生态农业低碳发展的人为直接调控方法分别来源于传统和民间的农业实践探索、跨学科的现代农业科学研究以及生态友好的高新技术。为了达到低碳目标,不同来源的方法只要有利于系统在整体上顺应和强化自然调控过程就可以根据其在具体系统内的兼容性、协同性和有效性进行选择,并进一步优化组合。这有利于形成多样化的生态农业低碳模式与技术体系。政府自上而下的推进和民间自下而上的行动属于农业生态系统的人为间接调控过程,需要配合形成社会合力,有效推进生态农业低碳发展,助力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 摘要: 1刊载内容《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报道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经济学及生态农业和农业生态工程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内容划分为农业生态系统及其调控、作物栽培与生理生态、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生态经济与生态农业4个栏目。出版语言为汉语和英语。
    • 买尔旦·艾斯卡尔; 吾玛尔·阿布力孜; 牙克甫·艾散江; 阿丽亚·司地克
    • 摘要: 【目的】研究火焰山南麓农业生态系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境对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为农业生态系统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采样和改良的Tullgren法对吐鲁番火焰山南麓农业生态系统10种土地利用类型生境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采集土壤螨类21195头标本,隶属于4亚目68科100属,其中长单翼甲螨属Protoribates为优势类群,Berniniella Balogh,1983和Monogalumnella Mahunka,1986为中国新纪录属。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境土壤螨类个体数、类群数及多样性指标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葡萄园多样性最高,而荒漠最低;群落多样性存在季节差异,秋季最高,而夏季最低少。捕食性螨类以K选择型为主,甲螨主要为O型和P型。【结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螨类群落多样性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地表凋落物和人为干扰是影响该区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 李晓波; KAZANCI Caner; 张婧; 范如芹; 马倩倩; 杜建军
    • 摘要: 农业生态系统氮循环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生态系统氮循环包括氮在生态系统各个组分间迁移和转化的全部过程,具有整体性和复杂性。然而,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氮循环的单一或局部过程,难以从全局水平上研究农业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变化规律。作为一种系统分析工具,生态网络分析通过构建可以模拟复杂系统中物质或者能量流动结构的生态网络分室模型,进而可以从全局的视角分析生态系统的内在、整体属性及其变化规律。因此,利用生态网络分析从整体上审视农业生态系统氮素循环规律具有良好的应用及发展前景。鉴于此,该文介绍了生态网络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作者在生态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中取得的新进展,包括基于自主提出的网络粒子追踪法(network particle tracking,简称NPT)将生态网络分析的应用范围由稳态系统扩展至动态系统和新提出两个性能更优的系统评价指标。此外,分析了生态网络分析方法主要优势、实现步骤及应用案例,指出了阻碍生态网络分析在农业生态系统氮循环研究中应用的主要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展望了生态网络分析在农业生态系统氮循环研究中的可能应用。
    • 邹雅文; 王宁; 胡大猛
    • 摘要: 本文基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利用熵权TOPSIS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7-2019年浙江省11个地市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发展水平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度,并基于测度结果提出了推动浙江省农业生态—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闫晶
    • 摘要: 食用菌是一种富含营养元素、活性物质的大型真菌,食用菌可通过形成胶质、肉质菌核类组织,从而发挥食用、药用方面价值。借用食用菌的营养补充、代谢调节等方面的功能优势,加上对于农业生态系统及循环经济的特殊价值,这既有助于促进消费市场经济内驱力提升,也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发展。也因此,食用菌栽培产业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空间。为进一步优化农业循环经济效应,可通过对食用菌栽培产业带来的生态经济价值展开科学评估,利用能值分析探索可行的产业发展路径,从而探索食用菌栽培产业与农业生态经济的共进路径。
    • 廖洪凯
    • 摘要: 非共生固氮作用被认为是生物圈中最重要的反应之一。笔者从农业生态系统非共生固氮切入,通过梳理土壤环境因子对非共生固氮的影响、农业管理方式对非共生固氮的影响及气候变化对非共生固氮的影响的相关文献,重点探讨了非共生固氮的特征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同时,还根据农业生态系统的一些研究进展,提出从新技术的应用(例如,结合^(15)N_(2)-DNA-SIP同位素标记技术获取根系及原状土壤活性的固氮微生物)和不同的研究角度(大规模采集样品分析不同区域非共生固氮的共性、差异性及其是否对共生固氮有抑制作用)等方面可进一步认识农业非共生固氮的影响因素及其潜在机制。
    • 李江南; 丑洁明; 赵卫星; 李芫梦; 徐源; 孙铭扬; 杨帆
    • 摘要: 近几十年来我国旱涝事件频发,同时农业是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产业部门,因此本文基于“敏感性—暴露度—适应力”脆弱性评估框架,选取敏感性、暴露度与适应力评价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分别对1991~2019年我国农业生态系统干旱和洪涝敏感性、暴露度、适应力及脆弱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生态系统干旱高敏感地区分布在湖北、湖南等中南省份,而洪涝高敏感地区分布在沿海省份海南、上海和江苏,旱涝高暴露地区均分布在甘肃、河南、黑龙江,旱涝低适应力地区包括西南省份西藏、重庆、贵州和云南。总体而言,我国农业生态系统旱涝脆弱性呈现从中部向四周减弱趋势,中部省份河南和湖北属于旱涝高脆弱性水平,建议中部省份通过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态结构,开发和采取针对旱涝灾害的应变种植、饲养和作物保护技术等措施来降低和适应其高脆弱性。
    • 宋唯清
    • 摘要: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农业发展进入加快推进绿色转型的新阶段。《“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农业绿色发展实现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产地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农业生态系统明显改善、绿色产品供给明显增加、减排固碳能力明显增强的“五个明显”定性目标。天然橡胶产业响应国家号召,深化生产模式改革、落实绿色发展措施、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重大现实意义,也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天然橡胶全产业链经营企业,广垦橡胶集团围绕推动橡胶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进行了有益实践。
    • 曾晨岑; 李阳兵; 黄孟勤; 陈爽; 唐金京; 汤蕾
    • 摘要: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明确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变化特征、揭示农业生态系统发展阶段和转型现状,对指导山区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缺乏对山区农业生态系统转型机理的研究,缺乏直观揭示山区农业生态系统转型路径的分析方法,未能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视角探索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在时间尺度上的转型特征。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三峡库区腹地这一典型山区农业生态系统为例,构建了农业生态系统形态转型研究框架,从乡村经济社会转型视角探究六个区县在劳动力要素变动下的农业生态系统形态的演变规律及动力机制。结果表明:(1)乡村经济社会由初期阶段到发展阶段,在农户、政府需求耦合转变下,人口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农作物产量结构、生产投入结构、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决定着农业生态系统形态的转型。(2)农业生态系统形态存在内部结构演化的阶段性,其农业生态系统形态在2000—2008年实现了从生产社会-粗放型向经济生态-发展型转型,在2009—2019年实现了从经济生态-发展型向生态社会-集约型转型。(3)农业生态系统形态转型的驱动机理表现为经济社会、政策驱动力沿“城镇化发展、政策的响应—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差异—乡村经济社会转型—农业人口变化—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农户、政府需求耦合转型—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变化—农业生态系统形态转型”这一路径联合响应。研究结果可以为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发展模式选择以及农业生态系统转型规律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