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元素分布

元素分布

元素分布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423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地质学、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4篇、会议论文65篇、专利文献112516篇;相关期刊213种,包括矿床地质、物探与化探、材料导报等; 相关会议57种,包括特种粉末冶金及复合材料制备/加工第一届学术会议、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2015年湖南省地质学会学术年会等;元素分布的相关文献由1475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宇营、廖直友、王海川等。

元素分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4 占比:0.27%

会议论文>

论文:65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112516 占比:99.67%

总计:112885篇

元素分布—发文趋势图

元素分布

-研究学者

  • 黄宇营
  • 廖直友
  • 王海川
  • 张元勋
  • 李亚江
  • 蔡宁
  • 邓军
  • 丁训良
  • 冯海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海宁; 李辉成; 李涛; 徐旋旋; 陈廷军; 徐智帅
    • 摘要: 为了改善220 mm×260 mm矩形GCr15轴承钢铸坯心部组织,提高元素分布均匀性,以稳定轴承产品质量,在凝固过程中利用脉冲磁致振荡(简称PMO)技术对铸坯进行处理。取样检测结果表明,相比未经过PMO技术处理的铸坯(对比坯),PMO处理坯的中心缩孔明显减小,凝固组织的初生相占比波动显著降低,C、Cr、Mn、Si元素含量的分布更加均匀。
    • 柴锋; 王泽民; 罗小兵; 张正延; 刘敏; 王占勇
    • 摘要: 将两种不同Ni含量高强度低合金钢(1.5 Ni和2.0 Ni,%,质量分数)900°C水淬后630°C时效处理2 h,利用金相显微镜(O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原子探针层析技术(APT)对钢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以及纳米相析出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2.0 Ni钢的强度和冲击吸收功(-60°C)均高于1.5 Ni钢。两种钢的金相组织无明显差异,组织均为板条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混合组织。1.5 Ni钢中,富Cu相为孪晶fcc结构,多呈椭球状,等效半径和数量密度分别约为3.5 nm和1.5×10^(22)m^(-3);而2.0 Ni钢中,富Cu相为9R结构,多呈球状,等效半径和数量密度分别约为2.9 nm和2.9×10^(22)m^(-3)。这是由于Ni含量的提高,导致富Cu相的临界形核功降低,形核位置增多;同时,Ni、Mn原子偏聚在富Cu相/基体界面,有效降低了富Cu相/基体的界面能,导致富Cu相较稳定,不易长大、熟化。因此,2.0 Ni钢中富Cu相尺寸相对细小,数量密度也相对较高,析出强化效果更明显。
    • 王孝峰; 张劲; 郑丰; 管明婧; 王成虎; 周顺; 鲍穗; 张亚平; 曹芸; 邢伟义; 郭东锋; 王健; 金宇; 谢映松; 张晓宇; 李延岩
    • 摘要: 为揭示卷烟燃烧灰分形成机制,采用色差仪、扫描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谱仪和红外光谱仪等表征卷烟燃烧灰分不同区域以及不同燃烧热解模拟条件下烟丝和卷烟纸残留物的外观、微观形貌、元素分布及化学组成。结果表明:(1)卷烟燃烧灰分不同区域外观特征呈多样性。(2)卷烟燃烧过程中,卷烟纸先发生纤维素降解碳化,颜色由白变黑,随后焦炭燃烧,颜色由深变浅,CaCO_(3)颗粒之间粘聚增大,形成了以Ca、O、K和Na为主的灰分。(3)燃烧锥内烟丝表面被烧蚀鼓泡,大量脱氧,形成了表面粗糙、含大量褶皱条纹的黑色焦炭,随后焦炭燃烧,多种无机元素富集,颜色由深变浅,烟丝表面形成的高强度泡被烧蚀形成大量孔洞,最后发生无机成分热反应,质量损失较少,颜色更浅,最终形成了含有钙钾镁的氧化物、磷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硅酸盐和微量有色金属元素的烟丝灰分。
    • 张启燕; 刘晓; 杨玠; 史维鑫; 高卿楠; 张弘; 邓晃
    • 摘要: 微区X射线荧光(Micro-XRF)分析技术是通过微小的X射线光束照射样品,对样品进行原位成分观测的无损分析手段之一,具有灵敏度高、速度快和准确性高的特点。采用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仪(M6 JETSTREAM)对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床四段岩心样品进行面扫描,分析不同矿层共17种元素区域分布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及组合关系等,结果表明:(1)Cu和Fe两种成矿元素高值空间分布区域基本不重叠,S与Fe分布范围高度重叠,关系密切,微量元素Ni,Bi,Pb,Zn,Si,Na与Cu密切相关,而Ti,Al,K与Fe具有弱相关性;(2)垂向上,Fe元素含量随深度增加逐步增大,而Cu元素含量呈降低趋势,其他元素也随深度呈下降趋势;(3)元素分布受石炭纪中期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和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叠加改造作用明显;(4)该钻孔矿石矿物以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黄铁矿为主,垂向上组合规律明显,脉石矿物以石英、石榴子石和透辉石为主。该技术通过分析元素空间分布规律、相关性以及矿物组合和分配关系等可对元素富集和运移以及对矿床的成矿机制、成因模式等地质环境和地质过程提供新认识和新证据。结合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分布模式,微量元素可作为寻找主矿种的指示元素,为深部找矿提供依据。此外,该技术能作为预分析技术快速筛选出感兴趣的信息和位置,为后期各种更高精度的微区分析提供不同尺度、不同层次的元素分布信息。
    • 史淑艳; 王成林; 戚琳; 马跃; 邹龙江
    • 摘要: BCC/B2高熵合金中体心立方结构(body centered cube, BCC)纳米粒子影响其软磁性能和高温力学性能。然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仪(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X-ray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SEM-EDS)难以表征BCC纳米粒子的元素分布。本文利用聚焦离子束(focused ion beam, FIB)和SEM-EDS联用,制备BCC/B2高熵合金的纳米尺度薄片,并对其元素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CoFeCr高熵合金微观组织是由B2相与共格的BCC相构成,其中BCC粒子约为20~40 nm。对比SEM-EDS对块体试样和FIB制备的纳米尺度的薄片元素分布结果,FIB制备的纳米薄片提高了EDS的分辨率,BCC纳米粒子富集Cr元素,且B2基体相富集Al、Co和Fe元素。电子的加速电压和束流强度影响纳米薄片中BCC纳米粒子元素分布表征结果的准确性,其中30 kV 6.4 nA下元素分布表征结果的准确度最高。
    • 高言; 孙洁; 吴海东; 关健
    • 摘要: 研究了500°C下不同热浸镀时间对Zn-11%Al-3%Mg-0.2%Si-0.02%RE合金镀层中元素分布和物相组成的影响,利用动电位极化法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了镀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热浸镀30 s的镀层中Al、Zn的含量高于热浸镀60 s的镀层,而随着热浸镀时间的延长,主要由Zn、Fe_(4)Zn_(9)、MgZn_(2)、Al_(5)Fe_(2)等物相组成的中间过渡层在整个镀层中所占的比例增加。与热浸镀60 s的镀层相比,热浸镀30 s的镀层虽更薄,但更致密,因而具有更好的耐蚀性。
    • 罗立群; 张晓雪; 王洪阳
    • 摘要: 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铜渣磁选过程中铁、锌和铅的分布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铁橄榄石和磁铁矿是铜渣中主要含铁物相,其占比分别为70.71%和29.29%,其中磁铁矿的平均粒径为3.29μm。锌主要分布在铁橄榄石和部分磁铁矿中,铅主要存在于玻璃体中。磨矿—磁选可实现铜渣中锌和铅的定向富集,80%以上的Zn和90%以上的Pb被富集于磁选尾矿中。在磨矿粒度为5.12μm和磁场强度为0.1 T条件下,可获得含51.82%Fe,0.95%Zn和0.087%Pb的磁选精矿,此精矿中铁分布率为48.20%。磁铁矿中硅的存在及其单体解离困难是造成磁选精矿中铁品位低的主要原因。
    • 冯曼; 靳慎豹; 沙刚
    • 摘要: 随着各国对节能环保的日益重视,产业界对高性能轻质可再生铝合金的需求不断增加。准确掌握铝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及它们对性能的影响,对设计高性能铝合金至关重要。三维原子探针作为一种具有近原子级空间分辨率的表征技术,能够在近原子尺度上对铝合金内部微观结构如固溶体、短程有序、团簇、纳米析出相、位/层错和界面等的元素分布和化学成分进行精准表征,从而为优化铝合金传统制备工艺和开发新工艺、新结构铝合金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在介绍三维原子探针技术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分别从铝合金关键微观组织调控及新工艺、新结构开发等几个方面,回顾了三维原子探针技术在先进铝合金表征中的典型应用,探讨了三维原子探针技术在铝合金应用中的局限性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 尚俊玲; 吴利翔
    • 摘要: 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分别在10 kV和20 kV加速电压下,对SiC/W扩散偶中钨元素的面分布和线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0 kV加速电压下,钨元素只能激发出M线系,钨元素的M线系和硅元素的K线系发生重叠,从而导致材料中钨元素和硅元素在面分布和线分布下无法区分.将加速电压从10 kV提高至20 kV,通过激发钨元素的L线系,从而实现了钨元素的分布表征,使钨元素分布趋近于真实分布情况.能谱数据再处理也进一步验证了10 kV加速电压下钨元素分布紊乱是由钨元素的M线系和硅元素的K线系重叠引起的.
    • 牛辰睿; 李光强; 曹玉龙; 李嘉维
    • 摘要: 采用氩气保护电阻炉进行高C高V高速钢/42CrMo复合材料液-固复合制备的热态模拟试验,利用OM、SEM、EPMA、维氏硬度计、万能试验机等,对双金属界面处显微组织、元素分布及力学性能等进行表征,并分析了界面结构与界面性能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不同于高速钢侧块状MC及片层状M2 C型碳化物,双金属界面处形成了大量细小且弥散分布的碳化物颗粒,界面基体组织由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向贝氏体+珠光体转变.由高速钢侧向42CrMo侧过渡时,与C、V、Mo、W明显受碳化物分布影响不同的是,与C亲和力相对较弱的Cr元素浓度呈平缓降低的趋势,Cr过渡层宽度为51.4μm.受元素分布和组织变化影响,自高速钢侧至42CrMo侧,双金属显微硬度呈线性降低趋势,含界面复合试样的拉伸断口均位于高速钢侧而非结合界面处,表明双金属结合性能良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