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高强度低合金钢

高强度低合金钢

高强度低合金钢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56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冶金工业、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364951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北京科技大学学报、材料导报、宝钢技术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第二届全国低合金钢学术年会、2014年(第十八届)冶金反应工程学术会议暨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反应工程分会成立大会、中国金属学会特钢分会特钢冶炼学术委员会2013年会等;高强度低合金钢的相关文献由439位作者贡献,包括于浩、尹雨群、康永林等。

高强度低合金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7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64951 占比:99.97%

总计:365049篇

高强度低合金钢—发文趋势图

高强度低合金钢

-研究学者

  • 于浩
  • 尹雨群
  • 康永林
  • 李翔
  • 牛涛
  • 王道远
  • 余伟
  • 刘庆冬
  • 刘文庆
  • 顾剑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唐帅; 刘佳敏; 李林鲜; 温希平; 彭庆; 刘振宇; 王国栋
    • 摘要: 为了探讨α-Fe/V_(4)C_(3)的界面稳定性,利用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优化(100)_(α-Fe)/(100)_(V_(4)C_(3))三种不同原子堆积序列(Fe-on-C,Fe-on-V和Bridge)的界面构型。通过界面分离功分析α-Fe/V_(4)C_(3)界面的结构稳定性,计算三种构型的界面分离功分别为4.29,1.43,2.70 eV,分离功越大表明界面稳定性越强,在α-Fe中析出的V_(4)C_(3)主要以Fe-on-C构型存在,其界面稳定性最强。通过态密度,差分电荷密度和电子局域化函数研究α-Fe/V_(4)C_(3)的电子结构性质。结果表明:在Fe-on-C构型中,界面处Fe原子存在电荷贫化区,丢失的电荷转移到界面处,由于C原子具有强电负性,在界面处形成较强的混合离子/共价键,并且Fe和C原子的键合作用明显强于Fe和V原子。通过总态密度和分波态密度发现,Fe-d轨道与C-p轨道在-4.5~-2.5 eV的区域内发生电子轨道杂化,形成Fe—C共价键。
    • 柴锋; 王泽民; 罗小兵; 张正延; 刘敏; 王占勇
    • 摘要: 将两种不同Ni含量高强度低合金钢(1.5 Ni和2.0 Ni,%,质量分数)900°C水淬后630°C时效处理2 h,利用金相显微镜(O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原子探针层析技术(APT)对钢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以及纳米相析出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2.0 Ni钢的强度和冲击吸收功(-60°C)均高于1.5 Ni钢。两种钢的金相组织无明显差异,组织均为板条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混合组织。1.5 Ni钢中,富Cu相为孪晶fcc结构,多呈椭球状,等效半径和数量密度分别约为3.5 nm和1.5×10^(22)m^(-3);而2.0 Ni钢中,富Cu相为9R结构,多呈球状,等效半径和数量密度分别约为2.9 nm和2.9×10^(22)m^(-3)。这是由于Ni含量的提高,导致富Cu相的临界形核功降低,形核位置增多;同时,Ni、Mn原子偏聚在富Cu相/基体界面,有效降低了富Cu相/基体的界面能,导致富Cu相较稳定,不易长大、熟化。因此,2.0 Ni钢中富Cu相尺寸相对细小,数量密度也相对较高,析出强化效果更明显。
    • 郑笑芳; 张军; 唐东东; 崔磊
    • 摘要: 高强度低合金钢(HSLA钢)的性能波动问题备受瞩目。文中借助光学显微镜(OM)检测和通过拉伸试验方法,研究了炉内带钢速度对420 MPa级HSLA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均热温度为800°C,炉内带钢速度在100~160 m/min范围内时,带钢厚度方向上的表层、1/4处和心部都存在逐渐增多的纤维铁素体,铁素体再结晶没有充分完成。当炉内带钢速度降低时,纤维铁素体减少,强度降低,断后延伸率提高。由于降低炉内带钢速度会影响产量,可以通过升高均热温度来实现铁素体再结晶分数的提高。
    • 黄运华; 陈恒; 赵起越; 张施琦; 李晓刚
    • 摘要: 高强度低合金钢中Nb、V和Ti等微合金化元素的纳米析出相对于调控钢的组织和性能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确保钢基体同时拥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较强的耐蚀性能.本文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系统阐述了纳米析出相在高强度低合金钢中的存在形态以及其对钢中氢扩散、均匀腐蚀、应力腐蚀开裂以及各类氢损伤等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和机制.研究表明,纳米析出相对钢基体腐蚀行为的影响受其尺寸、数量和分布状态的控制.细小且与基体共格或半共格的纳米析出相不仅可以通过改善钢的微观组织(包括亚结构)提高耐蚀性能,其导致的不可逆氢陷阱及对氢扩散的强烈抑制作用还可以极大提高抗应力腐蚀和各类氢损伤的能力.而大尺寸的非共格析出相则可能恶化钢基体的耐蚀性能和促进氢损伤.最后展望了目前关注较少的纳米析出相对腐蚀疲劳影响的相关研究.明确纳米析出相对高强度低合金钢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与机制将有助于更高品质耐蚀钢的开发和应用.
    • 张宏艳; 田志红; 邵肖静; 栾义坤; 邓小旋; 季晨曦
    • 摘要: 利用300 t钢包炉工业试验研究了不同夹杂物改质工艺(包括未改质、稀土处理和钙处理)对铝镇静高强度低合金钢夹杂物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改质处理炉次钢板中夹杂物为高铝含量的Al-Mg-Ca-O-S-Mn复合夹杂物,夹杂数量密度最小(仅为7.4和9.5个/mm^(2)),但夹杂物平均尺寸大于3μm,在轧板中检测到不小于20μm的大尺寸夹杂数量多达0.1个/mm^(2)。而稀土处理炉次钢板试样中夹杂物为球形La-Ce-O-S部分夹杂可能含少量Ca或Al。尽管夹杂数量密度最多达到32.5个/mm^(2),但夹杂平均尺寸最小(仅为2.3μm),一个试样中未检测到不小于20μm的夹杂,另一个试样中基本无不小于20μm的大尺寸夹杂(仅0.01个/mm^(2))。钙处理炉次钢板中的夹杂物基本为球形夹杂,夹杂物成分为Ca-Al-S-O,部分夹杂可能含少量Mg或Mn,夹杂数量密度也较大,约为30个/mm^(2),夹杂平均尺寸为2.7μm,稍大于稀土处理炉次,基本无尺寸不小于20μm夹杂(0.01个/mm^(2))。高温共聚焦显微镜试验表明,稀土处理与钙处理的夹杂物在高温下不容易聚集成大尺寸夹杂物,而未改质炉次中的氧化铝由于与钢液界面张力大,容易聚集形成大尺寸夹杂物。
    • 王洪海; 陈俊德; 陈冬; 桑伟
    • 摘要: 提出了高强度低合金钢氢脆的预防措施.针对高强度低合金钢氢脆的内部影响因素,预防的主要方向为提高材料本身的抗氢脆性能,预防措施主要为钢种选择和成分控制、控制强度并提高韧性、组织优化和晶粒细化、提高表面粗糙度并减少缺陷等.针对高强度低合金钢氢脆的外部影响因素,预防的方向主要为降低氢的吸附和渗透,预防细则主要为添加微量抑制剂降低氢气的活性和吸附性能,以及对材料表面进行喷丸强化和施加涂层降低氢的渗透等.这些氢脆预防措施可为高压氢气储运系统的科学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 王洪海; 陈俊德; 陈冬; 桑伟
    • 摘要: 高强度低合金钢广泛应用于高压氢气系统中.随着氢气压力的提高和钢强度等级的提高,高强度低合金钢的氢脆敏感性增强.介绍了影响高强度低合金钢氢脆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材料的强度、显微组织和晶粒度、化学成分、表面粗糙度和材料缺陷等,外部因素包括氢气压力、氢气纯度、温度和应变速率等.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可为制订预防高强度低合金钢氢脆的有效措施、为高压氢气储运系统的科学设计和选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杨望华; 杨西鹏; 陈文超; 石建强
    • 摘要: 提出了一种420 MPa级高强度低合金钢的生产工艺.基于低成本和良好使用性能考虑,设计了在低碳的基础上,适当添加Si、Nb和Ti等元素,同时匹配热轧低温卷取、冷轧较低的退火温度和较大的平整延伸率,通过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达到所需的强度和塑性,成功开发冷轧420 MPa级高强度低合金钢.产品屈服强度430~450 MPa,抗拉强度520~550 MPa,延伸率为22%~26%.经过客户使用,效果良好,目前已经实现批量化生产供货.
    • 罗晋华(译); 马立遥(校)
    • 摘要: 1引言在实验室进行添加钒和未添加钒的屈服强度为100ksi(API X100)的高强度低合金钢炉次试验。对轧板进行机械测试,实验证明在加入0.06%(重量百分比)钒后,各个方向的拉仲强度从8%增加到14%,在韧性和延展性上没有副作用。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两种钢中析出相的分布,结构和体积密度。
    • 许凤玲; 侯健; 郑纪勇; 张金伟; 王利; 孙智勇; 蔺存国; 孙明先
    • 摘要: 目的 针对高湿热高光照地带的金属材料腐蚀严重问题,研究高强度低合金钢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下的光照对腐蚀的影响规律.方法 采用电化学及光电化学方法分析腐蚀产物的光电效应.结果 光照降低了高强度低合金钢阻抗,加速了高强度低合金钢大气腐蚀速率.结论 高强度低合金钢在光照下的腐蚀产物具有半导体性质,其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参与了高强度低合金钢基体的电化学反应过程.%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illumination on the NaCl-induced atmospheric corrosion of high intensity low-alloy steel in simulated marine atmosphere environment based on serious corrosion of metal materials in warm area of high humid and high radiation.Methods Photoelectric effect of corrosion products was analyzed by electrochemical and pho-to-electrochemical methods.Results Illumination decreased the impedance of high intensity low-alloy steel and accelerated its atmospheric corrosion.Conclusion Corrosion products of high intensity low-alloy steel exposed in illumination had semicon-ductor properties. Their light-generated electron and light-generated holes are involved in the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of high intensity low-alloy steel substrate.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