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聚焦离子束

聚焦离子束

聚焦离子束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426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4篇、会议论文33篇、专利文献271583篇;相关期刊106种,包括天津大学学报、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冶金分析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第十一届“月球·行星·科学与探测”学术研讨会、2013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会议等;聚焦离子束的相关文献由836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宗伟、顾文琪、马向国等。

聚焦离子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4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3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71583 占比:99.91%

总计:271830篇

聚焦离子束—发文趋势图

聚焦离子束

-研究学者

  • 徐宗伟
  • 顾文琪
  • 马向国
  • 陈宏璘
  • 龙吟
  • 房丰洲
  • 托马斯·穆尔
  • 倪棋梁
  • 张少婧
  • 顾晓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浩然; 卜瑛; 代俊; 刘东芳
    • 摘要: 提出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和聚焦离子束刻蚀工艺相结合的加工方法,以提高微小型光开关侧壁反射镜的表面粗糙度,进而提升光路传输效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微小型光开关侧壁反射镜表面粗糙度进行表征,并开展了光路传输效率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经聚焦离子束刻蚀后,微小型光开关侧壁反射镜表面粗糙度由190nm减小到56nm,光路传输效率由10.2%提高到39.1%。
    • 史淑艳; 王成林; 戚琳; 马跃; 邹龙江
    • 摘要: BCC/B2高熵合金中体心立方结构(body centered cube, BCC)纳米粒子影响其软磁性能和高温力学性能。然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仪(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X-ray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SEM-EDS)难以表征BCC纳米粒子的元素分布。本文利用聚焦离子束(focused ion beam, FIB)和SEM-EDS联用,制备BCC/B2高熵合金的纳米尺度薄片,并对其元素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CoFeCr高熵合金微观组织是由B2相与共格的BCC相构成,其中BCC粒子约为20~40 nm。对比SEM-EDS对块体试样和FIB制备的纳米尺度的薄片元素分布结果,FIB制备的纳米薄片提高了EDS的分辨率,BCC纳米粒子富集Cr元素,且B2基体相富集Al、Co和Fe元素。电子的加速电压和束流强度影响纳米薄片中BCC纳米粒子元素分布表征结果的准确性,其中30 kV 6.4 nA下元素分布表征结果的准确度最高。
    • 丁莹; 史学芳; 杨修波; 郑岚; 高翔宇; 刘峰
    • 摘要: 为了解决受荷电效应影响导致玻璃类绝缘样品加工难的问题,提出了改进聚焦离子束常规制备透射电镜样品的方法。改进的方法主要是在制备过程中引入电子束辅助沉积和机械手辅助切割,并搭配合理的离子束加工束流。其中,电子束辅助沉积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在因荷电效应而模糊不清的图像中迅速且精准地找到关键区;机械手辅助切割可通过建立更好的电荷接地通道来减弱切割过程中材料表面的荷电现象;合理的离子束加工束流则是为了平衡荷电效应和加工速率之间的矛盾。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能够在保证加工速率的前提下,有效改善材料表面的荷电现象,实现离子束对玻璃材料的快速精准加工,获得良好的透射电镜样品。
    • 祝敏豪; 高思田; 黄鹭; 胡佳成; 孙晓爽; 刘林伟
    • 摘要: 提出两种可适用于针尖增强拉曼光谱(TERS)系统的拉曼针尖及其物理制备方法,制备针尖分别为银与镀银针尖。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仿真,对4种不同中间层材料、无中间层材料的不同膜厚镀银针尖及不同针尖曲率的银针尖进行仿真研究,并对入射光与针尖夹角,针尖与样品间距对电磁场增强的影响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以钛、铜为中间层膜厚为45 nm的镀银针尖以及针尖曲率为55 nm的银针尖具有最佳的电磁场增强效果。入射光与针尖夹角为39.27°,针尖与样品间距小于1 nm时具有最佳的电磁场增强效果。基于仿真,采用磁控溅射成功制备以钛为中间层的镀银针尖,聚焦离子束(FIB)切割成功制备出银针尖。
    • 王伟
    • 摘要: 使用激光加工技术在单晶硅片表面制备带有500μm通孔的硅基盖板。本文将带有圆形通孔的盖板覆盖石英基底后,使用聚焦离子束穿过圆形通孔聚焦于石英表面加工凹槽和凹坑结构,基于硅板的导电圈的导电特性可收集-扩散离子束溅射出的带电粒子,降低电荷积聚-放电的频率。试验结果显示被硅基盖板的圆形通孔环绕的石英表面的刻蚀结果与未被环绕的区域的刻蚀效果相比,凹槽与凹坑有显著改善,甚至部分刻蚀结果与单晶硅表面的刻蚀结果一致。
    • 王伟
    • 摘要: 使用激光加工技术在单晶硅片表面制备带有500μm通孔的硅基盖板.本文将带有圆形通孔的盖板覆盖石英基底后,使用聚焦离子束穿过圆形通孔聚焦于石英表面加工凹槽和凹坑结构,基于硅板的导电圈的导电特性可收集-扩散离子束溅射出的带电粒子,降低电荷积聚-放电的频率.试验结果显示被硅基盖板的圆形通孔环绕的石英表面的刻蚀结果与未被环绕的区域的刻蚀效果相比,凹槽与凹坑有显著改善,甚至部分刻蚀结果与单晶硅表面的刻蚀结果一致.
    • 李俊; 李嘉伟; 张鼎博; 刘旭; 李阔; 马天; 王伟峰; 翟小伟
    • 摘要: 聚焦离子束加工作为一种微纳加工手段,可以用来制造纳米元件和微结构元件.研究了在多芯光纤的末端,使用聚焦离子束加工技术设计和制造45°镜面的全过程.该光学镜面由两步加工完成,首先是扫描过程,用来制造粗糙的切割面;然后是抛光过程,用来完成光学表面的光洁处理.加工完成的45°镜面可以准确地与光纤的纤芯对接,避免了外部转向镜组件对接的相关问题.实验测试表明,加工的结构可以通过干涉测量两个垂直轴向的位移值,检测位移测量范围大致为60 μm,X和Y方向的均方根绝对测量误差约为1.75‰和1.97‰.该技术有望用于精密零件内表面、血管内壁等检测领域.
    • 吴鹿杰; 文庆涛; 高雅增; 卢维尔; 夏洋; 李艳丽; 孔祥东; 韩立
    • 摘要: 基于原子层沉积与聚焦离子束切割抛光相结合的工艺,提出了一种多层膜型波带片制备技术。利用耦合波理论计算出最外环宽为10 nm的Al2O3/HfO2、Al2O3/SiO2、Al2O3/Ir和Al2O3/Ta2O5四种材料组合的多层膜波带片在X射线能量为8 keV和15 keV时的菲涅尔波带片的理论衍射效率,讨论了最外环宽和波带片高度对衍射效率的影响,选择了Al2O3/HfO2为后续叠层制备。研究了原子层沉积制备Al2O3和HfO2薄膜的生长特性,验证了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单层膜厚为10 nm叠层结构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Al2O3和HfO2薄膜粗糙度可控在1 nm,均匀性优于±1.5%,单叠层厚度误差仅为0.416 nm.同时,利用聚焦离子束切割抛光技术得到了最外环宽为10 nm,高宽比200的高分辨率X射线菲涅尔波带片。
    • 陈锦; 廖荣跃; 孙泉; 刘晓东; 叶凌英
    • 摘要: 为探明晶粒组织对7B04铝合金超塑性变形的力学行为及变形机理的影响,首先利用2种7B04铝合金板材进行三维金相组织分析,得到其微观组织特征;其次,利用该铝合金板材制成试样进行高温拉伸,分析其在同一变形条件下的力学特征;第三,利用聚焦离子束刻蚀技术在拉伸试样标距段内刻蚀网格,根据网格在高温拉伸前后的变化定量分析晶内位错滑移、晶界滑移、扩散蠕变3种机制的贡献;最后,根据微观组织变化结合定量分析结果研究晶粒粒径对超塑性变形机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变形温度为515°C,初始应变速率为5×10?4 s?1时,晶粒粒径为9.7μm的细晶板材的伸长率高达1180%,而晶粒粒径为11.8μm的粗晶板材的伸长率为690%;细晶板材晶界滑移贡献量在超塑性变形初始阶段不断增加,当真应变ε达到0.43时,贡献量为52.34%;当真应变为0.79时,晶界滑移贡献量最大,为94.05%;变形后期阶段为典型的扩散蠕变协调的晶界滑移机制.粗晶板材在整个超塑性变形过程中,晶界滑移贡献量由最大值95.65%(ε=0.15)持续降低至40.12%(ε=1.26).2种板材的超塑性变形过程中均无明显晶内位错滑移.
    • 袁锦科; 黄彩清
    • 摘要: MEMS惯性传感器是一种将运动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的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涉及物理学、机械学、微电子学科等.随着MEMS芯片尺寸的不断缩小和性能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半导体失效分析方法已很难满足MEMS器件失效分析的需求.本研究结合MEMS器件的工作原理和FIB双束系统的特点,通过聚焦FIB双束系统分析MEMS芯片中3种常见的失效形式,即产品存在漏电流、灵敏度异常和零输入偏差漂移等,分析得出MEMS芯片中常见的几种失效模式包括电极结构损坏、晶圆制造过程中引入的硅颗粒等典型失效模式,在此过程中展现出FIB双束系统在MEMS失效分析中特有的灵活性和优越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