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GCr15轴承钢

GCr15轴承钢

GCr15轴承钢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3年内共计185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冶金工业、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20823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机械工程材料、理化检验-物理分册、河北冶金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8年全国钢材深度加工技术研讨会、河北省冶金学会轧钢技术与学术交流会等;GCr15轴承钢的相关文献由56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晓初、梁忠伟、党爱国等。

GCr15轴承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2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20823 占比:99.94%

总计:321008篇

GCr15轴承钢—发文趋势图

GCr15轴承钢

-研究学者

  • 刘晓初
  • 梁忠伟
  • 党爱国
  • 关佳亮
  • 冯明松
  • 冯艳
  • 崔娟
  • 席军良
  • 李学保
  • 李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学文; 杨怡思; 司亚辉; 张博
    • 摘要: 为了研究GCr15轴承钢温热成形范围的可成形性,在温热成形温度范围基础上,将温度的研究范围进行扩大。采用Gleeble^(-1)500D型热-力模拟试验机对GCr15轴承钢进行热压缩试验,试验参数范围为温度600~1050°C、应变速率0.01~5 s^(-1)。基于热压缩试验数据、加工图理论和动态材料模型(DMM)建立了GCr15轴承钢考虑应变影响的三维热加工图,描述了GCr15轴承钢在温热变形时应变、温度、应变速率对可成形性的影响。通过金相观察进行微观组织分析,研究了动态再结晶(DRX)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材料适宜加工参数范围是应变大于0.4,温度850~950°C,应变速率0.01~0.37 s^(-1)。
    • 范立维; 梁忠伟; 刘晓初; 吴俊; 吴子轩; 耿晨; 谢鑫成
    • 摘要: 目的 探索强化研磨不同工艺参数下定点喷射对GCr15轴承钢残余应力场的影响规律。方法 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下强化研磨定点喷射表面覆盖率的分布特征。采用二维正态分布函数描述强化研磨定点喷射下钢珠的分布特征,运用Python/Opencv确定了在不同工艺参数下有限元模型所需的钢珠数量,基于Abaqus/Python构建出强化研磨正态分布有限元模型。运用所建立的正态分布模型分析不同喷射速度、钢珠直径及覆盖率对残余应力场的影响。结果 当喷射速度从45 m/s增加到70 m/s时,表面残余压应力从-683.5 MPa增加到-902.4 MPa,最大残余压应力从-981.6 MPa增加到-1330.6 MPa,残余压力层厚度从89μm增加到151μm,最大残余压应力深度从30μm移动到70μm。当钢珠直径从0.4 mm增加到1.0 mm时,表面残余压应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大残余压应力从-1063.5MPa增加到-1240.7MPa,最大残余压应力深度从30μm增加到60μm,残余压应力层厚度从103μm增加到147μm,其中钢珠直径从0.8 mm增加到1.0mm,最大残余压应力保持不变。当喷射覆盖率从100%到300%时,表面残余压应力、最大残余压应力及最大残余压应力深度略有增加,残余压应力层厚度几乎保持不变。将正态分布模型、随机分布模型仿真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发现三者的表面残余压应力、最大残余压应力深度及残余压应力厚度几乎一致,最大残余压应力随机分布模型的仿真值比实验值高32.1%,正态分布模型的仿真值比实验值高18.9%。结论 强化研磨正态分布有限元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残余应力变化过程,能够为强化研磨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一定的指导。
    • 余松平; 杨闯; 甘露; 张兴国; 林钰
    • 摘要: 采用真空油淬的方法对GCr15轴承钢进行了淬火处理,对真空油淬后的组织和硬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真空油淬的油面压强为1~10 Pa,淬火转移时间为30 s时,GCr15钢经低温回火后的组织为隐晶马氏体+珠光体+碳化物,碳化物粗大且分布不均匀,平均硬度为51.2 HRC,硬度均匀性较差。当真空油淬的油面压强为1.5×10^(5) Pa,淬火转移时间为13 s时,低温回火后的组织为隐晶马氏体+弥散分布碳化物,碳化物细小,呈均匀分布,试样平均硬度为63.2 HRC,硬度均匀性好。提高淬火油面压强和缩短淬火转移时间,能极大提高GCr15钢的硬度并且硬度均匀。
    • 刘海宁; 李辉成; 李涛; 徐旋旋; 陈廷军; 徐智帅
    • 摘要: 为了改善220 mm×260 mm矩形GCr15轴承钢铸坯心部组织,提高元素分布均匀性,以稳定轴承产品质量,在凝固过程中利用脉冲磁致振荡(简称PMO)技术对铸坯进行处理。取样检测结果表明,相比未经过PMO技术处理的铸坯(对比坯),PMO处理坯的中心缩孔明显减小,凝固组织的初生相占比波动显著降低,C、Cr、Mn、Si元素含量的分布更加均匀。
    • 王东跃; 夏佃秀; 何毅; 许荣昌; 张明远; 吴赛赛; 杨霖
    • 摘要: 采用自主研发的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机,对GCr15轴承钢进行滚动接触疲劳寿命测试。采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轴承钢疲劳损伤形貌及其疲劳失效原因。结果表明:在三组试样中,夹杂物的种类越多、级别越高其滚动接触疲劳寿命越低。非金属夹杂物容易成为疲劳裂纹源,疲劳裂纹沿着材料本身所含有的缺陷(非金属夹杂、碳化物)延伸扩展,当裂纹扩展至轴承钢的表面则发生剥离,形成剥落凹坑,导致GCr15轴承钢疲劳寿命失效。
    • 尹敏; 王建; 邢建东
    • 摘要: 考察了25~500 °C条件下热压烧结Fe_(3)Al与GCr15轴承钢配副时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Fe_(3)Al磨损面、磨屑的形貌和物质组成。结果表明:热压烧结Fe_(3)Al与GCr15轴承钢配副滑动磨损时摩擦因数在1~1.8,Fe_(3)Al的磨损机制以氧化磨损为主。室温条件下,Fe_(3)Al磨损率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滑动速度的升高而降低。200~500 °C条件下,Fe_(3)Al呈现出优异的磨损抗力,磨损率相比室温下降一个数量级。
    • 章宝明; 尚延伟; 倪军; 张斌辉
    • 摘要: GCr15轴承钢叶片环经热处理后,进行磁粉探伤检查,发现其侧面沿轴向发生磁粉聚集现象,擦拭磁粉后表面恢复平整。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宏观观察、金相检验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叶片环外表面发生磁粉聚集的原因。结果表明:该叶片环采用多只叠加及夹具紧固的方式进行淬火处理,淬火介质易残留在叶片环之间的间隙中且较难清洗,淬火介质中的氯离子诱发腐蚀,进而在距离叶片环外表面8.9μm处形成点蚀坑,点蚀造成磁粉聚集现象。
    • 陈敏
    • 摘要: 通过对高碳铬轴承钢GCr15采用不同的实验室球化退火工艺进行模拟试验研究,分析不同的球化退火工艺对GCr15轴承钢球化组织及碳化物带状的影响,以寻求GCr15轴承钢最优的球化退火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GCr15能够球化的前提下,在奥氏体化温度的保温时间越短,从奥氏体化温度到等温温度的冷却速度越快,相对应的GCr15轴承钢球化组织越细化,且碳化物带状控制越好。
    • 杨晨星; 刘汇河; 刘振威; 董小波; 王超
    • 摘要: 采用金相显微镜、白光干涉仪、粗糙度轮廓仪研究了不同载荷对GCr15轴承钢旋转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荷载的增加,平均摩擦系数先增大后减小,荷载为20 N时达到最大值0.2633。磨痕宽度和磨损率随荷载的增加而增大。荷载为5 N时磨损机制主要为氧化磨损;荷载为10 N时磨损机制主要为轻微黏着磨损和氧化磨损;荷载超过15 N后,随着荷载的增加,由轻微黏着磨损和氧化磨损转变为破坏严重的胶合磨损。
    • 摘要: 本刊2022年第7期第10页2.2节“城轨车辆齿轮箱轴承套圈常用材料为GCr15轴承钢,滚子常用材料为G20CrNi2MoA渗碳钢”应为“城轨车辆齿轮箱轴承套圈和滚子目前常用的原材料为高碳铬轴承钢GCr15和渗碳钢G20CrNi2MoA”,特此更正!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