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黏膜下剥离术

黏膜下剥离术

黏膜下剥离术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103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213887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东方食疗与保健、临床消化病杂志、西南国防医药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七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2011上海国际消化内镜切除新技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中日ESD高峰论坛、2010上海国际消化系早癌诊断与治疗新进展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中日ESD高峰论坛等;黏膜下剥离术的相关文献由277位作者贡献,包括姚礼庆、周平红、钟芸诗等。

黏膜下剥离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2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13887 占比:99.96%

总计:213974篇

黏膜下剥离术—发文趋势图

黏膜下剥离术

-研究学者

  • 姚礼庆
  • 周平红
  • 钟芸诗
  • 马丽黎
  • 徐美东
  • 陈世耀
  • 张轶群
  • 王萍
  • 陈巍峰
  • 丁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曲东
    •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与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盘锦大众医院收治的114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7例.对照组行EMR术,试验组行ESD术,对比2组手术时间、病变完全切除率、整块切除率、炎性因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完全切除率,整块切除率和术中、术后出血率高于对照组,术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行ESD治疗可提高病变完全切除率、整块切除率,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但存在手术时间长、出血率高等不足.
    • 崔海沫; 姜葵; 王磊; 徐昕
    • 摘要: 目的 评价对比艾普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人工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取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患者共140例,随机分为艾普拉唑组和雷贝拉唑组,每组70例.艾普拉唑组每天使用艾普拉唑20 mg,雷贝拉唑组每天使用雷贝拉唑20 mg,两组均共使用8周.对比两组患者术后4周和8周的溃疡面积和愈合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周和8周的消化道症状以及延迟出血的发生比例.结果 两组患者的初始溃疡面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4周和8周艾普拉唑组的溃疡面积均显著小于雷贝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和8周艾普拉唑组的GSRS评分显著低于雷贝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人工溃疡的患者,采用艾普拉唑其对溃疡愈合的效果以及胃肠道症状的控制优于雷贝拉唑.
    • 张耿坤; 姚毓洲; 房汉南; 陈淑怀
    • 摘要: 目的 探讨消化道早癌应用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疾病诊断及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确诊为消化道早癌的60例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内镜诊断及治疗,实验组则借助消化内镜诊断并采取黏膜下剥离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影像质量、诊治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诊断结果上,实验组获取的毛细血管影像、病变形态影像与胃小凹影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诊断与治疗相关指标上、诊断时间与手术时间上,实验组各指标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疾病治疗费用上,实验组比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67%远远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 将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应用到消化道早癌的诊治中,可以获得良好的影像资料,辅助疾病诊断.同时借助经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 魏萍; 鲁雅飞
    • 摘要: 目的 探究全程舒适护理对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8年6月—2019年6月临床收治的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全程舒适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和护理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SDS评分为(64.21±3.14)分,护理后评分为(50.13±3.03)分,护理前SAS评分为(64.84±4.57)分,护理后为(49.84±4.06)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SDS评分为(63.88±3.07)分,护理后评分为(57.63±5.12)分,护理前SAS评分为(65.48±4.33)分,护理后为(55.27±5.02)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为96.67%,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全程舒适护理对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心理状态及依从性有积极的影响,护理效果显著.
    • 王瑞玲
    • 摘要: 目的:针对早期胃癌病人进行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分析考察临床疗效改善情况.方法:我院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纳入收治36例早期胃癌者,随机分两组别,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者18例,治疗组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者18例,对比治疗后两种疗法的临床疗效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治疗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等相关指标均呈大大降低态势,组间比差别大,具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大幅提升,组间差异大(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取得一定临床疗效,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恢复速度快,为临床值得推荐一种方法,进一步能提升术后生活质量水平.
    • 张耿坤; 姚毓洲; 房汉南; 陈淑怀
    • 摘要: 目的 探讨消化道早癌应用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疾病诊断及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确诊为消化道早癌的60例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内镜诊断及治疗,实验组则借助消化内镜诊断并采取黏膜下剥离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影像质量、诊治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诊断结果上,实验组获取的毛细血管影像、病变形态影像与胃小凹影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诊断与治疗相关指标上、诊断时间与手术时间上,实验组各指标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疾病治疗费用上,实验组比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67%远远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 将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应用到消化道早癌的诊治中,可以获得良好的影像资料,辅助疾病诊断.同时借助经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 许家珂; 赵坚敏
    • 摘要: 目的 分析消化内镜在早期胃癌患者行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80例早期胃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总有效率、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6.25±1.21)ml少于对照组的(49.21±2.91)ml,手术时长(71.21±4.51)min短于对照组的(89.45±3.1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内镜在早期胃癌患者行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达到和胃癌根治术相当的效果,控制复发,但相对于胃癌根治术,可更好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创伤轻,操作时间短,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治疗方式.
    • 郑仁斌; 乐桥良; 郭超; 陆晶; 刘元辉
    •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诊断治疗中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价值,以提高早期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9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早期胃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诊断治疗,观察组30例予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指标、病理结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指标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早期胃癌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时,予以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能够取得良好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同时并发症发生较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何慧霞
    • 摘要: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62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采用ESD者纳入观察组(n=34),采用腹腔镜根治性外科手术者纳入对照组(n=28).比较两组围术期基本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标本长径、住院时间及治疗总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3 d内,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88%,2/34)明显低于对照组(32.14%,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D治疗早期胃癌可获得与腹腔镜根治性外科手术相似的疗效,但前者造成创伤更小,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