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消化道早癌

消化道早癌

消化道早癌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331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1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86335篇;相关期刊140种,包括健康之友、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健康大视野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10届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镜学术会议暨中华消化内镜学会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研讨会、第11届中日消化内镜学术会议-消化道早癌诊疗专题会议等;消化道早癌的相关文献由645位作者贡献,包括令狐恩强、卢忠生、王向东等。

消化道早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1 占比:0.37%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6335 占比:99.63%

总计:86658篇

消化道早癌—发文趋势图

消化道早癌

-研究学者

  • 令狐恩强
  • 卢忠生
  • 王向东
  • 周皖
  • 孟江云
  • 张澍田
  • 王红斌
  • 陈光勇
  • 严小鹏
  • 冯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邓超; 卢俊宇; 吴素华; 胥峰; 何松
    • 摘要: 内镜黏膜下剥离(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最开始是在1999年由日本小野裕之教授等提出的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内镜下切除方法,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尽管ESD是一种很好的治疗选择,但对适应证或可治愈性评估的错误判断可能会导致对患者不利的结果,这表明ESD的质量控制相关问题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所以本文从术前诊断及适应证的把握、术中切除要点、术后可治愈性评估及随访监测等三大方面提出相关的质量管控要点。
    • 沈琳娜
    • 摘要: 文章检索、查阅了消化道早癌的发病率,以及治疗消化道早癌的方式和护理消化道早癌患者的模式及其作用和功效,分析了柔性护理在针对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癌的患者中的照护意义的大量相关文献和资料。重点系统地介绍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柔性护理、柔性管理的基本定义、消化道早癌的治疗方式、柔性护理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并发症中的研究,分析了柔性护理的模式和内涵,提炼其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以此综述,希望柔性护理能够在ESD治疗以及消化道早癌患者的护理和临床研究应用中提供重要参考。
    • 李琴; 韩玉苹; 周勇; 解红文
    • 摘要: 目的探讨短期结构式心理教育在消化道早癌患者出院准备及恐惧疾病进展干预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240例消化道早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120例,其中观察组有3例中途退出,6例失访,最终纳入11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短期结构式心理教育。采用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以及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出院准备度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生理健康、社会支持2个维度及恐惧疾病进展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周,观察组生理健康、社会支持、恐惧疾病进展总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指导质量、出院准备度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结构式心理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消化道早癌患者出院指导质量,提高出院准备度,降低患者癌症复发恐惧情绪。
    • 张成; 苑曦宸; 商澎
    • 摘要: 该文介绍了一种无创消化道早癌磁锚定消融电极内镜系统,包括磁锚定模块和消融电极模块。磁锚定模块 由外部引导磁体和内部靶磁体组成,由永磁材料钕铁硼制得;消融电极模块是基于现有的内窥镜(CMD- 90D型LED电子上消化道内窥镜)前端镜头罩改造而成。新内镜系统不仅包含原内镜的所有功能,同时引 入磁锚定使消融电极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能够精准定位且力度可控,避免发生胃穿孔的现象;引入陡脉冲 电场消融电极实现了无创治疗的目的。其临床应用将成为治疗消化道早癌的新方法。
    • 杨怿; 李雪; 程芮; 陈炜; 陈楚岩; 张澍田
    • 摘要: 消化道早癌的及时发现和干预是避免其向进展期癌症发展的关键,其早期发现高度依赖消化内镜的筛查,而传统白光内镜对早癌筛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越来越多新的内镜成像技术出现,使得消化道早癌的精准筛查成为可能。
    • 巨丽萍; 董焕妮
    • 摘要: 目的研究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在消化道早癌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该院诊断为消化道早癌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根据消化道病变部位将观察组30例患者分为上消化道组(19例)和下消化道组(11例)两个亚组。对照组行常规禁食、禁饮指导,观察组行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指导。观察两组围术期指标、主观舒适度及糖代谢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道早癌患者行ESD时,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饥饿状况,稳定血糖,减少胰岛素抵抗的危害,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 祝米花; 林绿湲; 邓爱清
    • 摘要: 目的探究现状-背景-评估-建议医护沟通模式(SBAR)对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消化道早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6月采用常规护理的60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取2021年7~12月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SBAR医护沟通模式护理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IS、WHOQOL-100评分较高,SPBS评分较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18.33%),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81.67%),P<0.05。结论SBAR医护沟通模式可提高消化道早癌患者ESD术后的自我认同感,降低自我负担,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 王沛; 焦月; 张澍田
    • 摘要: 消化道恶性肿瘤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冷面杀手。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的发病率分别位列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2、3、6位,死亡率分别位列第3、4、5位。消化道进展期肿瘤患者即使接受了多学科综合治疗,其5年生存率最高也只有60%~80%,而如果能在消化道早癌阶段发现并接受规范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到95%以上。因此,如何能提高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治水平,已成为根治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关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分中心在张澍田教授的带领下,1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消化道早癌的全链条诊治工作,从树立正确的诊治理念开始,逐步更新指南标准,深入开展推广工作。
    • 张敏; 李福; 王素平; 王晓瞳
    • 摘要: 目的探究在进行消化道早癌患者的治疗时,将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应用于其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1年9月山东单县东大医院收治的128例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均分法分为对照组(n=64)与观察组(n=64)。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消化内镜下对病灶注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各项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31%)相较于对照组(60.94%)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26,P<0.001);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13%)相较于对照组(12.50%)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5,P=0.048);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消化道早癌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良好,总体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曹志荣; 史建忠; 翟国庆
    • 摘要: 目的 探析消化道早癌患者应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对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50例消化道早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成对照组(25例)与实验组(25例).对照组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实验组应用ESD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情况、疼痛程度、手术效果及预后.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为(78.52±16.57)min,对照组为(75.38±18.6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0,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为(57.59±5.37)mL、(7.55±2.03)d、(6.40±1.48)d,对照组为(80.30±5.36)mL、(12.36±2.52)d、(11.98±1.5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70、7.430、13.150,P<0.05).实验组术后1 d、3 d疼痛评分为(5.02±1.12)分、(2.21±0.76)分,对照组为(6.33±1.65)分、(3.32±0.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0、4.800,P<0.05).实验组完全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为96.00%、4.00%、4.00%,对照组为68.00%、32.00%、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78、4.878、4.878,P<0.05).结论 消化道早癌患者应用ESD治疗的效果更加理想,不仅可以提高完全切除率,还可以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与复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