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粪石
鸟粪石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346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3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259篇;相关期刊108种,包括广东化工、工业用水与废水、净水技术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6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等;鸟粪石的相关文献由969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少华、叶欣、叶志隆等。
鸟粪石
-研究学者
- 陈少华
- 叶欣
- 叶志隆
- 周根陶
- 姚奇志
- 李涵
- 郝晓地
- 李咏梅
- 陈轶
- 刘鸣燕
- 夏四清
- 张志强
- 惠明
- 李超群
- 杜小波
- 林金清
- 陆斌
- 黄继红
- 周一诺
- 周瑛
- 周雪飞
- 唐崇俭
- 孙连鹏
- 庞小兵
- 张亚雷
- 张冬梅
- 张姣
- 徐德福
- 徐远
- 朱洪光
- 李丹
- 杨鸿瑞
- 林晓丰
- 柴立元
- 沈豪祥
- 王学江
- 王彪
- 田青
- 苑宏英
- 蒋京东
- 谢逸俊
- 赵建夫
- 闵小波
- 韩张亮
- 马三剑
- 马璐艳
- 任静雯
- 佘璐
- 刘辉
- 刘锋
-
-
许华杰;
吴永琴;
陈芹卉
-
-
摘要:
为探索酱香型酒厂窖底水中氮磷的资源化利用途径,以酱香型酒厂窖底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鸟粪石法回收酱香型酒厂窖底水中氮磷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因素大小为pH值>反应时间>镁与磷的摩尔比,其中pH值对结果的影响较显著(PpH值>反应时间,其中镁与磷的摩尔比、pH值对结果的影响较显著(P<0.05)。最佳回收工艺条件为:pH值11,镁与磷的摩尔比1.1,反应时间60 min。在此最佳反应条件下,氨氮的去除率为70.0%,总磷去除率为72.6%。
-
-
温嘉怡;
章绍康;
温镕遥;
张凡;
刘嘉豪
-
-
摘要:
不论是在农业生产还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磷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于世界其他地区,我国磷矿资源储量丰富,但可直接利用的高品位资源少,更多的是需要加工后才可利用的中低品位资源,随着磷矿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磷矿资源急剧减少,磷危机问题也亟待解决。而鸟粪石MgNH_(4)PO_(4)•6H_(2)O,作为一种高品位矿石,能够很好地缓解磷危机问题,本文综述了鸟粪石缓解磷危机的现状。
-
-
Erick K.Mutai;
王选;
马林
-
-
摘要:
磷作为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因其不可再生性、资源消耗和浪费导致的环境水体富营养化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大量研究通过鸟粪石结晶技术从无机合成废水和真实废水中进行磷素回收,降低水体富营养化风险,并形成磷酸镁铵肥料。然而,鸟粪石结晶过程只涉及无机磷,而真实废水中有机磷含量高达总磷的30%~40%,导致鸟粪石结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磷素回收率变异极大。目前,鸟粪石结晶法在真实废水与无机合成废水中磷回收率差距的量化分析缺乏,导致差异产生的机制和影响因子不明。本研究从103篇文献中收集了1186项观测数据,定量分析了在真实废水与无机合成废水中鸟粪石结晶磷回收率,解析了磷回收差距的潜在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鸟粪石结晶法对无机合成废水中总磷的去除率(83.6%)高于真实废水(76.9%)。在真实废水中,鸟粪石结晶对pH和钙等外来离子更敏感,导致其总磷去除率变异较大,在20.4%和99.9%之间。镁离子和钙离子是影响鸟粪石结晶的重要因子,当Mg∶P比在1和2之间时,镁离子对鸟粪石结晶有积极的影响,而钙离子的存在对鸟粪石的形成有抑制作用。磷结晶沉淀作为一种非生物过程,有机磷矿化是总磷回收的限制因素。因此,曝气在有机磷矿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额外提供6 L∙min^(−1)的曝气流量有利于提高总磷和无机磷的回收率。提高镁磷比并不是提高磷回收率的关键因素,但对鸟粪石的组成和纯度具有显著影响。
-
-
徐毓东;
张禧雨;
王纪晗;
郭娜;
韩作振;
赵辉;
闫华晓
-
-
摘要:
利用支柱石生物矿化法处理富营养化水的成本比理化方法低得多,已被研究多年。生物矿化鸟粪石是一种环保利用生物工艺沉淀磷酸盐、镁和铵离子的方法,细菌释放的碱性磷酸酶和氨具有较高的碱度和过饱和度,促进了支柱岩的成核。固定化蜡样芽孢杆菌的应用将为同时去除磷酸、镁、铵离子以及连续的支柱回收提供一种简单的环保、经济的方法,为富营养水的处理提供参考。所以固定化蜡样芽孢杆菌诱导的生物矿化鸟粪石在富营养水体的治理中有更明显的优势。
-
-
赵涵;
方宏达;
曹英兰;
叶欣;
杨祖洁
-
-
摘要:
以复配调理剂(50%生物炭+25%牡蛎壳粉+25%鸟粪石)为试验材料,在土壤酸化茶园进行田间试验,探究复配调理剂对土壤和茶叶品质的改良效果。设置CK组和T1~T3处理组,分别施加土壤调理剂0,1500,3000,4500 kg/hm^(2)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施用调理剂可提高土壤pH值和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别提高了0.68~1.55,26.80~37.00 g/kg,22.82~39.18 mg/kg,86.23~108.04 mg/kg。同时,施加调理剂后,茶叶水浸出物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茶多酚含量降低,酚氨比下降,Cd、Cr、As和Pb含量在残留限量规定范围内。可见,施加复配调理剂可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茶叶的品质。
-
-
彭秋菊;
杜颖;
李亚敏;
梁雄;
杜亚光
-
-
摘要:
为了高效去除酒厂废水中的氮、磷,改善好氧处理过程曝气盘和管道等结垢问题,提高废水中N、P、COD的去除率,探讨了鸟粪石(MAP)法对废水中N、P、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镁作为镁源药剂最合适,不增加系统盐分,其最佳反应参数分别为:镁磷物质的量之比为1.2∶1,反应pH值为9,反应时间为30 min,沉淀时间为30 min,酒厂废水总磷、磷酸盐、氨氮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6.4%、96.9%、40.9%和59.5%,氮磷去除效果好。XRD分析结果表明,沉淀物中主要物质是鸟粪石(MgNHPO·6HO),经检测得到沉淀物中鸟粪石的纯度为88.7%。
-
-
林海芝;
李映雪;
任静雯;
徐德福
-
-
摘要:
将剩余污泥中的固态氮和磷转变为可溶性氮和磷,是剩余污泥中氮磷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的关键。该文研究了pH值对剩余污泥中氮磷的释放效果及不同晶种(蛭石、椰壳炭和石英砂)对鸟粪石沉淀法去除氮磷的影响,另外考察了单独使用晶种以及晶种与镁盐协同处理对污泥上清液氮磷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剩余污泥上清液的pH值由7.45上升至12时,上清液中ρ(PO_(4)^(3-)-P)从15.83上升至188.20 mg·L^(-1),ρ(NH_(4)^(+)-N)由48.97上升至166.46 mg·L^(-1)。在镁磷摩尔比为1.2、pH值为10、搅拌时间30 min、静置30 min条件下,蛭石、椰壳炭和石英砂的投加量分别为2、2和0.5 g·(100 mL)^(-1)时,3种晶种对上清液中NH_(4)^(+)-N和PO_(4)^(3-)-P的去除效果均较好。3种晶种中,椰壳炭诱导鸟粪石沉淀法去除NH_(4)^(+)-N和PO_(4)^(3-)-P的效果比蛭石和石英砂好。当椰壳炭投加量为2 g·(100 mL)^(-1)时,上清液中PO_(4)^(3-)-P和NH_(4)^(+)-N的去除率分别为82.48%和74.98%,相比未投加晶种分别提高9.14%和13.38%。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沉淀产物进行分析,发现生成的沉淀主要为鸟粪石,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
-
-
宋旭东
-
-
摘要:
鸟粪石沉淀法是一种资源化回收利用酸化油废水中氮磷的废水处理方法,运行参数对氨氮和总磷的处理效果至关重要。本研究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pH、N-P和Mg-P摩尔比对酸化油废水中氮磷回收效果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设计响应面实验优化氮磷回收运行条件。结果表明,最佳运行条件为pH为8.98,N-P比为1,Mg-P比为1.16,氨氮和总磷的理论预测去除率分别为93.5%和90.7%,各因素影响氨氮和磷回收的主次顺序为N-P摩尔比>pH>Mg-P摩尔比。
-
-
张睿;
徐世凯;
郭风;
阮仕平
-
-
摘要:
为使鸟粪石生产废水中的氨氮达标排放,采用折点氯化法加以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有效氯浓度、氯氮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对氨氮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用有效氯浓度为13.9%的次氯酸钠药剂处理初始氨氮质量浓度为219.14 mg/L的高含盐废水,当pH值为7~8,氯氮质量比为8:1,反应30 min时,氨氮去除率最高达到96.58%,出水氨氮浓度满足DB 37/3416.5—2018《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ρ(氨氮)<10 mg/L的排放要求.
-
-
于志浩;
金晶;
刘敦禹;
侯封校;
杭伊煊;
张瑞璞;
翟中媛
-
-
摘要:
准东煤作为优质动力煤,高含量的Na和Ca导致沾污结渣成为制约其大范围工业应用的因素.选取准东五彩湾煤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富磷鸟粪石作为添加剂,分别对500°C下处理后的原煤灰和混合煤灰(掺入质量分数为5%的鸟粪石)进行同步热分析;在管式炉中以空气气氛对原煤和混合煤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燃烧实验;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对收集灰分进行分析;并通过热力学软件FactSage对实验结果加以验证.结果表明:鸟粪石添加剂对Na和Ca的释放规律影响较大,大量的Na和Ca在燃烧过程中以磷酸复盐的形式聚集在混合煤灰中,Ca的低温共熔物未能生成;在1000°C之前鸟粪石添加剂对Na和Ca的捕集效果较好,温度上升后有所下降.
-
-
-
张志昊;
陈杰;
夏鹏;
王浩;
王学江;
赵建夫
- 《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从模拟污水中回收制备了一种沸石-鸟粪石复合材料(Zeo-str材料)并用于土壤中铅的稳定.通过SEM/EDS和XRD表征、重金属有效态提取,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和酶活性分析等手段,探讨了该材料对土壤中铅的稳定化效果.结果表明,Zeo-str材料的主要组成为鸟粪石负载的铵饱和沸石,且相比于沸石具有更好的铅稳定化能力;当施加10%的Zeo-str材料,稳定28 d后,土壤中铅的可交换态含量降低了83%,可还原态和残渣态含量分别上升了8.7倍和2.5倍,并使得被铅抑制的蔗糖酶活性上升,被铅激活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由此可见,Zeo-str材料可以稳定土壤中的铅,进而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
-
李涵;
姚奇志;
黄亚蓉;
周根陶
- 《2016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鸟粪石也称磷酸铵镁(MgNH4PO4·6H2O),属于正交晶系矿物,常见非生物成因形貌有等轴状、短棱柱状、楔形和板状等.近年来,研究者对鸟粪石的关注日益增加,一方面,它是感染性结石的主要组成矿物(e.g.,Prywer et al.,2012;Li et al.,2015);另一方面,以鸟粪石为载体从废水中回收氮磷,提供了一种新的氮磷回收工艺.为此,研究者开展了大量鸟粪石结晶实验,从小试到中试甚至工业化规模,目的是提高鸟粪石的产量和降低工艺成本.不过,这些研究主要关注物理化学参数(如pH、温度、混合能和过饱和度等)对鸟粪石结晶沉淀的影响,很少涉及微生物的矿化作用(Soares et al.,2014).rn 为了深入理解鸟粪石矿化过程中晶体生长习性与细菌代谢活动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了解富含氮磷的富营养化废水中微生物矿化乌粪石的作用和机制过程,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被选作模型微生物,在合成废水中诱导鸟粪石的矿化。同时,通过一系列分离技术从细菌培养液中分离不同的细菌组元,采用仿生矿化的实验方法研究这些不同组元对鸟粪石结晶、生长和形貌形成的影响。细菌原位矿化实验显示,S.oneidensis MR-1不仅能够诱导鸟粪石矿化和生长,而且能够调控特殊形貌的棺材盖形鸟粪石的形成。仿生矿化实验表明,不同的细菌组元对鸟粪石形貌产生的影响不同。其中,低分子量多肽在棺材盖形鸟粪石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调控作用,而棱柱状和切角板状鸟粪石的形成可能分别受控于溶解态胞外聚合物(SEPS)和结合态胞外聚合物(BEPS),这就为细菌调控鸟粪石形态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解释。此外,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细菌原位矿化实验也显示,菌株MR-1不仅能有效诱导鸟粪石的矿化,而且能够直接把水体中的有机磷和有机氮转化为鸟粪石沉淀。可见,菌株MR-1不仅是鸟粪石矿化的理想菌株,也能充当富营养化水体的清道夫,这将促进鸟粪石结晶技术与氮磷去除工艺的联合。总之,本研究不仅加深了对微生物矿化鸟粪石机制的理解,丰富和发展了生物矿物学,而且能够推动鸟粪石结晶工艺的发展。
-
-
-
-
邢会娟;
郝晓地;
王崇臣
- 《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 2011年
-
摘要:
磷是地球上一种不可自然再生的有限资源。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着陆地磷矿产资源日益匮乏与水环境中磷含量过高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这一矛盾,磷危机征兆日益显现。这样的资源与环境现状催生了“磷回收”这一理念。鸟粪石(MgNH4PO4·6H2O,MAP)可同时去除污水中的磷酸盐和氨氮,且可作“缓释肥”的特性,使鸟粪石结晶法被认为是回收磷的最佳途径,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1-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