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脱氮除磷

脱氮除磷

脱氮除磷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3年内共计4164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00篇、会议论文178篇、专利文献159190篇;相关期刊487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广东化工、工业用水与废水等; 相关会议100种,包括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全国排水委员会2016年年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2011年环境污染与大众健康学术会议等;脱氮除磷的相关文献由8688位作者贡献,包括彭永臻、王淑莹、吕锡武等。

脱氮除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00 占比:1.12%

会议论文>

论文:178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159190 占比:98.77%

总计:161168篇

脱氮除磷—发文趋势图

脱氮除磷

-研究学者

  • 彭永臻
  • 王淑莹
  • 吕锡武
  • 张杰
  • 周少奇
  • 李睿华
  • 张雁秋
  • 李军
  • 张琼
  • 杨殿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大伟; 孟范平; 崔鸿武
    • 摘要: 将1株产油淡水微藻——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sp.MASCC 11)分别接种到青岛市2家市政污水处理厂(STP)的尾水中,根据其生长、油脂产率和营养盐去除情况,评价了利用STP尾水培养微藻以生产富油的藻生物质同时深度净化尾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团岛污水处理厂(TD-STP)和李村河污水处理厂(LC-STP)尾水中无机氮和磷酸盐的浓度虽然远低于BG11培养基,但仍能支持微藻生长,而且以未经稀释的尾水更具优势,培养8 d后,藻生物量分别达到BG11培养基中生长微藻的65.23% 和44.77%.S T P尾水经稀释后处于营养盐缺乏状态,有利于藻细胞内脂质积累,但是油脂产率最大值(10.5 mg·L-1·d-1)仍出现在未经稀释的TD-STP尾水中,为未稀释LC-STP尾水的1.37倍.LC-STP尾水中微藻的油脂产率较低,可能与该处理厂接纳工业废水而在尾水中残留较多有害物质有关.在微藻的直接和间接作用下,TD-STP和LC-STP尾水中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4.5% 和100%;无机氮的去除率较低(分别为59.2% 和45.4%),与尾水中初始N/P较高有关.上述结果表明,与接纳工业废水的污水厂相比,处理生活污水的污水厂所排尾水较适于培养产油微藻,能够实现产油微藻低耗培养与尾水深度净化相耦合.
    • 张旭; 刘佳; 许兵; 王庆荣; 成小翔
    • 摘要: 目前多采用直接投放的方式在人工湿地系统中加入植物碳源,但植物碳源在初期会释放过量的有机物,造成系统出水中COD、TN偏高。为解决这一问题,选用经碱处理、热处理和简单处理3种不同方式预处理过的玉米芯植物,通过静态释放试验,探究玉米芯对有机碳、氮、磷的潜在释放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玉米芯制备生态型植物碳源,作为人工湿地外加碳源处理低碳氮比(C/N)污水,研究其对强化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芯经过碱处理后,其对COD、TN的释放量分别为104 mg/L、2.58 mg/L,能有效地增加人工湿地的反硝化能力;向低碳氮比(C/N=2)污水的人工湿地系统中投加生态型植物碳源,在人工湿地系统出水中COD不显著提高的前提下,系统出水中TN、TP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35.82%和9.70%,Thauera、Dechloromonas等脱氮菌属的相对丰度提高了21.95%,说明利用玉米芯制备的生态型植物碳源可有效提高人工湿地的脱氮除磷效果。
    • 李冬; 李悦; 李雨朦; 杨敬畏; 张杰
    • 摘要: 室温下接种絮状污泥于分别采用梯度进水快速进水和慢速进水方式运行的SBR反应器R1、R2、R3中,人工配水为进水基质,探究进水方式对SBR系统内碳源储存性能和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梯度进水下具有更好的内碳源储存性能和脱氮效果.启动成功后R1内碳源储存率(COD_(in))、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SNED)率和TN、COD、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69%、81.52%、79.07%、92.35%、96.03%.其中TP平均去除率仅次于R3的98.43%,原因是慢速进水下PAOs对内碳源储存贡献比例(P_(paos))占主体(54.41%),而梯度进水下P_(paos)仅为47.90%.R1污泥浓度为5575mg/L,虽低于R2中的6389mg/L,但其MLSS/MLVSS为0.90,说明梯度进水下颗粒污泥具有较高的生物量.EPS分析结果表明,PS组成成分随着进水方式的改变而改变,梯度进水下含有更高的蛋白质(PN),因此颗粒疏水性更强,颗粒结构更稳定.
    • 马宝军
    • 摘要: 在安丘市某建制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中,针对污水厂实际进水水量水质变化幅度大、出水水质标准高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策略,通过新建前置缺氧池,增加高效沉淀池等深度处理单元,并增设化学除磷投加装置,改建滤布滤池等处理工段,改造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总氮执行12mg/L,总磷执行0.2mg/L),表现出良好的可靠性、成熟性,运行维护管理方便,运行成本经济合理,可为建制镇类似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提供借鉴。
    • 钱姗; 吴迪; 高贤彪; 李妍
    • 摘要: 基于农村生活污水具有体量小、水质水量波动大的特点,区别于市政污水,因此研发了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采用生物膜A^(2)/O工艺处理度假型乡村生活污水,该工程设计最大处理能力150 m^(3)·d^(-1),总水力停留时间40.9 h。为探究该工艺实际运行效果历时10个月,对CODcr、氨氮(NH_(3)-N)和总磷(TP)3个重要指标进行跟踪监测,分析其去除效率及季节气温对去除效果的影响。数据显示,在进水水质水量剧烈波动以及存在冬季低温情况下,CODcr、氨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4.32%,51.00%和46.06%,出水平均浓度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冬季进水的3个污染物指标浓度低于夏季,同时季节对COD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大于对总磷去除率的影响。系统具有较强抗冲击能力,工艺增强了氮的硝化效果。
    • 鲍任兵; 马民; 徐健; 万年红; 魏晓蓓; 杜敬; 贺珊珊
    • 摘要: 通过分析传统AAO及其改良型耦合MBR工艺的技术现状,总结了各工艺形式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提出改良Bardenpho-MBR工艺和多级AO-MBR工艺的多种回流方式,并进行理论分析,探索最佳的运行调控方式。另外,针对现有技术的处理难点和提标改造需求,系统性地总结了工艺优化和膜污染控制措施,提出相应的调控手段和运行策略。针对耦合MBR工艺生化处理工艺,可采取分区曝气、设置消氧区、实施曝气精确分配与控制系统等措施,减少回流污泥溶解氧,全面提升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性能和运行稳定性;同时适当采取化学除磷方式,但应作为应急使用以避免过多化学污泥的产生;为延长膜使用寿命,可适当采取投加粉末活性炭、悬浮填料等优化措施,并进一步开展新型膜清洗技术的研发。
    • 汪宇光; 张星星; 王超超; 夏云康; 王垚; 周澄; 吴翼伶; 吴鹏; 徐乐中
    • 摘要: 为经济高效地去除城市生活污水和硝酸盐废水中的氮磷元素,本研究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和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一体式反应器中分别建立了反硝化除磷(DPR)和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PDA)工艺。结果表明,反应器运行185天,在缺氧/厌氧和外加COD/NO_(3)^(-)-N比仅为0.7条件下,PO_(4)^(3-)-P和TN的去除率高达96.91%和97.75%,最终出水PO_(4)^(3-)-P和TN的浓度低至0.22mg/L和3.30mg/L,意味着该系统极佳的脱氮除磷效果不依赖氧气和有机碳源量。DPR对系统PO_(4)^(3-)-P和TN的去除均占主体部分(99.07%和60.23%),而PDA对总氮(TN)的去除占比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4.53%→37.52%)。批次实验表明:①COD(300mg/L)显著抑制DPR菌活性,PO_(4)^(3-)-P主要是在缺氧状态下以NO_(3)^(-)-N为电子受体,有机物为电子供体通过DPR途径去除;②高效短程反硝化过程(亚硝酸转化率92.25%)稳定为厌氧氨氧化供给电子受体(NO_(2)^(-)-N),DPR系统剩余NH_(4)^(+)-N主要被NO_(2)^(-)-N氧化去除,因此DPR+PDA系统实现了高效同步脱氮除磷效果。高通量测序表明,Accumulibacter(7.41%)是DPR系统功能性除磷菌,Thauera(7.24%)和Candidatus Brocadia(3.12%)为PDA系统关键脱氮菌。
    • 房睿
    • 摘要: 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进水量较少,水质波动比较大,加之结合改良Calcareous氧化沟工艺的设备安装和进水情况,污泥培养方式是以接种培养和间歇培养为主。随着污泥浓度的升高,出水系统的化学耗氧量、氨氮渐渐达到一级A的排放标准,但对总磷、总氮的去除效果不佳。结合氧化沟系统的运行情况对SRT、曝气模式进行调试,结果表明:当SRT=16 d时,系统对总磷、总氮的去除效果最佳,对化学耗氧量、氨氮的去除效果与SRT=20 d时相差无几;当选用“氧化沟进水曝气时,停止进水就会停止曝气”的曝气模式在系统稳定性以及污染物去除效果方面优于连续曝气与“曝气2 h+停曝2 h”的曝气模式,试运行期间进水量仅为设计值的30%左右,且总磷、氨氮远高于设计值,但出水总磷、总氮、氨氮、化学耗氧量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75%、89.64%、98.93%、96.40%,表明该改良Carrousel氧化沟工艺的脱氮除磷及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显著。
    • 张开海; 刘增军; 邱林勇
    • 摘要: 根据海产品废水水质水量变化大、水质浓度高、可生化性好的特点,确定某40 000 m^(3)/d海产品废水主工艺采用改良Bardenpho+曝气生物滤池(BAF)+絮凝沉淀池+V型滤池+次氯酸钠消毒,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详细介绍了处理工艺流程、各处理单元的设计参数和工艺特点。自2018年3月正式运行以后,处理效果非常理想,COD、NH_(3)-N、TN、TP去除率分别达到98.66%、98.80%、90.43、98.90%,出水各项指标稳定达到标准。
    • 于艳; 许磊颖; 朱智健; 焦玉超
    • 摘要: 新时期下,生活污水治理已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厕所革命”的进一步实施,污水处理需求只增不减。文章主要对脱氮除磷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运行进行研究,从相关概念入手进行试验并对结果进行论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