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高岭石

高岭石

高岭石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7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地质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19篇、会议论文100篇、专利文献36814篇;相关期刊373种,包括岩石矿物学杂志、材料导报、非金属矿等; 相关会议63种,包括2016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第十三届全国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暨2007年国际工业微波节能高峰论坛、第三届全国选矿专业学术年会等;高岭石的相关文献由210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钦甫、王林江、程宏飞等。

高岭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19 占比:2.43%

会议论文>

论文:100 占比:0.26%

专利文献>

论文:36814 占比:97.31%

总计:37833篇

高岭石—发文趋势图

高岭石

-研究学者

  • 刘钦甫
  • 王林江
  • 程宏飞
  • 胡岳华
  • 谢襄漓
  • 徐政
  • 夏华
  • 李存军
  • 王文继
  • 吴大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汤德平
    • 摘要: 本文收集了228个寿山石和40个田黄样品的矿物组成研究成果,并对资料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研究表明,在寿山石中,含不同矿物组成样品比例分别为地开石(55.7%)、高岭石(12.7%)、珍珠陶石(7.5%)、伊利石(8.8%)、叶蜡石(15.4%)。与寿山石中的其它石种相比,田黄的矿物组成最为复杂。常见的田黄有地开石质、珍珠陶石质和伊利石质,可能存在高岭石质,没有发现有叶蜡石质田黄。含不同矿物组成的田黄样品比例分别为地开石67.5%、珍珠陶石20%、高岭石2.5%、伊利石10%。田黄中萝卜丝纹的矿物组成可能与基体的矿物组成相同,为地开石等,但也可能不同,为硫磷铝锶石或伊利石。一些研究者从矿物组成、微形貌特征和微量元素等方面对田黄与相似石种的区别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目前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用来进行产地鉴别的程度。
    • 马雪璐; 苏乐毅; 赵钟雨; 王栋民
    • 摘要: 为从微观角度深入探讨单个水分子与高岭石最易解理晶面不同暴露末端的作用特点,本工作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方法对不同吸附形态的水分子与不同暴露末端的稳定作用构型进行几何结构与电子结构分析。吸附能的计算结果表明水分子在铝氧八面体羟基作为暴露末端的表面上最稳定的吸附方式为水分子的氧原子和氢原子分别与相邻两个羟基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发生作用,具有最低的吸附能为-0.71 eV;在硅氧四面体桥氧原子作为暴露末端的表面上最稳定的吸附方式为水分子的氢原子与硅氧四面体中一个表面氧发生作用,具有最低的吸附能为-0.19eV。且水分子在铝氧八面体羟基作为暴露末端的表面上的吸附普遍会更稳定。此外,通过成键特征分析与电子转移特征分析进一步探究影响高岭石表面水吸附稳定性的关联因素,其中氢键的作用强度、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态密度的改变以及电荷转移方向及强度起到了关键作用。
    • 张锦龙; 崔家画
    • 摘要: 分析了李家壕选煤厂煤泥水难沉降原因,并使用不同分子量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不同离子度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和不同分子量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作为絮凝剂,使用钠盐、钾盐、钙盐、镁盐、铁盐、铝盐和聚合氯化铝作为凝聚剂对煤泥水进行了沉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作为凝聚剂,分子量为1800万的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二者组合使用煤泥水沉降速度快,沉降后澄清区浊度低,煤泥水沉降效果较好。
    • 刘霖松; 石松林; 孙俊民; 李锦涛; 王兆国; 李佳星; 刘钦甫
    • 摘要: 利用煤岩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方法,在分析准格尔煤田的构造背景和聚煤环境的基础上,研究了准格尔煤田6号煤层的煤岩煤质特征、煤和夹矸中无机矿物组成、分布及赋存特征,并探讨其成因。研究表明,6号煤层有机显微组分中惰质组、镜质组、壳质组平均含量分别为59%、28%、13%,与华北其他地区晚古生代煤相比,其中的惰质组含量偏高,反映6号煤层形成时地表水供给充分;煤中无机显微组分及夹矸中主要矿物为高岭石和勃姆石,还有少量的石英、方解石、菱铁矿、黄铁矿、硬石膏、锐钛矿和磷锶铝矾等;6号煤层中部富集大量勃姆石,上部和下部则主要富集高岭石;高岭石成因主要有胶体沉积结晶、陆源搬运沉积和火山灰蚀变3种,勃姆石成因主要有氧化铝胶体沉淀结晶和高岭石脱硅蚀变2种。
    • 杨有威; 罗玉霞; 张青青; 王春英
    • 摘要: 高岭石是长石和其他硅酸盐矿物天然蚀变的产物,是一种不含水的铝硅酸盐矿物,其层状晶体结构使之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分子模拟技术是一种能在微观层面研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在材料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分子模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近年来该技术在高岭石开发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主要包含高岭石的理化性质、高岭石的掺杂改性对理化性质的影响、高岭石对离子/分子的吸附性能规律以及高岭石在矿产开发领域中的一些应用实例。根据高岭石的性质特点和实际需要,探讨了高岭石的吸附特性规律,高岭石的改性开发对吸附特性的影响以及理论指导在开发矿产资源方面的应用。
    • 赵蕴璞; 程宏飞; 曹洲; 贾悦发
    • 摘要: 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已成为当今社会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高岭石基复合材料光催化处理技术因绿色环保、经济安全、无二次污染而备受关注。鉴于高岭石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现状,本文介绍了高岭石的层状硅酸盐结构特征及其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优势,综述了高岭石基光催化材料的主要类型、基本特征、合成方法、改性过程、光催化特点及其应用进展与优势,最后,提出了高岭石基复合材料在光催化领域应用的重点研究方向。以期获得制备工艺简单、光催化性能优异、原料易获取且无环境污染的高岭石基光催化复合材料,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缓解能源紧缺危机。
    • 李瑞红; 李晓玉; 李浩然; 赵珂萍; 彭康
    • 摘要: 天然黏土矿物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和稳定的化学性质,是实现减排和碳循环的一类优良固体吸附剂基体材料。本文概述了黏土矿物适用于CO_(2)固体吸附剂制备的结构特征,对高岭石、埃洛石、蒙脱石、凹凸棒石、海泡石和蛭石等黏土矿物基CO_(2)固体吸附剂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其在工业烟气捕集及沼气提纯技术中的应用,最后指出合成吸附容量高、选择性强、吸附温区大、适用于产业化应用的黏土矿物基CO_(2)固体吸附剂并建立理论吸附模型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 刘海深; 罗大芳; 许绍彬; 王利明
    • 摘要: 对重庆永川某白泡石中高岭土、石英、云母及长石进行了分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白泡石干法磨矿后,过120目细筛即可有效分离部分石英,达到提高铝质量分数的目的,铝质量分数能达到18.48%,云母也富集于筛下物中,导致钾质量分数上升至2.18%,需要通过浮选手段进行分离,浮选后的精矿产品铝质量分数为17.25%,钾质量分数为0.76%。
    • 秦晶晶; 刘玉学; 何莉莉; 汪玉瑛; 吕豪豪; 陈立天; 杨生茂
    • 摘要: 为探究生物炭可溶性组分与土壤矿物的交互作用,进而从矿物角度揭示生物炭在土壤中的稳定机制,以水稻秸秆为生物质原料制备不同炭化温度的生物炭(RS300、RS500和RS700),选用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3种土壤矿物,开展土壤矿物与生物炭可溶性组分的吸附结合实验。结果表明:随生物炭可溶性组分碳浓度的升高,土壤矿物对其吸附量逐渐增加,3种土壤矿物的吸附量顺序总体为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这与土壤矿物的自身结构直接相关。高岭石、蒙脱石对生物炭可溶性组分的结合机制以范德华力为主,其贡献比例分别为3.4%-87.0%和32.0%-82.0%;而伊利石与RS300可溶性组分的吸附结合作用以Ca^(2+)架桥为主(贡献比例为60.4%-70.6%),与RS500和RS700可溶性组分的结合以范德华力为主(贡献比例分别为18.7%-65.0%和53.0%-67.6%)。经综合对比分析,RS500通过与蒙脱石的交互结合,最大程度上抑制了可溶性组分的溶解,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生物炭的固碳减排优势。
    • 阮代锬; 周骏宏; 林玲; 陈杭馨; 王远航; 文志刚
    • 摘要: 牙舟陶在陶瓷业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陶土对牙舟陶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为加强对牙舟陶的研究,采用化学分析法、激光粒度仪、X射线衍射仪、综合热分析仪、数显白度仪等测试手段对牙舟陶土的化学组成、粒度分布、晶相组成、热性能及白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牙舟陶土主要由石英和珍珠石组成,石英质量分数为59.34%、珍珠石质量分数为34.78%。牙舟陶土颗粒分布广泛,粒径小于6.5μm的颗粒质量分数达到58.67%,粒径越小石英含量越低。在此基础上,结合贵州黔南丰富的磷矿资源,研究加入磷矿后牙舟陶土在煅烧过程中白度、硬度及物相组成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牙舟陶土的白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在1100°C时达到最大值45.5%;加入磷矿组分后,在1100°C时牙舟陶土的白度增加至54%,且煅烧时固熔体形成温度下降、烧结温度降低,并伴随钙长石矿物的产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