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寿山石

寿山石

寿山石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652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雕塑、地质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04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901篇;相关期刊243种,包括炎黄纵横、收藏、中国收藏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5中国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中华宝玉石文化产业化高层论坛会、2012国际珠宝学术年会等;寿山石的相关文献由568位作者贡献,包括奚边1、汤德平、陈燕飞等。

寿山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04 占比:39.50%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1.57%

专利文献>

论文:901 占比:58.93%

总计:1529篇

寿山石—发文趋势图

寿山石

-研究学者

  • 奚边1
  • 汤德平
  • 陈燕飞
  • 姚春茂
  • 徐海明
  • 李玉娟
  • 邹天人
  • 郑宗坦
  • 陈涛
  • 刘传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王孝平
    • 摘要: 寿山石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享誉全世界。寿山石因色彩瑰丽、质地温润凝灵,位列四大名石之首。寿山石作为国石候选石之一,素有“宝石之王”等美誉,因产自福州寿山而得名。千余年来,手工艺人以精湛的技法,借用巧色雕饰精美的作品,并蕴含深厚的历史底蕴。石雕在漫长的发展中融合了国画、玉雕等多种艺术门类的精髓,分化出圆雕、钮雕、薄意、链雕等诸多技法。石雕从业者除了追求精雕细琢的艺术效果,还崇尚返璞归真的艺术本身。
    • 范康纯
    • 摘要: 寿山石雕是文房雅玩中的翘楚,其题材丰富、技艺多样。花鸟题材作为艺术表达的对象由来已久,花和鸟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同时被赋予美好的寓意,尤其在玉石雕刻中。薄意是寿山石雕较具风雅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寿山石雕刻艺术创作中独具特色的雕刻技艺,对画韵、明暗、线条要求准确把握,是笔墨和雕刀的完美结合。花鸟题材的寿山石薄意雕刻,以刀代笔,在石面上剔出极薄的雕刻层,浅刻入画,融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达到了“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境界。
    • 林永昌
    • 摘要: 我国历史悠久,历经岁月洗礼和沉淀之后,创造了很多文化遗产,浮雕艺术就是其中的一种。寿山石雕刻在我国历史比较久远,跟传统国画密不可分。雕刻者根据自己的想象,采用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法在寿山石上开展传统国画创作,并且在创作过程中融合不同的文化,让这些文化演变成雕刻者的创作理念和创作素材宝库。
    • 汤德平
    • 摘要: 本文收集了228个寿山石和40个田黄样品的矿物组成研究成果,并对资料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研究表明,在寿山石中,含不同矿物组成样品比例分别为地开石(55.7%)、高岭石(12.7%)、珍珠陶石(7.5%)、伊利石(8.8%)、叶蜡石(15.4%)。与寿山石中的其它石种相比,田黄的矿物组成最为复杂。常见的田黄有地开石质、珍珠陶石质和伊利石质,可能存在高岭石质,没有发现有叶蜡石质田黄。含不同矿物组成的田黄样品比例分别为地开石67.5%、珍珠陶石20%、高岭石2.5%、伊利石10%。田黄中萝卜丝纹的矿物组成可能与基体的矿物组成相同,为地开石等,但也可能不同,为硫磷铝锶石或伊利石。一些研究者从矿物组成、微形貌特征和微量元素等方面对田黄与相似石种的区别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目前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用来进行产地鉴别的程度。
    • 李玉娟
    • 摘要: 田黄享誉国内外,被尊称为“石帝”,是福建寿山石中最为珍贵的品种。前人对田黄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更多集中在田黄的矿物组成以及结构构造,针对田黄地质成因的论述相对薄弱。本文从地质作用过程出发对田黄成因进行研究,认为寿山早白垩世火山盆地中部的高山锥状火山(Ⅴ级火山构造)的酸性火山碎屑岩和火山断裂是形成高山石类的主要成矿因素。优质的田黄来自于优质的高山石,原生优质高山冻石是形成优质田黄的基础。此外,寿山开阔平坦的地形条件与水流作用对田黄形成及品质提升起到重要作用,田黄黄色的形成与易溶于水含铁矿物密切相关,而这些易溶于水含铁矿物来源于高山锥状火山中广泛发育的黄铁矿化。因此,田黄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地质条件,这正是田黄与其他图章石差异的最主要因素。
    • 刘云贵; 郑金宇; 姚春茂; 陈涛
    • 摘要: 田黄是中国四大名石之一寿山石中最珍贵的品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备受珠宝市场和收藏届关注。红格、石皮和萝卜纹是其典型的鉴定特征,其中红格为田黄中肉眼可见的红褐色裂隙,系统研究田黄红格的宝石学特征对于科学鉴定田黄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采用显微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激光拉曼光谱仪对田黄样品中红格的显微形貌和成分特征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田黄因受外力作用生成裂隙,次生酸性氧化环境中的Fe元素进入裂隙并形成以针铁矿为主要成分的含铁矿物,导致其裂隙呈红褐色,进而形成田黄特征的红格。显微拉曼光谱中252 cm^(-1)和384 cm^(-1)处的拉曼位移峰对于鉴定田黄中天然成因的红格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 蒋平畴
    • 摘要: 20世纪,在榕城文化人尤其是深谙诗书画印的前辈中,我大多有过不同程度的请益。回想起来,讨教方式虽不尽相同,但都顺其自然。髫龀之年,跟随父亲于诗会中遇上潘主兰先生,稍长亦逢迓好几回,由于父亲不止一次地告诉过我:“这一位乡贤是位通人,待你书读多了再登门不迟。”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敢冒昧求见。记得有一回父亲还十分有趣地指着家中案头上的“田黄”与其他寿山石比较之后说:“此乃是石中君子,十分稀罕,潘先生就是罕见呀!”于是在脑海里我早就对先生有“罕见之材”的印象。
    • 周金辉
    •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收藏寿山石雕,但由于寿山石雕刻材料比较特殊,原料有限,再加上传统技艺没有与现代审美形式相结合,使得寿山石雕刻行业发展面临很大挑战。基于此,分析寿山石雕刻艺术与现代审美相融合的路径,以丰富寿山石雕刻艺术的内涵,使其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 摘要: 福州市晋安区中国寿山石馆坐落于福州晋安区寿山乡寿山村,距市区28公里。2000年,福州市晋安区委、晋安区人民政府主持筹建了中国寿山石馆,并于2002年5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国有寿山石专题博物馆。中国寿山石馆总占地40亩(含公园及后山),展厅楼高三层,建筑面积约4 000平方米,是一座集寿山石文物保护、科普教育、学术研究、文化交流为一体的公益性博物馆。中国寿山石馆在传承和弘扬寿山石文化,打造寿山石文化旅游品牌、促进寿山石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成效,有力推动了寿山石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 崔玉坤
    • 摘要: 寿山石为清代治印篆刻者偏爱之名石。喀喇沁旗博物馆藏两方寿山石印,属于清朝蒙古喀喇沁右翼旗末代亲王贡桑诺尔布,一书"世守漠南",一书"喀喇沁王之宝"。贡桑诺尔布的一生致力于推进内蒙古赤峰地区的近代化改革,维护蒙藏地区与中央的友好关系,是近代史上一位极有作为的政治家、改革家,同时也是一位极富文人修养的书画收藏家。馆藏两方寿山石印,苍莽古朴,为贡桑诺尔布所珍爱,一度失落民间,幸而复得。这两方寿山石印,见证了贡桑诺尔布作为改革者的光辉一生,也反映了其作为文人对金石收藏的热忱,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