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相对密度

相对密度

相对密度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98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建筑科学、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4篇、会议论文50篇、专利文献52609篇;相关期刊562种,包括中国药品标准、中国药业、中外医疗等; 相关会议47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2015年全国粉末冶金学术会议暨海峡两岸粉末冶金技术研讨会、2015中国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等;相对密度的相关文献由249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洪丽、朱晟、李娟等。

相对密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64 占比:1.80%

会议论文>

论文:50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52609 占比:98.11%

总计:53623篇

相对密度—发文趋势图

相对密度

-研究学者

  • 张洪丽
  • 朱晟
  • 李娟
  • 李学林
  • 王琳
  • 刘洋
  • 刘青宝
  • 杨华
  • 王尔德
  • 刘启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林; 郭嫣嫣
    • 摘要: 在砂土上进行地基处理设计时,为了满足上部结构的稳定性及使用要求,常规定一项或多项验收指标(液化判别、相对密度等)。如何判断经过处理后的地基满足验收指标是关键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工程上常采用原位试验数据建立与验收指标的相关性,得到经验公式。对比国内外常用的基于CPT计算砂土指标的公式,综合确定验收曲线(满足最小锥尖阻力q_(c)和土层深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满足砂土相对密度的同时,有效内摩擦角和承载力不作为控制因素。2)若工后沉降不满足要求,应适当提高基于相对密度要求的验收标准。3)CPT能提供关于土层数据的连续曲线,与土层性质之间的数据较为丰富。4)基于CPT计算的验收指标,可为地基处理工艺提供指导依据。
    • 盖金晶; 郑尚; 于化龙; 高尚
    • 摘要: 跨项目软件缺陷预测(cross project defect prediction,CPDP)旨在实际的软件开发场景中,需要进行缺陷预测的目标项目可能是一个新启动项目,或这个项目已有的训练数据较为稀缺,需要利用其他项目已经搜集的训练数据来构建缺陷预测模型,其已经成为软件质量保证的一种手段,吸引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关注.然而,面对不同的目标项目,训练数据的选择将直接影响预测模型的性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描述了一种基于JS散度(Jensen-Shannon divergence)和相对密度的跨项目软件缺陷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将源项目和目标项目分别拟合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再通过蒙特卡洛方法计算出目标项目和所有候选项目之间的JS散度.其次,根据获得的JS散度选取与目标项目最接近的源项目;再次,提出相对密度概念,对选取的源项目训练数据进行有效选择.最后,利用CPDP中常用分类器构建预测模型.通过实验对比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跨项目缺陷预测模型的性能,同时对不同分类器表现出较高的适应性.
    • 哈斯也提·热合曼
    • 摘要: 相对密度是砂砾料填筑体设计的关键指标。文章基于已有试验资料考察了相对密度(干密度)对砂砾料强度、变形、渗透、动强度和动力变形等工程力学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随着相对密度增大,砂砾料的强度、变形、动强度和动力变形等参数均相应增大,而渗透系数减小。进行砂砾料填筑标准设计时,应根据级配特点,结合构筑物类型、结构功能要求、变形控制要求和抗震设防要求在工程类比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可为砂砾料筑坝(堤)设计填筑标准的工程类比提供依据。
    • 杨晖; 丁志辉; 蔡源介
    • 摘要: 为了研究地基相对密度对土工格室加筋性能的影响,对五种不同相对密度(30%、40%、50%、60%和70%)的土工格室加筋砂土地基和未加筋砂土地基的模型进行载荷试验,研究不同相对密度土体地基的承载力沉降曲线、承载力提高系数、路基变形与基底沉降以及加筋拉应变的分布规律,并对土工格室加筋砂土地基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较大的相对密度范围内,土工格室加筋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刚度、承载力和分散荷载水平;填土表面和砂土路基的变形规律表明,所采用的模型箱和地基的相对尺寸可以克服边界效应,从而达到更好的测试效果.
    • 武振飞; 王跃超; 陆丽芳; 张弘毅
    • 摘要: 以α-Si_(3)N_(4)粉末为原料,Y_(2)O_(3)和MgAl_(2)O_(4)体系为烧结助剂,采用无压烧结方式,研究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烧结助剂含量以及各组分配比对氮化硅致密化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Y_(2)O_(3)和MgAl_(2)O_(4)为烧结助剂体系,氮化硅陶瓷在烧结温度为1600°C,保温时间为4 h,烧结助剂含量为12.5%(质量分数),Y_(2)O_(3)和MgAl_(2)O_(4)质量比为1∶1时,综合性能最好;氮化硅陶瓷显气孔率为0.21%,相对密度为98.10%,抗弯强度为598 MPa,维氏硬度为15.55 GPa。
    • 徐广平; 何江荣; 刘鹏程; 茆忠军; 秦笑威; 谢志鹏
    • 摘要: 为了提高Si_(3)N_(4)陶瓷的烧结致密度,采用振荡压力烧结工艺分别在1745和1775°C制备了Si_(3)N_(4)陶瓷,主要研究了Si_(3)N_(4)粉的粒度(平均粒径分别为0.4、2.0、2.3μm)对Si_(3)N_(4)陶瓷的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两种温度的振荡压力烧结工艺下,由三种不同粒度的Si_(3)N_(4)粉制备的Si_(3)N_(4)陶瓷的相对密度都很大,为99.65%~99.86%,彼此相差很小。2)由平均粒径为0.2μm的Si_(3)N_(4)粉在1745°C烧结制备的试样的微观结构最均匀,其β-Si_(3)N_(4)晶粒平均长径比、抗弯强度和维氏硬度均最大,分别达到5.0、(1364±65)MPa和(15.72±0.8)GPa;由平均粒径为2.3μm的Si_(3)N_(4)粉在1745°C烧结制备的试样的β-Si_(3)N_(4)晶粒的平均长径比、抗弯强度和维氏硬度均最小,分别为3.3、(846±49)MPa和(13.82±0.8)GPa。
    • 李萌; 黄海露; 吴甲民; 刘春磊; 吴亚茹; 张景贤; 史玉升
    •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Si_(3)N_(4)陶瓷在航空、机械、生物医疗等高新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工作采用包覆助烧剂Al_(2)O_(3)-Y_(2)O_(3)后的Si_(3)N_(4)粉体为原材料,利用数字光处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 DLP)技术成功制备出Si_(3)N_(4)陶瓷,并系统研究了浆料固相含量对Si_(3)N_(4)陶瓷浆料、DLP成形Si_(3)N_(4)陶瓷素坯和陶瓷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浆料固相含量低于40.0%(体积分数)时,浆料在30 s;剪切速率下的粘度均小于2 Pa·s,可用于DLP成形。在这种情况下,浆料的单层固化深度随浆料固相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浆料固相含量的增大,DLP成形Si_(3)N_(4)陶瓷的相对密度和抗弯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固相含量为37.5%(体积分数)的样品获得最大的相对密度和抗弯强度,分别为89.8%和162.5MPa,较固相含量为32.5%(体积分数)的样品分别提升了10%和16%。本研究通过对陶瓷浆料性能的优化,提升了DLP成形Si_(3)N_(4)陶瓷的性能,为Si_(3)N_(4)等非氧化物陶瓷光固化成形奠定了实验基础。
    • 李方圆; 董林; 夏坤; 李燕; 王晓磊
    • 摘要: 细粒含量对砂土液化势的影响研究一直充斥着矛盾与争议,大量室内试验成果对现场粉砂、粉土液化判别方法的改进没有实质意义。文中分析了经典文献,从砂土与粉粒混合物最大、最小孔隙比试验数据入手,发现大部分砂土随细粒含量增大,最大、最小孔隙比都呈先减小、后增大的抛物线型,保持等孔隙比,试样相对密度先减小、后增大,动三轴试验抗液化强度随细粒含量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对密度变化趋势一致;对于孔隙比曲线下降段,大部分砂土随细粒含量增大,最小孔隙比下降快,说明细粒主要进入砂粒所组成的孔隙中,最大孔隙比下降慢,细粒主要赋存于砂粒接触点或接触面之间,由于液化问题一般都针对较松散土体,所以等骨架孔隙比意义不大;不同砂土配细粒,最大、最小孔隙比曲线所包括的范围差异很大,即使对同一砂土最大、最小孔隙比曲线,不同的等相对密度线,得出抗液化强度与细粒含量的关系都有区别。因此,最大、最小孔隙比曲线之间的范围(尤其是上半部分),必须得到全面的考虑。
    • 张铭君; 刘培生; 宋帅
    • 摘要: 石墨/铜基复合材料可以同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润滑性。本文尝试采用超大粒度(粒度约为1500μm)的石墨颗粒制备石墨/铜基复合材料,以获得更加简便高效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及性能优良的复合制品。采用粉末烧结工艺探讨了不同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内部组织结构及相对密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影响该复合材料组织结构的主要因素为石墨添加量及其颗粒的粒度,石墨颗粒粒度为1500μm的复合材料相对密度较大,1000°C烧结2.5 h时相对密度高达0.67;采用等质量的较小粒度石墨颗粒时,同样条件下烧结所得的复合材料相对密度较小,石墨颗粒粒度为120μm的复合材料相对密度仅为0.43。
    • 商洋克; 孙润隆; 刘淑德; 李建超; 俞杰; 王欣欣
    • 摘要: 为了获得山东近海四种头足类的选择性曲线,同时评估头足类种群胴长的相对密度分布。本研究根据2016年10月山东近海底拖网调查数据,基于Logistic选择性曲线和最大体周估算选择率方法,得出渔获物中日本枪乌贼(Loligo japonica)、金乌贼(Sepia esculenta)、长蛸(Octopus variabilis)和短蛸(Amphioctopus fangsiao)的选择性曲线,依据选择性曲线的特点,估算被开发海区头足类种群胴长的相对密度分布。研究表明,日本枪乌贼、金乌贼、长蛸和短蛸的50%选择胴长(L_(0.5))为26.63、12.58、24.08和14.99 mm,L_(0.5)处的曲线斜率σ分别为1.62、53.75、36.65和37.78。胴长相对密度的分布结果如下:日本枪乌贼的相对密度最高,胴长相对密度随胴长增加而降低,优势胴长为10~20 mm;金乌贼、长蛸、短蛸的相对密度较低,胴长相对密度随胴长增加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优势胴长分别为40~80 mm、45~85 mm和35~65 mm。本研究利用网具选择性曲线特点,评估被开发种群胴长的相对密度分布,研究结果可用于头足类资源的开发和合理保护。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