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无压烧结

无压烧结

无压烧结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511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4篇、会议论文50篇、专利文献528992篇;相关期刊103种,包括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真空电子技术、陶瓷学报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第十四届全国耐火材料青年学术报告会、第十八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第十六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暨景德镇高技术陶瓷高层论坛等;无压烧结的相关文献由1264位作者贡献,包括丘泰、王基峰、王晓艳等。

无压烧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4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5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28992 占比:99.95%

总计:529276篇

无压烧结—发文趋势图

无压烧结

-研究学者

  • 丘泰
  • 王基峰
  • 王晓艳
  • 王芳
  • 耿伟锋
  • 杨建
  • 周洋
  • 李世波
  • 李翠伟
  • 翟洪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武振飞; 王跃超; 陆丽芳; 张弘毅
    • 摘要: 以α-Si_(3)N_(4)粉末为原料,Y_(2)O_(3)和MgAl_(2)O_(4)体系为烧结助剂,采用无压烧结方式,研究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烧结助剂含量以及各组分配比对氮化硅致密化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Y_(2)O_(3)和MgAl_(2)O_(4)为烧结助剂体系,氮化硅陶瓷在烧结温度为1600°C,保温时间为4 h,烧结助剂含量为12.5%(质量分数),Y_(2)O_(3)和MgAl_(2)O_(4)质量比为1∶1时,综合性能最好;氮化硅陶瓷显气孔率为0.21%,相对密度为98.10%,抗弯强度为598 MPa,维氏硬度为15.55 GPa。
    • 孟凡然; 王琨; 冯荣; 杨尚权
    • 摘要: 以0.8B_(4)C-0.2SiC复合材料为基础,以TiC、酚醛树脂、聚醚酰亚胺和聚乙烯醇缩丁醛为添加剂,采用无压烧结技术制备B_(4)C-SiC-TiC复合陶瓷材料。通过测试TiC掺入量分别为3wt%、6wt%、9wt%、12wt%和15wt%时,在2150°C下无压烧结制备出的样品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TiC掺入量对复合材料烧结过程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向B_(4)C-SiC复合陶瓷材料中掺入一定量的TiC,有利于复合材料的致密化烧结,同时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TiC掺入量为9wt%时,样品气孔率最低,TiC掺入量为12wt%时,样品烧结程度最高;TiC掺入量为12wt%时,样品相对密度、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4.5%、239MPa和4.91MPa·m^(1/2)。
    • 李少峰
    • 摘要: 以部分碳化钛为增强相投入到碳化硅基体材料中,并投入微量炭黑和碳化硼为烧结活化剂,利用无压固相烧结技术制造了碳化硅基陶瓷复合材料。评测了其力学性能,凭借扫描电镜(SEM)观测了试样的断口形貌与表观形貌,并探讨了其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在碳化硅中投加部分碳化钛,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非常大地益处,于9 wt%时达到顶峰,弯曲强度497 MPa,相对密度98.9%,断裂韧性4.79 MPa·m^(1/2)。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构造紧致密实,TiC颗粒在SiC材料中的离散作用而激发的钉扎效果和裂纹偏移转向为其主要的增韧原理。在设定的氧化条件下(1200°C保温2 h),试样表面形成了一层较为致密并可以弱化氧化进程的氧化膜层。
    • 郭俊华; 王文武; 刘岩
    • 摘要: 采用SiC微米级及亚微米级细粉作为基质制备直接结合的新型SiC耐火材料,分别研究不同粒径的细粉配比对2 100°C无压烧结后试样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线性收缩等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2 100°C烧结后,随着微米级及亚微米级SiC细粉量的增加,线性收缩率也在增加;基质部分为单纯亚微米级SiC细粉时,试样烧结活性要优于基质为微米级SiC细粉试样,以及基质为微米级-亚微米级SiC混合细粉试样。
    • 张弘毅; 武振飞; 陆丽芳
    • 摘要: 本文实验以高纯度氧化铝、氮化铝为原料,用氧化镁和氧化钇作为烧结助剂,干压成型后在氮气气氛下无压烧结制备氮氧化铝陶瓷。实验发现无压烧结长时间保温可以降低气孔数量,氮化铝与氧化铝含量分别为20?mol%,80?mol%时在1?880?°C烧成的样片致密度较好。
    • 张云龙; 牛楚涵; 牛广津; 张宇民; 李启荣; 高志杨; 张唯一
    • 摘要: 本研究采用无压烧结法制备了不同La_(2)O_(3)掺杂量的粗颗粒WC-12Co硬质合金,研究了La_(2)O_(3)掺杂量对WC-12Co硬质合金密度、气孔率、断口形貌、硬度、相组成、摩擦因数等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La_(2)O_(3)掺杂量的增加,粘结相Co含量的相对降低导致WC-12Co硬质合金的密度逐渐降低,气孔率升高;La_(2)O_(3)掺杂量低于2.5%时,WC-12Co硬质合金的硬度和耐磨性有所提高,但La_(2)O_(3)掺杂量超过7.5%后,WC-12Co硬质合金的硬度和耐磨性下降;微量La_(2)O_(3)掺杂有利于烧结体颗粒尺寸的降低,随着La_(2)O_(3)掺杂量进一步增加,烧结体颗粒明显增大;因此,La_(2)O_(3)掺杂量低于2.5%有助于提高粗颗粒WC-12Co硬质合金的硬度和耐磨性,大于2.5%时将导致WC-12Co硬质合金性能下降。
    • 史彦民; 徐正平; 龙成勇; 曹剑武; 张永亮; 董宾宾
    • 摘要: 以碳化硼微粉和碳化硅微粉为主要原料,分别添加1%、1.5%、2%、2.5%、3%(w)的炭黑,经液压成型后置于生产用大型真空烧结炉内9个不同的位置,在2210°C(设定温度)保温60 min制备碳化硼陶瓷,然后检测不同位置烧结后试样的体积密度、相对密度、抗折强度和维氏硬度,并计算体积密度标准差。结果表明:1)随着炭黑加入量的增多,试样的相对密度、抗折强度和维氏硬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体积密度标准差基本上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拐点均在添加2.5%(w)炭黑处;拐点处试样的相对密度、抗折强度、维氏硬度分别为98%、417.8 MPa、28.9 GPa。2)按最优配方生产的碳化硼陶瓷多曲整板的体积密度、相对密度、抗折强度、维氏硬度分别为2.59~2.61 g·cm^(-3)、≥97.5%、≥400 MPa、≥28 GPa。用热压罐复合工艺复合成的人体防弹插板按NIJ 0101.06 Ⅳ级防护标准进行测试,其背面凹陷深度最大为42.4 mm,满足防护标准要求。
    • 杜玉辉; 汤振霄; 彭可; 周远明; 易茂中
    • 摘要: 针对ZrB2陶瓷粉末在球磨时易掺入ZrO2,影响ZrB2陶瓷烧结致密化的问题,添加B4C作为烧结助剂,采用无压烧结法制备ZrB2陶瓷材料,研究B4C含量(w(B4C),下同)对材料微观形貌、硬度与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B4C通过与晶粒表面的ZrO2发生反应,抑制ZrB2晶粒粗化,减小晶粒尺寸,从而提高烧结致密度.随B4C含量增加,ZrB2陶瓷的晶粒尺寸和相对密度逐渐增大,抗弯强度和硬度先升高后降低.当w(B4C)为7%时,ZrB2晶粒细小,材料的抗弯强度和硬度(HV)达到最大,分别为242 MPa和12.65 GPa.w(B4C)增加至9%时,出现晶粒异常长大,材料力学性能下降.
    • 吴炜祯; 杨帆; 胡博; 李明雨
    • 摘要: 文中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出一种可以用于低温烧结的纳米银膏,通过对低温无压烧结纳米银焊点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失效模式进行了分析,系统地讨论了无压烧结焊点中烧结银组织的渐进性组织演变规律,获得了互连焊点尺寸对烧结银连接性能和可靠性的影响.在烧结温度250°C,保温时间1 h的条件下,焊点面积小于等于3 mm×3 mm时,无压烧结焊点强度可以达到70 MPa以上.随着尺寸的增加,焊点抗剪强度逐渐降低,但焊点尺寸为10 mm×10 mm时仍然保持20 MPa以上的抗剪强度.断面形貌表征结果显示,焊点面积越大,烧结银层塑性变形程度越低.所有尺寸焊点的断面形貌从中心到边缘处均存在渐进性的组织演变,边缘处均呈现剧烈的塑性变形.
    • 阮海龙; 沈立娜; 胡远彪; 贾美玲; 吴海霞; 李春
    • 摘要: 本文针对硬地层钻头寿命短、钻进效率低等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超高胎体偏心齿钻头.该钻头通过条状或类条状设计提高了单齿工作压力;偏心布齿设计改善了钻进过程中钻头的切削齿受力状态,不但提高了钻头的强度,而且使得排浆更加通畅;扭面后支撑结构保证了钻头具有最高可至30 mm的超高胎体工作层.在钻头的制造工艺上,将无压烧结、热压烧结与二次镶焊3种工艺进行了有机结合,钻头金刚石热损伤小、钻头胎体强度高,保径优势明显,为深部硬地层高效长寿命钻进提供了技术支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