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髂骨

髂骨

髂骨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669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肿瘤学、口腔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3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61篇;相关期刊230种,包括中国骨伤、临床骨科杂志、实用骨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1第七届全军手外科会议、第五届全国解剖与临床(骨科专题)学术研讨会暨人工关节高级论坛、2009第十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等;髂骨的相关文献由1995位作者贡献,包括郭卫、张英泽、张勇等。

髂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03 占比:75.19%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75%

专利文献>

论文:161 占比:24.07%

总计:669篇

髂骨—发文趋势图

髂骨

-研究学者

  • 郭卫
  • 张英泽
  • 张勇
  • 李无阴
  • 王剑利
  • 王成琪
  • 邱明才
  • 于滨生
  • 付兴茂
  • 刘又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少华; 赵军; 舒平和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组合皮瓣加髂骨植骨在修复拇指末节缺损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骨外科收治的拇指末节缺损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员按照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行游离趾母甲皮瓣联合第2趾胫侧皮瓣加髂骨植骨治疗,对照组30例,行改良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治疗。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拇指运动功能、皮瓣感觉及皮瓣外观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皮瓣修复均完全存活,愈合良好。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发生感染,通过抗感染、无菌换药后均存活,2例皮瓣术后出现暗紫颜色以及静脉危象情况,通过将缝线部分拆除处理后皮瓣均存活。术后半年,观察组患指运动TA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年皮瓣感觉情况中,观察组皮瓣感觉恢复至S3+、S3比例(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皮瓣感觉恢复至S3+、S3比例(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419,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皮瓣外观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游离趾母甲皮瓣联合第2趾胫侧皮瓣加髂骨植骨治疗拇指末节缺损后,患指的活动度、皮瓣感觉以及外观的恢复效果更好,适合临床选择应用。
    • 贺银付; 李清婉; 普宗胜; 高德培
    • 摘要: 患者男,40岁,左髋无明显诱因间歇性隐痛7个月余,自行口服布洛芬后未见缓解;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骨盆左侧触及肿块,较深在,质硬,边界不清,压痛(+);骨盆分离试验阴性。实验室检查: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升高(70 U/ml)。骨盆CT:左髂骨翼见8.2 cm×7.0 cm×8.6 cm以成骨为主的混合性骨质破坏灶,内见稀疏粗大骨小梁,呈“日光放射状”,髂腰肌及腰大肌受压移位(图1A)。
    • 王增平; 刘林
    • 摘要: 目的评价自制髂骨穿针导向器在重度脊柱侧弯颅盆环牵引中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行颅盆环牵引的脊柱侧弯患者共22例,男9例,女13例;年龄14~28岁,平均17.6岁;cobb角90°~140°,平均108.8°。根据髂骨穿针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导向器组和徒手组,导向器组共10例,采用自制髂骨穿针导向器进行髂骨穿针;徒手组共12例,采用徒手髂骨穿针。每例患者两侧髂骨各置入1枚髂骨针,本研究总穿针数为44枚。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穿刺次数、偏离距离、手术时间、软组织损伤程度、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cobb角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向器组平均穿刺次数为(2.50±0.55)次、偏移距离为(0.50±0.07)cm、手术时间为(30.50±4.46)min、软组织损伤为(1.83±0.75)级、术后住院时间为(4.33±0.82)d;徒手组平均穿刺次数为(4.00±0.76)次、偏移距离为(2.30±1.20)cm、手术时间为(60.13±26.35)min、软组织损伤为(3.38±1.19)级、术后住院时间为(8.88±3.14)d。导向器组2例针道感染;徒手组2例针道感染,2例皮肤坏死,神经、血管损伤各1例。结论自制髂骨穿针导向器在重度脊柱侧弯颅盆环牵引中,能够减少穿刺次数、偏移距离、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 刘洋; 李龙江
    • 摘要: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目前病因未明,病变可累及全身多部位。本文报道1例累及肋骨、髂骨及颌骨多处骨组织的LCH的成年男性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讨论。
    • 王丙刚; 刘娜
    • 摘要: 目的:观察传统髂骨取骨和保留髂骨髂嵴两种取骨方式在自体植骨手术中的应用并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50例需行自体植骨患者分别采用传统髂骨取骨方式和保留髂骨髂嵴取骨方式进行髂骨取骨,每组25例,其中传统髂骨取骨组,男18例,女7例,年龄(42.0±7.9)岁,住院时间(20.0±5.5) d,随访时间(13.68±1.60)个月;保留髂骨髂嵴取骨组,男16例,女9例,年龄(44.0±8.2)岁,住院时间(21.0±6.5) d,随访时间(14.04±1.5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取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传统髂骨取骨组手术时间为(16.20±2.51) min,术中出血量(63.20±17.73) ml,术后第1天VAS评分为4.72±1.21,骨折愈合时间(4.84±0.90)个月。保留髂骨髂嵴取骨组手术时间为(16.24±3.00) min,术中出血量(62.80±18.14) ml,术后第1天VAS评分为4.80±1.29,骨折愈合时间(4.68±0.80)个月。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髂骨取骨手术相比,保留髂骨外形的取骨方式,简单方便,在保证取骨量的同时,尽可能的保留了髂骨的髂嵴外形,减少术后局部不适症状,值得推广。
    • 王琳珏
    • 摘要: 在亚洲地区,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人在一生的某个阶段患上关节炎,因此要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爱护关节。倘若把人体比作一个精密的机器,那么关节软骨绝对是其最重要的运动部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膝关节前侧的髌骨、小腿的胫骨、腰部的髂骨都是常规可以触碰到的骨骼,可关节软骨却是我们触之不及的,其存在感相对较低,因为我们所迈出的每一个步伐都需要关节软骨的帮助。
    • 陈哲; 孙湛; 冉建华
    • 摘要: 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在青春期以前,这3块骨相互独立,借软骨互相连结;在青春期后则融合成一块髋骨。耻骨构成髋骨的前下部,分为1体2支:耻骨体、耻骨上支和耻骨下支。对于耻骨各部的解剖学命名,有2种不同的认知。本文拟将这2种说法进行陈述、对比,并讨论由不同说法引发的一些问题。
    • 崔明星; 刘洋; 程明子; 贾金领; 连怡钧; 刘畅; 赵斌
    • 摘要: 目的探讨微骨折术、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带骨膜髂骨移植术治疗HeppleV型距骨骨软骨损伤(OL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HeppleV型OL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微骨折组、自体骨软骨移植组、带骨膜髂骨移植组,每组30例,分别行微骨折术、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带骨膜髂骨移植术。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评估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踝关节功能和踝关节疼痛情况;比较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踝关节活动度(ROM);比较3组患者术后36个月时的治疗效果、患者对治疗效果主观满意度及术后1a并发症。结果3组患者术前ROM及AOFAS、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3组患者的ROM和AOFA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36个月,微骨折组、自体骨软骨移植组、带骨膜髂骨移植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0.0%(21/30)、96.7%(29/30)、93.3%(28/30);自体骨软骨移植组和带骨膜髂骨移植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微骨折组(P0.05)。术后36个月,微骨折组、自体骨软骨移植组、带骨膜髂骨移植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分别为分别为60.0%(18/30)、83.3%(25/30)、86.7%(26/30);自体骨软骨移植组和带骨膜髂骨移植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微骨折组(P0.05)。术后1a内,3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骨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3种手术方式对HeppleV型OLT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尤其以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带骨膜髂骨移植术疗效显著。
    • 刘大栋
    • 摘要: 目的 探讨骶2髂骨三皮质螺钉(S2AI)技术在脊柱骨盆稳定重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在周口市中心医院接受脊柱骨盆内固定术治疗6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S2AI组(n=30)和IS(髂骨螺钉)组(n=30),S2AI组给予S2AI技术治疗,IS组给予髂骨螺钉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生活质量等.结果 S2AI组和I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引流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2AI组术后1周和1年VAS评分分别为(2.52±0.84)分和(1.41±0.64)分,ODI指数分别为(7.51±1.54)%和(3.00±0.69)%,明显低于IS组(P<0.05);S2AI组术后1年SF-36量表评分为(81.30±9.81)分,明显高于IS组(P<0.05);S2AI组螺钉松动和损伤性螺钉位置不良比例均为0,明显低于IS组(P<0.05).结论 S2AI技术在脊柱骨盆稳定重建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使用.
    • 高宁; 付坤; 张瑞璞; 陈浩; 许曼君; 何巍
    • 摘要: 目的 探讨数字化及3D打印技术结合非血管化髂骨修复外伤性上颌骨前牙区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外伤性上颌骨前牙区严重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18~43岁[(31.9 ±9.0)岁].术前均采用数字化技术对上颌骨进行重建,根据缺损区需要恢复的最佳形态确定截取髂骨的范围,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头模及导板,在头模上进行钛网的预弯制,术中根据导板进行取骨和Onlay植骨.术后6~9个月进行种植修复,4~6个月后行烤瓷冠修复.观察植骨术后6个月髂骨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种植体植入前测量牙槽嵴近远中、垂直向及唇腭侧的骨量提升高度,烤瓷冠修复6个月后观察种植体周围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髂骨移植后、种植体植入后疼痛进行评估,手术当天及术后4个月采用种植体稳定系数(ISQ)评估种植体稳定性.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24~48个月[(33.3 ±9.7)个月].8例非血管化髂骨全部成活.植骨后轻度感染1例,种植体植入后出现牙龈炎性增生1例,经治疗愈合良好.未见明显种植体周围炎,移植骨未见明显吸收.缺牙区牙槽嵴近远中骨量提升为30.28~39.67 mm,垂直向骨量提升为9.58~11.32 mm,唇腭向骨量提升为2.06~7.41 mm.种植体均形成了良好的骨结合.种植体植入后VAS为(3.4 ±0.7)分,较髂骨移植后的(7.3 ± 2.0)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 应用数字化及3D打印技术结合非血管化髂骨修复外伤性上颌骨前牙区严重骨缺损,可提高移植骨成活率;术后给予种植修复,可减轻疼痛,能够较好地恢复患者面部外观,获得满意的口腔生理功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