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血管内皮瘤

血管内皮瘤

血管内皮瘤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22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59584篇;相关期刊125种,包括中华病理学杂志、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全军生物医药博士后论坛、2008上海市普外科学术年会、2007年第十一届全国儿科病理学术研讨会等;血管内皮瘤的相关文献由761位作者贡献,包括范钦和、刘宇、张伟等。

血管内皮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2 占比:0.37%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9584 占比:99.62%

总计:59811篇

血管内皮瘤—发文趋势图

血管内皮瘤

-研究学者

  • 范钦和
  • 刘宇
  • 张伟
  • 张莉
  • 施诚仁
  • 牛娟琴
  • 许振起
  • 贡其星
  • 刘伦旭
  • 刘傲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向彬; 刘凯利; 陈思文; 徐珅杰; 刘蔚; 李洁
    • 摘要: 1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因“右侧间断胸痛1年余,加重1个月”于2020年6月1日入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胸痛,以胸背部为主,为阵发性疼痛,无咯血,无咳嗽咳痰,无发热畏寒等。患者于2018年10月30日行胸部平扫CT(图1A~B)示右肺上叶磨玻璃影,两肺多发结节影,未予重视。
    • 张雨昂; 董刚; 孙璐璐; 吴洁; 张姗姗; 彭梦凡
    • 摘要: 患者女,52岁,剑突下腹痛、腹胀1年余,近1个月加重,不伴恶心及呕吐;既往体健。查体:剑突下压痛(+)。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MRI:肝实质内多发异常信号,边缘明显强化;诊断:肝转移癌(图1A)?超声:肝内多发低回声结节,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造影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结节均呈“低增强”(图1B)。行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病理:光镜下见短梭细胞病变,考虑血管源性肿瘤变(图1C);免疫组织化学:AE1/AE3(CK)(残存上皮+),CK8/18(残存上皮+),CK7(残存上皮+),CD31(+),CD34(+),ERG(+),FLI-1(+),TFE-3(-),SMA(-),Des(-),S-100(-),SOX-10(-),DOG-1(-),CD117(-),Ki-67(10%+)。
    • 刘洁; 王森岩; 李淑健; 高雪梅; 程敬亮
    • 摘要: 目的观察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例EHE患者,均接受病灶部位MR平扫,其中21例接受增强MR扫描,观察其MRI表现。结果23例中,骨EHE 8例,肝脏EHE 8例,皮肤或肌肉软组织EHE 3例,颅内EHE 2例,鼻腔、心血管EHE各1例;15例为单发病灶,8例见多发(3~36个)病灶。平扫T1WI中,20例病灶呈低信号、2例呈等信号、1例呈混杂信号;T2WI中,18例呈混杂信号、3例呈高信号、2例呈等信号。22例接受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其中20例病灶呈高信号、2例呈等信号。21例接受增强扫描,12例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9例轻度不均匀强化。结论EHE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有助于诊断。
    • 贺银付; 李清婉; 普宗胜; 高德培
    • 摘要: 患者男,40岁,左髋无明显诱因间歇性隐痛7个月余,自行口服布洛芬后未见缓解;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骨盆左侧触及肿块,较深在,质硬,边界不清,压痛(+);骨盆分离试验阴性。实验室检查: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升高(70 U/ml)。骨盆CT:左髂骨翼见8.2 cm×7.0 cm×8.6 cm以成骨为主的混合性骨质破坏灶,内见稀疏粗大骨小梁,呈“日光放射状”,髂腰肌及腰大肌受压移位(图1A)。
    • 褚瑶; 王洪杰; 陈雨各; 党娜; 陈月芹
    • 摘要: 患者女,58岁,体检CT显示“双肺多发结节”;发现“肝脏多发低密度灶”7年余,多次超声复查未见明显变化;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CT:双肺见弥漫分布的大小不等实性结节影,最大者1.8 cm×1.3 cm×1.0 cm,边界清,增强后呈轻度强化(图1A);肝内多发团块状略低密度影,大者4.4 cm×4.0 cm×3.0 cm,局部边界欠清,密度不均,增强后呈环形强化,中央呈相对低密度而见“牛眼征”及“棒棒糖征”(图1B);L3椎弓左侧及左侧横突见骨质破坏及2.3 cm×1.3 cm×1.6 cm软组织密度影,边缘骨质硬化(图1C)。
    • 徐林伟; 江海涛; 孙晶晶; 刘璐璐
    • 摘要: 目的分析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patic epithelioid haemangioendothelioma,HEHE)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该病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浙江省肿瘤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10例经穿刺病理证实的HEHE影像资料,分析患者未经治疗前的影像学表现。结果10例HEHE中,单发病灶1例,多发病灶9例;6例仅行CT检查,3例仅行MRI检查,1例既行CT又行MRI检查。1例单发病灶行CT检查,平扫为低密度结节,边界模糊,动脉期环形轻度强化,中心呈低密度,门脉期强化区未见减退,为“靶征”。9例多发病灶,其影像表现具有多样性,强化后可见不均质强化、片状强化、环形强化、向心性强化等;9例均有部分病灶出现“靶征”,且位于肝包膜下区的病灶常可见“包膜皱缩征”。7例影像学上可见“棒棒糖征”,4例出现异常灌注,1例出现“瘤内血管征”。全部10例患者均未见明显钙化。结论HEHE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可作为HEHE的术前辅助诊断工具。
    • 张瑜; 王花丽; 卢书明
    • 摘要: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hepatic 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HEHE)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血管源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具有恶性转移潜能[1]。HEHE起病隐匿,缺少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易出现漏诊误诊。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例HEHE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HEHE的诊断及治疗,为临床医师作出合理诊疗决策提供参考。
    • 牛雅宁; 于一行; 龚毓宾; 董健; 赵婧; 胡文笳; 董长宪; 刘秋雨; 吴刚
    • 摘要: 目的 观察灰阶超声影像组学鉴别诊断皮下组织血管瘤(HE)与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KHE)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3例皮下组织HE和70例KHE共252处病灶,按7∶3比例将病灶随机分为训练集(n=176)和验证集(n=76);提取病灶灰阶超声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结合临床资料建立联合模型,观察各模型鉴别诊断皮下组织HE与KHE的效能。结果 共选取22个系数非零的稳定特征。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训练集皮下组织HE与KHE的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1[95%CI(0.89,0.93)]、91.41%、83.20%、93.92%、95.79%及89.00%;用于验证集分别为0.85[95%CI(0.83,0.87)]、90.78%、79.32%、97.90%、96.71%及88.68%。联合模型鉴别训练集皮下组织HE与KHE的AUC、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4[95%CI(0.92,0.96)]、94.33%、90.77%、96.38%、94.23%及94.90%;用于验证集分别为0.90[95%CI(0.88,0.92)]、92.14%、85.69%、95.76%、93.33%及92.30%。联合模型鉴别诊断皮下组织HE与KHE的AUC均大于影像组学模型(P均<0.05)。结论 灰阶超声影像组学鉴别诊断皮下组织HE与KHE的效能较佳;联合临床特征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效能。
    • 赵磊; 丁语; 徐伟洋; 皮梦奇; 徐淼
    • 摘要: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与局部注射治疗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KHE)合并卡梅现象(KMP)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0例KHE合并KMP的患儿,选择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和/或聚乙烯醇颗粒对瘤体进行介入栓塞,残余病灶行平阳霉素稀释液局部注射,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变化及远期效果。结果7例术后即刻血小板升高,10例术后24 h血小板均明显升高,10例术后72 h血小板>100×10^(9) L^(-1)。术前血小板(29.7±13.8)×10^(9) L^(-1),术后72 h血小板(184.5±39.6)×10^(9) 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87,P<0.05)。术后随访6个月~2 a,7例达到治愈,3例达到好转。结论介入栓塞与局部注射治疗KHE合并KMP安全有效,能够较快纠正血小板减少,远期基本可以达到外观满意、功能良好的疗效。
    • 柴亚婷; 武艳玮; 姜星原; 李叶
    • 摘要: cqvip: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是一种罕见的低级别至中等级别恶性血管源性肿瘤,具有潜在转移能力,易误诊为癌[1]。该病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多见于软组织、脏器,而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Pulmonary 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PEH)十分罕见。现报道2例经病理证实的PEH的影像学表现,结合PEH临床及影像诊断的文献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