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钠
青霉素钠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96篇,主要集中在药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8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31394篇;相关期刊244种,包括东方食疗与保健、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药学与临床研究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福建省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2006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等;青霉素钠的相关文献由777位作者贡献,包括蒋征昊、张寿南、于赐刚等。
青霉素钠—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1394篇
占比:98.84%
总计:31763篇
青霉素钠
-研究学者
- 蒋征昊
- 张寿南
- 于赐刚
- 余冉
- 傅强
- 刘燕
- 周会艳
- 张振华
- 李芳
- 杜玮
- 王丽
- 王宝树
- 王富文
- 王薇薇
- 王长永
- 丁晨光
- 于伯周
- 于倩倩
- 余美嫦
- 侯金成
- 修毅
- 刘俊杰
- 刘国忠
- 刘妍妍
- 刘广春
- 刘浩
- 刘顺良
- 单宏权
- 吴小妮
- 孙秀英
- 宁盛超
- 尹玉琴
- 常春
- 廖如佴
- 张岩
- 张振
- 张敬申
- 张新伟
- 张金根
- 张金银
- 曾光明
- 朱维芝
- 李小明
- 李庆伟
- 李文杰
- 李枝端
- 李树平
- 李艳平
- 杜牧
- 杨明远
-
-
赵枫;
李芳
-
-
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青霉素钠的治疗效果及对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80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单一青霉素钠治疗,观察组青霉素钠+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肺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较对照组(77.50%)高;观察组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及FEV1/FVC等肺功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临床治疗中选用青霉素钠+孟鲁司特钠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与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效果显著。
-
-
李文莉;
朱小莉;
董娜;
张小林
-
-
摘要:
目的 建立抗坏血酸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注射青霉素钠含量的新方法.方法 对仪器滴定参数、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试剂用量、测定范围等影响因素以及反应的计量关系进行了考察.用0.01mol/L抗坏血酸标准溶液同步完成空白液Fe3+和反应液过剩Fe3+测定,计算青霉素钠含量.结果 测定结果与设定浓度相对照,样品纯度在97.12%~99.86%之间,回收率控制在97.19~101.80%范围内,RSD<2.27%,最低检出量达到0.02mg.结论 方法适合于注射使用青霉素钠纯度快速检测,也可用于课堂教学.
-
-
马天娥
-
-
摘要:
目的:探讨康妇炎胶囊联合青霉素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20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青霉素钠组(39例)和康妇炎组(41例).青霉素钠组采用青霉素钠静脉注射治疗,在此基础上,康妇炎组增加康妇炎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炎性因子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康妇炎组盆腔炎治疗总有效率(97.56%,40/41)显著高于青霉素钠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霉素钠治疗基础上,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可有效提升炎症控制效果,并可提升盆腔炎疗效,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
王中宝;
任强
-
-
摘要:
为获得湖羊乳房炎的最佳治疗药物和方法,以周边湖羊场发生的乳房炎病例为研究对象,将4种试验药物7种治疗方案用于不同注射部位,分别为Ⅰ组(青霉素钠)、Ⅱ组(硫酸头孢喹肟)、Ⅲ组(链霉素)、Ⅳ组(银黄注射液)、Ⅴ组(银黄注射液+青霉素钠)、Ⅵ组(银黄注射液+硫酸头孢喹肟)、Ⅶ组(银黄注射液+链霉素),各治疗方案分别进行肌肉注射和乳房灌注.结果显示,规定剂量下试验Ⅵ组乳房灌注法效果最佳.说明中药(银黄注射液)和抗生素联合用药对湖羊乳房炎有良好的疗效.
-
-
王杰
-
-
摘要:
目的:对比双黄连注射剂与青霉素钠治疗小儿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122人,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双黄连注射剂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青霉素钠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更高,且未发生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两种药物均能对小儿肺炎进行治疗,但是双黄连注射剂具备更高临床应用价值。
-
-
杨青青
-
-
摘要:
分析盆腔炎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有效性.本研究以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来甘肃省金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盆腔炎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行青霉素钠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临床疗效.实验组临床疗效高87.50%、不良反应低8.33%;各项临床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炎患者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抑制病情的发展,降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
杨霞
-
-
摘要:
目的:探究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青霉素钠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分组依据为数字随机量表法,抽选出本院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间收治的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将其分成青霉素钠治疗的对照组、青霉素钠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的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VS对照组的77.50%(P<0.05).观察组盆腔炎患者不良反应为5.00%VS对照组:20.00%(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青霉素钠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后临床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性令人满意,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
-
-
-
-
陈德海;
蒋明珠;
蓝志英
- 《第二届中国医院药学发展高层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目前国内现行的青霉素皮试方法规定,所有的青霉素类药物均采用青霉素钠(钾)做为皮试液.笔者认为其科学性值得商榷,因为青霉素过敏反应的致敏物主要是青霉素的降解产物苄青霉噻唑酰(BPO)和苄青霉烯酸盐[1],而它们的含量(或称纯度)肯定会因品种、厂家、批号的不同而异.青霉素钠(钾)皮试液并不能真实反映各批次药品的内在质量状况.因此,应以所用青霉素的同批次药品为皮试液为妥(非注射药除外).
-
-
-
顾闯;
潘小芬
- 《2006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
| 2006年
-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对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误诊情况、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加以探讨;方法:回顾性总结8例神经梅毒的病例资料;结果:本文中男6例,女2例,平均年龄52±12岁,其中脑血管梅毒4例,麻痹性痴呆2例,脊髓痨1例,无症状性神经梅毒1例;所有病例血清及脑脊液(CSF)检查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HA)均阳性.头颅MRI检查显示6例有异常信号.所有病例经大剂量青霉素钠治疗后,6例好转,2例治愈,无死亡,预后较好.结论:神经梅毒多见于中年男性,误诊率高.早期诊断、及时正规治疗是预后的关键.
-
-
-
-
黄齐茂;
陈彰评
- 《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大环化学、第四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
| 2004年
-
摘要:
本文以青霉素钠为对照,首次研究了以2-氢醌-5,10,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为光敏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25923)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ATCC 25922)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2-氢醌-5,10,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在杀菌、消毒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
苏茵;
徐育川
- 《2001年第三届全国医院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
| 2001年
-
摘要:
目的:对应用汞量电位法测定PG-K、Na含量时碱水解所需的时间进行研究.方法:采用RP-HPLC法和TLC法分别对碱水解0~15分钟的溶液进行测定.结果:PG-K2分钟即可完全水解.对3批青霉素钾和5批青霉素钠的测定与中国药典(Chp1995)水解15分钟的方法比较,结果一致.结论:采用汞量法测定PG-K、Na含量时,碱水解时间可修订为5分钟,以提高检验速度.
-
-
-
-
- 吉林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21.06.01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性材料快速检测青霉素钠的电化学方法,特点是吸附了青霉素酶的磁性介孔空心碳(MHM)微球通过磁性吸引作用固载到磁性玻碳电极上,其制备方法包括:MHM的制备;MHM对青霉素酶的吸附;工作电极的制备;使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检测。将工作电极浸入含0.5 mg/mL氧化苏木精的不同浓度的青霉素钠待测样品中,根据电流值与青霉素钠浓度的定量关系,确定待测样品中青霉素钠的浓度。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吸附酶的材料具有磁性,吸附酶后可用磁铁分离,操作简单;与磁性玻碳电极通过吸引作用固载,减少交联剂的干扰;所制备的传感器酶吸附量大、检测范围广、灵敏度高且检测速度快,为青霉素钠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技术。
-
-
-
-
-
- 吉林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20-03-17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性材料快速检测青霉素钠的电化学方法,特点是吸附了青霉素酶的磁性微孔碳材料(MHM)通过磁性吸引作用固载到磁性玻碳电极上,其制备方法包括:MHM的制备;MHM对青霉素酶的吸附;工作电极的制备;使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检测。将工作电极浸入含0.5mg/mL氧化苏木精的不同浓度的青霉素钠待测样品中,根据电流值与青霉素钠浓度的定量关系,确定待测样品中青霉素钠的浓度。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吸附酶的材料具有磁性,吸附酶后可用磁铁分离,操作简单;与磁性玻碳电极通过吸引作用固载,减少交联剂的干扰;所制备的传感器酶吸附量大、检测范围广、灵敏度高且检测速度快,为青霉素钠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技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