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光敏剂

光敏剂

光敏剂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1822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肿瘤学、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4篇、会议论文78篇、专利文献589883篇;相关期刊488种,包括激光生物学报、药学实践杂志、药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69种,包括上海市激光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3暨第八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2013年福建省医院药学年会等;光敏剂的相关文献由4089位作者贡献,包括顾瑛、刘凡光、李红茹等。

光敏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4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7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89883 占比:99.84%

总计:590845篇

光敏剂—发文趋势图

光敏剂

-研究学者

  • 顾瑛
  • 刘凡光
  • 李红茹
  • 高放
  • 陈志龙
  • 姚建忠
  • 张胜涛
  • 许川山
  • 黄剑东
  • 何仲贵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雯; 郝婷; 凌宇风; 赵甜; 杨洁; 孙卫斌
    • 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光敏剂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在体外对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ucleatum)生物膜的抗菌作用。方法CCK⁃8检测光敏剂ICG的毒性,将F.nuclea⁃tum以108 CFU/mL与浓度分别为0、10、20、30、40μg/mL的光敏剂ICG在厌氧(80%N_(2)、10%H_(2)和10%CO_(2))条件下混合均匀,用强度为0.1 W/cm^(2)的808 nm近红外光照射3 min,以进行抗菌光动力治疗,共培养2 d,形成成熟的生物膜。通过菌落形成单位计数(CFU)比较不同浓度ICG对F.nucleatum生物膜的抑菌效果;采用结晶紫定量法和MTT细菌增殖实验检测ICG对F.nucleatum生物膜形成量及生物膜代谢活性的影响;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ICG对F.nucleatum生物膜胞外多糖形成的作用;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生物膜形成情况及细菌活死数量的变化。结果随着ICG浓度的增加,菌落数及生物膜的生物量逐渐减少,生物膜代谢活性降低,胞外多糖的产量减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活细菌数量逐渐减少。结论用光敏剂ICG进行抗菌光动力治疗可以有效抑制F.nucleatum生物膜的形成。
    • 夏林欢; 刘莲; 杨李桦; 蒋献
    • 摘要: 鲜红斑痣(PWS)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血管性疾病,光动力在治疗PWS方面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尤其对大面积、紫红型及治疗抵抗型PWS起到了较为理想的疗效,但治疗后可出现疼痛、肿胀、渗出、结痂等不良反应。本文将综述并探讨现有光动力疗法在PWS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及优缺点,为PWS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赵建喜; 尹秀娟; 方子源; 杜梓硕; 朱林; 赵占娟
    • 摘要: 骨髓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深部组织感染性炎症,持续感染会导致骨组织的溶解和坏死.目前,手术治疗及抗生素治疗很难彻底治愈骨髓炎,且长期使用抗生素还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从而增加了骨髓炎的治疗难度.光动力抗菌化学疗法(photodynamic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PACT)是一种抗感染治疗的新方法,对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具有很好的疗效.本文介绍了骨髓炎难治的原因和PACT在治疗骨髓炎方面的优势及近期的研究进展.随着光动力治疗骨髓炎的深入研究,PACT有望成为彻底治愈骨髓炎的新方法.
    • 张丽娟
    • 摘要: 通过光谱法研究了三种磺化酞菁(α位四磺化酞菁、β位四磺化酞菁和α位单取代磺化酞菁)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HSA对α位四磺化酞菁的存在状态(单体、聚集体)影响显著,而对β位四磺化酞菁和α位单取代磺化酞菁的存在状态没有明显影响。磺化酞菁与HSA均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且四磺化酞菁与HSA的结合作用较α位单取代磺化酞菁强。通过温育交换法,制备出α位四磺化酞菁ZnPcE4和HSA的非共价复合物,复合物中两者的摩尔比约为1∶1。吸收光谱表明,复合物的Q带最大吸收波长从692 nm红移至695 nm,展现出比相应的游离磺化酞菁更明显的单体特征吸收峰。光动力抗癌活性测试表明,复合物ZnPcE4-HSA的光动力抗癌活性强于相应的游离磺化酞菁,该类复合物有望发展为靶向型的抗癌光敏剂
    • 杨晨曦; 王健; 张海欧; 卢垟杰
    • 摘要: 润湿性变化涂层可通过外界刺激改变润湿性而备受关注,近年来,光刺激由于其方便、快捷、无直接接触等特性成为了可逆润湿性改变的最佳策略。本文总结对比了润湿性变化涂层中所用到的无机与有机光敏剂,分析结果表明:无机光敏剂改性的涂层接触角变化大但恢复初始润湿性速度较慢;有机光敏剂润湿性响应速度快,然而部分有机光敏剂具有毒性、致癌性等特点。因此,为适应更多领域的应用,具有更多特殊功能且通过化学键连接的有机光敏剂是未来光致润湿性涂层的研究方向,同时如何通过掩蔽反应降低有机光敏剂的毒性与致癌性也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 周子伊; 任彪; 周学东
    • 摘要: 姜黄素是一种天然药物,来源广泛、毒性低,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姜黄素在口腔感染性疾病防治领域备受关注。单一姜黄素在应用中易降解、水溶性差、生物利用率较低,但它可作为一种天然光敏剂,可介导光动力治疗口腔感染性疾病。光动力治疗抗菌效率高,可较好地保护患处的美观和功能。本文就姜黄素介导光动力治疗口腔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进行综述。研究结果表明,姜黄素作为天然光敏剂介导光动力治疗,通过增强抗菌能力、提升活性氧物种产量、抑制生物膜形成等方式,对龋病、牙髓根尖周疾病、牙周炎、口腔念珠菌病等口腔感染性疾病展现出良好的治疗作用。深入探究姜黄素介导光动力治疗在不同口腔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为口腔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 曹潇楠; 胡静慧; 张敏丽; 王浩; 靳丹丹; 朱良亮; 陈文雪; 宫培军
    • 摘要: 对NaYF_(4):Yb,Tm@NaGdF_(4):Yb@SiO_(2)@TiO_(2)纳米复合粒子(UST)修饰聚乙烯亚胺并沉积MnO_(2),制备了近红外(NIR)光驱动的球形纳米光敏剂NaYF_(4):Yb,Tm@NaGdF_(4):Yb@SiO_(2)@TiO_(2)-PEI@MnO_(2)(USTM).详细表征了所得产物,并研究了USTM催化H_(2)O_(2)产氧和在NIR光下产生活性氧物种(ROS)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MnO_(2)负载量的增大,USTM的平均直径逐渐增大,催化H_(2)O_(2)产生O_(2)的能力逐渐增强;MnO_(2)增强了光敏剂在NIR光下氧化降解罗丹明B的能力,当H_(2)O_(2)存在时,USTM产生ROS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自由基捕获实验证实USTM在NIR光下产生·OH,h^(+),·O_(2)^(-)和^(1)O_(2)等活性物种.上述结果表明,USTM有望成为一种能响应肿瘤微环境、具有增强ROS产生能力的近红外光驱动纳米光敏剂.
    • 周彩华; 丁晓
    • 摘要: 用于光动力疗法(PDT)中的光敏剂是一类吸收一定波长的光后达到激发三重态,然后将三重态能量转移给生物体内的氧分子使得基态氧激发为单线态氧的一类物质。目前,临床应用的光敏剂大部分是以卟啉为主的平面型分子。平面分子一般具有较大的共轭键,被光激发后系间窜跃小,三重态寿命较长,因此可以获得高产率的单线态氧。然而临床使用的这类光敏剂吸收波长位于紫外区域,照射光会对人体组织造成光损伤,因此改善临床光敏剂光毒性特征,合成具有可见光区域吸收波段的光敏剂是光动力疗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该研究依据密度泛函(DFT)及其含时理论(TD-DFT),对三类平面型卟啉衍生物[耳坠型卟啉(a),三磺酸基酞菁(b),三磺酸基酞菁合Ni(Ⅱ)(c)]的基态和激发态性质进行了严格的密度泛函计算。几何优化计算显示:分子(a)的最稳定构型中,所有原子都处于一个平面,分子直径大约是7,分子空穴达到5。分子(b)所有的原子也处于同一平面,分子直径达到8,但是分子空穴只有4。分子(c)的最稳定构型与平面结构发生了偏离,这是由于金属Ni的四配位倾向形成变形四面体,分子的空穴变得更小。几何优化结果说明耳坠型卟啉分子大的空穴有助于其捕获更多的基态氧并进行能量传递。前线轨道能量和轨道布局计算显示:耳坠型分子(a)最高占据能量是最高的,即电子更易被激发。三类分子的最高占据轨道与最低空轨道的能级间隔分别为0.072,0.076和0.075 a.u.,可以看出耳坠型分子(a)有最低的能级间隙。从轨道布局来看,三类分子中所有原子的p轨道参与了共轭大π键的形成,其中分子(c)中金属d轨道也参与了大π键的形成。对三类分子的吸收光谱进行了模拟,三类分子都具有卟啉特有的Soret带和Q带。(a)分子Q带位于450~900 nm,(b)分子和(c)分子的Q带位于400~800 nm,其中(a)分子的最大吸收波段是939 nm。该研究从分子结构,轨道能量以及吸收光谱对三类卟啉类光敏剂的微观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和讨论,研究结果将为发现和开发近红外吸收的卟啉类高效光敏剂提供理论依据。
    • 王筱梅; 陈泉仑
    • 摘要: 有机上转换(Upconversion,UC)是借助有机分子将长波长(低能量)光转换为短波长(高能量)光的一项技术。依据激发光源的强度不同,上转换又分为强光上转换和弱光上转换两类。强光上转换是指激发光源强度达到MW·cm^(-2)甚至GW·cm^(-2)量级(即为太阳光强度的100万倍以上),如强双光子吸收上转换(Two-photon absorption upconversion,TPA-UC);弱光上转换则是指在mW·cm^(-2)~W·cm^(-2)量级的激发光源照射下获得的上转换,如三线态-三线态湮灭上转换(Triplet-triplet annihilation upconversion,TTA-UC)。由于后者只需要低功率光激发即可实现,所以在新能源、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对其研究成为热点课题。文章简要介绍国内外在有机弱光上转换材料及应用方面的研究最新进展。
    • 韦凯伦; 夏学巍
    • 摘要: 光动力疗法作为一种治疗肿瘤的新方法,具有创伤小、可重复、无明显耐药等优点,所以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最具侵袭性的原发恶性脑肿瘤,标准化方案治疗后的患者预后较差,因此,笔者对光动力疗法及其在治疗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了解近年来光动力疗法的新成果和光动力疗法在治疗胶质母细胞瘤中的效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