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防御酶活性

防御酶活性

防御酶活性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83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园艺、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77222篇;相关期刊52种,包括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环境昆虫学报、西北植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4年益生菌产品研发应用、功能性研究、营养与安全专题研讨会、2014保健食品与医用食品技术审评、注册法规交流会、中国棉花学会2013年年会等;防御酶活性的相关文献由399位作者贡献,包括周会玲、张小秋、李杨瑞等。

防御酶活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6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77222 占比:99.95%

总计:177305篇

防御酶活性—发文趋势图

防御酶活性

-研究学者

  • 周会玲
  • 张小秋
  • 李杨瑞
  • 杨丽涛
  • 梁永检
  • 谢晓娜
  • Wang Hai-kuan
  • Yan Yan-hua
  • 云兴福
  • 余朝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鹏华; 王其刚; 晏慧君; 蹇洪英; 周宁宁; 鄢波; 唐开学; 邱显钦
    • 摘要: 【目的】由灰霉菌引起的月季灰霉病是月季采后危害最严重的真菌性病害。据统计由灰霉病造成的月季采后损害在30%~70%,严重制约了月季产业的发展。因此,探索月季花器官对灰霉病的抗性机制,了解月季切花对灰霉菌胁迫的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测定感染灰霉菌的月季花器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几丁质酶(CHT),多酚氧化酶(PPO)和β-1,3葡聚糖酶(β-1,3-GA)活性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对其PPO、POD和GLU合成关键酶RcPPO,RcPOD和RcBGLU的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最后利用茉莉酸(JA),脱落酸(ABA),水杨酸(SA),2,4表油菜素内酯(BR)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5种外源激素作为诱导剂,测定月季花器官5种酶活性在不同激素处理后灰霉菌胁迫下的变化情况。【结果】在灰霉菌胁迫下,月季花器官PPO、GLU和POD活性呈持续显著上升趋势,CHT活性在60 h后显著升高,SOD活性呈持续显著下降的趋势;RcPPO,RcPOD和RcBGLU基因表达量持续显著升高;月季花器官经JA和BR处理灰霉菌胁迫后PPO和GLU活性持续显著升高(P<0.05),ACC处理能持续显著增高其CHT活性,ABA和SA处理能在灰霉菌侵染前期显著增强其POD活性,并显著降低其SOD活性。对5种酶活性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OD和其他4种酶活性呈负相关。【结论】外源BR、JA和ACC通过直接诱导PPO,CHT和GLU活性的变化增强月季花器官抗灰霉病的能力,外源ABA和SA则能够降低SOD活性,提高POD活性。本研究为今后研究月季花器官对灰霉菌的抗性机制和防治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 陈鹏; 刘奇志
    • 摘要: 本文旨在探究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为害对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叶片内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含量以及部分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在草莓苗上接种不同数量(5~25头)的二斑叶螨,分别在接种后的24 h、48 h和72 h取样,分析草莓叶片内H_(2)O_(2)、MDA的含量以及部分防御酶的活性。结果显示,二斑叶螨为害的草莓叶片内H_(2)O_(2)和MDA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二斑叶螨持续为害草莓叶片24 h、48 h和72 h时,受损草莓叶片中H_(2)O_(2)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不同密度二斑叶螨为害的草莓叶片中H_(2)O_(2)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但与取食时间关系不大。当为害时间达到48 h时,MDA的含量和SOD的活性均达到最高峰,此时它们均与二斑叶螨的密度密切相关。当二斑叶螨为25头/叶时,MDA的含量和SOD的活性分别约是对照的3.6倍和10倍。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随时间延长不断升高,均在二斑叶螨为害72 h时达到最高峰。同时,二斑叶螨的为害时间和为害密度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以上结果表明草莓叶片主要通过调节其体内H_(2)O_(2)和MDA的含量以及各种防御酶活性的变化,对二斑叶螨的为害产生应激反应。
    • 吴应海; 李安定; 张丽敏; 彭熙; 蔡国俊; 张孙健
    • 摘要: 为了探明6种供试百香果品种抗茎基腐病等级,摸清百香果抗茎基腐病与防御酶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百香果不同品种抗病机理。本试验通过对不同百香果品种进行活体接种,并在接种后不同时期观测取样,调查病斑生长情况;统计接种病菌对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影响;测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5种防御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叶片病斑扩展最小为黄果品种,其次是紫果品种,最大为绿皮品种,感病指数分别为“黔黄1号”<“芭乐味黄金果”<“贵寒1号”<“台农1号”<“紫香1号”<“绿皮荔枝味百香果”;接种茎基腐病菌能显著影响百香果的生长,影响最大为绿皮品种,其次为紫果品种,最小为黄果品种;接种病菌后叶片中5种防御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防御酶活性最高是黄果品种,其次是紫果品种,最后是绿皮品种。POD、CAT、SOD防御酶活性在黄果品种接种病菌7d后出现峰值,而紫果品种及绿皮品种在14d出现峰值,而PPO、PAL 2种酶活性都在接种14d后出现峰值。防御酶活性强弱或出现峰值时间早晚与抗病性具有一定相关性,抗病越强则植株防御酶活性则越强,并且有的酶出现峰值的时间越早。
    • 朱金成; 刘戈辉; 张鹏飞; 郭文婷; 张薇
    • 摘要: 为了明确棉花AP2/ERF转录因子基因GhB301在抗枯萎病中的功能,以过表达GhB301转基因棉花纯合株系(OE)与野生型对照YZ-1(WT)为材料接种枯萎病菌,研究接菌后不同棉花材料叶片中防御酶活性变化及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接菌后0~7 d,随着接菌时间的延长,棉花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逐渐增高,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但转基因株系中酶活性提高的更快、峰值更高;接种棉花枯萎病菌24 h后,测定各材料中苯丙烷代谢途径(GhPAL5、GhC4H1、GhC3H1、GhHCT1、GhF5H2、GhCCR1)、JA/ET路径(GhAOC1、GhAOS1、GhEIN2、GhERF1、GhJAZ1)、SA路径(GhICS1、GhEDS1、GhPAD4、GhNPR1)、PR基因(GhPR1、GhPR2、GhPR4、GhPR5)等抗病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除GhERF1、GhJAZ1、GhNPR1外其余均在转基因株系中上调表达。推测在棉花中过表达GhB301基因提高了防御酶活性和抗性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棉花对枯萎病的抗性。
    • 李柄霖; 丁德东; 何静; 李彦湘; 赵吉桃; 候彩霞; 赵倩
    • 摘要: 【目的】揭示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对枸杞植株的促生效果和抗根腐病能力。【方法】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不接种微生物(CK)、接种病原菌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FS)、接种根内根孢囊霉(RI)和双接种(RI+FS)共4个处理,测定菌根侵染率、病情指数、植株生长指标及相关防御酶活性等,综合评价AM真菌对枸杞生长和抗根腐病的效果。【结果】RI处理后90 d,枸杞株高、茎粗、鲜质量和总叶绿素含量较CK显著增加54.86%、35.94%、126.91%和57.14%(P<0.05),其根系侵染率达45.61%;与FS处理相比,RI+FS处理下枸杞根腐病防治效果高达62.79%;RI+FS处理后枸杞植株体内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较FS显著提高60.81%、51.72%、48.13%、57.54%和88.31%(P<0.05)。【结论】根内根孢囊霉具有促进枸杞生长和增强植株对根腐病抗性等作用,这种抗性可能来源于AM真菌与枸杞根系形成的良好共生体系,可提高枸杞生理代谢水平,激发其抗病机制。
    • 王印宝; 吴帆; 肖刘华; 彭文文; 陈明; 陈金印; 向妙莲
    • 摘要: 【目的】试验以赣南‘纽荷尔’脐橙为试材,探究茉莉酸甲酯(MeJA)诱导脐橙果实抗青霉病效应及其与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关系,为MeJA应用于果实贮藏保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接种前12,24,36,48 h分别用25,50,100,500,1000μmol/LMeJA熏蒸脐橙果实,接种浓度为1.25×10^(6)spores/mL青霉病菌(Penicilliumitalicum)孢子悬浮液,测定脐橙果实经MeJA预处理后病斑直径及相关防御酶活性。【结果】50μmol/L MeJA熏蒸处理24 h诱导脐橙果实抗青霉病效果最佳,其诱导效应为27.11%。与对照相比,50μmol/LMeJA熏蒸处理脐橙果实在接种后第8天病斑直径显著降低,诱导效果最佳,达20.87%,25,50,100,500,1000μmol/LMeJA其诱导效果依次为11.53%、8.20%、6.10%、4.60%和4.10%。脐橙果实经MeJA熏蒸处理24 h和36 h在发病第4~10天中其诱导效果均显著高于熏蒸12 h和48 h对照组。其中接种后第4天,熏蒸24 h和36 h诱导效果最佳,依次为27.11%和26.68%,显著高于熏蒸12 h和48 h诱导效果的11.52%和3.66%(P<0.05)。此外,在测定的相关防御酶活性中,接种后24~36 h的MeJA处理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eJA处理组于接种后0~24 h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MeJA处理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接种后0~12 h活性较低,随着诱导时间延长,活性高于对照组。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且48~60 h呈现升高趋势。MeJA处理组丙二醛(MDA)含量于接种后48~60 h开始降低,且接种后24~48 h能维持病程相关蛋白β-1,3葡聚糖酶(β-1,3-glucanase,GLU)和几丁质酶(CHI)较高活性。【结论】25~1000μmol/L MeJA于接种前12~48 h熏蒸脐橙果实,能增强果实防御能力,提高果实对青霉病的抗性和果实中防御酶POD、PPO、APX和CAT以及病程相关蛋白CHI、GLU活性,降低MDA含量,延缓膜脂过氧化。上述结果暗示MeJA处理能抑制脐橙果实青霉病的发生可能与其提高防御酶活性和病程相关蛋白酶的水平有关,可为柑橘果实采后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 赵卫星; 康利允; 高宁宁; 梁慎; 常高正; 徐小利; 李海伦; 王慧颖; 李晓慧
    • 摘要: 为探明西瓜防御酶活性变化与病毒病抗性之间的关系,以高抗、抗、感3种不同抗性的西瓜品系为材料,采用人工摩擦接种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YMV),测定接种后西瓜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后3种不同抗性西瓜品系叶片SOD、POD、PAL、CAT、PPO活性均显著高于其对照(不接种ZYMV);高抗和抗性品系的叶片SOD、POD、CAT、PAL活性分别在接种后第4、4、4、2天达到峰值,均较感病品系提前2 d,且峰值期高抗品系酶活性较其对照增幅分别为29.80%、63.44%、55.62%、31.63%,抗性品系酶活性较其对照增幅分别为23.72%、58.13%、43.98%、19.35%,且均高于感病品系(14.29%、50.42%、39.78%、15.91%);叶片PPO活性增幅和峰值出现时间在3种不同抗感性品系间无明显规律.可见,SOD、POD、PAL、CAT、PPO活性越高,西瓜品系的抗ZYMV能力越强;SOD、POD、PAL、CAT活性变化与西瓜病毒病抗性密切相关,在抗病生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这4种酶活性峰值出现的时间及增幅大小可作为西瓜ZYMV抗性筛选的重要生理指标.
    • 颜尘栋; 金春吉; 金辉; 王薇; 王伟; 李熙英
    • 摘要: 为探明YBUF5和YBUF7菌株对人参锈腐病的防病作用及人参植株内防御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田间防病试验并检测人参植株内几种主要防御酶活性(POD、CAT、SOD、PAL).结果表明:YBUF5、YBUF7及混合菌株对人参植株安全,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田间防病试验中拮抗放线菌菌株YBUF5、YBUF7对人参锈腐病有较强防病作用.其中,YBUF5菌株的防效为69.88%;YBUF7菌株的防效为60.24%;混合菌株的防效为51.81%.YBUF5、YBUF7及混合菌株处理的健康人参组织内的主要防御酶活性有升高;受人参锈腐病菌胁迫的人参组织中主要防御酶的活性有明显升高的趋势.但YBUF5和锈腐病菌、YBUF7菌株和锈腐病菌,2种处理的人参组织中主要防御酶的活性要低于只接人参锈腐病菌,但是却高于无菌水处理.说明YBUF5和YBUF7菌株及混合菌株可以诱导人参组织内主要防御酶活性的升高.
    • 许珂; 王萍; 崔晓伟; 张颖
    • 摘要: 以籽用美洲南瓜(Cucurbita pepo L.)白粉病抗病品系F2和感病品系M3为试材,在人工气候箱内接种白粉病生理小种2US孢子悬浮液,考察在接种白粉病菌后南瓜幼苗植株与白粉病菌的互作、叶片活性氧代谢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探讨南瓜抵御白粉病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与感病品系M3相比,接种白粉病菌后,抗病品系F2叶片上病原菌发育缓慢,较难侵染叶片.(2)抗病品系F2在感病初期叶片H2O2、O-·2含量迅速升高后逐渐下降,而感病品系在感病初期H2O2、O-·2含量上升缓慢,在达最大值后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且感病品系叶片MDA含量始终高于抗病品系;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发现,抗病品系叶片着色比感病品系快,之后着色面积有所减少并趋于较低水平.(3)抗病品系F2和感病品系M3叶片抗氧化酶CAT、SOD、POD活性及PAL、PPO活性在接种白粉病菌后均显著增加,但抗病品系的活性及其增幅均高于感病品系.研究发现,籽用美洲南瓜抗病品系叶片上白粉病菌发育缓慢,较难受到侵染,生成菌丝体后叶片上粉状斑点较小;抗病品系在被白粉病菌侵染初期依靠活性氧的增加抵御病原菌的入侵,随着活性氧含量增加抗病品系通过迅速增加自身抗氧化酶活性来防止氧化胁迫;与感病品系相比,抗病品系在受病原菌侵染后能迅速增加PAL、PPO活性以抵御病原菌侵染.
    • 王大将; 张梦宇; 岳正洋; 周会玲
    • 摘要: 绿原酸是苹果中含量最高的酚类物质,为探究外源绿原酸对苹果灰霉病的影响,本研究首先通过体外抑菌实验证实绿原酸可抑制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生长,并确定了最佳抑菌质量浓度(300?μ?g/mL).以此质量浓度的绿原酸浸泡富士苹果30?min,24?h后损伤接种灰葡萄孢,以清水浸泡30?min的富士苹果作为对照,同时测定相关代谢酶活力及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00?μ?g/mL绿原酸处理能显著降低苹果灰霉病发病率且减缓病斑扩展(P<0.05);提高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力,诱导酚类代谢途径中多种酶类的响应,具体表现为显著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4-羟化酶以及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活力(P<0.05),促进苹果果实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等抗性物质的积累,从而减缓灰霉病的发展.研究可为绿原酸在苹果采后灰霉病防治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