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铁路客运

铁路客运

铁路客运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1071篇,主要集中在铁路运输、交通运输经济、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7篇、会议论文135篇、专利文献44965篇;相关期刊413种,包括理论学习与探索、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交通企业管理等; 相关会议57种,包括第十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第八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第三届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及技术装备研讨会等;铁路客运的相关文献由1432位作者贡献,包括吕晓军、单杏花、姜利等。

铁路客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57 占比:1.86%

会议论文>

论文:135 占比:0.29%

专利文献>

论文:44965 占比:97.84%

总计:45957篇

铁路客运—发文趋势图

铁路客运

-研究学者

  • 吕晓军
  • 单杏花
  • 姜利
  • 沈海燕
  • 史天运
  • 吴兴华
  • 国敢
  • 廉文彬
  • 徐春婕
  • 方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一涵; 杨婉钰; 徐光明
    • 摘要: 票额分配是增加铁路企业收益和提高旅客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在铁路售票过程中,旅客退票情况普遍存在,而票额又不能超额发售,这会造成列车上出现虚靡,并极大地影响着铁路收益以及旅客购票。为使票额分配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结合我国铁路现有售票策略和退票规则,提出一种考虑退票情形的铁路多列车票额分配优化方法。该方法考虑列车席位能力约束、售出票数的票额约束、退票情形下售出票数的需求约束。分别以铁路收益最大化、旅客服务人数最大化以及拒绝旅客次数最小化为目标,构建考虑退票情形的铁路多列车票额分配优化模型。算例分析表明,提出的模型能反映旅客退票情形对于票额分配的影响,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当列车席位能力紧张时,3个目标对票额分配结果导向差异显著:收益最大化下票额分配会向票价高的区段倾斜,而另2个目标下则会拆分长区段票额以满足更多需求或减少拒绝次数。铁路企业在制定票额分配方案时,可以根据自身阶段发展需要选择增加收益或提高旅客服务水平。
    • 姚佼; 何家平; 陈学敏; 唐庆云
    • 摘要: 首先针对铁路客运安全监管应急管理流程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新要求,明确铁路客运安全监管的防控任务,并提出相关建议;进而响应铁路客运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更新的要求,分析构建了其中关键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库、铁路客运安全监管数据库、客流追溯技术库以及铁路客运防疫策略库等四个应急管理决策数据库的具体框架;最后,结合疫情发展态势,给出了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铁路客运安全监管应急管理决策框架的具体运行路径,为国家铁路局和地方各级铁路监管部门做好铁路客运安全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了决策支持。
    • 朱颖婷; 杨立鹏; 单杏花
    • 摘要: 在出行需求和综合交通相关政策的驱动下,多种交通方式合作的旅客运输业有了初步发展,但在数据共享、隐私保护、业务交互等方面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从政策和实际发展应用角度分析我国综合交通发展背景下多种交通方式数据共享现状,重点阐述市场竞争、隐私安全和共享成本等因素导致我国联运数据共享存在瓶颈;根据区块链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点,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联程运输数据共享方案,包括兼顾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的联程运输数据共享架构、联程运输模式下的区块链网络架构、以铁路12306网站或APP为联运需求提交入口的联程运输交易流程,为实现联程运输统一票制提供了解决思路,并推动多种交通方式进一步加强合作。
    • 李彦斌
    • 摘要: 针对客运价格灵活调整的需要,设计并开发了铁路客运价格调整应用系统,该系统采用主流的互联网开发框架和技术,具备待办事务管理、方案管理、公布票价变更、执行票价变更等功能,充分满足各级价格管理人员对于客运价格业务精细化管理的需要。该系统应用于铁路客运价格管理业务,能够助力铁路实现增运增收的目标。
    • 曹卓娜
    • 摘要: 泰国铁路已沿用百年有余,不仅设施老旧、运行效率极低、安全事故频发,而且线路规划不合理,没有发挥铁路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以运行速度为例,泰国铁路客运平均在40km/h-60km/h之间,货运约29km/h,从华欣到曼谷只有200多公里,总的运行时间约5小时。
    • 李雷; 李彦陶; 贾成强; 吕占民
    • 摘要: 按照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实名制乘车要求,结合新一代中铁银通卡应用和业务现状,针对在进站实名制验证验票窗口和列车实名制核验等实际业务场景不支持新一代中铁银通卡—铁路e卡通(简称:e卡通)应用等问题,通过分析业务、应用需求,提出实名制核验流程,进行技术架构和功能设计;借助铁路12306互联网售票系统,采用身份认证技术,设计数据完整性保障机制,构建e卡通在进站、列车全场景实名制核验应用。该应用已在部分铁路局集团公司试验,结果表明其可在2 s内完成一次进站实名制核验动作或列车实名制核验动作,实现了基于铁路e卡通的快速进站和进站人员管控目标。
    • 刘君亮; 刘世峰; 庄继武
    • 摘要: 随着信息化产业深度融合以及社会分工不断细化,我国铁路客运服务也由最初的单一化、共性化逐步向多元化、个性化转变,铁路旅客运输服务参与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监管部门、服务供应商、旅客3类。在我国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主体逐步多元化新常态下,本文基于市场经济行为视角,采用对策论方法,研究铁路客运服务主体动态博弈策略演变,分析政府监管部门、铁路客运服务供应商以及旅客3个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参与主体博弈演变过程,确定政府监管驱动的动态博弈演变路径,并分析实现帕累托最优策略均衡的条件,通过算例,分析各参与主体影响因素对博弈演变的影响灵敏度,为提出各主体稳定性策略建议提供依据。
    • 杨怡
    • 摘要: 客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旅客提供高质量的运输服务是铁路运输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基本核心条件.基于此,对客运服务质量的调查与评价体系一直是研究人员长期研究的课题之一.铁路旅客运输过程具有很强的生产特性,是旅客在行程中直接感知的服务内容,该部分的评价会直接影响旅客是否选择铁路客运的可能性与持续性,旅客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也包含业务能力、服务水平、后续改进措施等.因此,本文借助SWOT模型分析了铁路车站的服务过程,进而提出一些合理化改进措施,对车站客运车间服务质量提升具有指导意义.
    • 刘雅坤
    • 摘要: 铁路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属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铁路客运的产品就是服务。伴随着铁路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客运服务品牌化已成为提升客运供给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22年国铁集团工作会议明确“要持续深化客运提质计划”,其中,品牌是客运提质的重要载体。因此,创建品牌成为铁路各客运段面临的重要课题。
    • 孔德越; 程默; 颜颖; 吕晓艳
    • 摘要: 为更好地利用大数据全样本下的客流信息,基于拓扑学概念提出旅客年度出行特征分析体系,包括旅客常住地识别、行程环划分以及行程环与出行链拓扑结构构建。先通过随机森林算法构建旅客常住地识别模型,然后构建基于常住地特征的改进DBSCAN基本元聚类模型,最后利用铁路行程大数据验证旅客年度出行特征分析体系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旅客常住地识别模型能够准确判断旅客当年的唯一常住地;改进DBSCAN基本元聚类模型能够根据常住地准确识别旅客行程环,准确率达97.4%;根据年度行程环特征得到的全年出行链拓扑结构以及利用2019—2020年全部铁路行程数据得到的客流结构划分结果均符合实际情况,因此旅客年度出行特征分析体系能够覆盖旅客全年出行行为中的所有点(到发城市)、线(单次行程)、面(出行链拓扑结构),体现出旅客的行程特征和出行目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