醚菌酯
醚菌酯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3年内共计1115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化学工业、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2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94258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农药科学与管理、中国农资、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化学防治专业委员会第八届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学术研讨会、第27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流会、第七届全国农药交流会等;醚菌酯的相关文献由1740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建平、徐小兵、曹巧利等。
醚菌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4258篇
占比:99.83%
总计:194598篇
醚菌酯
-研究学者
- 吴建平
- 徐小兵
- 曹巧利
- 黄金祥
- 朱刚
- 王礼文
- 黄显超
- 刘刚
- 张志伟
- 陈佛祥
- 戴玉婷
- 高超
- 刘长庆
- 李红卫
- 过学军
- 张伟
- 杨亚明
- 吴泽伟
- 朱张
- 张军
- 曹明章
- 程伟家
- 胡明宏
- 冯建雄
- 张崇斌
- 郑敬敏
- 乌小瑜
- 葛尧伦
- 陈鹏
- 唐修德
- 孔建
- 弥华锋
- 李波
- 毛堂富
- 徐长才
- 李明甫
- 韩先正
- 高焰兵
- 冷忠国
- 高瑞花
- 冯涵丽
- 吴祥
- 张秋芳
- 彭永强
- 王莉莉
- 白复芹
- 何爱华
- 刘润峰
- 张承来
- 李舟
-
-
李凯;
马颖;
鲁伶兰;
张惠;
崔跃
-
-
摘要:
以水为溶剂的悬浮剂助剂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助剂选择不当会造成产品在存储过程中析水、结底,从而使分解率上升,悬浮率下降。本文研究了“以水为溶剂的环·醚悬浮剂”的助剂筛选,制备方案优选过程。主要考察了壬基酚甲醛缩合物、十二烷基苯磺酸盐、聚氧乙烯嵌段醚、脂肪醇聚醚、DS505#、DS528#、DS539#、DS567#等助剂在实验过程中的复配效果,最终得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DS505#、DS528#的复配为最适合“以水为溶剂的环·醚悬浮剂”的制备,使用二者复配助剂,使产品分析结果析水正常,分解率、悬浮率、湿筛实验、起泡性均达标准。
-
-
张怡;
沈迎春;
王宁
-
-
摘要:
月季白粉病是月季种植中的常见病害,严重影响月季产量及品质,威胁月季产业健康发展.研究了戊唑醇和醚菌酯2种杀菌剂对月季白粉病的田间药效及其对月季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戊唑醇和醚菌酯对月季白粉病防效较好,防效在62.1%~76.2%之间,其防治效果随用药量增加而递增.作物安全性试验中,对3个月季品种采用了3个不同浓度试验,16 d后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表明该产品对月季安全.生产上用戊唑醇和醚菌酯防治月季白粉病,在发病初期施药,间隔7~10 d,连续喷雾2次,配以农业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白粉病对月季的危害,对花农增收效果明显.
-
-
-
刘刚
-
-
摘要:
为了明确醚菌酯对假禾谷镰孢的抑制作用,河南科技大学研究人员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抑制法,分别测定了醚菌酯对2019年从河南省13个地市分离的50株假禾谷镰孢的毒力,并开展了温室防效试验。两种方法结果分别表明,醚菌酯对供试50株菌株的EC_(50)值范围在0.1273~3.0709μg/mL和0.0013~0.0709μg/mL。
-
-
-
-
潘兴东;
马长山
-
-
摘要:
为筛选防治防风白粉病的适宜药剂,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枯草芽孢杆菌 、蛇床子素等5种药剂对防风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60 g·hm-2、蛇床子素30 g·hm-2、嘧菌酯300 g·hm-2、苯醚甲环唑120 g·hm-2及茶黄素65 g·hm-2在二次药后对防风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68.26% 、70.31% 、67.17% 、71.41%和69.95%;对防风安全 、无药害;生产上防治防风白粉病宜采用含枯草芽孢杆菌 、蛇床子素 、嘧菌酯 、苯醚甲环唑 、茶黄素成分的药剂为佳,建议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早用药防治.
-
-
-
-
-
Hancheng Wang;
汪汉成;
Jin Wang;
王进;
Qinyuan Chen;
陈庆园;
Maosheng Wang;
王茂胜;
Tom Hsiang;
Tom Hsiang;
Shenghua Shang;
商胜华;
Zhihe Yu;
余知和
- 《中国烟草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嘧菌酯和醚菌酯均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它们对包括枯萎病在内的多种植物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它们的生化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真菌的呼吸.本研究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测定了烟草枯萎病菌九州镰孢菌对嘧菌酯和醚菌酯的敏感性,同时测定了其对旁路氧化途径抑制剂水杨肟酸的敏感性.Biolog FF代谢板可用于检测微生物对碳源的代谢利用情况,本文采用它用来测定嘧菌酯、醚菌酯和水杨肟酸对九州镰孢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嘧菌酯和醚菌酯对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分别为1.60和1.79mg/L,6.25和11.43mg/L;而水杨肟酸缺活性较低.在没有杀菌剂压力下,病原菌能代谢91.6%的供试碳源,包括69种高效代谢的碳源和18种中等效率的碳源.水杨肟酸不影响病原菌对碳源的利用.在嘧菌酯和醚菌酯作用于菌丝生长阶段(最高剂量达100mg/L)和分生孢子萌发(最高剂量达10mg/L)阶段时,九州镰孢菌的许多碳源代谢被显著抑制,特别是涉及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过程中的碳源,但菌丝生长阶段的β-羟基丁酸、α-酮戊二酸、α-D-葡萄糖1-磷酸等除外,孢子萌发阶段的β-羟基丁酸、γ-羟基丁酸、吐温80、甘油、糊精等除外.本文在嘧菌酯和醚菌酯对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过程中的碳源代谢方面的抑制作用上有较新的发现,研究结果对今后将Biolog FF代谢板用于其他杀菌剂对其他病原真菌的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同时获得的九州镰孢菌的代谢指纹图谱可以今后用于该病原菌的鉴定.
-
-
-
-
-
-
-
-
周增强;
侯珲;
冯桂馨;
赵飞鹏;
郑小伟
- 《第四届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学术研讨会》
| 2004年
-
摘要:
本文是多种药剂防治葡萄霜霉病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醚菌酯、百菌清·甲霜灵、百菌清和凯克灵对巨峰葡萄霜霉病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防效均在92﹪以上;代森锰锌、疫霜灵在发病初期施用效果显著,但中后期降雨增多病情加重后,其防效分别为86.53﹪和83.08﹪,不如上述药剂;过低浓度的甲霜灵则难以控制霜霉病的发生,防效在7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