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水生生态系统

水生生态系统

水生生态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310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科学基础理论、普通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9篇、会议论文40篇、专利文献3774593篇;相关期刊185种,包括海洋世界、生态学报、科学生活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2015全国土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十三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七届POPNET研讨会等;水生生态系统的相关文献由772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刚、房岩、D.等。

水生生态系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9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4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774593 占比:99.99%

总计:3774892篇

水生生态系统—发文趋势图

水生生态系统

-研究学者

  • 孙刚
  • 房岩
  • D.
  • Frederick
  • J.
  • James
  • John
  • Prowse
  • Reist
  • Terry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丁丰源; 高祥云; 张国维; 杨娟
    • 摘要: 对甘肃段渭河流域的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总共采集到浮游植物6门42属,浮游动物4类17种,底栖动物7种,鱼类23种。结合浮游动植物、底栖动物、鱼类多样性指数综合分析,判断出渭河甘肃段水生生物多样性一般。渭河流域水生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为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建议各级政府建立健全渭河流域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和生态保护工作,确保渭河流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 俞雅文
    • 摘要: 近年来,人们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评估水生生态资源的过程中,随着稳定同位素技术的逐步成熟,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作为一种稳定且准确的检测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淡水、海域等不同水体的水生生态系统。自然界中的同位素是一种天然的化学示踪物,其分馏效应能指示生物体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信息。在水生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一般与其食物的同位素比值相一致,会随着食物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改变,是生物生存现状的理想示踪物。因此,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水生生态系统的物质转化、能量流动等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郑豪杰; 刘沁雨; 孙健; 程涵智; 曹玲; 尹晓辉; 吴长兴
    • 摘要: 通过对中国目前在水稻、小麦、柑橘和马铃薯4种作物上登记的所有吡唑醚菌酯单剂产品进行统计梳理,利用Top-Rice模型及China-Psem模型预测了其在地表水中的暴露量,评估了吡唑醚菌酯对水生生态的高级风险。结果显示:截至2021年5月,中国在4种作物上登记的吡唑醚菌酯单剂产品共25种,分为5种剂型。其中悬浮剂占比最大,为52%;其次为乳油,占20%;微囊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及可湿性粉剂分别占16%、8%和4%。基于风险评估保守性原则,归纳出适用模型进行分析的不同剂型吡唑醚菌酯单剂产品的施用模式,对其在4种作物上使用后的暴露风险分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剂型吡唑醚菌酯单剂在不同场景、不同季节的水稻上施用后,其预测环境浓度(PEC)范围为0.07~1.24μg/L;在小麦上施用后,其PEC值范围为0.45×10^(−3)~0.60μg/L;在柑橘上的PEC值范围为0.03~0.76μg/L;在马铃薯上的PEC值范围为0.01~0.94μg/L。风险表征结果显示,在现有登记施用条件下,吡唑醚菌酯单剂按推荐方法、推荐剂量及推荐次数在4种作物上施用,其风险均可接受,但鉴于其对水生生物有较高的毒性,对水生生态系统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应谨慎控制吡唑醚菌酯在水田的施用剂量和频率。本研究针对其施药模式的分析偏保守,所得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 韦丽超
    • 摘要: 塑料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必需品,但由于管制不当,废弃塑料在环境中大量存在,其风化破碎形成的塑料微粒已经成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污染物,并随着水流遍布世界各地。微塑料本身及其负载的毒性会对水中的植物带来严重威胁。综述了微塑料对高等植物和微藻的生理功能的影响,探讨了微塑料和环境中其他污染物结合产生的复合毒性效应,总结了造成这些负面效应的原因。
    • 康凌宇(编译)
    • 摘要: 2021年12月,针对农业用地塑料污染的新报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以下简称粮农组织)呼吁对塑料进行管理。该报告指出,用于种植粮食的土地如果受到塑料的污染,对粮食安全、人类健康和环境都将构成重大威胁。大多数关于塑料污染的科学研究都针对水生生态系统,特别是海洋。
    • 宋雯; 王强; 张怡; 徐明飞; 陈丽萍; 苍涛; 吴长兴
    • 摘要: 为研究水培蕹菜使用吡唑醚菌酯对水生生物的潜在影响,在水培蕹菜白锈病发病初期,喷施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和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测定水培蕹菜和水体中的吡唑醚菌酯残留量,并结合毒理学数据评估其对水生生态系统的暴露风险。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在水培蕹菜和水中降解较快。悬浮剂和微囊悬浮剂在植株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2.9 d和3.9 d,微囊悬浮剂较悬浮剂在植株上的持效期更长。两种剂型在水中的消散半衰期都小于2 d,微囊悬浮剂在水中的有效浓度小于悬浮剂。基于暴露浓度峰值和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进行风险评估,悬浮剂对水生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急性和慢性风险商值,及其对初级生产者的慢性风险商值均大于1;微囊悬浮剂对每一类水生生物的风险商值都小于悬浮剂,但其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暴露风险同样不可接受(风险商值仍大于1),慢性风险商值仅在基于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计算时小于1。研究表明,吡唑醚菌酯在水培蕹菜上使用对水生生态系统的风险不容忽视,应重点关注鱼和无脊椎动物的暴露风险。建议在水生蔬菜生产中谨慎使用吡唑醚菌酯,同时修订吡唑醚菌酯在水生蔬菜上的限量标准。
    • 欧阳虹; 孙旭杨; 邱小琮; 王世强; 赵增锋
    • 摘要: 通过在太阳山湿地设置11个采样点,监测水质及生物等17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灰色关联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层次分析法赋权下,经灰色关联法评价得南湖为亚健康,其余湖为不健康;经模糊综合评价法得4个湖为病态。在熵值法赋权下,经灰色关联法评价得南湖为很健康,其余湖为不健康;经模糊综合评价得西湖为不健康,南湖为很健康,其余湖为病态。结合两种评价方法的计算过程及研究区实际情况,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较灰色关联法更符合实际。
    • 谭娟; 王卿; 阮俊杰; 吴崔哲慧; 王敏
    • 摘要: 为了了解近年来水生态健康评价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研究热点及趋势,对2010—2021年发表的中英文文献进行检索,并利用Citespace、HistCite Pro软件对检索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0年来,中英文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且中文发文量远高于英文。英文文章中,中国作者、科研机构发文量及Top 10高被引论文数量均居首位,但文章影响力有待提升。检索文献以研究中国水生态居多,占总文章数量的70.40%,其中,发文数量以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辽河流域位居前三。所涉及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针对水质、生境及水文水动力指标的单要素评价法、指示物种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以生物完整性指数和多要素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为研究热点,但国内目前的研究还集中在具体河湖场景中的应用探索,因地制宜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评价方法是未来工作重点。
    • 贺凯; 刘泽军; 胡茂川; 刘丙军; 郝爱民; 井芹宁
    • 摘要: 传统生物监测方法在物种监测尤其是生活习性具有时空变化的物种监测具有局限性,同时作为一种强介入性的手段将对个体生物、种群和栖息地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性影响。环境DNA技术作为一种前沿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PCR和基因测序进行物种定性或定量分析,使用非介入性采样方法,能对传统生物监测方法进行一定补充甚至在技术发展的前提下取代当前传统监测方法,在生物环境评估方面具有重大潜力。目前,环境DNA技术主要应用于濒危物种的监测、生物多样性调查、外来物种入侵和生物量评估等方面。日本对环境DNA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早,其针对环境DNA技术的检测条件和引物特异性等因素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环境DNA在生物多样性监测中的相关标准及其研究与应用推广。通过对环境DNA技术操作流程和影响因素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环境DNA技术在日本水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外来和濒危物种监测等方面的研究及其应用案例,结合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分析研究趋势和热点,为后续我国在水生态系统研究提供素材和参考。
    • 彭子乐; 王良韬; 吴永贵; 伍建业
    • 摘要: 水体富营养化及重金属污染是全球水生态系统的2个主要问题,但在受重金属及较高浓度氮(N)、磷(P)复合污染的水体中,重金属对水体富营养化进程中不同关键食物链环节的影响至今未明。通过构建复合污染水体中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的微宇宙实验体系进行单向多级围隔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Cu^(2+)在高浓度N、P条件下对水体富营养化进程中系统内“斜生栅藻—隆线溞—斑马鱼”3个关键食物链环节的环境生物效应,分析不同试验阶段体系内藻密度(O 484)与叶绿素a(Chl a)、水体COD_(Cr)值与浊度、隆线溞与斑马鱼的存活、摄食活动及死亡率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高浓度N、P条件下,低浓度Cu^(2+)(0.01 mg·L^(-1))明显促进体系中藻的生长,而对隆线溞和斑马鱼均无明显影响,但围隔内隆线溞对藻的滤食消减使藻的数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试验结束时藻密度为0.041)。(2)高浓度N、P条件下中浓度Cu^(2+)(0.04 mg·L^(-1))的存在对体系内斑马鱼尚未产生明显急性毒性,但对同体系中的隆线溞显示出较强生物毒性(死亡率达80%),尚未死亡的少量个体显示活动能力及滤食能力显著减弱,在高浓度N、P刺激下水生态系统形成斜生栅藻占绝对优势的重度富营养化现象(试验结束时Chl a达874.7μg·L^(-1))。(3)高浓度N、P条件下高浓度Cu^(2+)(0.16 mg·L^(-1))的存在,导致体系内隆线溞在试验开始后全部死亡,且斜生栅藻也受到一定毒害(O 484降为0.035),此时的斑马鱼尚未受明显毒害,且受到一定毒害作用的斜生栅藻在试验第5天时开始适应恢复并逐渐显现出水色浓绿的富营养化特征(试验结束时Chl a为378.04μg·L^(-1))。这说明在无毒害物质或少量毒害物质存在条件下,健全的水生生态系统能消纳高浓度N、P带来的胁迫而不易发生富营养化,但在受高浓度N、P复合污染的水体中,毒害物质的输入将是造成体系中敏感性关键性食物链环节(如初级消费者)断裂及生态系统崩溃、继而导致富营养化进程加剧的关键性因素,在水体环境生态治理与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价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