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葡萄霜霉病

葡萄霜霉病

葡萄霜霉病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518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园艺、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4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30239篇;相关期刊165种,包括新疆农垦科技、植物医生、植物保护学报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九届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学术研讨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化学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七届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学术研讨会等;葡萄霜霉病的相关文献由107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长远、刘丽、于舒怡等。

葡萄霜霉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4 占比:1.38%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30239 占比:98.55%

总计:30683篇

葡萄霜霉病—发文趋势图

葡萄霜霉病

-研究学者

  • 刘长远
  • 刘丽
  • 于舒怡
  • 关天舒
  • 李华
  • 李国英
  • 樊仲庆
  • 王国珍
  • 杜飞
  • 王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昭; 姚志凤; 王鹏; 苏宝峰; 刘斌; 宋怀波; 何东健; 徐炎; 胡静波
    • 摘要: 葡萄霜霉病对葡萄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尽早防治是治理霜霉病的关键。为了对该病进行早期检测,以PCR检测获取的霜霉病相对生物量作为霜霉病侵染的依据,从暗适应—光适应—暗弛豫3个光合生理状态连续变化过程中,采集80个人工接种霜霉菌叶片和80个健康对照叶片连续6 d的叶绿素荧光图像。对比健康和接种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参数图像和参数值的差异,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估叶绿素荧光参数对霜霉病侵染的敏感性,筛选叶绿素荧光参数最优特征子集,使用机器学习分类器构建霜霉病早期检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接种后天数(day post inoculation,DPI)的增加,霜霉病侵染程度不断加深,健康和接种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参数图像和参数值从2DPI开始有显著差异(p<0.05),霜霉病侵染导致叶片光化学猝灭速率减小(Rfd变小),光合效率降低(F_(v)/F_(m)变小),叶片活力和光保护能力衰退(NPQ和qN变小),叶片吸收的光能更多以荧光的形式释放出来(F_(t)和F_(m)变大)。基于序列前向浮动算法优选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特征子集(qN-L3,Rfd-L2,NPQ-L1和F_(v)/F_(m)-D1)和BP神经网络分类器的SFFS-BP模型对3DPI健康和接种叶片识别准确率为83.75%,全实验周期连续6 d平均准确率达到85.94%。可为葡萄霜霉病光合表型分析和早期检测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的手段。
    • 杨波; 姜彩鸽; 宋双; 张华普; 张怡
    • 摘要: 为筛选对宁夏葡萄霜霉病防治有效、环境友好型的药剂以及明确施药后葡萄果面微生物群落的结构,采用田间药效试验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的方法,比较7种药剂对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效及施药后葡萄果面真菌和细菌群落组成、结构以及多样性。结果表明,7种药剂中47%春雷王铜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在调查的3个时间段中,防效均在82.17%~91.56%之间,其次防效较好的是生物源农药0.3%苦参碱,防效均在80%以上。不同药剂处理后葡萄果面微生物的优势属种主要有枝孢属、链格孢属、线黑粉酵母属、马赛菌属和鞘氨醇单胞菌属等,但各处理间微生物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结构相似性存在明显差异,微生物物种多样性较高、分布均匀的组分别为EU组和PO组,而微生物丰度较高的组分别为PO组和BS组;基于加权UniFrac距离矩阵的主坐标分析(PCoA)发现PO组、PF组和MA组之间真菌群落结构组成相似,而细菌群落组成结构相似的组分别为KC组、EU组和CK组。通过对不同药剂的田间防效及施药后葡萄果面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初步研究,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种类和多样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为防治宁夏葡萄霜霉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揭示施药后葡萄果面微生物多样性,提高葡萄酒品质提供了理论支持。
    • 杨波; 姜彩鸽; 宋双; 张华普; 张怡
    • 摘要: [目的]筛选对葡萄霜霉病防效最佳的生物药剂。[方法]选择0.3%丁子香酚、0.3%苦参碱、10%多抗霉素等9种生物药剂开展葡萄霜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供试药剂对孢子囊萌发抑制效果最好的是0.3%苦参碱,其EC_(50)值和EC_(90)值分别为2.1834和0.5464 mg/L,其次是0.3%丁子香酚;而在葡萄霜霉病预防和治疗的毒力测定中,预防和治疗效果最好的药剂是0.3%丁子香酚,其次药剂效果较好的为0.3%苦参碱。[结论]0.3%丁子香酚和0.3%苦参碱可作为生物药剂防治葡萄霜霉病
    • 董小圆
    • 摘要: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上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也是一种世界性的葡萄病害。该病在我国大多数葡萄产区,均有发生,且危害严重。雨水较多的地区和年份病症加重。生长初期感病可导致新梢和花穗枯死。生长中后期感病可导致果粒提早成熟、提前落叶或大多数叶片形成枯斑并严重削弱树势,还会减少来年产量。感病的新梢长势减弱、枝条和芽体不充实、抗逆性差、芽体积累养分少。
    • 李翠玲; 李余康; 谭昊然; 王秀; 翟长远
    • 摘要: 针对自然环境复杂背景下葡萄霜霉病检测分级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分割结合K-means聚类和随机森林算法的葡萄霜霉病检测分级方法,实现对葡萄霜霉病快速分级。构建了葡萄霜霉病数据集,采用HRNet v2+OCR网络建立葡萄叶片语义分割模型,提取复杂环境下葡萄叶片;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将葡萄叶片分解为若干子区域图像,并标记少量数据集进行随机森林算法学习,实现葡萄叶片病斑分割与提取;同时在叶片提取和病斑提取过程中,设计一种像素尺寸变换方法,解决图像分辨率引起的精度低问题。基于HRNet v2+OCR网络的葡萄叶片分割模型的准确率为98.45%,平均交并比为97.23%;融合K-means聚类和随机森林(RF)算法的葡萄叶片正面、反面和正反面霜霉病病害分级准确率分别为52.59%、73.08%和63.32%,病害等级误差小于等于2级时的病害分级准确率分别为88.67%、96.97%和92.98%。研究结果表明,基于K-means聚类和随机森林算法的葡萄霜霉病检测分级方法能够准确地分割自然环境复杂背景下的葡萄叶片和葡萄霜霉病病斑,并实现葡萄霜霉病分级,为葡萄霜霉病精准防治提供了方法和模型支持。
    • 王璐璐; 孙云开; 徐旋; 周洁; 王清明; 祝学珍
    • 摘要: 霜霉病(Downy mildew)是全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葡萄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新梢、花穗、果实等幼嫩部位和组织,极大地影响了葡萄的栽培和产量,因此总结葡萄霜霉病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方法很有必要。该文结合前人的研究,系统地介绍了葡萄霜霉病的起源、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措施,有效地减少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为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 张志恩; 谢楷文; 李帼英; 杨江生; 王颖
    • 摘要: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栽培主要病害之一,选用20%丁子香酚等5种药剂开展葡萄霜霉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种药剂的葡萄霜霉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对照,两处试验点丁子香酚、氟菌、霜霉威和稀酰·唑嘧菌防效均优于噁酮·锰锌、噁酮·霜脲氰;丁子香酚、氟菌·霜霉威和稀酰·唑嘧菌在鲜食葡萄基地的防效高于酿酒葡萄基地;天水地区7月上旬20%丁子香酚每隔10 d连喷3次,其防效达到80.34%,可作为防治葡萄霜霉病的优选生物药剂推广使用。
    • 杨志义; 李锦杨
    • 摘要: 辽宁省锦州市(东经120°43′~120°36′,北纬40°48′~42°08′)南北约148km,东西约154km,总面积为10027km^(2)。其中,山地丘陵区面积约5464km^(2),平原区面积4563km^(2)。处于辽宁省西部、“辽西走廊”东端,南临渤海,北依松岭山脉。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是冬季严寒、夏季炎热、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素有“十年九早”之说。
    • 张昭; 王鹏; 姚志凤; 秦立峰; 何东健; 徐炎; 张剑侠; 胡静波
    • 摘要: 葡萄霜霉病是全球危害最严重的葡萄病害,对该病进行早期检测和防治,可提高葡萄品质和产量,提出一种基于多光谱荧光成像技术(M FI)和支持向量机模型(SVM)的霜霉病早期检测方法.对人工接种霜霉病的葡萄叶片(145个)和健康对照叶片(145个)从叶背面连续6天进行多光谱荧光成像,获得试验叶片16个荧光参数(4个单独波段F440,F520,F690,F740及其相互比值)的图像.在分析不同荧光波段图像随接种天数(DPI)变化规律基础上,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优选出进行霜霉病早期检测的4个波段特征F520,F690,F440/F740,F690/740,利用这4个特征构建基于S V M的霜霉病检测模型.试验发现,16个荧光参数都有早期检测霜霉病的潜力,四个单独波段中F440和F520比F690和F740对霜霉病的侵染更敏感,6DPI才显症的病斑能在F440和F520波段2DPI(接种后第二天)的荧光图像中凸显,接种叶片F440和F520波段荧光强度均随着DPI增加快速升高,在2DPI显著高于健康叶片(p<0.01),并随着DPI增加更加显著(p<0.0001);接种叶片F690和F740波段荧光强度均随着DPI增加逐渐减小,1DPI—3DPI与健康叶片无显著差异,从4DPI开始显著低于健康叶片(p<0.05),并在5DPI—6DPI更加显著(p<0.01);健康叶片荧光参数变化很小.F440极易受干扰,变异系数最大,F520最稳定.随着DPI增加,叶片被侵染程度加深,4个特征融合的SVM模型对健康和接种叶片检测准确率逐渐提高,1DPI的准确率为65.6%,3DPI检测准确率为82.2%,整个试验周期(1DPI—6DPI)的平均检测准确率达84.6%,高于单一特征中最优波段F520的阈值检测结果(1DPI的准确率为61.1%,3DPI检测准确率为78.9%,整个试验周期为80.0%).结果表明利用M FI技术和SVM模型能实现霜霉病显症前的早期检测,为便携式葡萄霜霉病早期诊断设备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 寇爽; 孙艳艳; 田兆迎; 张帆; 郭然; 王欣蕊
    • 摘要: 北京地区葡萄霜霉病的抗药性较为严重,为筛选能有效防治该病的低毒农药,选择了4种药剂: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68.75%噁酮·锰锌水分散粒剂、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在北京通州开展了田间施药防病试验.结果表明,氟噻唑吡乙酮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较高、持效期长、效益好,推荐在生产中将该药与唑醚·代森联及噁酮·锰锌轮换使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