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道德知识

道德知识

道德知识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362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伦理学(道德哲学)、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2篇、专利文献14698篇;相关期刊245种,包括中国德育、上海教育科研、四川教育等; 道德知识的相关文献由35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正江、温志旺、祝祖岗等。

道德知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2 占比:2.40%

专利文献>

论文:14698 占比:97.60%

总计:15060篇

道德知识—发文趋势图

道德知识

-研究学者

  • 张正江
  • 温志旺
  • 祝祖岗
  • 傅鹤鸣
  • 李建华
  • 丁慧莉
  • 丁绍旭
  • 冉俊林
  • 冯永刚
  • 叶飞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贾彦琪
    • 摘要: 道德知识是个体道德理性形成以及学校道德教育实施的基本立足点,它不仅表现为特定的符号系统,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价值体悟,具有事实与价值的双重属性。但在当前的道德教育中,道德知识的价值属性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遮蔽,这不仅令道德教育深陷外部灌输的误区,也使道德知识本身备受诟病。为破解这一困境,就需要充分彰显道德知识的价值属性,通过设置丰富的情境,全方位展现道德知识的多重内涵;通过开展真实的对话,不断引发学生的道德反思;通过运用欣赏性评价,涵养学生的道德体验与道德想象,进而在道德知识与学生发展之间架起一座“意义之桥”,真正实现道德知识应有的育人作用。
    • 张正江
    • 摘要: 鲁洁先生对教育外在化和德育知识化进行了严厉批判。鲁洁先生并未从德育知识化的极端走向全盘否定道德知识的另一个极端,而是辩证地认识到,道德知识应从目的回归手段位置,生活才是目的。道德可分为习俗道德和理性道德。培育习俗道德并不需要道德知识去指引,培育理性道德则需要有道德知识的指引。道德知识有两类:第一是理论道德知识,难以引导生活建构;第二是实践性道德知识,属于解释学范畴的理解性知识,包含认知、理解、情感、信念等要素,能够引导道德行为与生活建构。实践性道德知识具有个体性,需要通过对话、交流扩大个体的视域。道德知识的学习应当在生活德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进行,即在关注、反思、建构之中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力图把实践性道德知识升华为道德真理,引导学生理解道德的本质、规律、意义等,实现道德解放与道德自由。
    • 吴珊珊
    • 摘要: 布伦塔诺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伦理思考旨在解决道德哲学中两类研究范式(理性主义与情感主义)之间的张力。他首先质疑了以康德为代表的理性主义路径,指出康德道德哲学的纯粹形式法则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接着分析了以“善良意志”为中心的道德知识所具有的情感要素;进而提出内感知学说,尝试在方法论上对道德主体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他由此得出结论:内感知行为与心理行为是同一发生的具有意向特征的心理统一体,心理现象整体性地构成了内感知活动所意向的对象。在布伦塔诺看来,康德义务论中绝对命令的发生还需要一个前提,这就是在内感知维度上对“善”的概念的明见性确认。
    • 摘要: 道德情感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首要前提,是道德知识学习和道德行为训练的有效基础。--道德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那么,它的最终目的指向什么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应当超越个人情感,指向公民道德,包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义务感。因此,他尤其重视道德情感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认为“道德习惯的实质就在于人的行为已经由良心的呼唤所支配,而这种呼唤的主调则是情感”。
    • 苏旭东
    • 摘要: 学习者身份是学生个体身份与社会文化身份的综合标签。通过自主建构与社会形塑的张力,建构学生道德学习者身份,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道德学习之中。教育惩戒能为学生道德学习者身份形成中的批判与反思创造条件,创设有利于学生道德学习者身份形成的对话交流平台与教学情境,具有塑造学生道德学习者身份的价值。而道德学习者身份作为道德文化标志,也能为学生教育惩戒的相关实践提供内源性动力。
    • 彭韬; 彭正梅
    • 摘要: 面对价值变迁和价值多元化给教育带来的挑战,德国学校德育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基于知识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主要关切,其中以世俗化的道德课为专门德育课程.“道德课”是柏林于2006年开设的一门中学必修课,它以道德知识为基础、以世界观中立的理性反思为主导,培养学生的道德反思能力.该课程可以作为一种基于知识的、能力导向的道德教育的现实样本而得到研究.对该课程的设立背景、教学大纲、课例的考察,能够对我国学校德育课程的发展和改革得出若干启示,尤其是在学习道德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增强道德论证能力等方面有启发.
    • 薛晓阳
    • 摘要: 道德教育不仅要考虑道德认知的阶段和规律,同时必须考虑德目的结构、体系和关系。一、隐蔽的结构:教育对“基本善”的关注。作为德育内容的具体德目之间既不是均等或无序的,更不是自由松散的结合。道德教育对“基本善”的关注,其意义实际不仅在于对相对主义的批判,更在于突出德目的结构及其逻辑关系的性质。作为一个整体而言,道德知识构成由德目组成的结构体系。一些德目处于较高的层次,具有奠基的性质和作用。
    • 王卓; 李伟言
    • 摘要: 德育是中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内容。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儿童的道德学习与知识学习、技能学习有着本质的不同。[1]但这一差异并没有引起德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中小学德育大多沿袭了学科课程的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注重道德知识传授,甚至连道德评价也以道德知识考核成绩为标准,严重偏离了德育的基本规律,德育实效性差。德育工作者必须厘清儿童道德学习的基本样态,掌握德育工作规律,才能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汪高华
    • 摘要: 缺乏指向、过程趋同、形式泛滥、情感虚化等现象影响活动教学成效,教师披上“活动的外衣”让学生记忆内容,却忽略了学生的内化与感悟,难以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道德知识的丰富,替代不了真切的体验,难以促成真正的道德行为,教师要借助活动引领,促进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向道德行为的转化。一、依托教材,合理延伸贴近教材,围绕目标设计。教材是学生学习道德内容的载体,能促进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升,教师要围绕教材开展活动引发学生共鸣,让他们通过探讨交流建构真正的道德认识,能促进学生对重难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如在学习部编本七上第九课第一框“守护生命”内容时,在导入时教者引导学生探讨“幸福是什么”的话题,让他们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知道守护好生命才有幸福的可能。教者播放“健康去哪儿了”的视频,让他们分享健康的生活方式,能认识到要爱护身体就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者呈现学生安全演练的照片,让他们分组汇报发生火灾、地震、电梯故障时的自救知识,能增强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掌握自救的方法。教者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多样活动,让他们学会守护生命的一些具体做法,能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 陈子衿; 谢晴
    • 摘要: 斯洛特的移情理论强调了移情的认识论意义:既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外部世界,又可以帮助人们巩固道德知识。移情主要通过疑问、断言、感激和警告这四种方式来认知世界。斯洛特通过对移情的认识论意义与言语理论意义的扩展,使"移情"的哲学意义跳出了传统的伦理学与非伦理学囿限,拓展至更普遍、更广泛的实务工作及公安工作之中:具备移情能力的刑事侦查人员有助于犯罪再现;治安调解人员移情能力的强弱影响着调解手段和方式的选择,往往决定着调解的成功与否;针对犯罪人员的移情训练可明显促进矫治工作的进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