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五味

五味

五味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3年内共计188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中国文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75199篇;相关期刊317种,包括考试周刊、拳击与格斗、健康必读(中旬刊)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内经研讨会、中国·天津第五届国际中医药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国际针灸学术交流会等;五味的相关文献由3279位作者贡献,包括叶正良、郑永锋、范立君等。

五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06 占比:0.67%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5199 占比:99.33%

总计:75707篇

五味—发文趋势图

五味

-研究学者

  • 叶正良
  • 郑永锋
  • 范立君
  • 周大峥
  • 孙建强
  • 彭可让
  • 杨悦武
  • 不公告发明人
  • 李学敏
  • 王未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徐成
    • 摘要: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漫长的农业史、丰富的物产都对美食的追求渗入中国文化的每一个角落。在悠远的美食史浸润下,中国人对于美味的追寻则不止于口腹,更将口味抽象地总结为“五味”,将其与“五声”“五色”乃至于“五行”等量齐观,既认为“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孙子兵法》),又警惕地思考“五味令人口爽”(《道德经》),使其进入了哲学的境界。
    • 范玲
    • 摘要: 现在人们非常重视养生保健,而中医养生是被大家广为认可的一种养生方法,中医养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药物养生。很多人选择服用中药来治病保健的最大原因想必就是“中药没有毒副作用”。我在临床就经常会听到患者甚或医师提及“中药安全,副作用小或没有副作用”的说法。其实,中药有四性五味,每味药都在这些性味中有所偏重,医家也正是利用这些偏重来纠正人体失常之处。如果不了解确切病因,不正确辨证,就盲目使用中药,非但达不到补益的目的,还可能会加重病势,更甚者引病转化。
    • 王正元; 刘明芳; 李万瑶
    • 摘要: 天鼎穴(TianDingLI17)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第17个穴位。天,“颠也”,指天人地三部之上部也;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三足两耳。此穴位于颈部胸锁乳突肌后缘,而胸锁乳突肌特征为一肌三头(一头附着于乳突,其他二头,分别附着胸、锁二骨)似三足鼎立,故名。
    • 高亚军; 王勇奇; 彭艳梅
    • 摘要: 五液、五脏及五味存在着密切联系,在《黄帝内经》及历代医家著作中多有论述。该文主要从“顺之为补,逆之为泻”的角度,探讨五液、五脏及五味的关系,并基于五味补泻五脏理论及药食同源思想,提出通过食疗补泻五脏进而调节五液排泌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
    • 杨佳鑫; 曹晓燕
    • 摘要: 大多吃过中药的人对其味道记忆都是苦味。所有的中药都是苦的吗?当然不是。中药有辛、甘、酸、苦、咸五类不同的药味[1]。此五味既体现药物的实际性能,又反映药物的临床疗效。一般认为:辛味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的作用;甘味可以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酸味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苦味能清泄火热、泄降逆气、通泄大便、燥湿坚阴;咸味可以泻下通便、软坚散结。本文将带大家品味一下中药的“五味”。
    • 王宇僖; 孟依临; 王彤
    • 摘要: [目的]挖掘《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痰饮附咳嗽篇》的用药特点并分析潜在规律,进而指导痰饮病的临床用药。[方法]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痰饮附咳嗽篇》的所有方剂录入Excel,统计方剂中单味药的频次、常用药对以及药物组合,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对药物关联规则及核心药物组合进行分析。[结果]《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痰饮附咳嗽篇》共包含方剂44首,涉及药物85味;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为半夏、人参、炙甘草、茯苓;最常见的药对:半夏和茯苓、半夏和陈皮、炙甘草和半夏;基于关联规则发现的常见药物组合:白术→炮姜(置信度0.83)、五味子→人参(置信度0.71)、桑白皮→人参(置信度0.71);挖掘出核心组合2个,五味子、桑白皮、人参,半夏、炮姜、陈皮。[结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痰饮附咳嗽篇》中常用药物和思路符合仲景治疗痰饮疾病的原则和用药思想,在此基础上重用化痰止咳药,重视调理肺腑,多用辛温药物发散行气、调畅气机,研究宋代医家对痰饮病的治疗思想,能够为现代临床治疗痰饮疾病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 胡贵洪
    • 摘要: 古诗词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通过古诗词教学,教师能够让学生认同、热爱中华文化,汲取文化精髓,坚定文化自信。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探寻、赏析、感受、汲取、共情”,浓郁古诗词的“本味”“韵味”“意味”“文味”“育味”,引导学生爱上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育人目标。
    • 张玉婷; 易华; 朱振华
    • 摘要: 目的对近20年中药空气消毒的选方用药特点及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推广中药消毒,进而发挥中药空气消毒在防疫中的优势。方法以“中药空气消毒”为检索关键词,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主索引,检索近20年公开发表的文献,严格依据纳入标准对资料进行筛选,将所筛选的文献报道逐一录入数据库,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现代文献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等方面,对高频药物进行分析,总结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结果按功效统计,化湿药使用频数最多,化湿药、清热药、解表药、止血药、温里药、开窍药、补虚药7类药使用频数,占总比例的85.45%;按四气五味统计,温性药使用频数最高,寒性药次之,寒、温两性药使用频数占总比例的81.5%,临床用药注重辛苦甘三味的配伍应用;按归经统计,归经以入肺、胃、脾、肝、心经药物居多。结论本研究统计显示,临床用药以化湿药、清热药、解表药使用频次最多,其中以苍术的使用频数最高,艾叶、藿香、连翘、佩兰、金银花、桂枝、丁香、白芷、板蓝根、贯众、石菖蒲次之,上12味药是中药空气消毒的首选用药;以药性看,凸显了以温、寒相伍,辛苦甘相配的用药特点;以归经论,中药空气消毒用药主归肺经,胃、脾、肝经次之,体现了从肺、从胃、从脾、从肝论治疫病的诊疗思路,对临床应用有着积极的意义。
    • 袁铭; 何富乐
    • 摘要: 《黄帝内经》有言:“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于胃以养五藏气。”它强调了胃在人体中的重要性---饮食进入胃里,最终转化形成的营养物质是能够滋养其他脏器的。中医将胃部不适分为两种:胃寒、胃热。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寒凝气滞是胃寒的主要病因。那么会出现哪些症状呢?上腹部不适:不舒服,更甚者有反酸水的情况,原本胃酸在胃里安安稳稳地工作,但是突然之间涌了上来,整个食道有些许灼烧感,嘴里也是酸苦味。
    • 甄雪燕(图/文)
    • 摘要: 据《周礼·天官》的记载,周王为了过冬,足足准备了百二十瓮的酱,也就是存放了120缸酱。尽管秦汉以后,人们的饮食发生了变化,但酱一直是作为一种特别的调料出现在餐桌上。酱之用《周礼》中有“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的记载。在这里,五味被认为是醯、酒、饴、姜、盐。唐代儒学家贾公彦解释道:“醯则酸也,酒则苦也,饴蜜即甘也,姜即辛也,盐即咸也。”就是用5种不同的调味品来解释酸、苦、甘、辛、咸5种不同的味道。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