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68篇,主要集中在心理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5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486653篇;相关期刊166种,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与行为研究、心理研究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15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2015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学术年会等;选择性注意的相关文献由49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恒超、魏景汉、侯彪等。
选择性注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86653篇
占比:99.95%
总计:486907篇
选择性注意
-研究学者
- 张恒超
- 魏景汉
- 侯彪
- 刘芳
- 焦李成
- 王玉平
- 金志成
- 马文萍
- 崔莉莉
- 罗跃嘉
- 阴国恩
- 周晓林
- 唐旭
- 尚荣华
- 屈嵘
- 张丹
- 张向荣
- 张菁
- 李红
- 杨淑媛
- 汶茂宁
- 焦书兰
- 王彦
- 王甦
- 肖雨然
- 闫苍松
- 马晶晶
- 魏萍
- 丁锦红
- 付强
- 任国防
- 侯文刚
- 刘扬
- 刘畅
- 刘登堂
- 卓力
- 卓恺明
- 吕勇
- 吴之洪
- 吴彦
- 吴悠
- 唐孝威
- 国雁萌
- 孙甲松
- 张家健
- 张玲
- 张辉
- 张通
- 张雅旭
- 张雷
-
-
钟丽平;
陈卓铭
-
-
摘要: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是以社交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并伴随刻板行为模式、兴趣狭窄等社会特征。目前对ASD的研究除关注其共同注意力[1](joint attention)、中央执行系统[2](central executive system)、心理推理[3](theory of mind,ToM)等认知能力外,研究者愈发关注ASD个体的选择性注意,特别是视觉搜索能力[4—6]。视觉搜索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要求个体在干扰刺激背景中选择指定目标,这是个体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梳理以往的实验研究发现,ASD个体视觉搜索能力的研究结果存在矛盾之处。
-
-
眭昕
-
-
摘要:
从认知负荷视角分析英语专业新生的听力理解困难,提出选择性注意的元认知策略与篇章图式认知策略相结合的应对策略,培训学生在句子层面、段落层面和篇章层面快速把握句子、段落、篇章的信息要点。策略培训结果显示:这两种策略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听力理解的语音感知和信息分析阶段把握口语语篇的重点信息,降低记忆和认知负荷,提升理解效果。
-
-
彭姓;
唐晓雨;
蒋浩;
石荣;
常若松
-
-
摘要:
为考察选择性注意如何影响行人整合交通信号中的多感觉加工优势,研究采用线索—靶子范式,操控交通信号类型(视觉/传统视觉信号灯、听觉、视听觉/有声信号灯)和信号呈现位置(线索化位置、非线索化位置)两个变量,分析被试对视觉、听觉、视听觉三类刺激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并通过对相对多感觉反应增强值(rMRE)和竞争模型(race model)的计算,对多感觉加工优势效应进行量化。结果发现:有声信号灯能够产生多感觉加工优势,选择性注意会减弱有声信号灯的多感觉加工优势。该研究结果为有声信号灯的设置提供了理论依据,且提示应当避免在环境中设置容易引起行人选择性注意的设施。
-
-
叶艳丽;
喻平
-
-
摘要:
心理学对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策略的发展特点、使用效果、训练干预等方面.将这些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提出三条教学策略:教给学生专注于重要信息的策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重要信息,以培养选择性注意策略;引导学生使用画图(包括示意图和概念图等)、类比、拓展等策略,以培养精加工策略;引导学生使用理解、联系、策略、反思等四类问题进行元认知自我提问,以培养元认知策略.
-
-
李巍;
赵洪朋
-
-
摘要:
目的:探讨背外侧前额叶活动水平对拳击运动员选择性注意的影响.方法:实验对象为20名高水平拳击运动员,随机分配接受磁刺激(10人)和伪刺激(10人).以经颅磁刺激为干预手段,采用视觉搜索任务,任务分为有刷新功能参与任务和无刷新功能参与任务.因变量指标为行为和脑电数据.结果:磁刺激组在搜索任务中反应时和准确率均高于伪刺激组,且在有刷新功能参与任务中差异更大.两组运动员N1、P2、N2成分的潜伏期和波幅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在不同的搜索任务中,各脑区的神经活动特征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背外侧前额叶的活动水平影响选择性注意的行为表现和脑神经活动,表现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提高选择性注意的反应速度和准确率,重复经颅磁刺激使大脑皮层激活时程缩短,心理能量消耗减少.
-
-
李文斌;
谢小萍;
常耀明
-
-
摘要:
脑力负荷生理测量在工效学中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脑力劳动中的信息加工过程会引发神经系统的活动,神经系统的活动可引起相应生理指标的改变,从而间接反映脑力负荷的变化.本文首先重点介绍了认知负荷理论和信息加工模型来阐述信息加工与脑力负荷的关系.基于信息加工模型,进一步介绍了选择性注意的信息加工方式和加工控制对脑力负荷的影响,最后对脑功能成像方法结合信息加工理论和模型测量脑力负荷进行了展望.
-
-
李莎;
冯洁;
任杰
-
-
摘要:
cqvip: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高2.93%。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会逐渐衰退,出现认知老化的现象。认知老化是指个体在步入老年后其认知功能逐渐衰退的现象[1]。研究显示,认知老化具有加工速度减慢(感觉运动和中枢加工)、工作记忆衰退、抑制无关刺激能力减弱的特点[2]。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注意力会逐渐降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整体认知功能的老化有关。而注意的选择作为其重要特征,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对老年人的选择性注意的运动干预及评估方法进行综述。
-
-
马志国
-
-
摘要:
许多中小学生的人际交往陷入误区,原因何在?本文通过典型案例生动而深刻地说明,人们心中的"疤痕",强烈地影响着人们对外界的感知.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的往往是我们想听到的,学生们也是这样.本文结合案例辅导提出,人身上的许多特点都是中性的,不能简单地说成是缺点.所以,应该指导学生们学会对自己身上的特点积极赋义,学会从积极角度看自己,学会喜欢自己.
-
-
祝雨;
孙黎;
罗翔升;
郭晓杰;
陈彦博;
郑苏丽;
刘璐;
曹庆久;
王玉凤;
宋艳
-
-
摘要:
目的:探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选择性注意能力受损及与任务相关的大脑激活特点.方法:选取24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的ADHD儿童和26例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儿童,使用视觉搜索范式,在两种任务难度条件下,通过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实验比较其与选择性注意有关的任务表现和大脑激活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ADHD儿童在视觉搜索任务中正确率降低[(78.81±12.95)% vs.(86.90±10.06)%,P<0.01],左侧额下回的神经活动减弱[(0.10±0.22)%vs.(0.25±0.22)%,P<0.05],且两组被试在完成视觉搜索任务时,左侧额下回的神经活动强度与任务正确率呈正相关(r =0.28,P<0.05).结论:ADHD儿童选择性注意能力受损,左侧额下回活动减弱可能参与其选择性注意能力缺陷的神经病理机制.
-
-
郭心毅;
徐小辉;
刘赢杰;
李谷音
-
-
摘要:
文章首先阐述了教学交互的概念及内涵,然后分析了教学交互中"教"与"学"的差异,最后提出了"教"与"学"交互有效性问题的对策,包括利用选择性注意,实现有效教学;运用深度交互,实现有效教学.
-
-
-
-
-
-
范承贵;
刘思聪;
李凌
- 《2015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人类处理视觉信息是有选择性注意的,受到任务目标和刺激物本身的双重影响.现在,情绪性刺激对于选择性注意,尤其是自上而下的背侧注意网络的影响机制认识不够全面.本实验采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的技术来观察情绪性面孔(高兴,恐惧和中性)对于空间选择性注意在背侧注意网络(主要是额眼动区FEF,顶内沟IPS)、杏仁核以及梭状体的功能影响.实验范式中指示注意的方向(左侧或右侧),18名被试将注意集中在指示方向上,并对注意同侧的目标小面孔进行按键反应.结果表明,FEF和IPS表现出对于注意左侧(左视野,右半球)强烈的偏侧性,在双侧梭状体都发现了注意方向和情绪的交互作用,而在杏仁核没有发现情绪和自上而下选择性注意的影响.
-
-
-
山磊;
宋鲁平;
张通
- 《第四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 2009年
-
摘要:
目的:考察与注意和语言加工密切相关的特异性波型发生的大脑部位,电位随时间变化的方式和峰潜伏期时程等改变。rn 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09年2月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住院的脑卒中患者4例及无神经系统疾患的健康人15例,实验采用stroop实验范式为基础,将字色一致(红、绿)和字色不一致的两组字(红、绿)进行反复随机排列逐个呈现。实验组及对照组均采用128导脑电图仪进行记录,结果应用Stat View(美国SAS公司)的事件相关电位数据处理软件包进行分析,再利用Geosource软件进行源定位。rn 结果:两组被试均出现了波峰在680ms左右的一个晚成分波,实验组的波幅大大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朗读的波幅最高,单纯判断的波幅最低,朗读+判断的波幅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而实验组的结果相反。之后应用Geosouree软件对上述结果进行源定位处理。对照组结果单纯判断时激活的脑区为Brodmann分区8区、9区和7区,其中以8区面积最广泛,消耗的能量最大。单纯朗读时激活的脑区为Brodmann分区10区、8区、7区和18区,其中以10区面积最广泛,消耗的能量最大。朗读+判断时激活的脑区为Brodmann分区10区、32区、9区、8区和7区,其中10区和8区的面积广泛,消耗的能量大。实验组的结果单纯判断时激活的脑区为Brodmann分区6区、5区、7区和18区,其中5区和7区面积最广泛。单纯朗读时激活的脑区为Brodmann分区6区和10区,激活的面积相对少且消耗的能量也少。而朗读+判断时激活的脑区非常广泛。rn 结论:与言语加工有关的脑区为Brodmann分区10区,也就是扣带前回。在执行双任务时所激活的脑区更广泛,从脑地形图上可以看出双任务激活的脑区为完成两个单任务的时激活的脑区的总和。脑损伤后非流畅性失语的病人在言语加工时参与的脑区明显减少,这也是造成失语的一个重要因素。
-
-
-
郑南宁
- 《全国信息与自动化技术推广应用大会》
| 2001年
-
摘要:
本文对认识过程的信息处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阐述了一类智能机器原型与认识模型的关系,讨论了新型人工智能系统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认识科学和信息科学交叉的若干重要基础研究内容,并进一步提出用混沌吸引子实现联想记忆的思想和新型人工智能系统结构.
-
-
郑南宁
- 《全国信息与自动化技术推广应用大会》
| 2001年
-
摘要:
本文对认识过程的信息处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阐述了一类智能机器原型与认识模型的关系,讨论了新型人工智能系统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认识科学和信息科学交叉的若干重要基础研究内容,并进一步提出用混沌吸引子实现联想记忆的思想和新型人工智能系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