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3年内共计1806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儿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85篇、会议论文90篇、专利文献173595篇;相关期刊521种,包括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临床儿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47种,包括2015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年会、浙江省康复医学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老年精神障碍学组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全国儿科神经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相关文献由358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玉凤、杜亚松、苏林雁等。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85 占比:0.96%

会议论文>

论文:90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73595 占比:98.99%

总计:175370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文趋势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研究学者

  • 王玉凤
  • 杜亚松
  • 苏林雁
  • 钱秋谨
  • 静进
  • 刘璐
  • 孙黎
  • 曹庆久
  • 杨莉
  • 董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谢娆; 高煦平; 赵驿鹭; 钟苑心; 孙霄; 杨智; 杨莉; 曹庆久
    • 摘要: 目的:探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静态以及动态功能连接的异常。方法:收集智商高于80的6~16岁符合DSMIV诊断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97例(男78例,女19例)和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儿童74例(男45例,女29例)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比较两组全脑静态功能连接和动态功能连接指标。结果: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的静态功能连接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腹外侧前额叶与全脑其他脑区功能连接的模式变异性大于正常对照组[(0.65±0.07)%vs.(0.60±0.08)%,P<0.01]。结论:动态分析提示腹外侧前额叶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关键脑区,为理解疾病的脑机制提供可能的新视角。
    • 苏怡; 王业鑫; 杨莉; 曹庆久; 孔庆梅; 王玉凤; 杨智
    • 摘要: 目的:采用机器学习模型,探讨预测哌甲酯控释片(OROS MPH)与托莫西汀(ATX)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疗效的临床和认知特征指标。方法:纳入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6~16岁ADHD患者237例,1∶1随机接受OROS MPH或ATX治疗,以缓解作为结局指标。以基线ADHD评定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执行功能测查结果为特征,分别构建两种药物的疗效预测模型。结果:临床症状较轻、C因子智商较高、执行功能计划和抑制受损较轻的患者,OROS MPH疗效更好,疗效预测模型准确率81.3%;而对于ATX,B因子智商较高、执行功能启动和抑制受损较轻的患者,疗效更好,预测模型准确率80.7%。结论:患者基线智商水平、执行功能受损程度是OROS MPH与ATX疗效的重要预测指标,同时,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也是OROS MPH疗效的预测指标。
    • 何山; 张劲松; 帅澜; 邱美慧; 华颖; 夏卫萍; 王周烨; 王姗姗; 巫静怡; 陆璐; 吴佳惠
    • 摘要: 目的:评价亲社会情感受限量表(LPEQ)中文版测评学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ADHD诊断标准的门诊儿童243例(年龄6~12岁),由家长填写LPEQ,同时完成SNAP-Ⅳ评定量表(SNAP-Ⅳ)、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和冷漠无情特质量表(ICU)作为分析LPEQ的校标工具。选取其中33位家长间隔2周再次填写LPEQ以检查重测信度。结果:该量表为一因子结构(解释方差57.5%);LPE量表总分与SNAP-Ⅳ的多动冲动和对立违抗因子(r=0.36~0.47,均P<0.01)、ICU量表的冷漠、不关心因子和总分(r=0.48~0.63,均P<0.01)以及SDQ的行为问题和亲社会因子(r=0.40~0.46,均P<0.01)呈正相关;实证效度显示ADHD共患病组得分高于单纯ADHD组得分。LPEQ的同质信度为0.84,重测信度为0.81。结论:中文版LPEQ在评估学龄ADHD儿童的LPE中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
    • 曹龙飞; 沈腾辉; 付云想; 骆宏; 方妍彤
    • 摘要: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的认知任务评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有效性。方法研究纳入ADHD儿童61例和健康儿童43例,分别作为ADHD组、对照组。两组儿童均完成VR任务和持续操作任务(CPT),比较两组儿童完成VR任务的正确个数、CPT正确率、CPT反应时和反应时标准差,并对ADHD儿童在VR任务中和CPT中的行为表现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DHD组儿童完成VR任务的正确个数、CPT正确率、CPT反应时标准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HD组完成VR任务正确个数与CPT正确率存在正相关(P<0.01),与CPT反应时标准差存在负相关(P<0.01)。结论VR任务可以区分ADHD儿童和健康儿童,评估ADHD的可靠性与CPT相当。
    • 任园春; 宋以玲; 谢永涛
    • 摘要: 目的:探讨运动对ADHD儿童抑制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Cochrane Library、EMbase建库至2021年5月有关运动对ADHD儿童抑制功能影响的文献,采用Reviewer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篇文献,共12项研究,研究对象累计644例。分析显示,运动对改善ADHD儿童抑制功能有积极影响(SMD=0.74,95%CI:0.36~1.11,P<0.001)。亚组分析显示,长期规律进行以开式运动技能为主、中至高强度运动的患儿,抑制功能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SMD=0.84、0.95、0.56,95%CI:0.40~1.28、0.52~1.38、0.13~1.00,均P<0.05);小运动量(SMD=1.04,95%CI:0.35~1.72,P<0.01)和大运动量(SMD=0.57,95%CI:0.04~1.10,P<0.05)对患儿抑制功能的影响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运动可改善ADHD儿童的抑制功能,开式动作技能为主的、中至高强度的长期规律运动可显著提升患儿的抑制功能。
    • 张馥玉; 李亚平
    • 摘要: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1日—2020年4月21日,采取主题词结合自由词检索方式,并采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Meta分析。最终共纳入17篇文献,合计1407例患儿。结果:(1)中药组治疗ADHD的临床总疗效(中医证候减分率)[OR=0.13,95%CI(0.06,0.19),P<0.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OR=0.08,95%CI(0.04,0.18),P<0.00001]优于西药治疗,而临床总疗效(SNAP-IV减分率)[OR=1.19,95%CI(0.85,1.68),P=0.32]、SNAP-IV评分下降情况[SMD=-0.56,95%CI(-1.16,0.04),P=0.07]与西药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2)中药联用西药组治疗ADHD的临床总疗效(SNAP-IV减分率/中医证候减分率)[OR=2.28,95%CI(1.28,4.06),P=0.005]/[OR=0.19,95%CI(0.09,0.28),P<0.001]、SNAP-IV评分下降情况[SMD=-1.46,95%CI(-1.80,-1.12),P<0.0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OR=0.26,95%CI(0.11,0.64),P=0.003]均优于西药治疗。结论:(1)中药治疗儿童ADHD在临床总有效率(SNAP-IV减分率)、改善ADHD核心症状方面与西药相当,改善中医证候,且不良反应少;(2)中药联用西药治疗儿童ADHD的临床总有效率(SNAP-IV减分率/中医证候减分率)优于西药,可改善ADHD核心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 谭丽芬; 骆志群; 王明义
    • 摘要: 目的:探讨研究治疗启动年龄对小学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儿保科收治的ADHD患儿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年级不同将其分为低年级组(n=35)和高年级组(n=35)。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及Conners教师评定量表TRS对两组患儿进行调查,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PSQ及TRS各项因子分。同时对两组患儿启动药物治疗,给予盐酸托莫西汀,按1.0~1.2mg/kg进行服用,固定培训师举行家长培训课,进行家庭行为治疗统一规范。结果:两组患儿Conners量表PSQ各项评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不同年龄患儿均有改善,且低年级组改善幅度大于高年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TRS各项评分均有改善,且低年级组明显优于高年级组(P<0.05)。结论:药物联合家庭干预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ADHD患儿临床症状,且启动治疗的年龄越小,症状改善更显著,疗效更佳。
    • 谢腾
    • 摘要: 通过CNKI数据库对感觉统合与执行功能的研究资料进行搜集,运用频次分析、共现分析和数据资料对比,对感觉统合与执行功能的研究发展过程、共同研究热点分布和未来趋势进行回顾,结果发现:感觉统合和执行功能属于渐强型热点研究领域,共同研究焦点是自闭症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症状表现。在此基础上,以“功能取向”为出发点,建构感觉统合和执行功能的认知行为模型,尝试整合特殊儿童的“行为问题”与“认知功能”,对其症状表现进行多角度的诠释,以期解释行为训练与认知训练相结合在干预过程中的必要性。
    • 海洋; 魏萍(综述); 寇巍; 姚红兵(审校)
    • 摘要: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类因上呼吸道不完全性阻塞引起的以睡眠中打鼾、呼吸暂停及白天嗜睡为主要表现的疾病。OSAHS使患儿在睡眠中反复发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导致睡眠结构紊乱,进而危害身心健康。近年研究表明,OSAHS不仅会影响儿童体格和智力发育,还会造成其心理行为异常。目前,关于OSAHS对儿童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影响已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但对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研究较少,且罕有学者进行总结归纳。该文总结OSAHS对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造成的影响及相应的病理机制,并分析了早期治疗的积极效果。
    • 钱安丹; 陶洁洁; 陈双利; 周荣辉; 楼飞灵; 王美豪
    • 摘要: 目的:探讨多巴胺D4受体(DRD4)基因第3外显子48 bp的二次重复等位基因型(2R)影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视觉功能网络的连接强度变化,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联性分析。方法:根据DRD4基因型分为62例2R非携带者组和41例2R携带者组,以视听整合持续性操作测验评估患儿的持续注意和反应控制的视觉水平,以SNAP-IV量表评估患儿的症状严重程度。并运用数据驱动的全脑分析-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分离出三个视觉功能相关的脑网络,进行组内分析和组间分析。结果:2R携带者的外侧视觉网络右侧颞枕叶表现为功能连接趋于增强,而右侧中央前回连接下降,右侧扣带回前部连接趋于下降;2R携带者的内侧视觉网络右侧枕上回连接趋于增强,左侧小脑上部连接趋于下降。在右侧颞枕叶,SNAP注意不集中评分与2R携带者的功能连接强度呈正相关(r=0.339,P=0.037),与2R非携带者呈负相关(r=-0.308,P=0.016)。结论:从基因-脑-行为的研究过程中发现DRD42R基因可能通过介导视觉网络变化模式促进ADHD注意缺陷症状的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