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钎焊
软钎焊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443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58517篇;相关期刊51种,包括材料科学与工艺、焊接技术、焊接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5中国高端SMT学术会议、中西南十省(区)市第十三届焊接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全国焊接学术会议等;软钎焊的相关文献由661位作者贡献,包括苏明斌、何繁丽、严孝钏等。
软钎焊—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8517篇
占比:99.82%
总计:58624篇
软钎焊
-研究学者
- 苏明斌
- 何繁丽
- 严孝钏
- 苏传猛
- 苏传港
- 桧山勉
- 黄希旭
- 川崎浩由
- 仓泽阳子
- 庄鸿寿
- 渡边裕彦
- 王春青
- 陈智华
- 丁清峰
- 张新平
- 杉原崇史
- 李明雨
- 桥本昇
- 马鑫
- 斋藤俊介
- 黄明亮
- 吴建新
- 吴建雄
- 张启运
- 洪习何
- 苏燕旋
- 赵宁
- 井上裕之
- 叶桥生
- 孙福林
- 张宇航
- 张涛
- 徐金华
- 萩原崇史
- 黄守友
- 戴贤斌
- 牛济泰
- 王凤江
- 笠间隆博
- 董闯
- 丁友真
- 上岛稔
- 佐藤勇
- 侯宪林
- 六本木贵弘
- 冷雪松
- 刘亮岐
- 刘爽
- 北泽和哉
- 卢斌
-
-
张贺;
冯佳运;
丛森;
王尚;
安荣;
吴朗;
田艳红
-
-
摘要:
Sn基合金焊接接头是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位,是实现电子元器件功能化的基础,电子整机失效往往由于焊点的损伤所导致,焊点的寿命预测对电子产品的可靠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金属间化合物(IMC)厚度是衡量焊点质量的重要参数,以IMC层厚度为关键性能退化参数,以62Sn36Pb2Ag组装的小型方块平面封装(QFP)器件焊点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在94、120和150°C三种温度贮存不同时间后的焊点微观形貌进行表征,测量了IMC层的厚度,基于阿伦尼乌斯方程建立了双侧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生长动力学模型.并以其作为关键性能退化函数,通过对初始IMC厚度进行正态分布拟合获得失效密度函数,进而获得可靠度函数对焊点的长期贮存失效寿命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有望对长期贮存焊点的寿命预测方式提供新的思路,为62Sn36Pb2Ag钎料的可靠应用提供试验和数据支撑.
-
-
吴松;
王淼;
王世芳
-
-
摘要:
针对微波射频组件上的玻珠、SMP、J30JM1微型电连接器及盖板和腔体的感应钎焊工艺技术,完成了钎焊接头的设计及制作,并根据试验样件材料、钎焊接头结构形式,完成了玻珠、SMP、J30JM1连接器以及盖板钎焊所需的感应线圈的设计及制作,通过工艺试验验证了设计制作的感应线圈,能够满足技术要求;以影响感应钎焊焊接工艺参数为参数变量,通过工艺试验获得各个参数的最优水平值,并进行试验验证,得到了最优钎焊工艺参数组合,钎焊完成的最终工艺样件焊缝外观满足技术指标要求。
-
-
熊祥玉
-
-
摘要:
我们知道,虽然回流焊工艺、回流焊接炉在SMT的焊接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如果没有网版印刷技术淀积的焊锡膏,一切皆为枉然。图90为回流焊的过程示意。SMT技术的焊接过程就是钎焊焊接。2.软钎焊的特点钎焊是指采用熔点比母材低的填充金属(称为钎料),在加热温度低于母材熔点而高于钎料熔点的条件下,依靠熔融钎料在母材表面(或断面)润湿→铺展→填缝。
-
-
贾伏龙;
崔洪波;
陈梁
-
-
摘要:
随着软钎焊工艺在微波组件制造中的广泛应用,为了满足高密度产品高标准多样化的焊接质量需求,对液态焊料流淌的控制成为一项现实的工艺难题,可以利用相应的阻焊技术来实现.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微波组件软钎焊中对于阻焊的特殊要求,指出现有常规阻焊胶应用面临的诸多问题,通过对比试验引进一种改进型阻焊胶,能有效保护产品非焊接区域,与无铅焊接工艺兼容性好,工艺操作简单高效,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满足了高可靠微波组件的要求.
-
-
-
-
冯展鹰;
姚瑶;
何心月;
周健
-
-
摘要:
铝及铝合金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散热器等领域.文中针对铝合金低温软钎焊中表面氧化膜难去除的问题,对铝用有机钎剂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提高钎剂的活性及稳定性,同时选取辛酸亚锡及氟硼酸锌作为活性剂成分.通过铺展实验及X射线成像技术研究了两者对钎焊时SnZn钎料铺展率及孔隙率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及差热分析手段深入探讨了活性剂在铝表面的作用机理.同时分析气孔产生的原因,解决钎剂活化后反应剧烈带来的气孔等焊接缺陷问题.结果表明,当辛酸亚锡重量百分比为8%,氟硼酸锌重量百分比控制在16%~24%时,可将软钎焊铺展率提高至90%以上,孔隙率控制在0.8%左右.
-
-
钟海锋;
马君杰;
冯斌
-
-
摘要:
本文对软钎焊用助焊剂在焊接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及要求做了简单概括,描述了常用助焊剂的组成成分和分类,并对助焊剂的组成成分及其在助焊剂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活性剂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并对助焊剂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
何仙来;
杨延江;
吴婷婷
-
-
摘要:
论文对微小型空分设备撬装式稀有气体分馏塔塔板装配工艺进行分析,分别从塔板结构、性能和强度要求,装配方法,焊接工艺,材料特性进行分析,发现软钎焊(锡焊)在小型分馏塔塔板装复中具有密封佳、变形小,操作简单,性能可靠等诸多优点。这对稀有气体这类精巧型设备研发提供重要的设计指导意见,并提高产品制造的精密度,清洁度,小型化,进而达到设备的高质量标准。
-
-
邹俊;
丁劲锋;
雷威
-
-
摘要:
In order to develop laser soft soldering technique, an automated semiconductor laser soldering system was devel-oped.A three-axis motion platform driven by stepping motors was used in positioning system, and Mitsubishi PLC was used to get real-time motion control and precise positioning of the motion platform in control system. Semiconductor laser power modules were designed to achieve constant current input and stable laser output power. The developed system achieves precise positioning of stations,fast response, coordination of feeding and laser heating. The solder joints are with good welding quality and the system has a high welding efficiency, which has great value in actual production.%为开发激光软钎焊技术,研制了一种半导体激光自动锡焊系统.定位系统采用步进电机驱动三轴运动平台,控制系统以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实时控制运动平台的运动及精确定位.设计了半导体激光器的电源模块,实现了恒流源激励输入、稳定功率的激光输出.研制的半导体激光自动锡焊系统实现了工位的精确定位、快速响应及送锡与激光加热相协调.焊点焊接质量良好,焊接效率高,对实际生产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
-
王永红;
邱华盛;
刘哲
- 《2019中国高端SMT学术会议》
| 2019年
-
摘要:
本文从某集成电路板的生产加工工艺、结构组装、焊盘设计、器件引脚插针与通孔孔壁间隙以及电烙铁回温性等方面着手,探讨了"手工焊引入飘带状锡渣的形成机理",以便利于现代电子装联软钎焊工艺开展生产过程质量管控.对于电子智能制造工艺具有一定的鉴借意义,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
曾志
- 《第十二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ICFDM2016)》
| 2016年
-
摘要:
电连接器作为航天、汽车和电子产品中电信号传输、电路连接、机械连接和实现特定功能的重要配套元件,数量庞大、地位重要.相对于其它电子元器件而言,电连接器因其固有的热插拔特性导致失效机理较为复杂,机械故障因素突出,必须解决一系列有关电连接器耦合失效和可靠性的科学问题.本项目针对电连接器激光软钎焊技术这一新工艺新方法,开展焊点的失效分析及可靠性研究。研究多次热替换条件下焊点在电阻热循环、微动磨损、振动时效和插拔冲击力作用下的应力演变规律,并结合热力学统计理论和基于定时测试的综合应力加速寿命实验,对焊点的热替换疲劳寿命进行预测。项目成果可解决制约电连接器焊接效率及可靠性提高的关键和共性问题,扩展激光焊接的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
-
雷玉珍;
宋晓国;
胡胜鹏;
闫强强
- 《第二十一届全国钎焊及特种连接技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以增强相体积为45%的SiCp/2024Al复合材料和SiC陶瓷为母材,通过分别对SiCp/2024Al复合材料表面电镀铜和SiC陶瓷表面化学镀铜的金属化方法,采用Sn3.0Ag0.7Cu钎料进行钎焊,并利用扫描电镜、材料试验机等研究了钎焊接头的显微组织、剪切断口形貌以及钎焊保温时间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电镀铜后的SiCp/2024Al复合材料能够实现与表面化学镀铜的SiC陶瓷的软钎焊,在260°C下保温0.5min能得到剪切强度为24MPa的接头,焊缝组织致密,钎料对电镀铜后的SiCp/2024Al复合材料和化学镀铜后SiC陶瓷的润湿性都良好,断裂部位发生在铝基复合材料与电镀铜结合处以及电镀铜层较薄弱处.
-
-
杨明;
吴建新;
徐金华;
苏培燕;
李明雨
- 《中西南十省(区)市第十三届焊接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本文制备了几种具有特定形貌界面IMC晶粒的焊点,并对这些焊点进行了不同高度下的剪切试验,通过对其剪切力、断口形貌以及钎料基体微观组织的分析,系统地讨论了钎料基体微观组织以及界面IMC晶粒对焊点剪切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软钎焊互连焊点的剪切力主要受钎料基体微观组织以及界面IMC形貌的影响,与界面IMCs厚度关系不大,通过感应加热的方法对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服役或储存的焊点进行二次重熔是提高其可靠性一种可行的方法.
-
-
李明雨
- 《第十二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ICFDM2016)》
| 2016年
-
摘要:
Cu6Sn5的生成是电子封装软钎焊互连点界面冶金成形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互连点尺寸越来越微小,界面Cu6Sn5占互连点的体积分数越来越大,对焊点可靠性的影响不容忽视,所以其物理性能的表征及对互连点可靠性的影响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是,由于缺乏对互连点界面Cu6Sn5成形及演化机制的深入认识,近年的研究结果存在诸多偏差,混淆对微小互连点可靠性的准确认识.本项目结果系统地阐明软钎焊界面Cu6Sn5的冶金成形机制及其演化规律,对单晶Cu6Sn5物理性能表征及微小互连点力学性能的研究提供原理性基础.
-
-
杨明;
吴建新;
吴建雄;
李明雨
- 《2015中国高端SMT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软钎焊是电子产品工业生产中一个必要的工艺。本文研究了固相反应过程中无铅焊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的取向演变行为以及其对界面IMC生长动力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固相反应过程中形成于Sn3.SAg/Cu界面处的Cu6Sn5晶粒呈现出织构型生长,织构的形成起源于固相老化过程中界面Cu6Sn5的熟化长大,织构的形貌取决于初始焊点中界面Cu6Sn5晶粒的晶体取向.界面Cu6Sn5晶粒的这种织构型生长行为影响界面IMCs的生长.
-
-
孙磊;
邱华盛;
统雷雷
- 《2015中国高端SMT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在SMT的工程实践当中,出现短路问题时大家往往采用减少焊膏量的方法解决.但在处理高速连接器短路问题时,多次尝试的失败促使重新认真的分析该短路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机理,经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终于发现增加焊膏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某些特定情况下的焊接短路问题.从这个具体的改善案例对软钎焊的机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助焊剂在软钎焊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通过对的机理分析,使深感在面对现场问题时,应如何透过现象表现,深挖问题的本质,并灵活运用焊接理论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