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踝关节骨折

踝关节骨折

踝关节骨折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890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72篇、会议论文75篇、专利文献57448篇;相关期刊553种,包括双足与保健、健康大视野、医药前沿等; 相关会议56种,包括第六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首届北京国际外固定与骨-关节修复重建大会、第五届全国创伤骨科学术会议等;踝关节骨折的相关文献由559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强、王斌、王满宜等。

踝关节骨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72 占比:4.60%

会议论文>

论文:75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57448 占比:95.28%

总计:60295篇

踝关节骨折—发文趋势图

踝关节骨折

-研究学者

  • 王强
  • 王斌
  • 王满宜
  • 俞光荣
  • 冯青
  • 刘峰
  • 刘杰
  • 刘涛
  • 刘磊
  • 姜保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邢秀峰; 樊春海; 张宏伟; 冯瑞; 王建飞; 王炜
    • 摘要: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60例踝关节骨折为对象,依据术后DVT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DVT组(n=11)和非DVT组(n=49).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分析影响踝关节骨折并发DVT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DVT组与非DVT组在年龄、骨折原因、骨折类型、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561)、骨折类型(OR=3.978)、骨折原因(OR=2.351)、D-D(OR=3.622)为踝关节骨折患者并发DVT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龄、高能量损伤、Pilon骨折及D-D水平升高为踝骨骨折患者并发DVT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密切关注此类患者,预防术后DVT的发生.
    • 刘玉波; 张会增; 张同润; 睢更义; 马楠; 程旭; 高旭鹏; 许敬; 王朝亮
    • 摘要: 背景:踝关节骨折手术后关节解剖形态的恢复,对关节的活动度和关节功能有极大的影响,以往研究仅仅关注术后踝穴高度恢复情况,因此研究骨折术后踝穴形态变化与功能变化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术后踝穴形态变化与踝关节功能及踝关节活动度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踝关节功能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纳入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268例单侧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Mazur评分法对所有患者患侧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并分组:Mazur评分优(93-100分)132例,良(87-92分)65例,可、差(60岁、骨折分型C型、开始康复时间>7 d、未行跟骨牵引以及踝穴形态指标(患侧和健侧踝穴宽度、踝穴深度、冠状位角度以及矢状位角度差值大)均为影响踝关节骨折患者手术后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5)上述结果证实,踝穴形态变化与踝关节功能及踝关节活动度之间存在负相关性,患者患侧和健侧踝穴宽度、踝穴深度、冠状位角度以及矢状位角度差值增大以及高龄、未做跟骨牵引、康复训练时间晚以及C型骨折为患者膝关节功能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临床中需对这类患者引起重视。
    • 李琪琛; 韩树峰; 贾二龙; 贾雅楠
    • 摘要: 背景:三角韧带在维持踝关节正常生物力学稳定性中起着关键作用.三角韧带的损伤处理不当可造成创伤性关节炎、慢性踝关节不稳等,但目前对于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诊疗方案仍然存在争议.目的:对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断及修复与重建的进展进行综述.方法:英文以"ankle,deltoid ligament,diagnosis,management"为检索词;中文以"踝关节、三角韧带、诊断、治疗"为检索词,在PubMed、中国知网、VIP中国期刊网检索相关文献,初级共检出文献290篇,其中69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结果 与结论:①三角韧带限制了距骨外翻外旋,起着维持踝关节内侧稳定性的重要作用;三角韧带受损后踝关节内侧稳定性降低,后足力线逐渐发生变化,随后出现扁平足等相关畸形,长期将导致踝关节骨软骨退行性变的发生;②综合患者症状、影像学资料以及踝关节镜下探查可以明确内踝损伤;③不同类型踝关节损伤的应对策略不同,尤其对于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三角韧带的修复是至关重要的;鉴于下胫腓螺钉固定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学界正在探索运用三角韧带修复术替代下胫腓螺钉固定,避免二次手术和下胫腓复位不良等问题;由于三角韧带修复具有手术时间长等缺点,而suture-button固定方法也可避免下胫腓螺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此临床上需要实施大样本试验,比较在下胫腓联合受损时修复三角韧带与suture-button固定的术后效果;带线锚钉技术是目前临床上修复内侧副韧带最常见的技术.
    • 刘玉波; 张会增; 张同润; 睢更义; 马楠; 程旭; 高旭鹏; 许敬; 王朝亮
    • 摘要: 背景:踝关节骨折手术后关节解剖形态的恢复,对关节的活动度和关节功能有极大的影响,以往研究仅仅关注术后踝穴高度恢复情况,因此研究骨折术后踝穴形态变化与功能变化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术后踝穴形态变化与踝关节功能及踝关节活动度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踝关节功能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纳入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268例单侧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Mazur评分法对所有患者患侧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并分组:Mazur评分优(93-100分)132例,良(87-92分)65例,可、差(60岁、骨折分型C型、开始康复时间>7 d、未行跟骨牵引以及踝穴形态指标(患侧和健侧踝穴宽度、踝穴深度、冠状位角度以及矢状位角度差值大)均为影响踝关节骨折患者手术后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⑤上述结果证实,踝穴形态变化与踝关节功能及踝关节活动度之间存在负相关性,患者患侧和健侧踝穴宽度、踝穴深度、冠状位角度以及矢状位角度差值增大以及高龄、未做跟骨牵引、康复训练时间晚以及C型骨折为患者膝关节功能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临床中需对这类患者引起重视.
    • 王强; 陶率先; 李钊伟
    • 摘要: 下胫腓联合的创伤性损伤通常是由高能量踝关节损伤引起的。它们可以发生为孤立的韧带损伤,也可合并踝关节骨折。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对骨科医生来说是一个挑战。最近的文献增加了有关损伤力学分析和治疗结果的思考,但关于诊断、植入物和术后方案仍有许多争议。本文综述了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包括解剖学和生物力学,诊断,分类和治疗选择。
    • 张斌
    •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推拿按摩联合个性化功能康复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踝关节活动度、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0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于术后采取常规功能康复治疗措施(下肢持续性被动运动、踝关节主动运动、非负重站立活动等),观察组患者于术后采取中药熏洗、推拿按摩联合个性化功能康复治疗措施,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踝关节活动度、炎性因子水平及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踝关节伸、屈、旋前、旋后活动度与治疗前比均增大,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负重时内翻、外翻活动度与治疗前比均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评分与治疗前比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药熏洗、推拿按摩联合个性化功能康复应用于踝关节骨折术后治疗,可促进患者踝关节恢复正常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同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 杨晴羽; 章建华; 徐敏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在踝关节骨折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共收治踝关节骨折患者156例临床资料,均行X线及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以手术分型作为金标准,分析基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用于踝关节骨折分型诊断临床效能。结果以手术分型作为金标准,X线用于PER型踝关节骨折诊断Kappa值、准确度、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高于其他分型,而SER型上述诊断效能指标则最低(P<0.05);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用于PER型踝关节骨折诊断Kappa值高于其他分型(P<0.05);基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结果用于踝关节骨折分型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Kappa值均显著高于X线(P<0.05)。结论基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在踝关节骨折分型诊断价值优于X线。
    • 邱林
    • 摘要: 目的探究踝关节骨折术后短腿石膏临时外固定在预防足下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7月于大余县人民医院行踝关节骨折手术的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及B组,各25例。A组采用短腿石膏临时外固定,B组采用简易绷带包扎,2组均持续观察至术后6个月,比较2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功能评分及足下垂发生率。结果A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00%,高于B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A组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足下垂发生率为0,低于B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术后采用短腿石膏临时外固定能够有效恢复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并可降低足下垂发生率,疗效确切。
    • 吴东; 牛忠锋; 陈晓冬
    • 摘要: 目的 研究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在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8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DR和60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根据术中所见对患者的踝关节骨折进行Lauge-Hansen分型,随后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在术前分型和术后疗效中的差异。结果 CT三维重建确诊为踝关节骨折的有86例,准确率为100%,DR确诊为踝关节骨折的有70例,准确率为81.40%,CT三维重建诊断踝关节骨折分型的准确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疗效结果评估结果中,CT三维重建对解剖复位的诊断效率高于DR检查,其中在SA及PER分型中两种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三维重建对术后内固定置入适宜率的评估中同样高于DR,其中SA及PER分型中内固定质量显著优于DR(P<0.05)。结论 CT三维重建凭借其高精度和全方位等特点,在踝关节骨折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 李月
    • 摘要: 目的研究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医院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的8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整理并总结患者护理方法,包括皮肤护理、健康教育、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和康复护理等内容,随访时间为1年,观察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分析并发症情况。结果8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1年,平均(7.41±1.04)个月;临床疗效为优49例,良32例,可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6.43%;84例患者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或创口感染等并发症;与护理前比较,患者出院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AOF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更高(P<0.05);与出院3个月比较,患者出院6个月AOF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文章总结的护理方法,可促进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尽快康复,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