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Dickkopf-1

Dickkopf-1

Dickkopf-1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37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基础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9篇;相关期刊84种,包括世界中医药、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等;Dickkopf-1的相关文献由50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万林、覃文新、吴曙光等。

Dickkopf-1—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7 占比:85.4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73%

专利文献>

论文:19 占比:13.87%

总计:137篇

Dickkopf-1—发文趋势图

Dickkopf-1

-研究学者

  • 刘万林
  • 覃文新
  • 吴曙光
  • 周颖
  • 孔令跃
  • 李红良
  • 王丕晓
  • 腊蕾
  • 饶进军
  • D·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应翔; 周江; 张杰; 陈孟宗
    • 摘要: 目的探讨Dickkopf-1水平与aSAH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Dickkopf-1水平。评估患者的基本特征,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评分(WFNS)和改良Fisher分级。通过3个月随访记录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建立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Dickkopf-1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SAH后血清Dickkopf-1水平显著升高(P<0.05)。Dickkopf-1水平与WFNS评分和改良Fisher评分高度相关(P<0.05)。预后不良患者Dickkopf-l水平显著升高(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Dickkopf-1是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Dickkopf-1水平可有效预测不良预后,结论血清Dickkopf-1水平与aSAH的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血清Dickkopf-l可能是预测aSAH不良预后的新生物标志物。
    • 张丽卿; 王建宝; 白小娟; 刘艳红; 李鹏花
    • 摘要: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Dickkopf-1(DKK-1)水平,并探讨其与RA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2月在山西省汾阳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RA患者44例。详细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基于28个关节的肿痛情况进行疾病活动性评价(即DAS28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DKK-1水平。结果:RA患者血清中DKK-1与压痛关节数(TJC)、肿胀关节数(SJC)、DAS28呈正相关(分别为r=0.309,P=0.049;r=0.320,P=0.042;r=0.311,P=0.048),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年龄无相关性;治疗前DKK-1在R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为(6.62±2.29)μg/L,治疗后为(3.79±1.26)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6,P<0.001)。治疗后TJC,SJC,ESR,CRP,RF,DAS28均较治疗前下降(分别为t=53.14,P<0.001;t=47.78,P<0.001;t=71.83,P=0.022;t=75.59,P=0.049;t=77.60,P=0.032;t=79.29,P<0.001)。结论:DKK-1与RA疾病活动性呈正相关,可视为RA疾病活动的生物标志物。
    • 刘素芳; 赵阳; 贾彬; 李俊芳
    • 摘要: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Dickkopf-1(DKK-1),趋化因子(chemokine,CCL)21水平与体液免疫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6月邯郸市中心医院免疫科收治的120例RA患者(RA组)和117例体检志愿者(对照组),根据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DAS28)评分将RA组分为低度组(2.6~3.2分,38例)、中度组(3.3~5.1分,50例)和重度组(>5.1分,32例)。检测血清DKK-1,CCL21,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E(IgE)、补体C3和补体C4水平。分析DKK-1,CCL21与IgG,IgA,IgM,IgE,补体C3,补体C4之间相关性。结果RA组血清DKK-1(72.14±15.26 pg/ml),CCL21(285.16±32.16 pg/ml),IgG(16.35±4.56 g/L),IgA(3.65±0.52 g/L)和IgM(1.95±0.42 g/L)水平高于对照组(43.26±7.46 pg/ml,170.06±20.41pg/ml,10.35±1.65g/L,2.02±0.24g/L,1.42±0.39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061~32.803,均P0.05),DKK-1和CCL21与IgE也无相关性(r=0.168,0.203,均P>0.05)。结论RA患者血清DKK-1和CCL21水平升高与RA疾病活动程度以及IgG,IgA和IgM增高与补体C3和C4消耗有关。
    • 申庸凡; 李志军; 达云萌; 尹克; 任贵云
    • 摘要: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和口腔拭子(OS)中Dickkopf-1(DKK-1)基因甲基化状态与疾病进展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诊断为OSCC的67例患者作为OSCC组,收集病变同侧和对侧OS标本及手术组织标本。另选择30例阻生智齿患者的健康口腔黏膜组织作为健康对照组,30例口腔黏膜下纤维病变(OSF)患者作为癌前病变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DKK-1蛋白表达;采用重亚硫酸盐转化和定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qMSP)法检测DKK-1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癌前病变组(66.67%,20/30)和OSCC组(20.90%,14/67)DKK-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健康对照组(93.33%,28/30),且OSCC组低于癌前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OSCC组肿瘤组织和OS标本中DKK-1基因甲基化水平高于癌前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组织标本与OS病变同侧标本中DKK-1基因甲基化水平呈正相关性(r_(s)=0.672,P<0.001)。组织和OS病变同侧标本中DKK-1基因甲基化水平用于鉴别诊断OSCC和癌前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9(95%CI:0.713~0.884)、0.843(95%CI:0.762~0.924)。OS样本中DKK-1甲基化在早期(Z=2.354,P=0.021)和高分化肿瘤患者中更显著(Z=3.731,P<0.001)。结论从病变部位采集的OS标本中DKK-1基因高甲基化可用于OSF癌变监测以及OSCC的早期诊断。
    • 曾卓华; 贺丹; 龙滨; 吴杨; 刘军慧
    • 摘要: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肌骨超声表现与血清dickkopf-1(DKK1)、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尿酸(UA)水平的关系。方法: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25例分为急性组(n=65)和间歇期组(n=60),另选取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急性组和间歇期组肌骨超声表现的差异;检测各组血清DKK1、RANKL、UA水平,分析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肌骨超声特征与血清DKK1、RANKL、UA水平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肌骨超声综合评分联合血清DKK1、RANKL、UA水平对痛风性关节炎活动期的诊断效能。结果:间歇期组滑膜炎检出率低于急性组,痛风石、骨侵蚀检出率以及肌骨超声综合评分高于急性组(P<0.05);间歇期组血清DKK1、RANKL、UA水平高于急性组和对照组(P<0.05);痛风性关节炎肌骨超声综合评分与血清DKK1、RANKL、UA水平均呈正相关(r=0.587、0.682、0.418,P<0.001);肌骨超声综合评分联合血清DKK1、RANKL、UA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活动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1(95%CI:0.856~0.966),敏感度为90.000%,特异度为87.692%。结论:不同时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肌骨超声表现与血清DKK1、RANKL、UA水平有关,肌骨超声联合血清DKK1、RANKL、UA检测对不同时期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甄珍; 王瑛; 赵欣; 赵东娜
    • 摘要: 目的探讨Dickkopf-1(DKK1)、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及胸苷激酶1(TK1)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的疗效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在开滦总医院接受TACE治疗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肝癌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80例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血清DKK1、GP73、TK1的水平,评价TACE后疗效,随访TACE后复发情况;绘制ROC曲线分析DKK1、GP73、TK1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肝癌组术前、术后7 d、术后28 d时的血清DKK1、GP73、TK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肝癌组中的有效组与无效组患者术前、术后7 d、术后28 d的血清DKK1、GP73、TK1水平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的血清DKK1、GP73、TK1水平有差异(P<0.05);②两组的血清DKK1、GP73、TK1水平有差异(P<0.05);③两组的血清DKK1、GP73、TK1水平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有效组中术后复发与未复发患者术前、术后7 d、术后28 d的血清DKK1、GP73、TK1水平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的血清DKK1、GP73、TK1水平有差异(P<0.05);②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血清DKK1、GP73、TK1水平有差异(P<0.05);③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血清DKK1、GP73、TK1水平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DKK1、GP73及TK1预测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9(95%CI:0.708,0.910)、0.838(95%CI:0.741,0.935)、0.880(95%CI:0.782,0.977),敏感性分别为71.4%(95%CI:0.657,0.745)、78.6%(95%CI:0.752,0.822)、82.1%(95%CI:0.781,0.866),特异性分别为87.5%(95%CI:0.793,0.889)、87.5%(95%CI:0.805,0.897)、89.6%(95%CI:0.847,0.940)。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DKK1、GP73及TK1水平升高,对TACE疗效及复发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 万彬彬; 杨惠琴; 胡刚明; 邹荣
    • 摘要: 目的探究microRNA-126(miR-126)通过靶向Dickkopf-1(DKK1)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RASFs)增殖、侵袭、凋亡的机制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9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就诊的2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滑膜组织(RA组),同时收集在该院同期接受膝关节十字韧带断裂重建手术的21例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滑膜组织作为健康组,检测其miR-126和DKK1蛋白。利用RA组织构建原代RASFs,通过双萤光素酶报告验证miR-126与DKK1的靶向关系。将RASFs分为对照组、miR-126组、DKK1组、miR-126+DKK1组。采用CCK-8、Transwell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miR-126和/或DKK1对RASFs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结果RA组滑膜组织miR-126相对表达量低于健康组(P<0.05),而DKK1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健康组(P<0.05)。miR-126 mimic与DKK1 Wt共转染后的相对萤光素酶活性低于miR-126 NC质粒与DKK1 Wt共转染(P<0.05),证明miR-126与DKK1靶向结合。miR-126组RASFs增殖力和侵袭细胞数低于对照组(P<0.05),而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DKK1组RASFs增殖力和侵袭细胞数高于对照组(P<0.05),而凋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miR-126+DKK1组增殖力和侵袭细胞数高于miR-126组(P<0.05),而低于DKK1组(P<0.05);miR-126+DKK1组凋亡率低于miR-126组(P<0.05),而高于DKK1组(P<0.05)。结论miR-126在RA滑膜组织中低表达,miR-126可通过靶向DKK1抑制RASFs增殖、侵袭及凋亡。
    • 郑戈; 毕兵; 朱晶; 袁一孟
    • 摘要: 目的探究痛风性关节炎(GA)病人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Dickkopf-1(DKK-1)、抵抗素(RETN)与疼痛、骨破坏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106例GA病人,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后随访3个月,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20例)与未复发组(86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血清HIF-1α、DKK-1、RETN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骨破坏指标[血清核因子κβ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分析血清HIF-1α、DKK-1、RETN与VAS评分、骨破坏指标及GA复发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HIF-1α、DKK-1、RETN对GA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复发组VAS评分(7.15±1.49)分、UA(532.66±127.40)μmol/L、血清RANKL(185.26±28.10)ng/L、β-CTX(1.41±0.29)μg/L高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血清HIF-1α(53.24±13.15)ng/L、DKK-1(2.92±0.71)μg/L、RETN(30.16±7.04)μg/L高于未复发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HIF-1α、DKK-1、RETN与VAS评分、RANKL、β-CTX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其他因素后,血清HIF-1α、DKK-1、RETN仍与GA复发显著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血清HIF-1α、DKK-1、RETN单独预测GA复发的AUC分别为0.77、0.87、0.82,三者联合预测GA复发的AUC为0.95,95%CI为(0.89,0.99),灵敏度为95.00%,特异度为86.05%,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GA病人血清HIF-1α、DKK-1、RETN与疼痛、骨破坏具有正相关关系,联合检测能为临床预测复发提供新途径。
    • 司峥; 陈栋肖; 汪敬业
    • 摘要: 目的 探讨Dickkopf-1(DKK-1)联合血栓弹力图仪(TEG)参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复发的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AIS患者29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IS患者的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TEG参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血清DKK-1的水平。分析AIS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指标对AIS患者复发的评估价值。结果 复发组的房颤史比例明显高于非复发组(P <0.05)。复发组的凝血反应时间(RT)、凝血形成时间(KT)均低于非复发组,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强度(MAADP)、DKK-1均高于非复发组(P <0.05)。有房颤史以及MAADP、DKK-1过高均是AIS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P <0.05)。DKK-1联合MAADP对AIS患者复发的风险的评估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为0.891(95%CI:0.843~0.938)。结论 DKK-1、MAADP与AIS患者复发情况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应用对AIS患者复发的风险的评估价值较高。
    • 陆万里; 张坡; 周宇; 周海洋; 王睿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骨硬化蛋白(SOST)、Dickkopf-1(Dkk-1)蛋白与特发性股骨头坏死进展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0年6月于我院住院的特发性股骨头坏死患者7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76例性别、年龄(±1岁)、BMI(±1 kg/m^(2))与观察组配对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SOST及Dkk-1蛋白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SOST、Dkk-1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Dkk-1蛋白表达与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呈正相关(r=0.341,P=0.003)。血清SOST与Dkk-1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示,血清SOST诊断股骨头坏死敏感性为51.30%,特异性为70.05%;血清Dkk-1诊断股骨头坏死敏感性为80.30%,特异性为63.90%(P<0.05)。结论血清SOST、Dkk-1水平与病程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股骨头坏死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及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