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规划理论

规划理论

规划理论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355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经济计划与管理、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7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36698篇;相关期刊158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城市问题、城市发展研究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中国运筹学会企业运筹学第四届学术年会、中国土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等;规划理论的相关文献由420位作者贡献,包括梁鹤年、张庭伟、曹康等。

规划理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7 占比:0.91%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6698 占比:99.07%

总计:37042篇

规划理论—发文趋势图

规划理论

-研究学者

  • 梁鹤年
  • 张庭伟
  • 曹康
  • 余娟
  • 杨知方
  • 林伟
  • 李强
  • 王凯
  • 于立
  • 代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璐
    • 摘要: 针对当前我国规划理论研究及规划认识的局限性问题,通过回归人的基本理性行为——“规划”本身,强化认识论范畴的“纯”规划理论研究,对我国当前规划实践与学科基础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认识角度。基于霍普金斯“规划成果具有公共产品的价值属性”及“规划是信息生产行为”的观点,深入解释规划信息生产特性、三种信息类型、规划产品的呈现形式与规划信息的使用,以此辨析“规划”与“规划的使用”的区别。提出只有有效使用规划成果才能实现规划的最大价值,国土空间规划的实质是建立新的空间信息规则,需要用信息生产的方式去协调矛盾,加强“人的信息”整合,而规划专业的核心技能是创造出能被有效使用的信息。
    • 姜雨佳; 胡荣
    • 摘要: 昆明作为一个多民族文化汇聚的边疆城市,自古以来在国土疆域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昆明城市的建设也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在千百年间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存在发展.尤其是明代的昆明城建设奠定了如今昆明主城的雏形,传统风水理论与城市规划的结合使人工和自然完美融合,打造出与其他城市不同的城市形态.近现代西方文化的流入和技术的革新给昆明城市带来新的挑战,改变了昆明传统的城市建设方式和尺度.飞速的发展使昆明日新月异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城市问题.如今昆明在继承传统遗迹的同时,也需要另辟蹊径,改善城市现状,推动城市良性发展.
    • 武廷海
    • 摘要: 定量复原《考工记》记载的匠人营国图,揭示其中规中矩的空间特征,以及作为方圆相割图的一个特例的属性.方圆相割图源自井田格网,蕴含十二方位体系,体现早期宇宙观,影响着古代都邑的规画.中国古代都邑规画通过画圃以正方,具有立极、为规、正方等程序性特征,讲究形数结合,富有哲学与文化蕴涵. “立极—为规—正方”与从“地”到“城”的“规画六法”,共同构成中国古代规画术的丰富内容.
    • 刘鑫
    • 摘要: 伴随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全球生态问题逐渐增多,危害了人类的身心健康.因此,做好生态保护至关重要.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绿化和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为导向,科学进行城市规划区规划,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本文主要对绿地系统规划理论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城市规划的方法,希望为我国城市绿地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 华天天
    • 摘要: 城乡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20世纪以来,从最初的城乡对立到如今强调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规划理论城乡关系的转型也在与时俱进.在我国,城乡发展关系是阶段性的,规划理论也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从城乡关系的转变出发,分析我国规划理论的演变,总结其发展经验.
    • 张虎
    • 摘要: 以历史维度演绎的基本方法探讨理性功能主义的演化,以及其对城市规划产生的影响,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指出早期功能主义受到政治家、规划师的过度追捧,城市规划更多是以政治家、规划师的"作品"形式呈现.而《马丘比丘宪章》对这种倾向进行了尖锐批判,功能主义也开始从理性的角度思考"人"的规划,并认识到城市是系统治理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理性功能主义的思想开始从规划理论、规划管理方面渗透并影响城市规划.
    • 李强; 肖劲松; 杨开忠
    • 摘要: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正经历深刻变革,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土空间规划逐步成为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工具.以生态文明为基点,从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取向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空间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程序性理论、国土空间规划四"部门"治理理论四方面来建构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提出:(1)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价值取向包含生态文明、以人民为中心及公平正义,这就要求国土空间规划以实现美丽中国为目标,以既能满足对自然资源干扰最小、对生态环境最友好,又能公平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基准.(2)国土空间规划的对象是人与自然的耦合系统,国土空间规划的本质是对人与自然的活动在时空上的统筹优化安排.(3)国土空间规划是扩大实质性民主、践行生态文明的过程.(4)国土空间规划要构建"自然—政府—市场—社会"四"部门"相互促进、互补、嵌套的治理体系.
    • 李强; 肖劲松
    • 摘要: 公共利益是城市规划的价值取向和决策的基础.通过回顾现代城市规划诞生之前西方哲学思想中公共利益内涵的演变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公共利益内涵的演变,指出公共利益从单一、同质的公共利益向越来越多元、综合的公共利益演变的逻辑,并发现公共利益内涵的重构与规划理论的重构呈现出高度的关联性,从而为分析我国新时代下公共利益的内涵提供支持,以此作为讨论新时代下国土空间规划逻辑的起点和基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