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1943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28篇、会议论文185篇、专利文献269259篇;相关期刊669种,包括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房地产业、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等; 相关会议101种,包括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3第八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等;低碳城市的相关文献由2727位作者贡献,包括叶祖达、彭永臻、李向阳等。

低碳城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28 占比:0.64%

会议论文>

论文:185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269259 占比:99.29%

总计:271172篇

低碳城市—发文趋势图

低碳城市

-研究学者

  • 叶祖达
  • 彭永臻
  • 李向阳
  • 庄贵阳
  • 王勇
  • 王淑莹
  • 李瑞晴
  • 杜栋
  • 王晓霞
  • 龙惟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殷文
    • 摘要: 文章阐述了低碳设计理念对城市景观的影响,提出了低碳城市景观设计的途径,并以肇庆、合肥市为例探讨了低碳城市景观设计的实践,为进一步解决我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思路。
    • 张厚美
    • 摘要: 如今,发展蓝图已绘就,在广元低碳城市试点建设目标规划的推动下,在绿色低碳成果的引领下,一幅幅天蓝、地绿、水清、人笑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 颜佳; 孙芝倩; 王玉萍
    • 摘要: “碳中和”是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的研究热点,如何增强城市风景园林绿地的碳汇功能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对碳中和视角下的城市发展和风景园林在其中的功能定位进行了论述,说明了基于碳中和视角进行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以深圳光明科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为例,对其中基于碳中和理念的生态设计与实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适于我国国情的4个助力碳中和目标的总体策略,分别是保护城市原有植被和碳汇,合理规划城市绿地资源,建立碳汇定量计算与管控体系及发挥城市绿地的科教价值。
    • 鲍森
    •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城市化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各行各业纷纷把建设低碳企业,力争实现“0”碳排量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目标。在这个人人重视环境,大力建设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产业的大时代背景下,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新兴的城市交通运输企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很多一线、二线城市交通的主流。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难题,开通轨道交通的国内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后,对居住城市的生活环境、生态环保和交通出行等方面的治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须统筹考虑轨道交通与城市低碳建设的关系,充分研究轨道交通在低碳建设、低碳运营、低碳管理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具备的潜力,并对如何加强轨道交通运营低碳发展、建设低碳城市方面进行思考,提出针对性强、可行性高、效果显著的碳排放管理措施。
    • 张心娃
    •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城市中的老核心区出现了一些限制城市发展速度的问题,例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基础设施日益短缺、道路交通愈加拥堵等。针对以上问题,重新塑造城市面貌,在城市发展中融入低碳化、人性化的发展理念成为城市更新的主流方向。阐述城市更新的意义与关键,而后基于发展历史街区的导向以吉林省长春市红旗街商圈为例,分析历史街区发展现状,归纳城市更新面临的问题,探究更合理的城市更新策略。
    • 陈绍晴; 吴俊良
    • 摘要: 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在绿色低碳发展上也应起到示范性和引领性的作用。核算2020年大湾区各城市消费侧碳排放,量化分析各行业对大湾区碳排放的贡献,结果表明:(1)大湾区消费端碳排放在城市间差异巨大,部分核心城市与国际湾区城市的平均水平相当。(2)大湾区城市在建筑业、服务业和电气机械制造业等行业上有较大的减排空间。粤港澳大湾区完整准确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应多通路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制造业低碳转型,注重建筑业方面的低碳管理,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碳交易市场,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多层次试点。
    • 摘要: 陕西省绿色建筑与低碳城镇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由陕西省科技厅于2018年批准建设.基地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支撑,以低碳城市•社区•建筑国际学术联盟为纽带,以推进西部绿色建筑与低碳城镇科学有序发展、提升地区绿色建筑与规划整体技术水平为建设目标和总体任务.
    • 邓荣荣; 张翱祥; 陈鸣
    • 摘要: 全面准确地评估低碳城市试点的政策效应,对于进一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7—2019年20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第二批低碳城市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生态效率产生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低碳试点政策不仅显著提高了试点城市的生态效率,而且对周边城市的生态效率产生了正向的溢出效应。中介机制分析表明低碳试点政策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促进了试点城市生态效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低碳试点政策在西部地区的政策效应最大,低碳试点政策仅在东部地区产生了显著为正的溢出效应。
    • 杨偲越
    • 摘要: 作为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碳排放对全球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如何减缓空气污染,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亟待全球各国共同解决的问题。分析我国低碳城市建设中面临的主要压力,从产业和交通二维视角,提出了促进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相关路径。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优化,是建设低碳城市的两项核心任务,对实现我国城市的低碳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新能源技术的应用、运输结构与模式优化、政策与机制管理创新,以及道路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构建城市低碳交通的必要举措。
    • 周明天; 徐彬
    • 摘要: 基于中国2003—2016年20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低碳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绿色经济增长;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低碳试点政策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市场化水平提升等促进了绿色经济增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