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书同文

书同文

书同文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289篇,主要集中在汉语、书法、篆刻、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1篇、会议论文38篇、专利文献137篇;相关期刊172种,包括台声、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十五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第十三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第十次全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学术研讨会等;书同文的相关文献由257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有光、周胜鸿、倪永宏等。

书同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1 占比:58.92%

会议论文>

论文:38 占比:8.92%

专利文献>

论文:137 占比:32.16%

总计:426篇

书同文—发文趋势图

书同文

-研究学者

  • 周有光
  • 周胜鸿
  • 倪永宏
  • 孙剑艺
  • 林允富
  • 林维盛
  • 胡百华
  • 裴毅然
  • 钱伟长
  • 任继愈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江涛
    • 摘要: 驿站是古代用来传递信息,给过往行旅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陕西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及早期的政治经济中心,是中国古代较早建立驿传系统的地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之后,颁布“书同文,车同轨”的政令,以咸阳为中心在全国大修驰道,广建邮亭。汉唐时期,随着沟通长安与西域丝绸之路的兴盛,往来驿使、商旅络绎不绝,沿线驿站也成为中西文明的交汇点。其中,西北出长安有“丝绸之路第一驿”之称的豳州驿便是其中的代表。
    • 黎旭
    • 摘要: 一、秦砖铭秦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颁布了一系列新政,其中“书同文”即统一文字为彼时一项重要国策。秦始皇令李斯、赵高和胡毋敬等人整理旧文字,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笔画简略的新文字,是为“秦篆”,又称“小篆”,以之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又参照先秦古隷,将小篆加以简化,匀圆的线条改变成了平直方正的笔画,创新出“秦隶”,使书写更加便捷。秦始皇遂诏令废除六国旧字,全国推行这两种形体的新字,小篆作为国家标准文字,秦隶作为日用文字。
    • 李宇明; 陈双新
    • 摘要: 田小琳教授主编的《汉字字形对比字典》,以中国香港地区的汉字字形为立足点,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基本依据,对中国大陆与中国港台地区字形进行了逐字对比,并以表格的形式清晰呈现了三地汉字繁简和微观字形差异,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很强的实用性。研读此典可以发现,中国大陆与中国港台地区的字形差异及其给书写、识认带来的影响,并不像想象的那么严重,更不是判若鸿沟。我们在观念上要爱护汉字,尊重不同地区的用字习惯,尽量了解现行汉字的三地差异,同时,中国大陆和中国港台地区乃至海外使用汉字的地区应积极协商,以求同存异乃至求同化异的态度和智慧优化现行汉字系统,就简繁等问题进行心平气和的讨论,通过调整微观字形而减少汉字分歧,通过梳理、解决简繁等问题而再次实现中华民族的书同文
    • 汤洪; 张以品
    • 摘要: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秦始皇施行“书同文”,规范书面文字的使用,对后世国家统一与民族文化的认同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语同音”是自周代以来中华民族或隐或显的未竟事业。从先秦雅言到汉代通语,从唐音到明清官话,直至20世纪初的国语运动,“语同音”的千年实践一直未曾间断。新中国成立,《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和普通话的推广使语同音千年梦想迈向新征程,国人语言观念积极转变,推普工作虽困难重重但依然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语言是国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快“语同音”的历史进程,不断提升人民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当前推进“语同音”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 李德宝
    • 摘要: 计量,古称度量衡,基本作用是满足公平交换的市场需求。度量衡出现之初,由于当时政权不统一,使用十分混乱,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令,度量衡标准才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 摘要: 隶书也叫"隶字" "古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即秦隶。秦隶在秦代作为一种辅助字体,与小篆并行。作为秦代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西汉初期的隶书仍然沿用秦隶的风格,到新莽时期,隶书开始产生重大的变化,产生了点画的波尾的写法。
    • 摘要: 隶书也叫"隶字" "古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即秦隶。秦隶在秦代作为一种辅助字体,与小篆并行。作为秦代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西汉初期的隶书仍然沿用秦隶的风格,到新莽时期,隶书开始产生重大的变化,产生了点画的波尾的写法。
    • 柳展雄
    • 摘要: 印度号称“千语之国”,1961年建国后的第一次人口普查,统计出民间大大小小的方言共有1549种,宪法规定的官方语言有14种,英语是其中之一。民族主义者争取到独立之后,为何还保留前宗主国的语言?开国总理尼赫鲁原本打算用印地语取代英语,由于方言众多才作罢。印度历史上没有形成车书同文的大一统,使用印地语的主体民族仅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他各地人说泰米尔语、泰卢固语、孟加拉语、古吉拉特语、卡纳达语等等。印地语以梵文天城体为字母,从左向右书写,穆斯林的乌尔都语文字从右向左书写,泰米尔文则从上向下读。
    • 摘要: 隶书也叫"隶字" "古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即秦隶。秦隶在秦代作为一种辅助字体,与小篆并行。作为秦代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西汉初期的隶书仍然沿用秦隶的风格,到新莽时期,隶书开始产生重大的变化,产生了点画的波尾的写法。
    • 王贵元; 李洁琼
    • 摘要: 里耶秦简8-461号木牍记录的是秦统一全国后"书同文"的部分内容,经对已正式公布的全部秦简牍的查证,木牍所载而出现在纪年简中的"书同文"字词有4对:"卿"与"鄉"、"鼠"与"予"、"大守"与"泰守"、"吏"与"事".木牍原文为"卿如故,更辨""鼠如故,更予人""大如故,更泰守""吏如故,更事".另外,木牍还有官员名"秦"者须改名的记载.经考察,秦王政二十六年七月之前,除1例外,皆符合统一前用字规则,而秦王政二十六年八月之后又皆符合统一后用字规则.依据纪年简的年月日具体时间,可以确定秦"书同文"告令颁布的时间在秦王政二十六年七月至八月十三日之间.秦简牍用字有严格的规律,据此还可纠正现有释文中部分标注错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