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地语
印地语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1年内共计102篇,主要集中在印欧语系、语言学、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8144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国际展望、当代世界、看世界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二届全国图书采访工作研讨会等;印地语的相关文献由94位作者贡献,包括曹水、田克萍、程春君等。
印地语—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144篇
占比:99.46%
总计:18243篇
印地语
-研究学者
- 曹水
- 田克萍
- 程春君
- 胡瑞
- 党甜
- 吴云
- 姜景奎
- 武欢
- 燕燕
- 蒲白璐
- 邓致妍
- 邸益芳
- M·-M·萨沃莱宁
- P·劳卡宁
- keeptrekking
- 丁曾强
- 乔舒亚·菲什曼
- 任飞
- 何益辉
- 佚名
- 冯利芳
- 卞修跃(供图)
- 卡里姆·拉斯兰
- 吉卜林【英】
- 吴晓强
- 吴轩(图)
- 周斌1
- 周治科
- 孙卫国
- 季平
- 尤利娅·斯米尔诺娃
- 庄万友
- 廖波
- 张双鼓
- 张治国1
- 彭剑娥
- 彼得·斯泰英
- 戴永明
- 文秋芳
- 曾琼1
- 朱晓兰
- 朱晓敏(译)
- 朱秋雨
- 李学通(供图)
- 李宝龙
- 李德木
- 李荣欣
- 李钢
- 李霞
- 李静平
-
-
柳展雄
-
-
摘要:
印度号称“千语之国”,1961年建国后的第一次人口普查,统计出民间大大小小的方言共有1549种,宪法规定的官方语言有14种,英语是其中之一。民族主义者争取到独立之后,为何还保留前宗主国的语言?开国总理尼赫鲁原本打算用印地语取代英语,由于方言众多才作罢。印度历史上没有形成车书同文的大一统,使用印地语的主体民族仅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他各地人说泰米尔语、泰卢固语、孟加拉语、古吉拉特语、卡纳达语等等。印地语以梵文天城体为字母,从左向右书写,穆斯林的乌尔都语文字从右向左书写,泰米尔文则从上向下读。
-
-
文秋芳;
陈坚林;
柯安竹;
赵蓉晖;
高雪松;
彭剑娥
-
-
摘要:
非通用语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挑战文秋芳(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我国的非通用语一般指英、法、俄、西、阿、德、日7个语种以外的所有外语。从数亿人使用的印地语、印尼语,到几十万人使用的岛国语言,其所涉国家和社会的情况千差万别。为提升国家语言能力,满足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科技交流的需求,教育部要求北京外国语大学在2020年之前开齐所有与中国建交国家的100余种官方语言的专业。这是一项政治任务,北京外国语大学已提前完成。但在本科招生目录上开齐外语语种专业,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目前非通用语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
-
朱秋雨
-
-
摘要:
印度电影不再是我们固有印象中的“3小时歌舞片”,其反思性和批判性正是征服观众的一大利器。“为什么印度电影广受欢迎?”美国版“知乎”Quora上有人提问。“全球有1/6的人口是南亚人,”第二高赞的回答说,“他们和说印地语的宝莱坞保持情感上的强联系,飘散在世界各地也要看印度电影。”
-
-
-
-
摘要:
作为可持续蓖麻作物项目Pragati(在印地语中意为“进步”)的创始成员,阿科玛(ARKEMA)、巴斯夫(BASF)、贾扬农业有机物(Jayant Agro-Organics)及执行合作伙伴Solidaridad近期完成并发布了该项目第四年的最终审核和认证结果。在对印度Gujarat地区(全球蓖麻作物主要种植地)的1000多名蓖麻种植户进行基线调查后,Pragati项目于2016年5月启动。项目旨在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蓖麻作物的可持续生产.
-
-
甄圣陶
-
-
摘要:
1801-1947年印地语—乌尔都语争端研究对印巴分治及当今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建立都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为多民族国家提供经验。本文以JSTOR、知网的期刊论文为样本,对国内外学者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反思对该问题研究的不足。
-
-
贾岩;
王靖
-
-
摘要:
《大唐西域记》及玄奘传记在印地语中的翻译和出版活动已有近百年历史,吸引了一批印地语知识分子、文化机构和出版商参与其中。他们从历史、文学、教育、宗教等角度为玄奘的印度之行赋予了独特的“印度价值”,并充分利用玄奘行记本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开阔的阐释空间,以或经典化或通俗化的多元方式将其纳入“印地语公共领域”的构建进程之中。与印度知识分子主导的《大唐西域记》印地语译本相比,外文出版社译本不仅在知识层面有效摆脱了西方中介的束缚,还强化了自身传播中国文化的功能。翻译和出版主体的不同站位,使其对《大唐西域记》的文本呈现和价值评估表现出显著的差异。作为一个整体,玄奘行记在印地语界的译介和传播生动地揭示了中印文化交流的双向属性。
-
-
邸益芳
-
-
摘要:
20世纪的印地语游记大都是行游的产物,现代作家耶谢巴尔的游记亦是如此.游记记录了作者在面对异域文化冲击时的文化反应.耶谢巴尔首先调整文化身份,有选择地呈现行游中的所见所思,之后通过比较衡量他者文化、双重认证自我文化等策略,展现了他批判反思、开放多元的文化姿态.游记不仅是深入认识耶谢巴尔的独特视角,也是了解1960年代印度人对世界认知和对社会主义态度的一种途径.
-
-
-
-
吴云
-
-
摘要:
方位隐喻是指参照空间方位而构建起来的一系列的隐喻概念,涉及到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跨域映射。印地语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方位隐喻,本文通过对印地语中基础词汇和常见表达的分析,来探究印地语方位隐喻的隐喻义和认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