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隶书

隶书

隶书的相关文献在1961年到2022年内共计1549篇,主要集中在书法、篆刻、汉语、绘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4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篇;相关期刊605种,包括老年教育(书画艺术)、内蒙古金融研究、书画世界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汉字国际学术研讨会暨AEARU第三届汉字文化研讨会等;隶书的相关文献由1216位作者贡献,包括滕西奇、陈进、汪成禹等。

隶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44 占比:99.6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4 占比:0.26%

总计:1549篇

隶书—发文趋势图

隶书

-研究学者

  • 滕西奇
  • 陈进
  • 汪成禹
  • 叶鹏飞
  • 孟云飞
  • 沈维进
  • 王青路
  • 唐春玉
  • 孙敏
  • 张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卢芃
    • 摘要: 卢芃创作感想此作以文徵明小字隶书为取法对象。文徵明代表作如《跋康里子山书李白诗》《四体千字文》《清明上河图记》等,极尽肃穆静雅之风。我在创作此作的过程中,用笔求劲挺果敢,同时强调书写感;结字效法文徵明以篆法写隶,以求古意;单字置于1.2c m×1.2c m格子之中,根据字间笔画的繁简适当调整字形大小,以实现整体章法的和谐统一;通篇力求将每个字清晰地呈现于纸面,虽不求新奇,但在笃守法度的同时又不能失其逸趣。
    • 王福全
    • 摘要: 阅读《汉字字体演变》,我们了解到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几种最为典型的字体。甲骨文可以说是汉字的祖先,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我们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的发现,是一个充满偶然的、从国人口中抢救出来的传奇。1899年,时任国子监的主管官员王懿荣得了病,他派人到药店购买一种叫"龙骨"的中药。
    • 徐福山
    • 摘要: 提起陆明君,其往往是以学者与书法理论家的身份为人称道的。而二十年前,陆明君的书法即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展、中青展、兰亭奖展及正书展、隶书展等各类大展中频繁入选并多次获奖。可贵的是,其在书法创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充分认识到了书法的真正提升在于技进乎道,文化修养与理论认识是主要的因素。
    • 丁少帅
    • 摘要: 一、王次仲创“隶书”“八分”考述学界对王次仲所在朝代难以辨明,有三种说法:秦人说、汉章帝时说、汉灵帝时说。古代在对于“隶书”“八分书”称呼混乱情况下,导致混淆可以理解。关于王次仲,《太平广记》内《仙传拾遗》中记载,说他是道教神话人物,长年居住于大夏小夏山,行迹飘忽不定。
    • 卢星君
    • 摘要: 论及隶书,今人多关注汉隶,其次则清隶,自汉以后至清的1400余年间,所获的关注较少。笔者通过翻检古文献与近年出土的碑志,发现隶书在唐代出现了一次“中兴”,尤其在玄宗朝不仅书家众多,碑刻、墓志数量庞大,而且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格面貌,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研究价值,应当引起学者的重视。
    • 钟黄玲
    • 摘要: 清代初期隶书中兴是清代书法史的重要分支,也是考察晚明帖学与清初碑学风格演变之枢纽。本文聚焦清代初期社会文化语境,从金石学复兴、心学与“尚奇”风气、康熙年间博学鸿词科切入,探讨清代初期隶书中兴之缘由,管窥清初隶书在前后时代之演变轨迹。晚明以来,遗民群体及清初南北文人士大夫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是探索清初隶书发展脉络的重要途径。正是晚明清初文人对经典的诠释采取更为开放、多元的态度,才促进了清代隶书新风的形成。
    • 唐昆
    • 摘要: 乾嘉时期,扬州地区因盐业的兴盛、漕运的发达,成为经济重地。许多盐商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生活需求,对于文化的要求逐渐提高。因此,扬州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文化繁荣的局面,全国各地有许多书画名家寄居扬州。其中,高凤翰作为扬州地区的代表人物,在书法、绘画、诗文、篆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是高凤翰的隶书,在继承郑簠风格的同时推陈出新,形成了独特的风貌,后世给予其很高的评价。该文通过研究高凤翰的隶书,指出隶书在当代书法学习中的定位,以期为隶书学习者提供参考。
    • 黄伟
    • 摘要: 郑立君教授的著作《汉代画像石题榜隶书艺术研究》主要研究汉代画像石墓阙、祠堂和墓室画像石上的题记、榜题、墓志、招魂辞以及隶书艺术。全书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汉代画像石墓阙、祠堂和墓室画像石上的纪年与无纪年的题榜、墓志和招魂辞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归类,从隶书的形态、结构、笔画、笔法,以及书丹者和石刻艺人的创作思想等方面。
    • 邢剑良
    • 摘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汉字书法分为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篆书舒展遒劲,理性克制;隶书化繁为简,古拙质朴;楷书方正平直,规矩严谨;草书纵任奔逸,洒脱无拘;行书中和草楷,稳健活泼。写字如做人,笔墨运转之间,折射出个人的气质秉性与精神追求;人生似书法,有人专注一体,有人数体兼擅,有人先后有变。如此种种,闪耀着中国人的智慧光芒,蕴含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 杨晶
    • 摘要: 汉字作为传承中华数千年传统文化历史的载体,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甲骨文到小篆再到隶书、楷书,在不断发展前进的历史当中涌现出了大量的文字形象,其中象形文字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汉字,更体现在书法艺术当中,从古至今,象形文字始终印刻在历史当中,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电子设备的沟通,对于手写模式的遗弃导致文字与书法艺术逐渐衰落,更是难以将象形文字更好地继承发扬,本文将针对象形文字与汉字、书法艺术的发展,论述其中的继承关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