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92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634篇;相关期刊516种,包括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史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0中国武义·国际养生旅游高峰论坛暨叶法善道家养生文化研讨会、中文古籍整理与版本目录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太平广记》的相关文献由773位作者贡献,包括曾礼军、范崇高、董志翘等。

《太平广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7 占比:16.66%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4634 占比:83.30%

总计:5563篇

《太平广记》—发文趋势图

《太平广记》

-研究学者

  • 曾礼军
  • 范崇高
  • 董志翘
  • 张林君
  • 周俐
  • 李国文
  • 程毅中
  • 黄永年
  • 林耀琳
  • 熊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丁少帅
    • 摘要: 一、王次仲创“隶书”“八分”考述学界对王次仲所在朝代难以辨明,有三种说法:秦人说、汉章帝时说、汉灵帝时说。古代在对于“隶书”“八分书”称呼混乱情况下,导致混淆可以理解。关于王次仲,《太平广记》内《仙传拾遗》中记载,说他是道教神话人物,长年居住于大夏小夏山,行迹飘忽不定。
    • 张莉莉; 张雪梅
    • 摘要: 《太平广记》为中国古典文言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其中神怪故事所占比例最大,是取材的重点。《太平广记》的仙类小说与湖湘颇具渊源。《太平广记》描述了许多发生在湖南衡山、君山、九嶷山的事情,记录了些许湖南人的故事,从他们的为人处世得以窥视其精神世界。《太平广记》仙类小说的时间变形的叙事模式和“因果报应”的主题,对《聊斋志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曾勋
    • 摘要: 唐朝时,河北人张柷在《朝野佥载》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后来的《太平广记》也将此事收录。说的是唐代的监察御史李畲的官俸禄米到了,李畲的母亲叫人用斗一量,竟多出了十五斗(约180斤),便问原因。送粮的差使说:“按惯例给御史量米,不平掉冒尖的部分,所以就多了点。”李畲母亲又问运费多少?差使说,给御史家运送货物从来不收钱。
    • 刘啸虎; 刘衍
    • 摘要: 作为“胡风饮食”的代表,胡饼在唐代社会中的流行反映出唐人真实的社会生活风貌。唐代胡饼的流行是全社会性的,既是帝王恩赐僧侣的斋物,又是普通百姓常见的吃食。其流行范围远未局限于帝都长安,而是遍及唐帝国疆域之内。“鬻饼胡”之逐利,则说明胡饼的经营与唐代社会经济和商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坊内经营的胡饼铺,乃是研究唐代坊市分离格局逐渐打破、唐代社会出现显著转型的重要材料。胡饼铺实质上是唐代小型餐饮经营的典型缩影,简单的经营内容、位于居民区内的经营场所反映出唐代小型餐饮业的真实状况。至于唐代胡饼制法的精进,则是将外来文化吸收并内化的过程。制作胡饼的原料不断丰富,胡饼大小出现差异,从烤制胡饼到蒸胡饼的出现,显示出唐人对胡风的演化和改造。
    • 盛莉
    • 摘要: 小说是宋初文人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太平广记》“异僧”类僧传系统传达出宋初佛教与中国古代本土文化相整合的知识内涵。在引用文献方面,表现出对《高僧传》作为佛教僧传经典的解读。同样是奉《高僧传》为僧传经典,《太平广记》在尊崇早期佛教流传人物这点上弱于《太平御览》,但在选录《高僧传》人物方面具有一定的佛学识见。在僧传人物方面,崇尚以神异传教的佛图澄,推崇道宣及其融入中国本土述异观念的感通思想。编纂官的引书收录表现出对文人笔记的一定倾向,“异僧”类收录的隋唐人物除道宣外均来自文人笔记。同时,在承接《高僧传》“神异”类和道宣感通思想的基础上引入更多中国本土述异传统,反映了佛教知识信仰下倾民间的趋向。道宣事迹未被《太平御览》“僧”类和“异僧”收录,道宣律学基础中的四分律也不载《太平御览》“戒律”类。李昉、扈蒙等人对道宣的认识似乎主要缘于其佛教感通事迹而不是律学成就。
    • 杜明明
    • 摘要: 龙门,在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之间,跨黄河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故名,史载“禹凿龙门”(图1)就发生在这里,《史记·夏本纪》中说:“道河积石,至于龙门。”“鲤鱼跃龙门”(图2)源于一个典故,据《太平广记》引《三秦记》载“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由此可见,鱼跃成龙得益于禹凿龙门,并且主要是针对黄河鲤鱼而言的。
    • 袁书会; 刁格格
    • 摘要: 《太平广记·女仙》卷收录了86位女仙的故事,同属神仙一类,却分别选录在神仙故事和女仙故事中。众多女仙故事的叙述带有强烈的男性视角,即作家站在男性的角度评判女性的思想行为,体现出文学作品叙述中男性话语体系的权威性。
    • 易闻晓; 易竹溪
    • 摘要: 谈虎有趣,用供博识,其于义虎、虎媒、虎配之述,事体百端,趣味十足。若人之助虎,则以包庇、医疗、助产甚至充当保姆的角色,虎之报人,则以野味相投,或以助祭;虎媒撮合,则或事成身殒,良可叹息;虎配谐而不终,亦有图色害命,或憨戆可掬,或诡异可怖,咸资明理识事。然虎事“原型”概括,致使趣味索然;尤其虎媒“抢婚”,实属牵强。而谈虎以涉善恶,虎恶而说之为善,是惟善恶相即,出于述异的心理和艺术的辩证法,类似一种强迫症的想象。虎事善恶,或系“三教”,未可指实一端,往往杂糅互越;其涉僧道,或关教理,以示惩劝,要在郊野寺观,人虎交集之实。至于述异本诸稗史,旨在猎奇,是以粗陈梗概,作意不彰;而传奇、小说益以主体投入,巧构情节、强加议论,反使作意较然,丧失纪事之诚,显示述异立场由史之文的转变。
    • 刘志斌
    • 摘要: 高峰之间,往往沟纵横,另有妙处。若说到中国的“奇幻小说,自然以唐传奇算是一座高峰,而以《西游记》为代表的明清长篇神魔小说则是另一座高峰,偏偏在这两座高峰之间,却有一个宋朝,传奇志异小说在这段时间里进人了一个低谷时期。不要说普通人对宋代的传奇小说毫无了解,就连专业学者提及宋代小说时也是颇有偏见:社科院文研所在20世纪60年代组织余冠英、钱钟书等大家编成《中国文学史》一部,书中对宋代的志异小说只字未提。中国小说史的奠基人鲁迅更是放言,宋代的志怪传奇小说“平实而乏文彩”“无独创可言”。
    • 熊明
    • 摘要: 从《太平广记》的实际选篇情况看,故事性原则与人物中心原则是其选篇的两个重要原则.《太平广记》按照人物中心原则与故事性原则选取"小说""野史""传记""故事"等著述中的篇章并按类编排,汇为一集,在事实上确认了这些被选篇章的小说性质.《太平广记》的选篇与编录过程,实际上是一次对汉唐小说文献的全面清理,大致确认了汉唐时期小说存在的范围和数量,基本将汉唐时期的主要小说作品全部收录其中,完成了一次对汉唐小说的整体确认和总结,并全景式地呈现了汉唐时期小说(也包括先秦小说)的历史生态.就此而言,《太平广记》的编纂与成书便具有了十分特殊的小说史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