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融合术

融合术

融合术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33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6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49995篇;相关期刊154种,包括国际骨科学杂志、颈腰痛杂志、脊柱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一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第三届全国脊柱外科学术论坛、第20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年会暨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等;融合术的相关文献由916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柳、王岩、郝定均等。

融合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6 占比:0.17%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49995 占比:99.83%

总计:150256篇

融合术—发文趋势图

融合术

-研究学者

  • 杨柳
  • 王岩
  • 郝定均
  • 何鹏
  • 史建刚
  • 吕游
  • 吴起宁
  • 唐天驷
  • 林仲可
  • 段小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伟
    • 摘要: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融合术治疗晚期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福建省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开放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试验组行关节镜辅助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量表(AOFAS-AH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AOFAS-AH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融合术治疗晚期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踝关节功能,降低发症发生率。
    • 吴晓阳; 马虎升; 马冬苗; 吕振超; 马潇苒
    • 摘要: 目的探讨早发性脊柱侧弯(early onset scoliosis,EOS)接受传统生长棒手术并最终融合后再次手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传统生长棒治疗并最终行融合术的143例EO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首次传统生长棒术前、围手术期、延长手术过程中、最终融合手术期间等临床资料,根据融合术后是否行翻修手术,将患儿分为翻修组和未翻修组,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差异,采用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EOS最终融合术后面临翻修的风险因素。结果最终融合术后翻修手术发生率为18.18%。翻修组和未翻修组患者首次传统生长棒手术期间的生长棒深度、跨越节段、冠状面T_(1)-S_(1)长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延长时间、感染、锚点相关并发症、交界性后凸、侧凸进展、非计划手术等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最终融合术时的万古霉素粉应用、主弯Cobb角等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长棒跨越的节段数量、生长棒治疗时间、生长棒延长时的侧凸进展,均是翻修手术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EOS最终融合术后具有较高的翻修率,受多项因素影响,需引起临床重视。
    • 李永津
    • 摘要: 经皮内镜腰椎减压融合术是脊柱内镜技术发展的标志性微创技术之一,它使脊柱融合术向全面内镜化方向发展,手术更精细、精准。在遵循腰椎融合手术指征的前提下,该术式的近期临床疗效是满意的。随着Delta大通道内镜器械(德国Joimax公司)和可视化环锯等工具的发展,笔者团队将经皮内镜腰椎减压融合术成功地应用于治疗中央型椎管狭窄、神经根管狭窄(侧隐窝狭窄和椎间孔狭窄)以及腰椎不稳症和腰椎滑脱症等,本团队还通过研发改良内镜通道实现全程内镜直视下椎间隙处理和融合器植入;。
    • 姚晓东; 李金泉; 黄青松; 徐皓; 孙则干
    • 摘要: 目的探讨间接减压与直接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风险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3例,根据减压方式分为微创侧路间接减压组(采用OLIF手术,简称“OLIF组”,n=34)及传统后路直接减压组(采用PLIF手术,简称“PLIF组”,n=39),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和手术疗效。结果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OLIF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PLIF组(P<0.05);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1~5d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方面,OLIF组均显著低于PLIF组(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OLIF组术后7 d及术后3个月改善程度较PLIF组更为明显(P<0.05);影像学显示,OLIF组术后椎间隙高度和手术责任节段腰椎前凸角均较术前显著增加,且均显著优于PLIF组(P<0.05)。OLIF组术后出现4例并发症,PLIF组出现5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或明显缓解。结论间接减压和直接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OLIF间接减压技术具有二次伤害小、责任节段椎间隙高度和生理曲度矫正效果好、手术风险低等优势,可作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新的治疗方案之一。
    • 摘要: 近期,唐都医院骨科廖博教授和李晓祥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腰椎结核伴脓肿形成患者实施了经骶2骶髂螺钉(S2-alar-iliac screws,S2AI)内固定融合术。此项技术的开展标志着唐都医院脊柱畸形矫形技术的又一新的起点。患者,女性,40岁,腰背部不适痛3月余,加重1周,在当地医院保守治疗,疗效不佳。患者慕名前来唐都医院骨科廖博教授门诊就诊,经过详细的问诊查体,廖博教授为患者行腰椎磁共振检查并发现腰5骶1椎体和椎间隙严重破坏,考虑腰椎感染性病变,结核的可能性大,收住入院治疗。
    • 刘璇
    •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终末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采用融合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9年4月—2020年5月收治的终末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中选取72例进行研究,分为保守治疗和实施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疼痛及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疼痛评分降低更多,踝关节功能评分则更高(P<0.05).结论:临床对于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实施融合术治疗效果更优,证明其应用价值较高.
    • 白露
    • 摘要: 1病史资料患者,男性,39岁,主因“扭伤致右足反复疼痛3年余”入院。患者3年前摔倒致右足扭伤,随即出现右足疼痛、轻度肿胀,伤后尚可勉强行走。患者自行冰敷、制动后,疼痛、肿胀较前好转,但仍存在活动后右足疼痛不适。患者未予继续诊疗。3年来右足疼痛、伴肿胀反复发作,活动后疼痛加重,休息时症状缓解,且行走疼痛症状随时间推移加重。患者既往体健,无慢性病史,不嗜烟酒。
    • ZOU HAOYAN; 冷向阳
    • 摘要: 腰椎间融合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常用方法.近年来,经椎间孔内窥镜技术逐渐应用于腰椎融合手术.经椎间孔内窥镜融合的优点是微创,缺点是椎间盘治疗效率低,植骨面积小,手术时间长.这种手术的缺点是器械体积小,对髓核、髓核和终板的治疗效率不高.然而,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如诊断与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缺乏严谨的设计、方法混乱、样本量小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疗效果,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影响融合效果的因素进行了临床总结.
    • 张晓越; 王小红
    • 摘要: cqvip:椎间融合术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主要方法,能促进脊柱力学恢复,维持脊柱稳定性,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后外侧腰椎植骨融合术(posterolateral fusion,PLF)均为临床常用融合术式[1-2],但不同椎间融合术的适应证及疗效各不相同。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98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临床资料,以评估其临床特点,并分析3种融合术的适应证、疗效及安全性,为其诊疗提供新思路,报告如下。
    • 仝铃; 许阳阳; 王一丹; 马渊; 王海燕; 李筱贺
    • 摘要: 评估微型记忆加压合金板在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中置入后的生物力学性能,为该内植物的临床应用、术后护理及后续实验研究与改进提供依据。随机选择1名健康成年女性志愿者,收集通过CT薄层扫描获得的C_(5)、C_(6)节段的图像,利用Mimics 21.0、Abaqus 2020等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得到内植物装配完成后的颈椎有限元模型。分别在中立位、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7种工况下施加1.5N穖的扭矩,比较分析该内固定器6个应力集中点上的应力分布情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