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经皮内镜

经皮内镜

经皮内镜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99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62990篇;相关期刊64种,包括解剖与临床、齐鲁护理杂志、中华消化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七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2009年浙江省肠外肠内营养学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2009全国肠外肠内营养学学术会议等;经皮内镜的相关文献由28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宁、江志伟、王立飞等。

经皮内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62990 占比:99.97%

总计:263080篇

经皮内镜—发文趋势图

经皮内镜

-研究学者

  • 李宁
  • 江志伟
  • 王立飞
  • 黎介寿
  • 乔攀
  • 余勇
  • 刘兴
  • 刘少林
  • 刘翠玲
  • 刘鋆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永津
    • 摘要: 经皮内镜腰椎减压融合术是脊柱内镜技术发展的标志性微创技术之一,它使脊柱融合术向全面内镜化方向发展,手术更精细、精准。在遵循腰椎融合手术指征的前提下,该术式的近期临床疗效是满意的。随着Delta大通道内镜器械(德国Joimax公司)和可视化环锯等工具的发展,笔者团队将经皮内镜腰椎减压融合术成功地应用于治疗中央型椎管狭窄、神经根管狭窄(侧隐窝狭窄和椎间孔狭窄)以及腰椎不稳症和腰椎滑脱症等,本团队还通过研发改良内镜通道实现全程内镜直视下椎间隙处理和融合器植入;。
    • 黄泓翰; 李星晨; 徐远志; 刘鋆宣; 张宁宁; 刘少林; 苗金红; 徐玉生
    •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可视化环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特点和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采用经皮内镜可视化环锯治疗的37例单节段胸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男14例,女23例;年龄31~82岁,平均(57.6±11.8)岁;记录体位、住院时间、手术时长和出血量等。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法对患者术前及末次情况进行评价,并计算改善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硬膜外血肿、切口感染及术后瘫痪。37例患者中,24例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患者采用俯卧位;13例侧卧位手术患者中胸椎间盘突出(thoracic disc herniation,TDH)3例,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5例,OLF+OPLL 5例。住院时间(7.2±1.6)d,手术时长(96.5±20.0)min,出血量(41.9±10.8)mL。VAS评分由(7.0±0.9)分降低至(1.9±0.8)分;ODI由(41.7±2.1)改善至(16.1±1.7);JOA评分由(5.8±1.4)分提升至(8.6±1.4)分。术前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内镜可视化环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时根据压迫的类型选择不同的体位,对椎管进行充分的减压,手术方式安全微创,术后疗效满意。
    • 吴午; 谢宝强; 曹卓; 易宇凯
    • 摘要: 目的:探究经皮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过程中不同入路方式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经椎板间入路组(ID组),经椎间孔入路组(TD组),每组患者34例。ID组和TD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采用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ASIA感觉评分和运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腰椎功能、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疼痛情况,并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ID组和TD组患者ODI指数得分、感觉评分、运动评分和疼痛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ODI得分和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感觉评分和运动评分发生明显提高(P0.05)。此外,ID组共2例患者出现继发效应,TD组共4例患者出现继发效应,发生率分别为5.88%、11.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脊柱经皮内镜下切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较佳,其中,椎板间与椎间孔两种手术方法疗效相近,对患者腰椎功能、疼痛情况等影响相差较小。
    • 王红珠; 朱利君; 陈跃
    • 摘要: 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lumbar decompression,PEID)作为近年兴起的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本次研究总结2例比较罕见的PEID患者苏醒期发生强直痉挛,总结其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类手术的认识和更好地围术期管理。现报道如下。
    • 孙健; 陈凡州; 刘鸽
    •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板间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9-02~2021-02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经皮内镜椎板间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等手术指标,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的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透视次数多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和椎板间开窗椎间盘切除术均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腰椎功能,椎板间开窗椎间盘切除术的手术时间较短,操作较方便。
    • 刘兵兵; 任志楠; 张盼可; 镐英杰
    • 摘要: 目的对比经皮内镜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TLIF)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因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行微创腰椎减压融合手术47例资料,依患者意愿选择手术方式,PE-TLIF组21例,MIS-TLIF组26例。比较2组手术指标,术后3天、3个月、6个月、12个月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3、6、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后12个月椎间融合情况,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PE-T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MIS-TLIF组明显减少[(91.8±13.6)ml vs.(115.2±16.1)ml,t=-5.311,P=0.000;(49.6±11.5)ml vs.(99.6±30.5)ml,t=-7.698,P=0.000],但手术时间长[(150.9±12.4)min vs.(101.0±9.9)min,t=15.321,P=0.000]。2组术后腰腿痛VAS评分及ODI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00),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2组均达到骨性融合。2组术后并发症和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PE-TLIF和MIS-TLIF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相当,同样安全、有效,PE-TLIF具有术中视野清晰、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早期腰痛程度轻的特点。
    • 廖军; 宗少晖; 陈晓明; 程立维
    • 摘要: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后路腰椎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PLIF)和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行PE-PLIF或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围手术期情况及中短期疗效的差异。结果7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PE-PLIF组的住院天数、术后卧床天数、术中失血量均少于MIS-TLIF组,但总费用、手术时长均多于MIS-TLIF组(P0.05)。结论在合适的适应症下,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方面,PE-PLIF与MIS-TLIF具有相似的中短期临床疗效,但在术后3个月内,PE-PLIF组的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优于MIS-TLIF组。
    • 李毅力; 代耀军; 孙宜保; 杨勇
    • 摘要: 目的 分析内镜下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65例LDH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内镜下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并发症,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手术效果,依据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末次随访时根据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28~41 min,平均(37.7±11.6)min,术中透视次数为3~5次.3例患者术后第1天出现小腿后外侧麻木,无神经根撕裂、感染、血肿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26~42个月,平均(31.6±8.1)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MacNab标准评估,其优良率为96.92%.术后1、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下肢VAS评分及腰椎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01).末次随访时SF-36评分较术前提高(P<0.001).结论 内镜下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治疗LDH具有临床效果明显、术后康复快等优势,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微创治疗术式.
    • 苏亚拉吐; 包海金; 浩仁塔本; 呼格吉勒图
    • 摘要: 目的 比较经皮内镜下椎板减压术与开放半椎板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6年9月~2019年12月在该本院住院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79例采用经皮内镜下椎板减压术,对照组58例采用开放半椎板减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两组椎间隙前缘高度、后缘高度、节段活动度、硬膜囊横断面积(dural sac cross-sectional area,DSCA)以及疼痛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等指标,和术前及术后相关功能进行评价对比.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内镜下椎板减压术与开放半椎板减压术治疗椎管狭窄症均可获得较好的减压效果;经皮内镜减压术具有局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宋晓磊; 王红建; 黄鹏博; 吴志朋
    • 摘要: 目的 比较经皮内镜椎板间开窗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fenestration discectomy,PEFD)与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10月1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患者选择手术方式,其中PEFD 73例,PETD 72例.2组年龄、性别、手术节段、突出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卧床时间.比较2组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末次随访时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PETD组相比,PEFD 组手术时间短[(88.0±11.7)min vs.(111.7±14.2)min,t =-10.992,P = 0.000],但透视次数多[(28.4±4.0)次vs.(7.1±1.1)次,t =44.023,P =0.000].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3±3.9)月vs.(24.6±2.5)月,t=1.340,P=0.183].2组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优良率,PEFD 组为90.4%(66/73),PETD 组为87.5%(63/72)(x2 = 0.313,P = 0.576).结论 PEFD 可以取得与 PETD 相似的临床疗效,且可缩短手术时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