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蓝圆鲹

蓝圆鲹

蓝圆鲹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00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水产、渔业、海洋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67616篇;相关期刊39种,包括通化师范学院学报、广东海洋大学学报、应用海洋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六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等;蓝圆鲹的相关文献由253位作者贡献,包括曹敏杰、吴燕燕、李来好等。

蓝圆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7616 占比:99.88%

总计:67698篇

蓝圆鲹—发文趋势图

蓝圆鲹

-研究学者

  • 曹敏杰
  • 吴燕燕
  • 李来好
  • 刘光明
  • 杨贤庆
  • 陈胜军
  • 周爱梅
  • 杨小斌
  • 胡晓
  • 黄茂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乐常; 文嘉欣; 杜瀚; 林怡晨; 刘光明; 曹敏杰
    • 摘要: 以蓝圆鲹肝脏为对象,通过硫酸铵盐析、Q-Sepharose阴离子交换柱层析、Q-HP阴离子交换柱层析、Phenyl Fast Flow疏水柱层析和Superdex G75凝胶过滤柱层析技术分离纯化得到一种酯酶。该酶的回收率为0.69%,纯化倍数为1150倍。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Superdex G75凝胶过滤柱层析结果显示纯化得到的酯酶分子质量为61.18 kDa。肽指纹图谱显示其肽段与红鳍东方鲀假定脂酰辅酶A水解酶一致。该酶的最适条件为pH 8.0、50°C;在pH 6.0~10.0、温度4~40°C条件下稳定性较高;金属离子K^(+)、Zn^(2+)、Cu^(2+)、Al^(3+)和Fe^(2+)会使酯酶活性显著下降,而Ba^(2+)、Ca^(2+)、Mn^(2+)、Co^(2+)和Mg^(2+)则会促进酶活性;该酶对甲醇、乙醇、丙酮和异丙醇等有机溶剂与盐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底物特异性表明该酶在水溶液中偏向于水解中短链酯,对长链酯无水解活性,而在乳化体系中对长链酯也有较高的水解活性,显示出其具有酯酶与脂肪酶的双重活性。
    • 李亚男; 杨炳忠; 张鹏; 李杰; 王腾; 晏磊
    • 摘要: 为确定南海拖网最小网目尺寸标准的适应性,采用套网法在南海北部对网目尺寸分别为30、35、40和45 mm的菱形网目(分别以D30、D35、D40和D45表示)进行了选择性试验。使用Logistic和Richards模型分别拟合了不同网目网囊下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的选择性曲线,并通过比较两种模型的偏差和自由度确定最佳拟合曲线。结果显示,Logistic曲线对D30、D35和D45网囊的拟合效果更好,而Richards曲线对D40网囊的拟合效果更好。D30、D35、D40和D45网囊对蓝圆鲹的50%选择叉长(50%retention fork length,L_(0.5))分别为12.43、12.88、13.60和16.79 cm,选择范围(Selection range,SR)分别为8.45、6.75、6.08和2.19 cm。随着网目尺寸的增大,蓝圆鲹的L_(0.5)逐渐增加,而SR逐渐减小。根据蓝圆鲹的L_(0.5)和网目大小关系式计算得出的最小网目尺寸为41.39 mm。为保护蓝圆鲹等中小型经济鱼类,建议将南海拖网菱形网囊最小网目尺寸设定为45 mm。
    • 崔明远; 田思泉; 麻秋云; 范青松
    • 摘要: 依据2015—2018年在浙江南部海域底拖网调查数据,研究蓝圆鲹的生活史参数,采用单位补充量模型分析其渔业开发状态,并探讨死亡系数、捕捞选择性对资源评估的影响。蓝圆鲹渐近叉长的估计值为26.00 cm,生长速率为0.19/a,自然死亡系数(M)为0.55,总死亡系数(Z)为1.41,当前捕捞死亡系数(F)为0.86。根据单位补充量渔获量模型和单位补充量亲体生物量模型,估计在不同自然死亡系数和捕捞选择性下单位补充量渔获量和单位补充量亲体生物量随捕捞死亡系数的变化曲线。当前蓝圆鲹的F 0.1为0.596,F max估计值为3.602,F 20%为0.421,F 40%为0.220,当前捕捞强度远大于防止补充型过度捕捞警戒线F 20%。当自然死亡系数由0.35增至0.85时,当前单位补充量渔获量和单位补充量亲体生物量变化幅度较大,分别为10.29和0.79。蓝圆鲹拐点叉长为17.79 cm,临界叉长为13.58 cm,当前开捕叉长(12.76 cm)远小于其初次性成熟叉长,表明当前捕捞压力过大。浙江南部海域蓝圆鲹虽尚未处于生长型过度捕捞状态(F 0.1蓝圆鲹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合理降低捕捞强度,提高开捕叉长,加强资源养护和管理。单位补充量模型结果对参数敏感,提高相关参数的精确性对模型准确估计至关重要。
    • 卢君辉
    • 摘要: 小水滴离开西沙群岛,随着温暖的洋流缓缓向东北方向进发,一路晒着太阳漂漂荡荡,倒也惬意得很。不知漂流了多少天,小水滴发现周围的环境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来深不见底的海水一下子变浅了许多,阳光甚至可以直接照亮海底。小水滴借着阳光仔细观察这片起伏不定的浅海,海底遍布粗沙、细沙和砾石,偶尔还可以看到各种有趣的贝类和珊瑚。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小水滴觉得洋流的流速似乎变快了一些,陌生的环境让小水滴有些不知所措。这时,一群蓝圆鲹(shēn)如同风暴一般从远处席卷而来。小水滴定睛一看,它们几乎长得一模一样,剪刀形的尾鳍、前后一大一小两个淡黄色的背鳍,奇特的是它们的眼睛后面都长着一个黑点,像是一滴墨水一样。
    • 孙乐常; 刘伟峰; 林怡晨; 赵阿云; 张凌晶; 翁凌; 曹敏杰
    • 摘要: 以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分离蛋白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对其进行限制性酶解,研究水解度(degree of hydrolysis,DH)对分离蛋白酶解产物溶解性、持油力、乳化性与起泡性等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显著下降.酶解可有效提高分离蛋白的溶解性,其溶解度随DH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分离蛋白经酶解后,产物乳化性与起泡性均显著提高,并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不同DH酶解产物在pH值为4.0时的乳化性和起泡性最低;当pH值为10.0时,DH5(DH=5%)的乳化性最高((100.9±0.7)m2/g);当pH值为7.0时,DH5起泡性最高((227.3±3.8)%).除DH20外,其他组的持油力均有显著提高,其中DH5的持油力最高,达3.50g/g(油/蛋白).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水解可以显著提高蓝圆鲹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本研究为鱼蛋白在食品蛋白配料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理论参考.
    • 王开立; 陈作志; 许友伟; 孙铭帅; 王欢欢; 蔡研聪; 张魁; 徐姗楠
    • 摘要: 为加深对南海北部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种群的结构特征认识,根据2014—2017年南海北部底拖网调查中蓝圆鲹的生物学数据,对该区域内蓝圆鲹群体的体长与体质量、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等生物学特征的组成与季节变化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南海北部蓝圆鲹体长范围78~248 mm,平均体长146 mm,优势体长121~150 mm;体质量范围7.9~290.0 g,平均体质量52.0 g,优势体质量21.0~60.0 g;雌雄个体体长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为W=8×10-6L3.1312,生长参数b=3.1312,接近等速生长.雌雄性比1.5:1.性腺成熟度以Ⅱ期为主,各月份均有性成熟的个体,冬、春季节性成熟个体都超过50%,为主要繁殖季节.雌性初次性成熟体长为170.9 mm.摄食等级以2级为主,随着体长的增加,摄食水平有升高的趋势.跟历史资料比较发现,南海北部蓝圆鲹性早熟、种群结构小型化的特征没有改变.
    • 周雅; 胡晓; 李来好; 杨贤庆; 陈胜军; 吴燕燕; 杨少玲
    • 摘要: 以蓝圆鲹为原料,选用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及碱性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以酶解产物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的抑制活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酶解制备条件.结果显示,最佳酶解条件为采用中性蛋白酶,加酶量0.3%(质量分数),料液比1:2(g:mL),pH 7.0,酶解温度50°C,酶解时间6 h.在此条件下,蓝圆鲹多肽(round scad peptides,RSPs)的XOD抑制活性为64.03%(15 g/L),Fe2+结合活性为61.56%;此法获得的RSPs分子质量92.35%分布在1000 Da以下;氨基酸分析表明,RSPs中与XOD抑制活性有关的疏水性氨基酸(如Ala、Val、Leu、Ile)以及与金属离子结合活性相关的氨基酸(如Glu、Asp、Arg、His)含量较高;此外,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RSPs可与Fe2+发生结合反应,其与Fe2+的结合位点可能是酰胺键、氨基的N原子与羧基的O原子.
    • 董铮; 刘婷婷; 徐新月; 周文飞
    • 摘要: 本研究以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加工副产物为原料,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碱性蛋白酶酶促水解制备抗氧化肽,并采用超滤、葡聚糖凝胶层析对水解液进行分离纯化,以期得到抗氧化活性较高的肽段.结果显示,碱性蛋白酶酶促水解制备抗氧化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1.6,酶添加量9.4 U/mg,水解时间2.9 h.此条件下制备的水解液水解度为36.04%,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40.23%.分离纯化后获得抗氧化活性较高的组分,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高达51.61%,经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其平均分子量为765 Da.结果表明,蓝圆鲹蛋白水解多肽中抗氧化活性最高的组分为小分子肽段,分子量集中在1.0 kDa以下.
    • 张一江; 张利芳; 曹文红; 谷莹蕾
    • 摘要: 蓝圆鰺作为常见的低值鱼类,为提高其水解程度,以期拓展蓝圆鰺蛋白产品的利用价值,分别利用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酶解蓝圆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组合设计对加酶法酶解蓝圆鯵蛋白工艺中加酶量、酶解温度、pH值、酶解时间4个因子的最优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了不同酶的各因子与酶解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温度55°C、pH 6.0、固液比1:2的条件下,先加入1.5%木瓜蛋白酶酶解7 h后,再加入1.5%风味蛋白酶酶解3 h,通过复合酶法酶解蓝圆鰺的水解度可达到33.1%,并且相比单一的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二者的复合酶酶解液的澄清度、色泽和鱼腥味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