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菌群失调

菌群失调

菌群失调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56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2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1676篇;相关期刊535种,包括牡丹江医学院学报、黑龙江医药科学、开卷有益(求医问药)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第五届中国药师大会、豫、冀、鲁、陕四省肛肠专业学术交流会暨高端论坛、第8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暨首届阳光长城肿瘤学术会议等;菌群失调的相关文献由2244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景云、李丽秋、于敏等。

菌群失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2 占比:34.25%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66%

专利文献>

论文:1676 占比:65.09%

总计:2575篇

菌群失调—发文趋势图

菌群失调

-研究学者

  • 杨景云
  • 李丽秋
  • 于敏
  • 吴清平
  • 唐晓萃
  • 帅欧
  • 杨俭
  • 杨春佳
  • 谢意珍
  • 陈地灵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梁博; 李国东; 崔昭
    • 摘要: 目的分析玫瑰痤疮患者血清血管活性肠肽及内毒素与肠道菌群失调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玫瑰痤疮患者70例为玫瑰痤疮组,同期体检健康患者70例为对照组,分别使用凝胶法、免疫组化法检测血清内毒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比较2组粪便中肠球菌、大肠埃希杆菌、粪肠球菌、双歧杆菌的菌群分布及数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管活性肠肽及内毒素与肠道菌群数量的相关性。结果玫瑰痤疮组血清内毒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玫瑰痤疮组肠球菌、大肠埃希杆菌、粪肠球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双歧杆菌数量、双歧杆菌与肠杆菌的数量比值(B/E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患者血清内毒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内毒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与肠道菌群中肠球菌、大肠埃希杆菌、粪肠球菌数量均呈正相关(P<0.05),与双歧杆菌数量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玫瑰痤疮患者血清内毒素、血管活性肠肽呈高表达,与玫瑰痤疮严重程度及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在玫瑰痤疮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 廖福建; 蒋福政
    • 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功能性腹痛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中医院收治的功能性腹痛患儿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胃动力学、血清学指标及治疗效果,同时比较两组患儿疾病复发率、患儿腹痛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胃窦收缩幅度、胃窦运动指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5-羟色胺、一氧化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腹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腹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应用能够显著降低功能性腹痛患儿5-羟色胺等指标水平,并能改善患儿胃肠动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疾病复发,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 乔炜; 张永欢; 李娜; 方乐; 李冬; 王春莹; 李亮亮; 朱星枚
    • 摘要: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表达情况与炎性因子和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发作期组(50例)和缓解期组(40例),同时随机选取同期的5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研究对象suPAR表达情况、炎症因子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血沉]、肠道菌群分布情况及菌群失调分级情况,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组织中suPAR表达情况与炎性因子相关指标和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缓解期组和发作期组的suPAR表达情况、IL-6、CRP水平和血沉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期组中大肠杆菌的菌落数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低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期组患者的菌群失调率最高,为70.0%;对照组的菌群失调率对低,为5.2%;缓解期组患者的菌群失调率介于发作期组和对照组之间,为50.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suPAR表达情况与大肠杆菌菌落数、IL-6、CRP水平和血沉呈正相关(r=0.631、0.517、0.509、0.524,P<0.05),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呈负相关(r=-0.381、-0.361,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中suPAR存在异常高表达,通过检测suPAR表达情况可为临床医务人员及科研人员预测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情严重程度提供参考。
    • 卢科科; 张苗苗
    • 摘要: 以激素替代为主是治疗希恩综合征首要手段,糖皮质激素是维持希恩综合征患者长期治疗不可或缺激素之一[1]。糖皮质激素具有抗胰岛素样的作用,能抑制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促进糖异生和糖原合成,引起高血糖[2]。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良时,加之糖皮质激素治疗易并发高血糖,两者叠加容易导致血糖持续升高。高血糖会造成全身的单核细胞系统功能障碍,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引起菌群失调而诱发各种感染,致使伤口愈合能力受损,如果伤口愈合不良或迁延不愈,可能会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
    • 胡彩虹; 饶先林; 吴红娣; 陆增生
    • 摘要: 目的探讨感染科患者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发病机制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感染科收治的283例患者进行随访调查,依据其住院期间是否发生AAD将其分为AAD组(77例)和非AAD组(206例);分析感染科患者住院期间的AAD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间的各因素分布差异性,并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法筛选影响感染科患者发生AA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83例感染科患者住院期间AAD发生率为27.21%(77/283);影响感染科患者住院期间发生AAD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OR=3.117)、营养风险(OR=4.035)、病情危重(OR=4.586)、联用抗生素(OR=4.175)、抗生素使用时间(OR=2.807)、住院时间(OR=2.246),而使用微生态制剂(OR=0.483)则为保护性因素。结论感染科患者住院期间的AAD发生率高达27.21%,应摸清AAD的发病机制及其相关高危因素,早期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感染科的AAD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 黄兴强; 杨丹丹; 吴紫莹; 郑金平
    • 摘要: 食管癌是人体消化道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极差[1]。在人体的消化道内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菌群,各种菌群共生、竞争和拮抗,形成稳定的微生态网络关系,当菌群的数量、比例、分布空间发生改变时则会造成菌群失调。引发食管癌的危险因素很多,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菌群失调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寻找标志菌群对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机制研究具有潜在的意义[2]。
    • 刘靖伟; 殷云勤
    • 摘要: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尽管IBD的病因尚不清楚,但肠道菌群被认为是IBD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肠道菌群对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激活具有重要作用,而肠道菌群的变化可能诱发或加重IBD,但其中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研究发现,基于调节肠道菌群的方案对IBD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就目前肠道菌群失调引起IBD的机制及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王灿灿; 杨丽丽; 史巧; 李翡
    • 摘要: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愈合情况及中药凤香洗液局部应用的干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资料,共选取28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41例,于术后第3~7天给予中药凤香洗液局部冲洗阴道;对照组141例,于术后第3~7天给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冲洗阴道,每组用药每天1次,连续用药5d,术后30d比较两组术后阴道残端愈合时阴道出血率、息肉形成情况及阴道菌群失调率。结果:术后30d,观察组阴道分泌物清洁度(Ⅲ~Ⅳ)、细菌性阴道病、霉菌性阴道炎检出率及pH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能够改善阴道内环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残端愈合程度高于对照组,阴道息肉形成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局部使用凤香洗液可有效预防子宫全切术后阴道残端的出血、息肉形成及菌群失调,促进阴道残端的愈合,防止阴道炎的发生,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贺燕丽; 杨朝帅
    • 摘要: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是否影响慢性胰腺炎胰腺外分泌功能。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二丁基二氯化物诱导大鼠制作慢性胰腺炎(CP)模型,常规饲养7天后葛根芩连汤组大鼠予1 mL/100 g葛根芩连汤混悬液(0.4 g/mL)灌胃干预,其余两组予同体积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21天。3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胰腺大体及镜下组织形态改变,测定各组肠道pH值、粪弹力蛋白酶1(FE-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及FE-1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组大鼠体重、肠道内容物pH值、FE-1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中药制剂能通过改变肠道的微环境调节胰腺外分泌功能,进而影响慢性胰腺炎的预后。
    • 田阳洋; 刘书娜; 周明伟; 姜日花
    • 摘要: 痤疮为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中国青少年痤疮患病率高达74.3%[1],近年研究认为,痤疮的发生与加重可能与菌群失调相关,其中以马拉色菌为著,有学者认为马拉色菌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产生炎性细胞因子,并损害上皮屏障功能,加重痤疮炎症反应[2]。毛囊螨常好发于痤疮患者,可引起免疫系统重新激活,促进痤疮的发生发展[3]。为探讨马拉色菌和毛囊螨感染与痤疮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本研究选取中重度痤疮患者进行马拉色菌和毛囊螨检测分析,结果如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