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血管活性肠肽

血管活性肠肽

血管活性肠肽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14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62篇、会议论文57篇、专利文献179764篇;相关期刊474种,包括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针刺研究等; 相关会议51种,包括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七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第十七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结直肠肛门外科微创学术交流会等;血管活性肠肽的相关文献由318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国华、李晓红、茹立强等。

血管活性肠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62 占比:0.59%

会议论文>

论文:57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79764 占比:99.38%

总计:180883篇

血管活性肠肽—发文趋势图

血管活性肠肽

-研究学者

  • 李国华
  • 李晓红
  • 茹立强
  • 贾波
  • 朱金照
  • 李前伟
  • 林中
  • 王伟
  • 余跃
  • 侯晓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梁博; 李国东; 崔昭
    • 摘要: 目的分析玫瑰痤疮患者血清血管活性肠肽及内毒素与肠道菌群失调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玫瑰痤疮患者70例为玫瑰痤疮组,同期体检健康患者70例为对照组,分别使用凝胶法、免疫组化法检测血清内毒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比较2组粪便中肠球菌、大肠埃希杆菌、粪肠球菌、双歧杆菌的菌群分布及数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管活性肠肽及内毒素与肠道菌群数量的相关性。结果玫瑰痤疮组血清内毒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玫瑰痤疮组肠球菌、大肠埃希杆菌、粪肠球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双歧杆菌数量、双歧杆菌与肠杆菌的数量比值(B/E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患者血清内毒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内毒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与肠道菌群中肠球菌、大肠埃希杆菌、粪肠球菌数量均呈正相关(P<0.05),与双歧杆菌数量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玫瑰痤疮患者血清内毒素、血管活性肠肽呈高表达,与玫瑰痤疮严重程度及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在玫瑰痤疮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 王旭; 周旭晴; 吴笛; 陈姿霖; 蔺晓源; 夏旭婷; 郭纯
    • 摘要: 目的观察决明二仁方对3种便秘模型小鼠的排便及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VIP)、P物质(substance P,SP)的影响。方法复制燥结失水、脾虚、复方地芬诺酯3种便秘小鼠模型,每一模型设空白组、模型组、麻仁软胶囊组和决明二仁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造模成功后,模型组给予纯净水,治疗组分别给予麻仁软胶囊(0.312 g/mL)和决明二仁方低(0.208 g/mL)、中(0.416 g/mL)、高(0.832 g/mL)剂量药液。给药14 d后,观察各组小鼠的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及4 h内排便粒数,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VIP、SP含量。结果与同一模型的空白组比较,3种模型的模型组小鼠体质量、4 h排便粒数、血清VIP和SP浓度明显降低,首粒黑便时间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与同一模型的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的小鼠首粒黑便时间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燥结失水便秘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的小鼠体质量、血清SP浓度均升高,决明二仁方高剂量组的4 h排便粒数和决明二仁方中、高剂量组血清VIP浓度也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脾虚便秘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小鼠的4 h排便粒数、血清VIP和SP浓度升高,决明二仁方中、高剂量组小鼠体质量也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复方地芬诺酯便秘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小鼠体质量、血清VIP和SP浓度升高,决明二仁方中、高剂量组的4 h排便粒数也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决明二仁方对3种便秘模型小鼠均具有良好的促排便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升高血清VIP、SP水平有关。
    • 范明明; 林伟; 韩海瑞; 张嘉裕; 王顺
    • 摘要: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法对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窦组织中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术理胃饮低剂量组、柴术理胃饮中剂量组、柴术理胃饮高剂量组和多潘立酮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采用复合因素方法制备肝郁脾虚型FD模型。造模成功后,柴术理胃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3.5 g/kg、27 g/kg、54 g/kg柴术理胃饮灌胃,多潘立酮组给予3.125 mg/kg多潘立酮溶液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21 d。记录各组大鼠末次灌胃当天体重及进食量,计算各组大鼠末次灌胃后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HE染色观察胃窦病理形态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胃窦组织中P物质(SP)、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及血管活性肠肽(VIP)蛋白表达情况,Real Time PCR法检测胃窦组织中SP 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末次灌胃当天体重、进食量及末次灌胃后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柴术理胃饮各组和多潘立酮组大鼠体重、进食量、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胃窦黏膜层有轻度淋巴细胞浸润,柴术理胃饮各组和多潘立酮组大鼠胃窦黏膜层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轻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窦组织中SP、GAS、MTL蛋白表达量及SP mRNA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VIP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柴术理胃饮中、高剂量组大鼠胃窦组织中SP、GAS、MTL蛋白表达量和柴术理胃饮各组、多潘立酮组SP 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柴术理胃饮各组和多潘立酮组大鼠胃窦组织中VIP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疏肝健脾法可以促进肝郁脾虚型FD大鼠胃肠蠕动,上调胃窦组织中SP、GAS、MTL表达和下调VIP表达可能是其治疗FD的重要机制之一。
    • 黄燕红; 黄丽玲; 雷美红; 林小英; 李哲立
    • 摘要: 目的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PMOP)患者血清几丁质酶壳三糖苷酶1(Chitortiosidase1,CHIT1),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intestinalpeptide,VIP)水平与骨密度及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PMOP患者60例为PMOP组,取同期于医院体检的绝经后妇女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CHIT1和VIP水平、腰椎L1-4和股骨颈的骨密度、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I型羧基端交联端肽胶原(typeIcollagecross-linked-telopeptide,CTX)和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IN-terminalpeptide,PINP)水平,分析上述指标的相关性,观察PMOP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PMOP组血清CHIT1(9.64±2.25),CTX(0.52±0.13mg/L),PINP(60.84±23.51mg/L)水平高于对照组(5.83±1.26nmol/mol/h,0.25±0.07mg/L,39.83±12.52mg/L),血清VIP(161.32±27.86pg/ml),PTH(10.49±2.52pmol/L)水平以及腰椎L1-4(0.74±0.13g/cm^(2)),股骨颈的骨密度(0.62±0.0.14g/cm^(2))低于对照组(302.61±43.92pg/ml,15.19±4.64pmol/L,1.19±0.16g/cm^(2),0.88±0.12g/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10~21.042,均P=0.000)。PMOP患者血清CHIT1水平与血清PTH,腰椎L1-4,股骨颈的骨密度呈负相关(r=-0.327,-0.479,-0.485,均P7.73nmol/mol/h是PMOP发生的危险因素,而VIP>231.97pg/ml,腰椎L1-4骨密度>0.97g/cm2是预防PMOP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PMOP患者血清CHIT1水平增高,而VIP水平降低,且二者均与腰椎L_(1-4),股骨颈骨密度以及骨代谢标志物有相关性,临床有望将二者作为评估PMOP病情的辅助指标。
    • 晁祥嵩
    • 摘要: 目的:对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不同入路方式治疗胃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普外一科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的96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8例。常规组应用左侧后入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研究组应用右侧前入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并发症、复发、死亡情况、肿瘤相关指标及手术前后炎性应激指标、胃肠道动力相关激素水平。结果:相比常规组,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淋巴结清扫数量明显更多,且术后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胃动素(MTL)水平及术后腹腔冲洗液癌胚抗原(CEA)、多巴胺脱羧酶(DDC)水平明显更低,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明显更高(P0.05)。结论:相比左侧后入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右侧前入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患者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指标,降低术后复发率,改善炎性应激指标、胃肠道动力相关激素、肿瘤相关指标水平,值得推广。
    • 谈倩; 李佳; 李静; 李柏村; 向宏春; 蔡国伟
    • 摘要: 目的:利用制备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探讨针刺足三里对CIA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将60只12周龄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手针组,每组15只,建立牛Ⅱ型胶原与不完全弗氏佐剂诱导CIA大鼠模型。电针组和手针组于造模完成后第1天取足三里穴治疗,15 min/次,1次/d,连续治疗14 d。在3 d,7 d,14 d时,采用跖围法测大鼠跖围长度,并在治疗14 d后,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膝关节的病理学变化,计算大鼠的胃排空率和肠推进率,结肠蠕动波测定方法检测大鼠的肠蠕动波次数,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胃黏膜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跖关节肿胀明显(P<0.01),软骨组织破坏严重并有炎症细胞浸润,胃排空率和肠推进率均降低(P<0.01),胃黏膜中CRF和VIP表达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后大鼠跖关节肿胀程度明显降低(P<0.05),软骨破坏程度减轻和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胃排空率和肠推进率提升(P<0.05),肠蠕动波次数增加,胃黏膜中CRF和VIP表达量减少(P<0.05),其中手针干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针刺足三里对CIA大鼠的肠动力障碍具有调节作用,并且手针组疗效优于电针组治疗。
    • 张兆丰
    • 摘要: 目的 探讨四磨汤口服液和双歧四联活菌及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对其血清神经降压肽、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于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200例功能性便秘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双歧四联活菌+乳果糖口服溶液)和B组(四磨汤口服液+双歧四联活菌+乳果糖口服溶液),两组患儿均治疗2个月,并随访3个月。比较治疗2个月后临床效果,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症状积分、血清学指标、生活质量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3个月内的复发情况。结果 B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与治疗前比,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儿排便频率、费力感、疼痛感、不净感评分及血清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均显著降低,B组显著低于A组;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儿血清神经降压肽、P物质水平及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B组显著高于A组(均P0.05);随访期间,B组患儿复发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采用四磨汤口服液、双歧四联活菌、乳果糖口服溶液联合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肠道功能指标,从而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且复发率较低,安全性良好。
    • 胡钰; 候淑婷
    • 摘要: 目的探讨消积通便方治疗便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4只SPF级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消积通便方低剂量组、消积通便方中剂量组、消积通便方高剂量组、莫沙必利组。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给予洛哌丁胺10 mg/kg灌胃,均每日2次,共14 d。消积通便方低、中、高剂量组以及莫沙必利组小鼠均于第8天开始灌胃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均连续7 d。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记录实验第15天胃排空率及肠道推进率,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血管活性肠肽(VIP)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黏膜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mRNA表达情况。结果空白组小鼠一般状态良好,体重逐步增加;模型组小鼠有不同程度易激惹或倦怠,精神不振,反应迟钝,进食量及饮水量减少;消积通便方各组及莫沙必利组小鼠精神状态及活动改善,进食、饮水量渐增。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胃排空率及血清VIP、iNOS水平均明显增高(P均<0.05),肠道推进率及结肠组织中PKA mRNA、cAMP mRNA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HE染色显示结肠黏膜固有层及黏膜下层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肌层明显变薄。与模型组比较,消积通便方中、高剂量组及莫沙必利组小鼠胃排空率及血清VIP、iNOS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消积通便方高剂量组和莫沙必利组小鼠肠道推进率及结肠组织中PKA mRNA、cAMP mRNA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HE染色显示消积通便方中、高剂量组及莫沙必利组小鼠结肠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结论消积通便方可能通过下调VIP、iNOS水平,激活cAMP-PKA通路,从而调节肠道平滑肌的活动,促进肠蠕动,缓解便秘症状。
    • 周雯; 战丽彬; 李媛
    • 摘要: 目的:观察滋补脾阴方药对脾阴虚大鼠胃肠激素及胃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滋补脾阴方药组,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饮食不节、过度劳倦、温里药伤阴的方法构建脾阴虚证大鼠模型,连续给予相应药物2周。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和胃组织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空肠组织VIP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滋补脾阴方药组大鼠血清VIP水平明显降低(P<0.001),大鼠胃组织sIgA水平明显升高(P<0.001),大鼠空肠组织VIP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滋补脾阴方药可能是通过下调大鼠血清和空肠组织VIP水平,上调大鼠胃组织sIgA水平,达到治疗脾阴虚证的作用。
    • 邓水仙
    • 摘要: 慢性胃炎属临床常见胃黏膜疾病,发病率高且病情易迁延和复发,发病时多伴有疼痛、烧灼和乏力,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预后,针对此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1]。研究发现,该病与患者的情绪、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所以多采用控制患者饮食、提高患者情绪和服药等常规康复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但由于患者自律较差且长期服用药物容易产生抗药性,使得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2]。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