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研究所
艺术研究所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807篇,主要集中在戏剧艺术、绘画、音乐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3073篇;相关期刊311种,包括民族艺术研究、文化艺术研究、戏曲艺术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二届中国社区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等;艺术研究所的相关文献由56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平、戈琳娜、王岳川等。
艺术研究所—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3073篇
占比:96.62%
总计:23880篇
艺术研究所
-研究学者
- 张平
- 戈琳娜
- 王岳川
- 胡耀池
- 丁燕
- 云丹
- 何婷婷
- 傅歆
- 刘宇新
- 刘永安
- 刘海峰
- 吴璇
- 周攸
- 孔文峣
- 孙毓敏
- 宋雪傲
- 小边
- 尔冬
- 弈言
- 张劲盛
- 张瑞锋
- 张青野
- 徐宏图
- 捷之
- 方健宏
- 朱一良
- 李新华
- 李树峰
- 杨冲
- 杨小军
- 林凡军
- 柴俊为
- 格桑曲杰
- 梅墨生
- 步及
- 海馨
- 王学仲
- 玛加
- 胡湛(整理)
- 蒋中崎
- 贾宇虹
- 边善基
- 边多
- 邹伟农
- 阳丽君
- 陈萍
- 韩光丽
- LEE
- 一丁
- 一明
-
-
无
-
-
摘要:
2022年3月28日,中宣部、人社部、中国文联联合召开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授予44名同志“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中国杂协理论研究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大连市文化艺术研究所(大连艺术咨询中心)二级编剧尹力,中国杂协理论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星海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一级演员魏葆华获此殊荣。
-
-
孟建军
-
-
摘要:
因为工作关系,我曾经去南方一些竹笛制作作坊采访,采访中发现有些制作师在制作竹笛的同时,也制作样子有些怪怪的乐器,他们告诉我这叫竹筒埙。当时觉得这些制作师利用竹子制作埙真的很有创意。后来著名乐器学者、上海艺术研究所的陈正生先生告诉我,这个乐器的真正发明人是江苏大丰的周寿荣。
-
-
宋雨倩;
杨英
-
-
摘要:
钱康宁,1953年出生在云南昆明,先后就读于原昆明师范学院艺术系作曲专业和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理论专业。先后在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和云南省歌舞剧院(副院长)工作。一级作曲。现为云南省艺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外聘专家。入选文化部人才中心云南项目专家组和教育部学位中心博硕论文抽检评阅人,2006年被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文联授予“云南省文学艺术贡献奖”,2019年,获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荣誉。本文将对钱老师音乐研究者、创作者、鉴评者的三重身份进行梳理与阐述。
-
-
-
-
摘要:
本刊讯近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简称中管院)工美中心推出了一个助力艺术家与学术研究、市场对接的新方案,中管院工艺美术事业发展中心授权颁发“个人艺术研究所”资质,此方案非常接地气,一经推出广受欢迎,如何将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销售出去?
-
-
-
张艺凡
-
-
摘要:
2021年2月26日15时,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现代艺术》杂志社主办,乐山市文化艺术研究所、乐山市图书馆、乐山市文化馆、石棉县文化馆承办的"文艺百家"工程·文艺讲坛2021年第4期(总第40期)音乐艺术专场在乐山市图书馆举行。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副研究馆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连续两年获得四川省文联年度百家"推优工程"音乐类优秀原创文艺作品的张艺凡老师为我们带来主题为《原生态民歌与流行歌曲的融合》的精彩讲坛!
-
-
林卉
-
-
摘要:
本文论述了通过口述历史影像、回忆录、传记等多种个体记忆档案与传统文献相结合,对1958年到1966年的中国电视剧事业进行潮源的可行性。得出个体记忆档案以人为核心的特征可为电视剧艺术在这一时期的诞生和发展历程研究赋予细节与温度,还可扩充中国电视刷事业的叙述纵深,为提炼第一代中国电视剧人的精神及其在复杂背景下形成过程提供依据。本文还具体分析了建立“中国老电视剧人个体记忆库”可以为电视刷艺术研究所带来的学术价值,以及该品牌在创新文教模式、增强文化自信的国家工程中可以起到的作用。
-
-
唐云来
-
-
摘要:
王学仲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学者型的书画大师。先生20世纪50年代初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就被分配到天津大学土建系任美术教师。土建系后改为建筑学院,20世纪80年代,又建立了王学仲艺术研究所,研究所招收艺术类的研究生,先生自然又成为研究生导师。整整半个多世纪,王学仲先生从未离开过天津大学,从未离开过他的美术、书法教学工作。
-
-
王学仲
-
-
摘要:
王学仲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画家、艺术理论家、诗人。他坚持中国文人艺术重心性、重意象的传统,书画作品雅正清丽、灵动朴厚。王学仲先生提出的“东学西渐、欧风汉骨”理念,是对当代中国艺术发展的深入思考。他在帖派、碑派书法之外又提出了“经派”的概念,是对中国书法发展脉络的又一总结。王学仲先生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天津书法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教授,长期致力于书法的教育和传播,为中国书法的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本刊特邀邵佩英先生筹措专题,以展现王学仲先生的学术、艺术成就。感谢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的鼎力襄助。
-
-
-
-
摘要:
毛时安,1948年生于上海。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发表文艺评论。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求学,师从徐中玉教授。曾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市艺术创作中心主任、上海艺术研究所所长、上海作协副秘书长、《上海文论》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宣传部主任。多次担任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中国艺术节等国家和省市文艺奖项评委。
-
-
刘玉玲
- 《第十二届中国社区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艺术研究所综合资料室不同于服务大众的公共图书馆,也不同于档案馆以收藏和保管档案为主,要求资料室的信息资源建设依据学科专业方向特点、服务对象特点,为研究课题和艺术教学提供针对性服务.搞好艺研所综合资料室建设需领导重视,管理到位,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孢括现阶段各类艺术表演赛事的音像资料制作和旧的珍贵音像资料数据化。图书资源建设也是艺研所文献资源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研究领域的实际,图书档案资料室的3万册藏书格局以艺术类(J类)、文学类(I)、文化类(G)为主,以宗教、哲学、社会科学、经济类、历史等相关学科图书为辅。从目前藏书实际出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藏书数量不足;二是藏书体系有待科学调整。针对上面两个问题,资料室应加大投入强化图书资料建设,J类、I类和G类图书期刊为艺研所核心文献,其他类为相关文献和边缘文献。对于核心图书期刊文献的建设要对现有流通状况进行统计,对流通率高的图书期刊要补充购进,对已经淘汰的文献要加以剔除。为了开拓研究者和艺术教学人员的视野,要加大引进国外艺术理论研究成果,期刊的订阅除保留专业核心期刊外,其他相关期刊和边缘期刊要根据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需求适时调整,做到藏书体系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