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螺旋桨
船用螺旋桨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482篇,主要集中在水路运输、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2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139375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2012重庆市铸造年会、2011计算机辅助工程及其理论研讨会等;船用螺旋桨的相关文献由76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湘来、徐高峰、张胜文等。
船用螺旋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9375篇
占比:99.89%
总计:139532篇
船用螺旋桨
-研究学者
- 王湘来
- 徐高峰
- 张胜文
- 方喜峰
- 赵晓东
- 宋佩学
- 黄善送
- 朱成顺
- 梅斌贤
- 王以军
- 程德俊
- 陈永道
- 宋宝
- 张春燕
- 张辉
- 张松鹤
- 徐小龙
- 汪子昂
- 王海涛
- 王美兰
- 于霄雷
- 冷劲松
- 刘彦菊
- 刘立武
- 孙健
- 汤建明
- 陈凡龙
- 陈志国
- 黄丽
- 黄文安
- 黄智伟
- 黄智尧
- 严建文
- 周斌
- 周熊
- 姜元军
- 尚华峰
- 崔家源
- 张全
- 张建华
- 张玉林
- 张磊
- 查健
- 汉斯-冈瑟·罗森克兰兹
- 王玉山
- 盛新民
- 程玉成
- 范煜
- 蔡成华
- 袁建军
-
-
单东生;
龚京风;
姚炎炎;
王晴
-
-
摘要:
船用螺旋桨形状复杂,为满足快速、精确建模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VB.NET编程语言的螺旋桨三维自动建模方法。基于桨叶切面基础数据,推导桨叶型值点数学转换公式。利用Excel完成桨叶切面基础数据和桨毂数据的存储与读取。研究螺旋桨建模方法,对CATIA进行二次开发,集成型值点导入、曲面建模、实体填充等建模流程。基于VB.NET语言将上述操作程序化,设计界面友好的螺旋桨自动建模软件。利用该软件完成桨叶的自动建模,并进行光顺性检查和模态分析。这里建立的螺旋桨自动建模方法简单高效,能够避免传统几何建模方法的手工操作量大、易出错的缺点。
-
-
刘昭青(编译)
-
-
摘要:
2022年7月7日,日本邮船(NHK)与船用螺旋桨制造商Nakashima Propeller、船舶设计服务提供商Fluid Techno公司签署了商业联盟协议。3家打算验证其通过改善船舶尾部产生的水流来提高船舶燃料效率的节能装置效果,选择这些节能装置的最佳组合,并将其安装在现有的船舶上。按照该商业联盟协议,NYK旨在通过在今后3年内在约50艘干散货船上安装节能装置以减少现有船舶的GHG排放量。
-
-
沈继飞;
李志月;
张文涛;
苏雪龙
-
-
摘要:
通过获取高精度、完整的螺旋桨三维点云数据,对点云数据进行系列处理,将处理好的点云数据导入逆向建模软件,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进行三维建模,控制点云数据采集和配准过程中的误差,得到符合精度要求的螺旋桨三维模型。
-
-
叶耀川
-
-
摘要: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建立静止域(舵、导管及船体)和旋转域(螺旋桨)的三维几何模型,在螺旋桨流场内求解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equations,RANS),由此对船用螺旋桨产生的推力和转矩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在压载工况和满载工况下螺旋桨桨叶的压力分布、沿不同轴的受力情况和绕不同轴的转矩情况,为轴系弹性校中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应力情况,对船用螺旋桨的生产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
-
赵健
-
-
摘要:
船用螺旋桨在使用过程中会因海洋生物附着、海水腐蚀和水流冲刷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表面磨损、腐蚀和变形等缺陷,采用常规维修方法定期进坞对其进行焊补打磨维修会严重影响船舶的服役周期。针对该问题,提出采用纳米陶瓷涂层技术快速解决螺旋桨的海水腐蚀、空泡腐蚀、海生物附着和冲刷磨损等问题,并大大延长其使用周期。该方案已在船厂得到实施和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在新旧螺旋桨上均可高效快速实施,能有效延长船用螺旋桨的使用寿命,并增大船舶的航行半径。
-
-
-
-
赵健
-
-
摘要:
船用螺旋桨在使用过程中会因海洋生物附着、海水腐蚀和水流冲刷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表面磨损、腐蚀和变形等缺陷,采用常规维修方法定期进坞对其进行焊补打磨维修会严重影响船舶的服役周期.针对该问题,提出采用纳米陶瓷涂层技术快速解决螺旋桨的海水腐蚀、空泡腐蚀、海生物附着和冲刷磨损等问题,并大大延长其使用周期.该方案已在船厂得到实施和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在新旧螺旋桨上均可高效快速实施,能有效延长船用螺旋桨的使用寿命,并增大船舶的航行半径.
-
-
陈超;
郑攀;
李猛猛;
文柘青
-
-
摘要:
为了缩短船用螺旋桨的再设计周期,降低再设计难度,针对船用螺旋桨提出了一种基于逆向设计软件Geomagic Design X和三维建模软件UG的逆向建模方法.详细介绍了螺旋桨的逆向建模过程和主要操作流程,通过比较放样和面片拟合生成叶片NURBS曲面的方法和原理,得到一种合适的叶片曲面作为叶片重构的基础.采用Geomagic Quality软件对螺旋桨进行整体精度分析,结果发现螺旋桨重构模型和螺旋桨点云数据之间的偏差在允许范围之内,验证了此螺旋桨逆向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同时为类似的逆向建模提供了思路.
-
-
-
-
王瑞
- 《第十二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ICFDM2016)》
| 2016年
-
摘要:
目前大型舰船用螺旋桨尺寸较大,最大直径可达10余米,而现阶段国内的加工装备均为单面加工、二次装夹、易振颤、加工工期长,本项目提出一种基于混联机构的大型螺旋桨双刀双面对称加工方法,对其相关理论算法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并成功试制出卧式6轴混联数控铣床.利用本项目研究的加工方法和加工装备,可实现螺旋桨等大型曲面零件的一次装夹,双刀对称加工压力面和吸力面,有利于消除悬臂梁效应,减弱振颤,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这对于对提高螺旋桨推进效率,降低舰船动力消耗,保证潜艇的隐蔽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混联机构结构参数数量众多、精确度不同、分布于多个坐标系的特点,提出加权分类隔离的标定方法,逐次提高各类结构参数的精度,快速提供满足加工精度要求的结构误差补偿参数,实现性价比较高的误差补偿方法。
-
-
-
-
-
-
SHI Xiao-yong;
施小勇;
WU Ying-xin;
吴颖新;
LU Fang;
陆芳;
HUANG Hong-bo;
黄红波;
LIU Deng-cheng;
刘登成
- 《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为减小船用螺旋桨空泡模型试验的尺度效应,目前常采用在试验设备允许的情况下提高雷诺数及在桨叶导边增加粗糙度两种方法,但如何选择合适的临界雷诺数以及在桨叶导边增加粗糙度的必要性和效果仍需要进行仔细的分析与研究.为此,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在空泡水筒中进行了不同负荷、不同空泡数下雷诺数及桨叶导边粗糙度对片空泡影响的试验研究工作.分析表明,在试验的雷诺数范围0.6×106~2.1×106内,当雷诺数小于1.0×106时,导边粗糙度对形成稳定的片空泡是有利的.雷诺数大于1.0×106时,片空泡性能稳定且基本与导边粗糙度无关,空泡试验的临界雷诺数选取为1.0×106是较为合适的.当桨叶表面沿弦向压力分布平坦且片空泡处于起始临界状态时,导边粗糙度所用的粗糙粒子对片空泡的观测结果影响较大,对其应用场合与方法还需作进一步地研究.
-
-
-
姚山;
焦中飞;
赵枢明;
曾锋;
吴迪
- 《2010中国大连国际海事论坛》
| 2010年
-
摘要:
本文采用全数字化的方法实现了船用螺旋桨的近净形铸造.首先通过三维参数化技术获得螺旋桨的三维CAD模型,再通过CAE软件模拟螺旋桨的铸造过程并优化铸造工艺,然后利用自主发明的激光快速成型方法加工出铸型并铸造,最后对螺旋桨的精度进行数字化评价,实现了螺旋桨制造的CAD/CAE/CAM的一体化,最终螺旋桨铸件的精度可控制在1mm以内,表面粗糙度可达到Ra6.3 μm.与传统工艺相比采用本方法生产螺旋桨,可显著降低成本,提高精度,缩短螺旋桨从设计到铸件的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