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得

自得

自得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673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中国文学、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3篇、相关期刊508种,包括青少年日记、社区、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自得的相关文献由616位作者贡献,包括佚名、严金东、张晶等。

自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73 占比:100.00%

总计:673篇

自得—发文趋势图

自得

-研究学者

  • 佚名
  • 严金东
  • 张晶
  • 傅佩荣
  • 清林
  • 苟小泉
  • 景海峰
  • 朱义禄
  • 王文
  • 于淑英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姚晨
    • 摘要: 宋诗能够在唐诗“风神远韵”之外别立“筋骨思理”之宋调,“自得”精神所体现出的“自我意识”是重要原因。梅尧臣在宋初学唐风气中别开生面,黄庭坚在历史困境中敢为天下先,杨万里于江西末流中破而后立,宋诗演变过程中最重要的三次转折所体现出的“自得”精神,促使宋诗在自我树立的同时,完成宋调品格的建构。
    • 余位河; 刘隆华; 尚军
    • 摘要: "十四五"开局之际,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校对高质量教育有自己的梦想与蓝图:传承红色基因,创新自得文化,发展多元课程,到2025年建成理念先进、治理科学、品质上乘、条件一流、特色突出、影响显著的重庆市优质高中;办好老百姓家门口满意的高品质初中阶段教育,为2035年建成区域领先、重庆一流、西部知名的现代化教育强校奠定坚实基础。
    • 唐邦明
    • 摘要: 从师范大学毕业到大渡口商务学校上班之初,写过几篇小小的短文。2015年有一篇论文获奖后,此后再不曾拿起写字的笔。2019年,机缘巧合之下有幸识得《自得教育》主编侯巧玲老师,在侯老师的指导下,疫情期间完成了我的第一篇处子作,到那时,我才知道,原来还有一个讲述大渡教育情怀的期刊——《自得教育》。
    • 张之
    • 摘要: 恩师仙逝,倏忽八载,往昔神情,历历在目,追忆往事,以志哀思。余诗文书艺得稍进,仰赖先生慈诲。曩有习作呈教,辱蒙先生悉心指点迷津,尝语予云:“多学汉魏之书,自得汉魏之神,笔势雄厚,不求自得。学书取法乎上……笔势要紧‘用全力’,运笔要逆‘涩’,左手用力,使全身力到,亦即全神到。”垂诲精详,永矢弗谖。先生常告诫其弟子:“勿师我师之迹。”
    • 摘要: 忘我而我大,不求胜物而物莫能挠。孟子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山林朝市一也,死生常变一也,富贵贫贱威武一也,而无以动其心,是名曰“自得”。自得者,不累于外物,不累于耳目,不累于造次颠沛,鸢飞鱼跃,其机在我。知此者谓之善学,不知此者虽学无益也。
    • 摘要: 文言天地上人书(节选)王安石 孟子曰:“君子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 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 诸左右逢其原①。”孟子之云尔,非直施于文 而已,然亦可托②以为作文之本意。且所谓文 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 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 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③以适用为本,以 刻镂绘画为之容④ 而已。不适用,非所以为器 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否也。然容亦未 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
    • 郑伟
    • 摘要: 公理论表明宋明理学具有明确的公共性意识,理学家践行"觉民行道"的使命,总是努力地将自家之所得扩充为可以普遍共享的真理,这即是向着阐释之公共性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学家以"公理"来思考世界秩序,以"公共之心"来达成人与世界之间相通、相恕的关系,由此将对话建立在这种世界同一性的基础之上,并将阐释者的个体生命通向了宇宙生命共同体的存在体验.理学阐释作为一种生命体验或工夫,它的对话精神和公共性品格就是循着这样的逻辑而来的,这为中国当代阐释学的建构提供了宝贵的民族经验.
    • 五云山(整理)
    • 摘要: 梁启超有9个子女,个个成就非凡。下面,摘录梁启超书中的部分话语,以领略其教子风范。1.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儿精神。”
    • 危志勇
    • 摘要: 一、沉孝子吾邑之相城有一乞儿姓沉,年在中岁,每诣沈隐君中孟渊所请丐,凡所得多不食,而分贮之筒篚②中。隐君初不为意,久而问焉,则曰:“将以遗老娘耳。”隐君始异之,潜令人侦其所为。丐至一岸旁,坐地出箪中饮食整理之,擎至船边,船虽陋而甚洁,老媪坐其中。丐登舟陈食母前,倾酒跪而奉之,伺母接杯,乃起跳舞而唱山歌,作嬉笑以乐母,母意殊安之也。必母食尽乃更他求自得,若无得则自受馁,终不先食之也。日日如之,凡数年,母死丐始不见。隐君叹诧,亦时少周之。此非有为而为,可谓真孝矣。(选自祝允明《前闻记》).
    • 王国维
    • 摘要: 山谷云:“天下清景,不择贤愚而与之,然吾特疑端为吾辈设。”诚哉是言!抑岂独清景而已,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世无诗人,即无此种境界。夫境界之呈于吾心而见于外物者,皆须臾之物。惟诗人能以此须臾之物,镌诸不朽之文字,使读者自得之。遂觉诗人之言,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此大诗人之秘妙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