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4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06000篇;相关期刊293种,包括管子学刊、中国哲学史、党课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8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等;浩然之气的相关文献由33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德宾、尚芸先、王蒙等。

浩然之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0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06000 占比:99.83%

总计:206341篇

浩然之气—发文趋势图

浩然之气

-研究学者

  • 刘德宾
  • 尚芸先
  • 王蒙
  • 金银润
  • 兰拉成
  • 关立新
  • 吴伟
  • 周尉
  • 李向苏
  • 李昀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荣延庆; 谢超凡
    • 摘要: 中国文化中的勇德主要体现在儒家经典中,"勇"的内涵意指勇必有义、勇必有礼、勇必有为,勇德的三境界是,北宫黝与孟施舍式的守气,子夏与曾子式的守约,孟子之善养浩然之气。当今的和平年代,现代人常常会遭受价值理性的没落、自我认同的危机的折磨。需要一份从安全的混沌状态抽身而出的勇气,这种勇德是推动社会各方面良性进步的动力源泉之一。
    • 张杰
    • 摘要: 孟子把人为之心中善的一方面,提升至本原之善的地位。此“心”即是每个人生来即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就是“四心”。“四心”是人类先天固有的仁义礼智“四德”之“四端”,孟子的“四心”由此成为善之原。“四心”与“四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四心”为“四德”之本,孟子的人性由此成为善之原。圣人自觉存心率性而行,而普通人因欲望或名利等因素的迷惑丧失了“四心”,这就需要借助媒介即人性的载体来完成存心养性修养过程。孟子人性的载体即是“浩然之气”,它不但是善的天生材质,而且是义之原。普通人需要“养气”以“养心”、扩充“四心”以“尽心”“尽性”。
    • 黎千驹
    • 摘要: 孟子所谓“浩然之气”,就是盛大而刚直的正气。这种气,如果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损害它,那么人就可以挺立于天地之间。这种气,是跟仁义礼相配合的,否则就会泄漏。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无疑充满着浩然之气;孟子身上就完美体现了这种浩然之气,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荣延庆
    • 摘要: 中国文化中的勇德主要体现在儒家经典中。“勇”的内涵意指:勇必有义、勇必有礼、勇必有为;勇德的三境界是:北宫黝与孟施舍式的守气,子夏与曾子式的守约,孟子之善养浩然之气。宋明理学的勇德思想强调理性与思辨;近代勇德的发展融入了新文化与实践精神。西方文化中的勇德生发于战争中的英雄主义;中世纪勇德进入基督教文化,勇是为了信仰而献身并为了维护其利益而战斗的道德精神;文艺复兴以后,勇德从理性的角度指向个人内心与个体价值。中西文化中的勇德都以社会价值规范为核心内容,强调适度,从外治趋向内治。西方文化中的勇简单直观,易于达至;中国文化中的勇比较抽象,强调自我修养,追求高尚境界。中国当下需要社会责任的勇敢担当、个人精神世界的勇敢担当。中西文化中勇德的内涵特征暗示着今之勇德在生理层面及心理层面的养成路径:身有定力,即守气,令自我情绪有秩序;心有认定,即守约,正确认识社会秩序;情有执定,即养浩然之气,自造内心心灵秩序。
    • 苏北
    • 摘要: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有其先赋的社会背景,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每一个人的思维都见其鲜明的生活阅历,历历可见个性的呈现。Z世代、00后的这些后浪们,幸运地赶上了一个高歌猛进的时代。富起来的历史进程带来丰裕的消费想象,数字化的科技创新启动全新的生活方式,全球化的经济融合敞开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梦的民族复兴展现壮美的未来愿景,比起先辈,他们有更强烈的自信和豪迈,更充沛的激情和锐气。这一股浩然之气弥足珍贵,但其中隐现的偏向也不可不察。
    • 张莉
    • 摘要: 浩然之气是孟子提出的术语,从孟子文章的结构中可以感受到这种浩然之气。它主要表现为文章严密的逻辑,一气呵成;相同的铺排句式,气势充沛;关联词语的恰当使用,使逻辑关系更清晰。雄辩的力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拥有“浩然之气”、以天下为己任、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大丈夫形象,而这种人格与气概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一直激扬着中华民族,成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
    • 刘雨桐; 代淑君
    • 摘要: 塞外寒凉凄苦,边陲风卷黄沙。马上血气方刚的少年将军霍去病仰天长啸:“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朔风凛列,竟也掩不去字字铿锵。于是,霍去病手里的一杆梅花枪横扫西域,一点光华点燃了大汉国富民强的炬火;于是,长风携薪火而来,从漠北至中原,亦从古时至今朝,将这舍身为国的浩然之气盈满乾坤。
    • 摘要: 忘我而我大,不求胜物而物莫能挠。孟子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山林朝市一也,死生常变一也,富贵贫贱威武一也,而无以动其心,是名曰“自得”。自得者,不累于外物,不累于耳目,不累于造次颠沛,鸢飞鱼跃,其机在我。知此者谓之善学,不知此者虽学无益也。
    • 马玉珍; 杨月
    • 摘要: 孟子不仅提出了"浩然之气"之说,还以善有四端来阐述他的性善论的观点,其中所蕴含的民本思想、正义良知、守善崇德是对孔子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是我们道德意志和道德修养的崇高境界,其思想精华对当下的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 摘要: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