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礼义

礼义

礼义的相关文献在1932年到2022年内共计61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09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445种,包括管子学刊、中国哲学史、船山学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2第五届世界儒学大会等;礼义的相关文献由56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建明、曹胜高、刘毓庆等。

礼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09 占比:99.8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6%

总计:610篇

礼义—发文趋势图

礼义

-研究学者

  • 刘建明
  • 曹胜高
  • 刘毓庆
  • 吴宝红
  • 王中栋
  • 王能宪
  • 付一冰
  • 储昭华
  • 刘文勇
  • 刘澈

礼义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韩丽华
    • 摘要: 当今社会需要创造性地复兴、传承中国古代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义忠恕的礼义思想。中国古代的礼,是以制定规则确定的礼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是道德的规范化。礼与义相结合,作为一种道义,就是礼义礼义思想的作用在于通过调节人的行为使之符合规范来实现人际关系和睦。中国古代的礼义思想具有规则约束和道德教化的作用。
    • 荣延庆; 谢超凡
    • 摘要: 中国文化中的勇德主要体现在儒家经典中,"勇"的内涵意指勇必有义、勇必有礼、勇必有为,勇德的三境界是,北宫黝与孟施舍式的守气,子夏与曾子式的守约,孟子之善养浩然之气。当今的和平年代,现代人常常会遭受价值理性的没落、自我认同的危机的折磨。需要一份从安全的混沌状态抽身而出的勇气,这种勇德是推动社会各方面良性进步的动力源泉之一。
    • 陈志雄
    • 摘要: “《诗》者,中声之所止也”是荀子《诗》学的纲领,通过对其辨析和阐释,可以窥见荀子《诗》学的“客观化”特征及其对《诗》寄寓的功能定位“。中声”说反映与《诗》相配的乐是齐整天下的“中和之纪”,《诗》乐不纯粹为移情言志、审美享受而设,而是具有功利实用价值的社会治化手段。又,荀子引诗偏爱《雅》《颂》,是取其中正典雅,与圣王之制密切相关,从而能纳《诗》于礼,增进《诗》的典章化“。所止”的礼义精神则是强调《诗》入乐,成为实践礼乐之具。并且,《诗》要执定于礼义,以之为客观化衡准。在礼义的统摄下,荀子主张用《诗》有其限度,批判了生搬硬套《诗》文而不知实践礼义、以《诗》附会己说而杂博闻见的两种流弊。荀子《诗》学经过“客观化”后,面向的是社会纲纪与治化,凸显其服务于政教事功之目的。战国后期,《诗》的文本化虽面临拘执词章掌故,陷于枯槁而不足以契应时世之危殆,但荀子“客观化”的助推使其步入经典化的道路,从而走向汉代经学。
    • 何苗
    • 摘要: 荀子提出的"制天命而用之"命题,因其对天人关系的全新界定而受到学界的重视。但学界多从自然观的角度加以解释,其实这一命题具有浓厚的道德价值意味:荀子思想中的"人"具有双重属性,"制天命而用之"所表达的是以人为主体,以"礼义"为道德评价标准而指向客体——万物,从而赋予万物以价值色彩。
    • 荣延庆
    • 摘要: 中国文化中的勇德主要体现在儒家经典中。“勇”的内涵意指:勇必有义、勇必有礼、勇必有为;勇德的三境界是:北宫黝与孟施舍式的守气,子夏与曾子式的守约,孟子之善养浩然之气。宋明理学的勇德思想强调理性与思辨;近代勇德的发展融入了新文化与实践精神。西方文化中的勇德生发于战争中的英雄主义;中世纪勇德进入基督教文化,勇是为了信仰而献身并为了维护其利益而战斗的道德精神;文艺复兴以后,勇德从理性的角度指向个人内心与个体价值。中西文化中的勇德都以社会价值规范为核心内容,强调适度,从外治趋向内治。西方文化中的勇简单直观,易于达至;中国文化中的勇比较抽象,强调自我修养,追求高尚境界。中国当下需要社会责任的勇敢担当、个人精神世界的勇敢担当。中西文化中勇德的内涵特征暗示着今之勇德在生理层面及心理层面的养成路径:身有定力,即守气,令自我情绪有秩序;心有认定,即守约,正确认识社会秩序;情有执定,即养浩然之气,自造内心心灵秩序。
    • 宋瑞萍
    • 摘要: 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君子人格。荀子是儒家学派重要的思想家,通过阐释荀子“化性起伪”的礼义之要途、“守静持学”的礼义之功夫、“重义思利”的礼义之核心,探究如何培养出“至善”“不苟”“以义制利”的君子对于注解荀子哲学乃至整个儒学都具有理论价值。君子“全而粹”即内外兼修,即对道德品格和实践能力的双重关注对于当代青年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 本刊2022年第2期9—15页“紫芝栽培新品种武芝2号基于rDNA-ITS和ITS2的分子鉴定与分析”一文,作者及单位:钟礼义1,应正河2,刘新锐3,陈体强2(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413;2.武平县食用菌技术推广服务站,福建武平364300;3.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02),更正为:钟礼义1,2,应正河1,刘新锐3,陈体强1(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4;2.武平县食用菌技术推广服务站,福建武平364300;3.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02)。
    • 张雪姣
    • 摘要: 礼义与亲情的取舍在社会关系中是两难问题,于母子关系亦如此。从先秦到两汉,儒家性情观发生了极大变化,从性、情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到性情与善恶、礼义的关系均有明显变化。性、情内涵的变化,使得性情关系由合一变为相离,继而影响人性善恶的评判标准,使得先秦儒家缘情制礼的观念逐渐减弱。加之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以阴阳释情性,提出性善情恶的理念,最终使礼义成为比亲情更高尚的德行。在性情观的影响下,汉代母子在面临礼义与亲情的选择问题上开始呈现出礼胜于情、义胜于情的倾向。
    • 陈旺
    • 摘要: 孟子的教育思想以人性善为前提,认为善发端于心,继而提出“尽心养性”的教育方法。荀子的教育思想以人性恶为前提,他通过给善与恶、性与伪下定义,确定了人性是恶,所以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必然性,并提出了“化性起伪”的教育方法。孟子和荀子是先秦时期继孔子之后的儒家集大成者,两者的教育思想实质是相互补充、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虽然两者提出了截然相反的以人性论为依据的教育思想,但本质上还是主张以“礼义”为教育内容去教化百姓,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
    • 顾玉萍
    • 摘要: 儒家文化“秩序,理性”的价值观对处在现代化快速发展中的国家具有相当价值。儒学大师荀子在其“性论”中把“性无善恶”论证为“性恶”,把礼义这样一种外在秩序植入人之本性,为儒家“秩序、理性”的价值观奠定了逻辑基础和道义支撑,对我们构建现代化的社会治理体系和建设共同富裕社会提供了借鉴。其中的理论逻辑是通过将人之性设定为恶,拉大人本质与人之性的距离来实现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