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肌破裂
膈肌破裂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370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1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2492篇;相关期刊194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临床医学、河南外科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六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山东省第十一次胸心血管外科学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暨汶川地震伤员救治经验交流会等;膈肌破裂的相关文献由89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煜、崔忠厚、张军等。
膈肌破裂
-研究学者
- 刘煜
- 崔忠厚
- 张军
- 张文峰
- 李月明
- 李玉
- 李蔼建
- 段翔鹰
- 王阳
- 郑文凯
- 郭安瑞
- 都定元
- 余鑫
- 俞永康
- 傅兆庆
- 冯银水
- 刘宝玉
- 刘彪
- 刘淑香
- 史进
- 吴松
- 周凯
- 周谦让
- 唐旭东
- 唐烽
- 唐胜军
- 姚元章
- 姜建青
- 姬付康
- 孙士锦
- 孙立欣
- 宋明
- 居正彬
- 常春林
- 张丽萍
- 张义和
- 张俭荣
- 张勇
- 张国强
- 张大义
- 张建国
- 张林
- 张汉军
- 张翔鸣
- 张连阳
- 战润庆
- 景凯
- 景华
- 景荫滨
- 曹翔
-
-
邓春蕾
-
-
摘要:
多发伤是由同一致伤因素引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其中一处损伤即使单独存在也可能危及生命^([1])。创伤性膈疝是胸腹部遭受严重创伤导致膈肌破裂,腹腔内脏器穿过膈肌破口部位进入胸腔,引起呼吸、循环及消化系统功能障碍等,病死率高达30%^([2])。2020年10月30日我科收治1例多发伤合并创伤性膈疝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及精细化护理,患者转归良好。
-
-
-
王嘉昆;
蒋桔莲;
李婷婷;
王雯雯
-
-
摘要:
创伤性膈疝是指腹部脏器从膈肌破裂口及愈合后形成的瘢痕组织处进入胸腔,往往有腹部外伤病史。妊娠合并膈疝在临床中罕见,且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或误诊,若不及时诊治,预后往往较差。本文回顾性分析妊娠晚期创伤性膈疝患者1例资料,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因“停经9月余,要求终止妊娠”于2020年3月8日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妇女儿童医院,G4P1。患者孕期定期产检,未见明显异常。入院查体:T 36.8°C,P 87次/min,BP 124/85 mm Hg,R 18次/min,神志清,精神可,皮肤巩膜无黄染。
-
-
张先惠;
肖越峰;
刘超;
蒋倩汶;
张无为;
孙清;
杜洋;
吕明哲;
张国华;
张军
-
-
摘要:
通过手术成功治疗了一例咬伤导致犬腹壁疝、膈肌破裂及肋骨断裂和胰腺损伤,在术后护理中应注意肌肉生长和皮肤的愈合,以及每天超声检查腹腔是否有积液、评估内脏状态、做好疼痛管理等,临床处理咬伤应及时、细致、全面地处理相应病变,术后护理到位,可以显著提高病犬治愈率。
-
-
-
-
陈嘉妮;
陈继樑;
邓刚;
杨开明
-
-
摘要:
外伤引起膈肌破裂、膈疝,在临床外科及法医鉴定中并不常见,对于外伤性膈肌破裂、膈疝,在我国司法鉴定人体轻、重伤评定标准中也没有专门的规定.现行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只将膈肌破裂列入重伤二级,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导致的膈肌破裂未进行规定,只能比照《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相近条款进行鉴定,与实际损伤情况并不相符.通过对2例膈肌破裂的鉴定案件进行具体分析,对现行的膈肌破裂损伤程度法医学鉴定标准进行探讨.
-
-
全名莱
-
-
摘要: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 选取36例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入院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借助B超、Ⅹ线等对受伤部位伤情进一步判断,分析致伤原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手术方式.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6例患者中治愈34例,死亡2例,治疗有效率为94.4%.死亡患者中1例死于严重肝脾破裂,失血性休克;另1例死于严重骨盆骨折、肾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术后1例并发膈下感染,经膈下引流治愈.结论 创伤性膈肌破裂早期诊断率低,根据症状、体征、受伤部位,结合胸部X光片和上消化道造影,能提高早期确诊率,所以严重胸腹多发伤患者伤后要及时就诊,术中仔细探查膈肌是减少本病漏诊的关键.膈肌破裂须手术治疗,根据伤情决定手术路径,防治并发症,从而提高救治成功率.
-
-
陈嘉妮12;
陈继樑2;
邓刚2;
杨开明1
-
-
摘要:
外伤引起膈肌破裂、膈疝,在临床外科及法医鉴定中并不常见,对于外伤性膈肌破裂、膈疝,在我国司法鉴定人体轻、重伤评定标准中也没有专门的规定。现行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只将膈肌破裂列入重伤二级,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导致的膈肌破裂未进行规定,只能比照《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相近条款进行鉴定,与实际损伤情况并不相符。通过对2例膈肌破裂的鉴定案件进行具体分析,对现行的膈肌破裂损伤程度法医学鉴定标准进行探讨。
-
-
-
-
-
-
-
-
-
蒋耀光
- 《第四届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胸部创伤无论在战时或平时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胸部创伤在因创伤所致死亡中,其仅次于颅脑伤,居第二位.我国一组21家医院协作研究中,10738例AIS≥3的严重创伤,胸伤者1719例,占16%,其中单纯性胸伤占38.8%,胸伤合并多发伤占61.2%,后者以胸伤为主占80%.住院死亡130例,占7.6%.交通伤、锐器伤和高处坠落伤是主要的三大致伤原因.Acosta等报道12320例创伤病人中900例死亡(7.3%),胸腔内血管及中枢神经损伤是入院第一小时死亡最主要原因.一组2069例创伤病人流行病学调查中,交通伤达51.7%,胸部创伤最多见占44.5%,颅脑外伤占39.3%,但颅脑外伤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占24小时内死亡的51%.虽然胸部创伤的发生率近一些年来显著增高,但住院胸伤的死亡率明显下降,说明我国对胸伤的救治水平明显提高。本文研究几种胸部创伤的救治进展,包括, 1 创伤性连枷胸,2 气管、支气管裂伤,3 创伤性膈肌破裂,4 心脏损伤,5 电视胸腔镜在胸外伤的应用。
-
-
-
王孝臣;
王永刚
- 《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八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
-
摘要:
胸腹部由隔肌分隔成胸、腹两腔,引起隔肌损伤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来自胸腔,另一方面来自腹腔,隔肌胸腔部分与肋骨、胸膜腔、肺脏相邻,腹腔部分与肝脏、胃、脾脏相邻,这些相邻脏器损伤易伤及隔肌,特别是锐器刺伤或砍伤;此案例砍创伤及肋间动脉,隔肌动脉,术中探查失血量为400毫升,其失血量尚未达到失血性休克;砍创进入左胸腔,伤后出现血气胸,入院查:神志清,呼吸:26次/分,脉搏:82次/分,血压:110/70mmhg,胸部CT示左侧胸腔线样气体密度影,参照《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第5.6.2k条规定,损伤程度评定为轻伤一级;伤者术中探查见隔肌动脉断裂,隔肌不完全断裂,隔肌未与腹腔相通,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第5.6.2k条规定,隔肌破裂是指隔肌全层破裂,损伤尚未构成重伤二级;综上分析,依据委托单位提供的医院现有的伤情材料及活体验伤,参照《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第5:6.2k条、第5.6.3e条规定,损伤程度应评定为轻伤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