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脑功能成像

脑功能成像

脑功能成像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35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8篇、会议论文51篇、专利文献1127245篇;相关期刊146种,包括科学中国人、中国医疗设备、上海针灸杂志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2017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第十四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四届全国神经和头颈部放射学学术会议暨重庆市医学会第七届放射学学术会议等;脑功能成像的相关文献由747位作者贡献,包括黄泳、汪待发、赖新生等。

脑功能成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8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5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27245 占比:99.98%

总计:1127504篇

脑功能成像—发文趋势图

脑功能成像

-研究学者

  • 黄泳
  • 汪待发
  • 赖新生
  • 唐纯志
  • 孙聪
  • 邓皓
  • 曾芳
  • 杨君军
  • 王淑侠
  • 单保慈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蔡理; 李晶晶
    • 摘要: 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高发的运动障碍疾病,运动干预影响PD大脑活动和神经可塑性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且机制未明。综合现有基于坐标点的功能性脑成像随机对照实验,可提供运动干预对PD神经可塑性影响的综合证据。方法:基于关键词在Medline,Embase,Cochrane,PsycINFO,PubMed等数据库其检索到以613篇文献,根据筛选标准最终纳入10篇,样本量共计137人。运用Ginger ALE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激活似然估计(Activation Likelihood Estimation,ALE)元分析,计算每个脑区跨实验激活的可能性。结果:运动干预影响PD脑区激活的坐标点共71个,计算得出14个激活峰值点:包括左右大脑内侧额叶,左右小脑前叶、基底节;左半球颞中回、中脑;右半球扣带回、梭状回、舌状回、额下回和中央后回。结论:运动干预显著激活了与PD核心病理性损伤的脑区以及运动执行控制相关脑区。运动干预在脑激活层面有益于PD患者神经可塑性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多个脑区协同变化的结果。
    • 李响; 司丽红; 焉双梅; 杨旭
    • 摘要: 前庭系统是人体平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枢前庭皮质的确切定位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和焦点问题。近几十年,随着脑功能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以其无创性、无电离辐射性、可将功能成像与解剖细节结合起来等优点已被应用于前庭皮质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果。目前,有关前庭皮质研究主要是针对健康受试者和各类前庭疾病患者,基于直流电刺激、冷热刺激及视动性等刺激进行前庭皮质及其他感觉皮质的激活-失活模式的研究,以探讨相应的前庭皮质活动状态。在此背景下,现对不同刺激技术下的人类前庭皮质的定位及投射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徐睿; 王荣品
    • 摘要: fMRI已广泛用于人脑正常生理功能和疾病状态下的功能学评估,可为脑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定量信息,是近年来MRI研究的热点。不同fMRI技术的原理及应用不同,拟从DWI、PWI、MRS、定量磁化率成像(QSM)和BOLD成像的主要原理和临床应用进行概述。以本期脑功能成像专栏的7篇相关论文作为具体范例,供大家学习参考。
    • 李周乐; 赵莲萍; 黄刚; 柳瑞芳; 田静; 陆亚姗; 韦佳
    • 摘要: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基于图论的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DC)方法,重点探讨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type 2 diabetes comorbid depression,T2DD)脑功能网络连接属性的异常模式,进一步阐明T2DD的神经影像学机制。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T2DD者52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不伴抑郁者59例和健康对照者57例行头颅MR扫描,采集临床变量、评测认知心理量表。比较三组间全脑DC值,并提取差异显著脑区的DC值与临床变量、认知心理量表评分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T2DM不伴抑郁组相比,T2DD组有更低的认知评分、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2DM不伴抑郁组右后扣带回DC值减低,T2DD组右颞横回DC值增加(高斯随机场校正,体素水平P<0.005,簇水平P<0.05),T2DM不伴抑郁组及T2DD组DC值与临床变量和认知心理量表评分间未发现显著相关。结论T2DD患者伴有更严重的情绪异常和认知功能受损,在静息状态下,其右侧颞横回脑功能网络拓扑属性异常,可能是T2DD脑损害的潜在神经影像生物学标记。
    • 韩宗义; 落巨福
    • 摘要: 系统介绍了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脑功能成像中心科研实验平台建设的过程、运行管理的措施和在科研实验方面取得的成就。具体介绍脑功能成像中心科研实验平台的布局和功能、主要仪器设备构成,从实验场地规划、实验室环境要求两方面介绍科研平台的前期建设情况,并详细地从实验预约、主试培训、被试管理和实验安全介绍了MRI实验管理运行情况,同时介绍了MRI设备管理、开放共享和交流合作的情况。为心理学或相关交叉学科同类科研实验平台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可借鉴和可操作的经验。
    • 罗朝干; 林敏; 陈嘉珊; 李思瑢; 田曼曼
    • 摘要: 慢性疼痛作为一种常见病症,因其病因复杂、反复发作、疗效难以持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2].准确的疼痛测量有助于早期诊断、病情进展监测和疗效评价,是提高慢性疼痛治疗疗效的关键.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的相关研究证明,疼痛可致大脑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量化分析变化数据,并与患者自我报告的疼痛程度相对照,可客观评价患者的临床疼痛状态,从而为疗效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 程东风; 李保朋; 贾镕泽; 刘斌
    • 摘要: 针灸是中医学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疗效确切已被国内外医学界认可,但其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等神经影像技术已广泛用于脑功能研究,为针刺作用机制的探讨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对针刺腧穴的特异性、针灸的治病机制、针刺效应的影响因素、腧穴配伍的效应机制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努尔比亚·克然木; 王红
    • 摘要: 帕金森病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通过中枢神经环路导致整个大脑皮层内广泛的功能和结构改变,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一种对人体无创性高分辨率磁共振检查技术,在探测大脑内部结构变化的同时,还能分析人脑的不同区域间血氧水平依赖信号关系,研究其神经系统生物活动方式的功能联系特征,从而创立大脑功能联系网络,其中rs-fMRI是一种在静止状态下检测出大脑自发神经细胞活动的先进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探究PD患者脑区神经元活动性的改变。
    • 孙雪萍; 申芳芳; 王美芝; 孙一翔; 郭宗亮; 郭晓艳; 韩小雨; 景政; 赵菲
    • 摘要: 目的:运用PET-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扫描仪器)从中枢定位方面研究肝气郁型PMS(经前期综合征)患者针刺配伍,比较针刺合谷与三阴交配伍组(简称A组)、太冲与三阴交配伍组(简称B组)二组对肝气郁型PMS患者郁怒症者(简称郁怒者)治疗前后经穴效应的脑区影响,揭示不同穴位配伍方法对不同疾病的影响经穴效应的中枢靶点脑区及其作用机制,为针灸临床合理选穴和国际推广运用提供科学可靠的证据.方法:按照肝气郁型PMS郁怒者诊断标准,采用PET-CT检测.PET-CT图像分析采用脑功能研究显像的标准化摄取值(SUV值),采用成组样本t检验的统计方法与测定双侧脑区放射性分布不对称指数(AI).比较针刺A组、B组不同穴位配伍方法对郁怒者治疗后经穴效应的中枢靶点脑区的变化,揭示不同穴位配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刺A组、B组治疗前比较无差别,脑区葡萄糖代谢没有变化(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比较无差别,脑区葡萄糖代谢没有变化(P>0.05).提示从脑区葡萄糖代谢变化比较方面,A组配伍与B组配伍没有差别.结论:1.二组穴位配伍针刺治疗PMS具有郁怒者症状能显著缓解发作严重程度的短期效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2.针刺A组、B组不同穴位配伍方法治疗后相关脑区SUV值分析比较,A组与B组比较治疗效果无差别.
    • 申芳芳; 王德敬; 谭业颖; 关建中; 孙一翔; 孙雪萍; 王美芝; 郭宗亮; 郭晓艳; 韩小雨; 景政; 赵菲
    • 摘要: 目的 揭示针刺合谷与三阴交配伍对肝气郁型PM S郁怒症者(简称郁怒者)治疗前后经穴效应的脑区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按照肝气郁型PMS郁怒者诊断标准,PET-CT图像分析采用脑功能研究显像的标准化摄取值(SUV),采用配对t检验的统计方法、测定双侧脑区放射性分布不对称指数(AI);结果 1.针刺治疗前、后相关脑区SUV值分析比较,治疗后比治疗前相关脑区多呈现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P<0.05)有:前额叶皮层、扣带回前部、左侧额下回、右侧额中回、右侧颞中回、左侧小脑、左侧楔叶、右侧楔叶,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余下脑区无差异.2.针刺治疗前、后郁怒症者组测定放射性分布不对称指数(AI),针刺治疗前有差别的:葡萄糖代谢明显有规律性差异的是右侧的颞上回、颞中回、中央前回、额下回、额中回、杏仁核、海马、小脑、楔叶代谢明显低于左侧的.针刺治疗后有差别的:葡萄糖代谢明显有规律性差异的是右侧的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中央前回、额下回、楔叶、小脑代谢明显低于左侧的,提示右前额皮层与消极感情有关,左前额皮层与积极感情有关.结论 1.针刺具有显著缓解郁怒者症状发作严重程度的短期效应,不良反应事件率低.2.针刺对郁怒者受试者脑功能活动的前额叶皮层、扣带回前部、左侧额下回、右侧额中回、右侧颞中回、左侧小脑、左侧楔叶、右侧楔叶相关脑区葡萄糖代谢显著升高,可能与针刺治疗郁怒者效应相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