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凝
胶凝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307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82664篇;相关期刊97种,包括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粮食与饲料工业、食品研究与开发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04年道路工程学术交流会、第十一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1999年全国包装与食品加工技术研讨会等;胶凝的相关文献由6519位作者贡献,包括冯波宇、陈忠平、陈锡麟等。
胶凝—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2664篇
占比:99.93%
总计:182790篇
胶凝
-研究学者
- 冯波宇
- 陈忠平
- 陈锡麟
- 李鹏
- 苏英
- 贺行洋
- 张善硕
- 潘敏尧
- 倪文
- 伍航宇
- 何威
- 赵泽民
- 黄威龙
- 黄小波
- 童裳慧
- 孙振平
- 张耀君
- 贾金生
- 高谦
- 赵伟
- 郑璀莹
- 吕茜
- 宋强
- 巩效伟
- 徐德龙
- 洪鎏
- 韩熠
- 马保国
- 张霞
- 朱东来
- 杨兑亨
- 杨志强
- 杨进
- 温国平
- 王迎斌
- 赵智利
- 郭磊
- 陈永宽
- 李辉
- 王亚超
- 陈雷
- 龚泳帆
- 李召峰
- 李寿波
- 柯凯
- 汪洋
- 谭洪波
- 余其俊
- 冯炜
- 张健
-
-
杨晓笨
-
-
摘要:
利用水泥净浆、XRD、SEM研究了制备的无机胶凝抗渗剂(ICPA)对水泥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水化过程、水化产物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当ICPA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8%时,3、7 d的抗压强度相较于不掺入ICPA的水泥净浆分别提高了9.6%和19.8%,ICPA水泥净浆第二次水化时发生了络合-沉淀反应,在裂纹中产生了大量细丝状、细针棒状水化产物,几乎将裂纹填实,提高了水泥基材料自愈合能力。当ICPA掺量小于水泥质量的1.2%时,对水泥的早期水化影响不明显,增加了钙矾石(AFt或AFm)的生成量,提高了水泥早期(3 d)的抗压强度。结果表明,无机胶凝抗渗剂对水泥凝结时间影响较小,可增加水泥早期水化产物,提高水泥石早期抗压强度及自愈合能力。
-
-
雷云;
于鹏飞;
柳扬;
彭浩平;
赵会军
-
-
摘要:
沥青质是原油中最重的极性组分,对含蜡原油的结晶、胶凝和流动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介绍了原油中沥青质的发现历程及目前存在的几种描述方法.针对沥青质在原油中的存在形式和自身结构特征,总结了沥青质胶体理论和实际溶液理论的发展情况和优缺点,以及沥青质的二维、三维结构模型.论述了沥青质聚集析出现象的机理和特点,归纳了描述该动力学过程的研究方法.在对原油结晶、胶凝的物理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沥青质对上述过程的影响.
-
-
黄晶晶;
张仁巍;
邓永新;
颜玲月;
田尔布
-
-
摘要:
以铁尾矿微粉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将铁尾矿微粉加入到水泥体系中,是否会对水泥的水化过程产生相应的影响.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开展铁尾矿微粉的水化产物分析,同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SEM)来观察水化产物的形貌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试块在不同掺量、不同养护条件以及不同养护制度下不会改变水化产物的主要成分;在标准条件养护下,铁尾矿微粉可进行二次水化反应,但整体反应的量有限;当提高铁尾矿微粉的掺量时,试块的水化胶凝将会降低且排列不密实,将会出现较多的小孔隙;而采用蒸压养护会改变水化胶凝的形态,提升晶体的结晶度,并且呈现出细长的针状晶体,但未出现空间网状结构.
-
-
黄晶晶;
张仁巍;
邓永新;
颜玲月;
田尔布
-
-
摘要:
以铁尾矿微粉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将铁尾矿微粉加入到水泥体系中,是否会对水泥的水化过程产生相应的影响.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开展铁尾矿微粉的水化产物分析,同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SEM)来观察水化产物的形貌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试块在不同掺量、不同养护条件以及不同养护制度下不会改变水化产物的主要成分;在标准条件养护下,铁尾矿微粉可进行二次水化反应,但整体反应的量有限;当提高铁尾矿微粉的掺量时,试块的水化胶凝将会降低且排列不密实,将会出现较多的小孔隙;而采用蒸压养护会改变水化胶凝的形态,提升晶体的结晶度,并且呈现出细长的针状晶体,但未出现空间网状结构.
-
-
李秀秀;
尚静;
杨曦;
薛佳;
郭玉蓉
-
-
摘要:
多糖是可再生的天然大分子物质,具有显著的增稠、胶凝、乳化等特性,在食品工业中常作为添加剂应用.然而,多糖种类繁杂、结构差异大、流变特性多样,长期以来国内有关多糖流变学特性的报道相对有限.本文从多糖水溶性高分子的本质特征出发,综述了食品多糖增稠、胶凝、乳化特性及其凝胶化影响因素的基本原理,同时介绍了非凝胶多糖和表面活性多糖分子聚集的原理,旨在为多糖在食品工业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
-
雷云;
于鹏飞;
柳扬;
彭浩平;
赵会军
-
-
摘要:
沥青质是原油中最重的极性组分,对含蜡原油的结晶、胶凝和流动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介绍了原油中沥青质的发现历程及目前存在的几种描述方法。针对沥青质在原油中的存在形式和自身结构特征,总结了沥青质胶体理论和实际溶液理论的发展情况和优缺点,以及沥青质的二维、三维结构模型。论述了沥青质聚集析出现象的机理和特点,归纳了描述该动力学过程的研究方法。在对原油结晶、胶凝的物理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沥青质对上述过程的影响。
-
-
-
王硕;
常钧;
季娟;
熊苍;
于春阳
-
-
摘要:
分别对含二水石膏和无水石膏的硫铝酸盐水泥进行研究,通过进行抗压强度和膨胀率测定,以及利用XRD、TG/DTG、Rietveld等方法对水化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探讨两者水化产物、膨胀率与抗压强度的差异.结果显示,含无水石膏的硫铝酸盐水泥抗压强度要大于含二水石膏的硫铝酸盐水泥;石膏掺量较多(石膏与硫铝酸钙摩尔比为1.5)时二水石膏对于发挥水泥膨胀性能的贡献较大,掺量较低(石膏与硫铝酸钙摩尔比为0.5和1.0)时两种石膏对于促进膨胀率发展作用相差不大;二水石膏对于促进硫铝酸盐熟料水化的效果比无水石膏要好.
-
-
徐莉娜;
贺海翔;
罗煜;
付湘晋;
张琳;
丁玉琴
-
-
摘要:
鱼糜是我国低值淡水鱼深加工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但由于低值淡水鱼个体小、刺多,现有工艺得率低,而pH-shifting技术能显著提高低值鱼鱼糜得率,且凝胶强度更好或相当.因此,该技术被认为是很有工业化前景的鱼糜加工新技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包括pH-shifting工艺对鱼糜蛋白组成、鱼糜蛋白质分子结构、鱼糜胶凝特性、蛋白降解、蛋白交联及鱼糜凝胶微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以下观点:可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pH-shifting工艺对鱼糜蛋白质组成的影响,解析各蛋白组分在胶凝过程中的作用;pH-shifting鱼糜凝胶是蛋白聚集体与未变性蛋白的混合凝胶,可从共混胶凝、微相分离的角度研究pH-shifting鱼糜凝胶微结构形成机制.
-
-
刘瑞男;
囯丽萍;
李文博
-
-
摘要:
我国盛产含蜡原油,含蜡原油的流变特性是输油管道科学设计和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低温胶凝含蜡原油具有触变特性,触变性是含蜡原油管道停输再启动数值计算和评价原油可泵性的重要基础资料.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恒定剪切速率加载、阶跃增加剪切速率加载、剪切速率加载条件下的滞回环、恒定剪切应力加载、阶跃增加剪切应力加载、剪切应力加载条件下的滞回环六种加载模式的含蜡胶凝原油触变特性,分析了其触变特征的微观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