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胆囊

胆囊

胆囊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3年内共计377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37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1415篇;相关期刊769种,包括中国医学影像技术、腹部外科、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腹部超声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交流会暨肝胆超声新进展研讨会、2011中国外科周、2007年全国医学影像(昆明)学术研讨会等;胆囊的相关文献由6927位作者贡献,包括乔铁、不公告发明人、耿金宏等。

胆囊—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37 占比:61.86%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69%

专利文献>

论文:1415 占比:37.45%

总计:3778篇

胆囊—发文趋势图

胆囊

-研究学者

  • 乔铁
  • 不公告发明人
  • 耿金宏
  • 胡海
  • 张诚
  • 杨玉龙
  • 汤礼军
  • 田伏洲
  • 赵步长
  • 蔡忠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金珍珍; 陈涛; 苏瑞娟; 邓宇鲲; 曹少曼; 梁春蕊; 于国洋
    • 摘要: 目的 探讨对胎儿胆囊腔内结石样回声的超声特点,并在后续产前及产后复查中对胎儿或新生儿胆囊腔内异常回声情况进行随访,讨论超声检查在此类疾病诊断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进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并发现胎儿胆囊结石样回声的孕妇共12例,总结分析胎儿胆囊内结石样回声的声像图特征及胆囊内结石样回声随孕周变化的特点,并对孕妇情况进行分析。产后随访胆囊结石样回声的存在与消退情况。结果 12例胎儿胆囊腔内结石样回声的声像图表现为单发点状强回声1例(8.3%),多发点状强回声9例(75.0%),细密中强回声2例(16.7%)。4例于孕晚期超声复查自行消失,7例产后超声复查均消失,1例随访至出生后3年7个月仍未消失。12例胎儿胆囊内异常强回声除1例在孕中期(孕25周)发现,其余均于孕晚期(孕33周及以后)发现。结论 超声可用于探查胎儿胆囊腔内结石样回声,进而做出胎儿胆囊结石或胆泥淤积的初步诊断,为妇产科、儿科等临床科室提供直接、可靠的超声诊断依据。
    • 张金江; 尚培中; 卜晓沛
    • 摘要: 分隔胆囊系少见胆囊畸形,腔内由大小、厚薄及数量不等的隔膜将胆囊分成两个或多个腔室[1-2]。形成结石者诊断与治疗具有一定特殊性,对其病因、病理、诊断的认识有助于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我院于2020年4月24日收治1例两分隔三腔室胆囊伴近侧小腔室结石和远侧小腔室黏液栓患者,报道如下。
    • 赵彤; 朱春富; 李晓琴
    • 摘要: 患者男,30岁,体检超声发现胆囊旁占位;既往体健。入院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腹部超声:胆囊大小、形态正常,胆囊壁光滑,于胆囊前壁近肝右前叶旁见约1.80cm×1.20cm中等回声,周边见环状无回声,动态显示病灶与胆囊腔相通(图1A),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1B);提示胆囊憩室伴胆汁淤积。腹部CT:肝右前叶胆囊旁见类圆形病灶,以等密度为主(图1C),边缘见环状低密度影,边界清晰,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图1D);胆囊旁可疑占位,提示胆囊憩室。
    • 马培旗; 袁玉山; 宋斌; 张磊; 张杨
    • 摘要: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经过阜阳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1]-56号。患者女,76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绞痛,程度较剧烈,可向右肩背部放射,有恶心无呕吐,无畏寒发热,无腹胀不适,无皮肤黄、巩膜黄、尿黄。
    • 程广; 覃文华; 卢林民
    • 摘要: 患者女,40岁。因“右上腹部间歇疼痛3个月”来我院就诊,超声检查考虑双胆囊,胆囊结石。查体:皮肤轻度黄染,腹部外形稍饱满。腹软,无压跳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未触及异常包块。MRI平扫+MRCP:肝门区(胆囊窝区)可见两个囊状异常信号,前外侧者位于肝右下叶区域呈类椭圆形,大小约12 mm×46 mm×15 mm,T_(1)WI呈等高信号,T_(2)WI呈高信号,边界尚清,MRCP未见明显液体高信号(图1);后内侧者位于右肾前区域呈类圆形.
    • 李金良
    • 摘要: 目的:分析三镜联合在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镜联合组和ERCP/EST+LC组,各30例。三镜联合组接受三镜联合治疗,ERCP/EST+LC组接受ERCP/EST联合LC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指标、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镜联合组术中出血量低于ERCP/EST+LC组,术后排气、排便、住院时间短于ERCP/EST+LC组(P0.05)。术后6、24、48h,两组VAS评分逐渐降低,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镜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ERCP/EST+LC组的26.67%(P<0.05)。结论:相较于ERCP/EST联合LC,三镜联合可降低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术中出血量,亦有微创优势,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其住院时间,同时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 刘东生
    • 摘要: 目的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以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分别应用于胆结石的临床手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种胆结石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作为研究时段,于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中选择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手术的方式切除胆囊,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方式切除胆囊,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3个指标。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总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小切口手术而言,胆结石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的治疗效果更好,对患者身体损伤小,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恢复时间较快,住院时间较短,较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
    • 贾妩懿; 曾旭文; 梁治平; 熊玉超; 何洁
    • 摘要: 肾透明细胞癌具有很强的转移倾向,转移到胆囊极为罕见。现报道1例肾透明细胞癌切除术后9年发生胆囊转移的病例,以提高对肾透明细胞癌胆囊转移影像表现的认识。
    • 彭金珠; 苏晶; 刘志强
    • 摘要: 目的比较单次注射与持续性注射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本院就诊的60例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持续性注射右美托咪定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单次注射右美托咪定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麻醉前(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5 min(T3)、气管拔出后5 min(T4)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两组气管拔管后1、2、4、8、1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T1、T2、T3、T4时应激反应(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寒颤、心动过快、心动过缓)。结果T3、T4时,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高于T1时,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拔管后1、2、4、8、12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两组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均高于T1时,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采用单次注射右美托咪定,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减轻疼痛程度,降低应激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杨碧筠; 王庆福; 孙毅
    • 摘要: 目的 探讨胆囊局部浸润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为患者的恢复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期间接诊的8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予以盐酸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术后用等量生理盐水予以处理。记录两组患者喉罩拔除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相关手术指标、术后24 h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术后4 h、8 h、12 h的VAS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额外使用镇痛药物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喉罩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等相关手术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4 h、8 h、12 h的VAS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以及额外使用镇痛药物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使用盐酸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减少额外使用疼痛药物的次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